图纸标准规定化管理组织规定.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4544206 上传时间:2021-09-2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纸标准规定化管理组织规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图纸标准规定化管理组织规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图纸标准规定化管理组织规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纸标准规定化管理组织规定.doc(2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格尔木庆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科图纸标准化管理制度1 目的为了更好地规范图纸设计、绘制以及图纸的保管、发放和使用,特制定本制度。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格尔木庆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肯德可克铁矿地质测量科。3 职责3.1 采矿和地质所设计图纸,直接为生产施工服务。3.2 测量所绘图纸为采矿设计和地质设计提供实测依据,均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绘制,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慎重地采用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3.3 努力提高施工和图纸绘制质量,加快建设速度,确保安全生产。4 管理内容与要求4.1 图幅4.1.1 绘制图纸的幅面尺寸,一般必须符合(GB12674)的规定,见表1-1-1。若需增加幅面尺寸时

2、,可按表1-1-1加长各种幅面的长边(0号及1号图纸幅面允许加长两边),其加长量应按5号图幅相应的长边或短边尺寸成整数倍增加,如图1-1-1所示。表1-1-1(表中尺寸单位:mm)格尔木庆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科图纸标准化管理制度1 目的为了更好地规范图纸设计、绘制以及图纸的保管、发放和使用,特制定本制度。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格尔木庆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肯德可克铁矿地质测量科。3 职责3.1 采矿和地质所设计图纸,直接为生产施工服务。3.2 测量所绘图纸为采矿设计和地质设计提供实测依据,均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绘制,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慎重地采用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3.3 努力提高施工

3、和图纸绘制质量,加快建设速度,确保安全生产。4 管理内容与要求4.1 图幅4.1.1 绘制图纸的幅面尺寸,一般必须符合(GB12674)的规定,见表1-1-1。若需增加幅面尺寸时,可按表1-1-1加长各种幅面的长边(0号及1号图纸幅面允许加长两边),其加长量应按5号图幅相应的长边或短边尺寸成整数倍增加,如图1-1-1所示。表1-1-1(表中尺寸单位:mm)图1-1-14.1.2 图签(图1-1-2) 图1-1-2图签边框尺寸标注单位为mm,单位名称和绘制部门的字高为6mm,工程名称字高为12mm,其他(如图号、专业等)字高均为3mm.均为仿宋体。4.1.3 比例 4.1.3.1 绘图所用的比例

4、应根据表1-1-2选取。4.1.3.2 如所需比例按表1-1-2规定还要缩小时应采用下式: 1:10,1:210n,1:2.510n,1:510n,此处n为正整数。4.1.3.3 一张图纸上采用一种比例绘制时,只在图签(标题栏)内标注比例,如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比例绘制时,应分别将比例标注在图形上方(标注形式如1-1-2- A),并将主要图形的比例标注在图签(标题栏)内。1-1-2-A图 名常 用 比 例可 用 比 例开拓和采切工程平面1:1000,纵投影1:10001:200,1:500,1:2000井底车场布置图平面1:500,断面1:50平面1:1000各 种 井 筒1:201:50各 种

5、 硐 室1:501:100各 种 详 图1:51:10表1-1-24.1.4 字体及书写方法4.1.4.1 字体端正,笔划清楚,排列整齐。4.1.4.2 在所绘图纸和技术文件中所有涉及数量的数字,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其计量单位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的符号或中文名称。 4.1.4.3 所有图纸和文件中书写的汉字、数字、字母的字号均须一致,汉字一般应采用仿宋体,并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的简化字。4.1.4.4 大标题采用加粗的三号字体,小标题和表头均采用加粗的小四号字体,正文和表格中均采用不加粗的小四号字体(单独标注的除外)。4.1.5 字母代号4.1.5.1 图纸和技术文件中常用的名称,规定使用字母代号

6、见表1-1-3。4.1.5.2 在标注时,其名称代号最好采用大写字母。4.1.5.3 各种图纸及与图纸有关的文件,所用的字母代号必须一致。名 称字母代号名 称字母代号长 度L直 径宽 度B半 径R高 度H角 度经 距Y切 线 长T纬 距X弧 长K标 高Z巷道净断面S轨面 (设计)GM 底板 (设计)DB表1-1-34.1.6 图线及画法4.1.6.1 绘图时应采用表1-1-4中规定的图线。图框、图签(标题栏)、明细表、曲线图、示意图及表格中的直线,以及其它不直接属于图形的图线,其宽度可在bb/4的范围内选取。4.1.6.2 图纸中所有图线的宽度,要根据所采用的标准实线的宽度“b”而定,b的数值

