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毒品使用企业单位隐患检查表.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4529182 上传时间:2021-09-27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5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剧毒品使用企业单位隐患检查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剧毒品使用企业单位隐患检查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剧毒品使用企业单位隐患检查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剧毒品使用企业单位隐患检查表.doc(6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剧毒品使用企业隐患检查表企业名称: 企业负责人签名: 单位地址: 联系电话: 排查日期: 年 月 日序号排查项目排查内容排查结果(/)1证照文书1.工商营业执照齐全有效。2.国家安全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剧毒品登记证明。3.有地级以上市公安机关申领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后,方可购买剧毒化学品。2安全管理制度1.有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主任)。2.有各级各类人员(企业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3.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仓储安全管理、防火、动火、用火和剧毒品的“五双”制度(即双人验收、双人保管、双人发货、双把锁、双本帐。另应有每天核对剧毒

2、化学品的使用情况,发现剧毒化学品被盗、丢失或误售、误用时必须立即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4.有完善的储藏、使用(包括采购、出入库登记、验收、发放等)管理制度。有查验准购证、运输证制度,应如实记录剧毒化学品出售单位的名称、地址和购买人员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及所购剧毒化学品的品名、数量、用途,记录应当至少保存1年。5.有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6.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4从业人员1.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2.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

3、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3.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5应急能力1.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2.向当地公安和消防部门备案,并保证与其有畅通的通讯和报警联络。6仓储建筑1.建筑物经防雷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并在检测合格期内。2.库房耐火等级、层数、占地面积、安全通道和防火间距,仓库布置及与铁路、道路的防火间距,符合安全要求。3.剧毒化学品库房内没有设立办公室、休息室。4.剧毒化学品的库房应有机械

4、通风排毒设备;安装了防盗报警装置并单独存放5.仓库远离居民区和水源。6.剧毒品仓库设置了红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 7.剧毒化学品使用单位使用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求的包装物、容器盛装剧毒化学品。8.仓库内在固定方便的地方配备了消防器材、报警装置和急救药箱。7消防与电气设施1.仓库按照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设置、配备消防设施和器材。2.仓库的消防设施、器材有专人管理。消防器材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 3.剧毒化学品储存场所设置了通讯、报警装置,并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处于正常适用状态。4.仓库设置有醒目的防火、防毒、禁止吸烟和动用明火等标志。5.库房内不准使用电炉、电烙铁、电熨斗等电

5、热器具和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6.库房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可靠8电镀工艺1.电镀生产线与精密加工车间、精密仪器间、成品库等有足够的的安全距离。2.酸洗间、电镀间的地面应耐酸、耐碱、耐水、耐热,不渗透、宜清洗、防滑,并具有足够强度和抗冲击性3.氰化镀槽与酸液槽不准相邻或背靠设置,氰化镀槽与酸液槽的镀后清洗槽不准合用4.设备之间应有一定的距离,以保证安全操作和设备检修5.含氰、含氯废水与酸性废水分流排放,并回收6.电线和电源的布置有避免水或液体溅到的措施7.供电系统继电保护经过校验,动作灵敏9劳动卫生管理1.设有更衣间、洗浴室等卫生设施。2.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有安全标签,并向操作人员提供安全

6、技术说明书。3.采用有效的劳动防护设施,并为员工提供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4.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岗位,配置有现场急救用品。5.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没有住人。6.设置了有效的通风装置;对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或者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设置有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7.按照规定对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岗位轮换。8.有害作业和无害作业分开进行10其他排查人员:广东省粉尘涉爆企业专项整治自查表(试行)企业名称地址总人数法人代表姓名安全负责人办公电话/手机电子邮箱企业涉及的可燃粉尘种类及安全状况信息企业所属行业企业生产加工涉及可燃粉尘的产品可燃粉尘种类涉

7、及可燃粉尘生产作业区域面积涉及可燃粉尘作业人数选用粉尘防爆安全除尘系统(台/套)是否由专业机构或专家会诊干式布袋旋风湿式未选用防爆安全除尘设备无配置除尘设备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其他:隐患自查情况序号项目安全要求安全要求依据存在问题整改措施1建(构)筑物1.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厂房建(构)筑物的防火安全必须经消防部门备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2设置在多层厂房内的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厂房建筑物必须是框架结构。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 68号及其释义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5577)消防法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3厂房建筑物内设有粉尘涉爆生产加工区,建筑物与教育、医

