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品出情感的韵味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5315471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课 品出情感的韵味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五课 品出情感的韵味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课 品出情感的韵味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课 品出情感的韵味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道法下第五课 品出情感的韵味同步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运动会上,同学们你追我赶,一同体验成功的兴奋;在诗歌欣赏会上,同学们得到了心灵的净化;在劳动时,同学们共享收获的喜悦;在听到我国“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的消息时,同学们心中充满自豪和骄傲。这说明()我们通过情感体验生命、体验生活情感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情绪是稳定的,情感是不稳定的A.B.C.D.2.当人们从事某种工作时,如果总是体验到轻松、愉快,时间长了,就会爱上这一行。这表明()A.情感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B.情感与情绪也有区别C.与情绪一样,我们的情感也是复杂的D.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

2、积累和发展3.情绪带有极大的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常常由某一时刻、某些特定情境引起,时过境迁,就会转移;情感则不随情境的改变而转移,带有很大的深刻性和持久性。这表明()情绪与情感之间是有区别的情感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人类具有丰富的情绪,不具有丰富的情感情绪具有不稳定性,情感相对稳定A.B.C.D.4.陕西渭南贾女士的爷爷,今年 80 岁了,他每周五都要骑车到公交站,等着城里上班的孙女回家。爷爷每次都会提前很久来等,见到孙女瞬间露出开心的笑容。孙女贾女士说,从高中开始,爷爷已经坚持接送自己 10 年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B.情感是在生活中

3、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C.得到爱与关怀是所有人都渴望的最基本的精神需求D.情感与想象力、创造力相关,年龄越大情怀越博大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下列与这句古诗词表达的情感相一致的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A.B.C.D.6.对消防员来说,群众的认可是一枚闪亮的勋章;对群众而言,用行动体贴消防员的点滴辛苦、无畏前行,在全社会传递并凝聚起一股正能量,暖心互动不止于此。这告诉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只能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情感需要表达、共鸣传递情感正能量,世界也

4、会多一份美好A.B.C.D.7.为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失学辍学状况,张桂梅推动创建全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建校十多年来已帮助近 2000 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命运,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开展“时代楷模”张桂梅的宣传活动()有助于传递情感的正能量不利于我们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能彻底扭转道德滑坡现象能增强积极情感,让生命更有力量A.B.C.D.8.夜幕下,一名男子失足落入了石津灌渠。危急关头,6 名路过的青年及时赶到,一场争分夺秒的生死营救就此展开。几名青年救人的事迹也在当地传为一段佳话。救人者的行为启示我们()A.在情感体验中总是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B.情感不需

5、要表达、回应,不需要共鸣C.要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正面的情感D.传递情感也可以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环境9.“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这首催人泪下的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让亿万听众产生了情感共鸣。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情感需要表达、回应,需要共鸣B.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传递美好情感C.在传递情感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新感受D.传递情感正能量与未成年人没有关系10.你好,李焕英这部让人“笑着笑着就哭了”的电影以良好的口碑斩获超 54亿巨额票房。看过影片的观众们纷纷表示电影很容易让人产生情感共鸣,让人想到了自己的母亲,也想起了过去的岁月。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情感需要表达、回应,

6、需要共鸣B.我们可以在传递情感的过程中获得新的感受C.优秀的文化作品可以促进情感交流,传递美好情感D.传递情感正能量只能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11.对待自己,我们有自尊感;取得成绩,我们有自豪感;犯了错误,我们有羞愧感。这些情感体验是()A青少年特有的B一种消极的情感C消极情绪的表现D.促进我们积极向上的动力12有了羞耻感,我们会为自己的不当行为而难为情;有了羞耻感,我们做了错事会感到惭愧;有了羞耻感,我们辜负了他人的期望会觉得内疚。由此可见()A羞耻感属于消极心理,会给我们带来不愉快的负面感受B羞耻感是完善自己的力量,会使我们的生命变得饱满丰盈C羞耻感对我们的成长不利D有了羞耻感,就会失去

7、自尊心13.存善心、说善言、行善行。只要我们做到用纯的心灵去看待,用美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每时每刻存点善念,多一分敬意,多一分善意,少一分恶意,社会大家庭必将美好。这启示我们()在情感体验中,我们不能总是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我们要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 我们要传递美好的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 情绪与情感紧密相连A.B.C.D.14.孩子对母亲的情感有这样几个阶段:上小学时,孩子对母亲是依赖、不舍的情感;16 岁时,孩子对母亲是敷衍、不情愿的心态;21 岁时,是抵触、对立的态度;30 岁时是想念、担心。这反映了()A.狭隘的生活容易导致偏执的情感B.孩子对母亲爱的情感C.情感随着我们

8、的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这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体现D.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15 小时候,我总是觉得妈妈唠唠叨叨太烦人了;长大后,我独自在外地读书,才理解妈妈的唠叨是关心与照顾。这说明()情感的发展是生命成长的体现生活经验的扩展让情感更深刻情绪丰富多彩,具有多样性“我”没有调节好自己的情绪A.B.C.D.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情境一:你一不小心从楼梯上摔下来,右脚肿得厉害,班主任及时把你送到了医院。情境二:运动会上,你们班取得了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情境三:国庆节期间,观看中央电视台 江山多娇节目,欣赏祖国山河的壮美,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情境四:你因为放学回家后只顾看电视,作

9、业完成得不认真,第二天上学遭到了老师的批评。(1)看到上述四个情境你分别有什么情感体验?请分析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2)生活中,你还有哪些类似的情感体验?请举出具体事例加以说明。(3)情感与情绪往往联系在一起,请你谈谈二者之间的关系。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背景材料:小明看了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后,一股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深刻感受到祖国这个“大我”从一穷二白到繁荣昌盛的不易,也暗下决心:自己作为“小我”,要努力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而看完“慰安妇”题材电影二十二后,一种沉重的压抑感却让小明感到胸口喘不过气来,连续好几天他都觉得很难受。因此,小明认为生活中我们要努力创造和传递美好情感,拒绝负面情

10、感。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辨析小明的观点。1-15ADBBACDDDDDBBCA16.(1)情境一:感激、感动。因为在受伤时得到了老师的关爱。情境二:荣誉感、自豪感。因为这是班级共同的荣誉,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情境三:骄傲自豪感、爱国情感。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是我们的共同心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必须肩负的责任。情境四:愧疚感。因为缺乏自制力,没有完成好作业,没有做到对自己负责。(2)示例:给同学解答问题,感到很愉悦、自豪;看到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感到很同情;听到不法分子的罪行,感到很气愤;听到英雄的故事,感到很敬仰。(3)情感与情绪关系紧密。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形成比较稳定的倾向,就可能产生某种

11、情感。情感与情绪也有区别。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情感则是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17.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让我们身心愉悦,逐渐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这些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在生活中创造和传递美好的情感体验,使我们的生命更有力量,周围的世界也因为我们的积极情感而多一份美好。但我们也不应拒绝负面情感。生活中某些负面的情感体验尽管不那么美好,但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体验负面感受未必是件坏事,它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所以,我们在积极创造和传递美好情感的同时,要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