7、应在0.41.2毫米的范围内选取。 (表中大号字高8mm,小号字高4mm,均为仿宋体)表1-1-44.1.6.3 图线的宽度要根据图形的大小和复杂程度来选取,在同一图纸上按同一比例绘制图形时,其同类图形的宽度应保持一致。4.1.6.4 虚线的线段长度,一般为26毫米,线段间的间隔为其长度的1214,同时各线段长度应大致相等,若线条加粗,线段也相应加长。4.1.6.5 点划线和双点划线的线段长度,一般为2050毫米,各线段间的间隔为其长度 的1517。各线段长度应大致相等。点划线的点应为短线,其长度大致为1毫米。4.1.6.6 各类线性的划法:a) 尺寸线的绘制见图1-1-3。b) 虚线和虚线或

8、者点划线和点划线应相交于线段中间,两端应以线段收尾,并应超出物体轮廓界线之外45毫米,如图1-1-4 a、b。c) 直径小于12毫米的圆,其中线可画成实线,如图1-1-4 c。d) 虚线成为实线的连接线时,应留出一段空隙,但两者成某一角度相交时,接合处不应留出空隙,如图1-1-5。1可见轮廓线; 2中线 3尺寸界线 4尺寸线图1-1-3图1-1-4 十字相交线图1-1-54.1.7 尺寸标注方法4.1.7.1 图纸上的尺寸数字,规定以毫米或米为单位,(在1:501:500比例的图纸上采用毫米为单位,在1:10001:2000比例的图纸上采用米为单位)。如不按照上述规定时,则必须在各尺寸数字右边

9、加注所采用计量单位,同时在图纸附注中均应注明单位。4.1.7.2 每个尺寸一般在图纸上标注一次,仅在特殊情况下或实际需要时方可重复标注。4.1.7.3 尺寸数字应尽可能注在图形轮廓线的外面。4.1.7.4 尺寸数字应注在尺寸线的上面或尺寸线的断开处,在一张图纸上尺寸注法必须一致。4.1.7.5 尺寸线的两端一般画出双箭头或斜线,以表示尺寸的起迄;尺寸界线应超过尺寸线箭头末端约5毫米;尺寸线与轮廓线之间或尺寸线与尺寸线之间的距离,一般为57毫米,如图1-1-6所示。图1-1-6 尺寸线画法4.1.7.6 尺寸数字不 能被图纸上任何图线所分开或通过,如不能避免时,可将图线断开,如图1-1-7所示。

10、图1-1-7 数字被图线切断注法4.1.7.7 尺寸数字应遵守图1-1-8所规定的方向填写,应尽量避免在有斜线的“30。”范围内标注尺寸数字。图1-1-8 斜线尺寸注法4.1.7.8 当两条尺寸界线之间没有足够地方填写尺寸数字和画箭头时,可按图1-1-9方法标注。图1-1-9 特殊情况尺寸注法4.1.7.9 尺寸线应与所标注的图形轮廓线平行,总尺寸线应画在分尺寸线的外边,如图1-1-11所示。图1-1-11 双排线尺寸标注4.1.7.10 曲线、弦长、弧长分别按图1-1-12 a、b、c的方法标注。图1-1-12曲线尺寸标注4.1.7.11 标注角度数字时,数字必须水平地填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或

11、尺寸线上面;当没有足够的位置时,可将角度的数字标注在引出线上,如图1-1-13所示。图1-1-134.1.7.12 直径、半径标注尺寸时,应在数字前加注字母代号“D、d”或“R、r”,如图1-1-14所示。图1-1-14 圆形尺寸注法4.1.7.13 注标高时一律采用“米”为单位,即零点标高0.000;正数标高+5.000;负数标高-5.000。标高符号采用倒三角形,右半边涂黑,数字写在横线上;标高数字一般写在图形右侧,在数字前写名称,如图1-1-15所示。图1-1-15 标高尺寸注法4.1.7.14 一张图纸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图形时,尺寸标注应详尽标注在主要图形上,辅助图形只标注相关位置尺寸