8、院、商业等重要公共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50m,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25m。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 68号及其释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消防法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4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厂房内不得设会议室、办公室、危险化学品仓库。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 68号及其释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1.5粉尘涉爆生产加工区应与其它加工方式作业区,按防火分区进行隔离(如:铝镁制品打磨抛光与电焊气割作业分区隔离、木制品加工与喷漆作业分区隔离等)。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 68号及其释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5577)1

9、.6粉尘涉爆生产加工区设在多层厂房一层以上楼层,应设有独立安全出口,厂房的门(包括车间在厂房内的门)应向疏散逃生的方向开启,安全通道应畅通,不得堆放包括易燃易爆物品在内的任何物品。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 68号及其释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消防法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1.7防雷设施应取得气象部门防雷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 68号及其释义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24号)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除尘系统2.1可燃粉尘与可燃气体等易加剧爆炸危险的介质不得共用一套除尘系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 68号及其释义工贸行业可燃性粉尘作业场所工艺设施防

10、爆技术指南(试行)(安监总厅管四201584号)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5577)2.2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不同防火分区的除尘系统不得互联互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 68号及其释义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5577)2.3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干式除尘系统(包括除尘器、除尘器进风管)必须按规范采用泄爆、隔爆、惰化、抑爆等任一种控爆措施。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 68号及其释义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5577)2.4泄爆装置泄爆口不得设在厂房内或朝向厂房内。若泄爆装置泄爆口设在厂房内,应采用无火焰泄爆装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 68号及其释义工贸行业可燃性粉尘作业场所工艺设施防爆技术指南(试行)(安监总厅管四2

11、01584号)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5577)2.5粉尘爆炸危险场所除尘系统不得采用正压吹送粉尘,除尘器应按规范布置在系统的负压段。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 68号及其释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6含有可燃粉尘的空气,在进入风机前必须按规范采用不产生火花的除尘器进行处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 68号及其释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7粉尘爆炸危险场所除尘系统不得采用粉尘沉降室除尘,不得采用干式巷道式构筑物作为除尘风道。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 68号及其释义建筑设计防

12、火规范(GB 50016)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8应针对粉尘爆炸特性选用除尘方式。选用干式除尘器进行除尘时,采用布袋式外滤除尘和(或)旋风除尘工艺;选用湿式除尘器进行除尘时,采用水洗或水幕除尘工艺;木质家具机械加工可采用单机滤袋吸尘器。干式布袋除尘器宜布置在厂房外部。工贸行业可燃性粉尘作业场所工艺设施防爆技术指南(试行)(安监总厅管四201584号)木工机械安全使用要求(AQ 7005)2.9除尘风管应明设,按规范采用圆型横截面钢质金属材料;若采用其他材料则应选用阻燃材料且采取防静电措施,不得选用铝质金属材料。工贸行业可燃性粉尘作业场所工艺设施防爆技术指南(

13、试行)(安监总厅管四201584号)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GB/T 17919)2.10除尘主风管设计风速应按风管内的粉尘浓度不大于爆炸下限的50%、铝镁金属粉尘浓度不大于爆炸下限的25%计算;铝镁制品抛光打磨加工除尘器主风管风速应大于23m/s,木材加工系统除尘器主风管风速应大于20m/s,风管内不应出现超过厚度1mm的积尘。 工贸行业可燃性粉尘作业场所工艺设施防爆技术指南(试行)(安监总厅管四201584号)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木材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范(AQ4228)2.11布置在厂房建筑物外部干式除尘器

14、主风管不直通建筑物内部,主风管应设置在与进入建筑物内部的外墙保持90夹角的除尘器侧面、或顶部,或设置在与建筑物的外墙面夹角呈180的除尘器的正面位置。 工贸行业可燃性粉尘作业场所工艺设施防爆技术指南(试行)(安监总厅管四201584号)2.12粉尘爆炸危险场所铝镁等金属粉尘及木质粉尘的除尘器,必须按规范在除尘器灰斗下部设置锁气卸灰装置,锁气卸灰装置应与除尘器同步运行;锁气卸灰装置卸灰工作周期的设计应使灰斗内无粉尘堆积;应设置卸灰装置运行异常及故障停机的监控装置,出现运行异常及故障停机状况时应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 68号及其释义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5577)粉尘爆炸危险场

15、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GB/T 17919)2.13干式布袋除尘器应按规范设置进、出风口风压差监测装置,设置清灰气压监测装置。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 68号及其释义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5577)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GB/T 17919)2.14干式布袋除尘器滤袋应采用阻燃及防静电的滤料制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 68号及其释义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5577)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GB/T 17919)2.15湿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循环用水储水池(箱)的盛水量应满足湿式除尘设计用水量,水质应清洁,循环用水储水池(箱)、水质过滤池(箱)及水质过滤装置不得密闭,应有通风气流

16、;池(箱)内不得存在沉积泥浆。应按规范设置水量、水压的连续监测装置。 工贸行业可燃性粉尘作业场所工艺设施防爆技术指南(试行)(安监总厅管四201584号)2.16风机、叶片运转正常,无摩擦、碰撞,无异常杂音。 工贸行业可燃性粉尘作业场所工艺设施防爆技术指南(试行)(安监总厅管四201584号)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5577)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GB/T 17919)3防火防爆3.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20区的电气设备、监测及监控装置,必须符合GB 12476.1、GB 12476.2规定的20区防爆类型和级别要求;电气设备、监测及监控装置的电气连接必须符合GB 50058的要求。

17、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 68号及其释义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5577)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 通用要求(GB 12476.1)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2部分:选型和安装(GB 12476.2)3.2必须按规范在粉碎、研磨、造粒等易于产生机械点火源的工艺设备,设置去除铁、石等异物的装置(如:选用筛网、筛分装置、吸除分离金属异物的磁选装置等 );必须及时清理附着在装置上的异物。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 68号及其释义饲料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9081)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7440)高炉喷吹烟煤系统防爆安

18、全规程(GB 16543)3.3木制品加工企业,与砂光机连接的风管必须按规范设置火花探测报警装置。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 68号及其释义木材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范(AQ4228)3.4粉尘爆炸危险场所除尘系统、金属设备,以及金属管道、支架、构件、部件等防静电措施应符合GB 12158的要求,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应符合GB 50058的要求,除尘系统的风管不得作为电气设备的接地导体。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 68号及其释义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5577)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 12158)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3.5动火作业应按照制度的规定审批,动火作业安全应符合GB1

19、5577的规定;动火作业前,作业区应进行全面的粉尘清理;动火作业时,作业区生产加工系统(包括除尘系统)应停机;动火作业区不得进行交叉作业。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 68号及其释义工贸行业可燃性粉尘作业场所工艺设施防爆技术指南(试行)(安监总厅管四201584号)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5577)3.6应按照GB 50140的要求配置消防设施及灭火器材,应定期对消防设施及灭火器材进行检查、维护。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4粉尘清理4.1应制定粉尘清扫制度,制度应明确实施每班、每周、每月进行粉尘清扫的部位及区域,以及清扫过程的作业安全。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 68号及其释义国家安全监管

20、总局办公厅(安监总厅管四201639号)文工贸行业可燃性粉尘作业场所工艺设施防爆技术指南(试行)(安监总厅管四201584号)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5577)4.2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生产加工设备积聚尘灰的部位、除尘风管内部、除尘器箱体内部、干式除尘器滤袋、湿式除尘循环用水储水池(箱)、电气设备、监测及监控装置,以及生产作业区域的积尘必须得到有效的清理,不得出现严重积尘、粉尘浆泥堆积和粉尘干湿状况。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 68号及其释义工贸行业可燃性粉尘作业场所工艺设施防爆技术指南(试行)(安监总厅管四201584号)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5577)4.3遇湿易自燃的铝、镁等金属粉尘的生产、

21、收集、贮存,应采取防止粉料自燃措施或配备防潮防湿设施。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 68号及其释义工贸行业可燃性粉尘作业场所工艺设施防爆技术指南(试行)(安监总厅管四201584号)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5577)5安全管理5.1企业应建立及完善防范发生粉尘爆炸事故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重点明确及落实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粉尘涉爆设备的管理维护及使用人员,以及粉尘清扫人员等重要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5577)5.2企业应进行防范发生粉尘爆炸事故的专项培训;企业负责人应依法依规参加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组织的防范发生粉尘爆炸事故的专项培

22、训。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 68号及其释义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5577)5.3企业应依照本检查表并结合有关法规标准规定进行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档案,应重点检查治理除尘系统不规范、粉尘清扫制度不落实等突出问题;应做到“一隐患、一对策”,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应针对隐患排查发现的突出问题及重大隐患,修订、完善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5577)5.4企业应制定及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中针对粉尘涉爆事故的现场处置方案,并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及演练。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广东

23、省安全生产条例5.5企业应按照有关法规标准规定正确使用粉尘涉爆设备(包括按防爆安全要求使用除尘系统),并定期进行维护检修,应建立维护检修管理台帐。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 68号及其释义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5577)5.6企业定期对具有职业病危险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以上自查结果情况属实,本单位将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等要求落实整改,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企业负责人签名: (盖章) 广东省粉尘涉爆企业专项整治自