12、;如辅助图形不在一张图上,则应在该图形上也详尽标注尺寸。4.1.8 图纸上序号的注法4.1.8.1 图纸各组成部分的序号,应标注在图形的轮廓线外边,序号必须标注在引出线的横线上或小圆中,如图1-1-16所示,个别情况下允许将序号用上述方法注在图形的轮廓线内。图1-1-16 图纸上序号注法4.1.8.2 序号在图纸上只注一次,相同部件重复时可重复注出,但必须用同一序号表示。4.1.8.3 标注序号时,各横线和小圆须排列成与主标题栏平行或垂直的行列,每种行列应尽可能排在一条直线上,如图1-1-17。4.1.8.4 序号排列依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排列,但只能有一个方向,如在一张图纸上有几个图形时,序号

13、排列方向应一致。4.1.8.5 序号的字体应大于图纸上的尺寸数字的字体。4.1.8.6 序号的引出线用细实线绘制,数条引出,一般应互相平行,序号的引出线上的横线或小圆用标注实线绘制,如图1-1-17。4.1.8.7 引出线的一端须指在所画部件的投影内,并在此端顶点一般画圆点,其另一端与标注序号横线或小圆相接,如图1-1-17。图1-1-17 部件序号排列方法4.2 图例4.2.1 说明4.2.1.1 在采用地质图时,仍采用原地质图例进行复制;需要在复制图中增添设计内容时应按采矿专业的图例绘制。4.2.1.2 同一张图纸应采用统一的图例。4.2.1.3 绘制1:5001:2000比例的剖面图时,

14、剖切到的井巷,用单实线表示;没有剖切到的井巷,当井巷在剖切面的前面,用虚线表示;井巷在剖切线的后面用双点划线表示。4.2.1.4 图线的线条粗细以毫米为单位。4.2.2 图例(地质专业图例较多,要求附在后面作为附件,测量图例、地址图例、采 矿 图例尽量统一,不能统一的是地质图幅;其他专业不涉及,有专业内部控制,本制度中单列明细)4.2.2.1 为了把各种目的物体描绘在实测图图上,使人一目了然,必须采用统一的符号。现摘录几种常用的图例,如(表1-2-1、表1-2-2表1-2-3)。 (表中尺寸单位:mm、大号字高8mm、小号字高4mm,均为仿宋体)表1-2-1表1-2-2表1-2-34.3 图纸

15、编号4.3.1 各类设计和实测图的分类和符号,见表1-3-1。 名称代号测 量CL年份顺序号采 矿CK年份顺序号地 质DZ年份顺序号 表1-3-1 (10表示2010年)5 图纸资料流转、审签和存档管理办法5.1 运行规则5.1.1 制图者必须严格按照公司有关标准出图,电子版本交接和使用时必须有打印的文字说明,并有相关人员的签名和日期。5.1.2 图纸绘制完成后,应进行审核,及时发现和纠正图纸上出现的错误,经评审、会签后,方可生效。5.1.3 为确保生产进度和工程质量,设计和实测图纸在签审完毕后,应及时签发到各相关领导、部门及单位(实测图每月10号、20号、30号分送相关领导和部门);并进行沟

16、通,必要时做进一步的文字性说明。5.1.4 审签后的图纸由相关部门打印“存档”字样,然后交资料保管员或档案管理员存档管理。5.1.5 图纸一经签审下发,便已生效,后续设计项目应严格按相关设计和实测图纸进行设计和 修改。5.1.6 某些图纸资料需要进行变更时,应由技术部门牵头协商,并经主管矿领导同意,方可进行设计方案变更;由设计人员在要变更的旧图上打印“停用”字签字样,并在图纸上写明变更原因,相关人员签名和日期;更换的新图必须履行会签程序。5.1.7 各部门资料员应将各类工程文件、资料及图纸按类排列、整理,统一管理,便于查找。5.1.8 建立并严格执行文件、资料或图纸收发登记手续,注明单位(人)

17、和时间。5.1.9 正常借阅资料或图纸时也要办理借阅手续,用完后及时归还,不得丢失或损坏,每次借阅时间不得超过3天,如到期未用完,须办理续借手续。5.1.10 资料与图纸原则上不借外单位人员,特殊情况需经主管矿领导签字批准,方可外借。5.1.11 非资料管理员不得随意动用相关的资料和图纸。5.1.12 各科应将部门需归档的各种资料和图纸整理汇总后,及时交档案室存档,工程竣工资料原则上应在工程竣工后两个月内归档(所有资料必须为原件,不允许使用复印件存档)。5.1.13 档案室管理员必须做好资料和图纸的归档、整理工作,并建立资料交接登记表进行记;需借阅档案室的资料和图纸时必须由主管矿领导签字认可方

18、可借阅,借阅时间不得超过3天,并做好交接记录。5.2 相关记录表式 5.2.1 图纸目录和到图登记表图 名接收人交图人交图时间备注5.2.2 图纸发放登记表 图 名接收人交图人交图时间备注5.2.3 图纸借阅登记表 图 名借阅人借阅时间还图时间备注5.2.4 作废或变更图纸(回收)记录表图 名设计人原因时间备注6 考核细则与本制度配套的考核细则另行制定。7 附则7.1 本制度由铁矿地质测量科起草并负责解释。7.2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原相关制度或办法同时废止。图1-1-14.1.2 图签(图1-1-2) 图1-1-2图签边框尺寸标注单位为mm,单位名称和绘制部门的字高为6mm,工程名称字高

19、为12mm,其他(如图号、专业等)字高均为3mm.均为仿宋体。4.1.3 比例 4.1.3.1 绘图所用的比例应根据表1-1-2选取。4.1.3.2 如所需比例按表1-1-2规定还要缩小时应采用下式: 1:10,1:210n,1:2.510n,1:510n,此处n为正整数。4.1.3.3 一张图纸上采用一种比例绘制时,只在图签(标题栏)内标注比例,如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比例绘制时,应分别将比例标注在图形上方(标注形式如1-1-2- A),并将主要图形的比例标注在图签(标题栏)内。1-1-2-A图 名常 用 比 例可 用 比 例开拓和采切工程平面1:1000,纵投影1:10001:200,1:50

20、0,1:2000井底车场布置图平面1:500,断面1:50平面1:1000各 种 井 筒1:201:50各 种 硐 室1:501:100各 种 详 图1:51:10表1-1-24.1.4 字体及书写方法4.1.4.1 字体端正,笔划清楚,排列整齐。4.1.4.2 在所绘图纸和技术文件中所有涉及数量的数字,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其计量单位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的符号或中文名称。 4.1.4.3 所有图纸和文件中书写的汉字、数字、字母的字号均须一致,汉字一般应采用仿宋体,并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的简化字。4.1.4.4 大标题采用加粗的三号字体,小标题和表头均采用加粗的小四号字体,正文和表格中均采用不加粗的

21、小四号字体(单独标注的除外)。4.1.5 字母代号4.1.5.1 图纸和技术文件中常用的名称,规定使用字母代号见表1-1-3。4.1.5.2 在标注时,其名称代号最好采用大写字母。4.1.5.3 各种图纸及与图纸有关的文件,所用的字母代号必须一致。名 称字母代号名 称字母代号长 度L直 径宽 度B半 径R高 度H角 度经 距Y切 线 长T纬 距X弧 长K标 高Z巷道净断面S轨面 (设计)GM 底板 (设计)DB表1-1-34.1.6 图线及画法4.1.6.1 绘图时应采用表1-1-4中规定的图线。图框、图签(标题栏)、明细表、曲线图、示意图及表格中的直线,以及其它不直接属于图形的图线,其宽度可

22、在bb/4的范围内选取。4.1.6.2 图纸中所有图线的宽度,要根据所采用的标准实线的宽度“b”而定,b的数值应在0.41.2毫米的范围内选取。 (表中大号字高8mm,小号字高4mm,均为仿宋体)表1-1-44.1.6.3 图线的宽度要根据图形的大小和复杂程度来选取,在同一图纸上按同一比例绘制图形时,其同类图形的宽度应保持一致。4.1.6.4 虚线的线段长度,一般为26毫米,线段间的间隔为其长度的1214,同时各线段长度应大致相等,若线条加粗,线段也相应加长。4.1.6.5 点划线和双点划线的线段长度,一般为2050毫米,各线段间的间隔为其长度 的1517。各线段长度应大致相等。点划线的点应为

23、短线,其长度大致为1毫米。4.1.6.6 各类线性的划法:a) 尺寸线的绘制见图1-1-3。b) 虚线和虚线或者点划线和点划线应相交于线段中间,两端应以线段收尾,并应超出物体轮廓界线之外45毫米,如图1-1-4 a、b。c) 直径小于12毫米的圆,其中线可画成实线,如图1-1-4 c。d) 虚线成为实线的连接线时,应留出一段空隙,但两者成某一角度相交时,接合处不应留出空隙,如图1-1-5。1可见轮廓线; 2中线 3尺寸界线 4尺寸线图1-1-3图1-1-4 十字相交线图1-1-54.1.7 尺寸标注方法4.1.7.1 图纸上的尺寸数字,规定以毫米或米为单位,(在1:501:500比例的图纸上采

24、用毫米为单位,在1:10001:2000比例的图纸上采用米为单位)。如不按照上述规定时,则必须在各尺寸数字右边加注所采用计量单位,同时在图纸附注中均应注明单位。4.1.7.2 每个尺寸一般在图纸上标注一次,仅在特殊情况下或实际需要时方可重复标注。4.1.7.3 尺寸数字应尽可能注在图形轮廓线的外面。4.1.7.4 尺寸数字应注在尺寸线的上面或尺寸线的断开处,在一张图纸上尺寸注法必须一致。4.1.7.5 尺寸线的两端一般画出双箭头或斜线,以表示尺寸的起迄;尺寸界线应超过尺寸线箭头末端约5毫米;尺寸线与轮廓线之间或尺寸线与尺寸线之间的距离,一般为57毫米,如图1-1-6所示。图1-1-6 尺寸线画

25、法4.1.7.6 尺寸数字不 能被图纸上任何图线所分开或通过,如不能避免时,可将图线断开,如图1-1-7所示。图1-1-7 数字被图线切断注法4.1.7.7 尺寸数字应遵守图1-1-8所规定的方向填写,应尽量避免在有斜线的“30。”范围内标注尺寸数字。图1-1-8 斜线尺寸注法4.1.7.8 当两条尺寸界线之间没有足够地方填写尺寸数字和画箭头时,可按图1-1-9方法标注。图1-1-9 特殊情况尺寸注法4.1.7.9 尺寸线应与所标注的图形轮廓线平行,总尺寸线应画在分尺寸线的外边,如图1-1-11所示。图1-1-11 双排线尺寸标注4.1.7.10 曲线、弦长、弧长分别按图1-1-12 a、b、

26、c的方法标注。图1-1-12曲线尺寸标注4.1.7.11 标注角度数字时,数字必须水平地填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或尺寸线上面;当没有足够的位置时,可将角度的数字标注在引出线上,如图1-1-13所示。图1-1-134.1.7.12 直径、半径标注尺寸时,应在数字前加注字母代号“D、d”或“R、r”,如图1-1-14所示。图1-1-14 圆形尺寸注法4.1.7.13 注标高时一律采用“米”为单位,即零点标高0.000;正数标高+5.000;负数标高-5.000。标高符号采用倒三角形,右半边涂黑,数字写在横线上;标高数字一般写在图形右侧,在数字前写名称,如图1-1-15所示。图1-1-15 标高尺寸注法

27、4.1.7.14 一张图纸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图形时,尺寸标注应详尽标注在主要图形上,辅助图形只标注相关位置尺寸;如辅助图形不在一张图上,则应在该图形上也详尽标注尺寸。4.1.8 图纸上序号的注法4.1.8.1 图纸各组成部分的序号,应标注在图形的轮廓线外边,序号必须标注在引出线的横线上或小圆中,如图1-1-16所示,个别情况下允许将序号用上述方法注在图形的轮廓线内。图1-1-16 图纸上序号注法4.1.8.2 序号在图纸上只注一次,相同部件重复时可重复注出,但必须用同一序号表示。4.1.8.3 标注序号时,各横线和小圆须排列成与主标题栏平行或垂直的行列,每种行列应尽可能排在一条直线上,如图1-

28、1-17。4.1.8.4 序号排列依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排列,但只能有一个方向,如在一张图纸上有几个图形时,序号排列方向应一致。4.1.8.5 序号的字体应大于图纸上的尺寸数字的字体。4.1.8.6 序号的引出线用细实线绘制,数条引出,一般应互相平行,序号的引出线上的横线或小圆用标注实线绘制,如图1-1-17。4.1.8.7 引出线的一端须指在所画部件的投影内,并在此端顶点一般画圆点,其另一端与标注序号横线或小圆相接,如图1-1-17。图1-1-17 部件序号排列方法4.2 图例4.2.1 说明4.2.1.1 在采用地质图时,仍采用原地质图例进行复制;需要在复制图中增添设计内容时应按采矿专业的图

29、例绘制。4.2.1.2 同一张图纸应采用统一的图例。4.2.1.3 绘制1:5001:2000比例的剖面图时,剖切到的井巷,用单实线表示;没有剖切到的井巷,当井巷在剖切面的前面,用虚线表示;井巷在剖切线的后面用双点划线表示。4.2.1.4 图线的线条粗细以毫米为单位。4.2.2 图例(地质专业图例较多,要求附在后面作为附件,测量图例、地址图例、采 矿 图例尽量统一,不能统一的是地质图幅;其他专业不涉及,有专业内部控制,本制度中单列明细)4.2.2.1 为了把各种目的物体描绘在实测图图上,使人一目了然,必须采用统一的符号。现摘录几种常用的图例,如(表1-2-1、表1-2-2表1-2-3)。 (表

30、中尺寸单位:mm、大号字高8mm、小号字高4mm,均为仿宋体)表1-2-1表1-2-2表1-2-34.3 图纸编号4.3.1 各类设计和实测图的分类和符号,见表1-3-1。 名称代号测 量CL年份顺序号采 矿CK年份顺序号地 质DZ年份顺序号 表1-3-1 (10表示2010年)5 图纸资料流转、审签和存档管理办法5.1 运行规则5.1.1 制图者必须严格按照公司有关标准出图,电子版本交接和使用时必须有打印的文字说明,并有相关人员的签名和日期。5.1.2 图纸绘制完成后,应进行审核,及时发现和纠正图纸上出现的错误,经评审、会签后,方可生效。5.1.3 为确保生产进度和工程质量,设计和实测图纸在

31、签审完毕后,应及时签发到各相关领导、部门及单位(实测图每月10号、20号、30号分送相关领导和部门);并进行沟通,必要时做进一步的文字性说明。5.1.4 审签后的图纸由相关部门打印“存档”字样,然后交资料保管员或档案管理员存档管理。5.1.5 图纸一经签审下发,便已生效,后续设计项目应严格按相关设计和实测图纸进行设计和 修改。5.1.6 某些图纸资料需要进行变更时,应由技术部门牵头协商,并经主管矿领导同意,方可进行设计方案变更;由设计人员在要变更的旧图上打印“停用”字签字样,并在图纸上写明变更原因,相关人员签名和日期;更换的新图必须履行会签程序。5.1.7 各部门资料员应将各类工程文件、资料及

32、图纸按类排列、整理,统一管理,便于查找。5.1.8 建立并严格执行文件、资料或图纸收发登记手续,注明单位(人)和时间。5.1.9 正常借阅资料或图纸时也要办理借阅手续,用完后及时归还,不得丢失或损坏,每次借阅时间不得超过3天,如到期未用完,须办理续借手续。5.1.10 资料与图纸原则上不借外单位人员,特殊情况需经主管矿领导签字批准,方可外借。5.1.11 非资料管理员不得随意动用相关的资料和图纸。5.1.12 各科应将部门需归档的各种资料和图纸整理汇总后,及时交档案室存档,工程竣工资料原则上应在工程竣工后两个月内归档(所有资料必须为原件,不允许使用复印件存档)。5.1.13 档案室管理员必须做好资料和图纸的归档、整理工作,并建立资料交接登记表进行记;需借阅档案室的资料和图纸时必须由主管矿领导签字认可方可借阅,借阅时间不得超过3天,并做好交接记录。5.2 相关记录表式 5.2.1 图纸目录和到图登记表图 名接收人交图人交图时间备注5.2.2 图纸发放登记表 图 名接收人交图人交图时间备注5.2.3 图纸借阅登记表 图 名借阅人借阅时间还图时间备注5.2.4 作废或变更图纸(回收)记录表图 名设计人原因时间备注6 考核细则与本制度配套的考核细则另行制定。7 附则7.1 本制度由铁矿地质测量科起草并负责解释。7.2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原相关制度或办法同时废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