24、查表(试行)企业名称(地址) 检查单位: 检查人员: 检查日期:检查类别检查项目执法依据执法结果建构筑物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设置在非框架结构的多层建构筑物内或与居民区、员工宿舍、会议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距离不足。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九条消防法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除尘系统2.可燃性粉尘与可燃气体等易加剧爆炸危险的介质共用一套除尘系统,不同防火分区的除尘系统互联互通。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九十九条等 3.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采用泄爆、隔爆、惰化、抑爆等任一种控爆措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九十九条等4.除尘系统采用正压吹送粉尘,且未采取可靠的防范点燃源的措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九十九条等 5.除尘系统

25、采用粉尘沉降室除尘,或者采用干式巷道式构筑物作为除尘风 道。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九十九条等6.铝镁等金属粉尘及木质粉尘的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设置锁气卸灰装置。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九十九条等防火措施7.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20区未使用防爆电气设备设施; 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 九十九条等8.在粉碎、研磨、造粒等易于产生机械点火源的工艺设备前,未按规范设 置去除铁、石等异物的装置。 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 九十九条等9.木制品加工企业,与砂光机连接的风管未规范设置火花探测报警装置。 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 九十九条木材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范等粉尘清扫10.未制定粉尘清扫制度,作业现场积尘未及时规

26、范清理。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九条等 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检查表 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 (安监总管2017121号)企业名称: 检查日期:序号检查项目及内容实际情况备注1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依法经考核合格。2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3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4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装置未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未实现紧急停车功能,装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紧急停车系统未投入使用。5构成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实现紧急切断功能;涉及

27、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 六、全压力式液化烃储罐未按国家标准设置注水措施。6全压力式液化烃储罐未按国家标准设置注水措施。7液化烃、液氨、液氯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液化气体的充装未使用万向管道充装系统。8光气、氯气等剧毒气体及硫化氢气体管道穿越除厂区(包括化工园区、工业园区)外的公共区域。 9地区架空电力线路穿越生产区且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10在役化工装置未经正规设计且未进行安全设计诊断。11使用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列出的工艺、设备12涉及可燃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场所未按国家标准设置检测报警装置,爆炸危险场所未按国家标准

28、安装使用防爆电气设备。 13控制室或机柜间面向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装置一侧不满足国家标准关于防火防爆的要求。14化工生产装置未按国家标准要求设置双重电源供电,自动化控制系统未设置不间断电源。15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附件未正常投用。16未建立与岗位相匹配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或者未制定实施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7未制定操作规程和工艺控制指标。18未按照国家标准制定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管理制度,或者制度未有效执行。19新开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未经小试、中试、工业化试验直接进行工业化生产;国内首次使用的化工工艺未经过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安全可靠性论证;新建装置未制定试生产方案

29、投料开车;精细化工企业未按规范性文件要求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20未按国家标准分区分类储存危险化学品,超量、超品种储存危险化学品,相互禁配物质混放混存。 检查人员: 企业负责人: 涉氨制冷企业执法检查表基 本 信 息企业名称企业负责人联系电话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联系电话检查人员检查时间基 础 管 理 检 查 内 容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结果主要问题1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规定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有关部门等的安全生产职责。是否2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1)是否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消防/防火安全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用电安全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巡检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

30、是否(2)是否建立制定主要设备的操作规程,至少包括:制冷压缩机操作规程、制冷辅助设备操作规程、库房降温操作规程、蒸发器除霜操作规程、制冷系统充氨操作规程、救护设施操作规程、冷库内商品堆码操作规程等。是否3安全教育培训(1)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否有安全培训合格证书。是否(2)企业从业人员上岗前是否经过液氨使用管理及应急处置等有关安全知识的培训,并建立培训登记记录。是否(3)涉及液氨制冷的特种作业人员(电梯工、制冷工、叉车工、电工、压力容器操作工等)是否取得相关特种作业操作证,持证上岗。是否4隐患排查治理(1)是否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是否(2)事故隐患排查台账是否闭合。是否5应急管理(

31、1)是否制定液氨泄漏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否(2)是否组织应急演练。是否6检维修作业、危险作业(1)是否有检维修制度。是否(2)是否有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危险作业是否有审批手续记录。是否现 场 安 全 检 查 内 容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结果主要问题7冷库建设(1)冷库是否由具备冷库工程设计、压力管道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按相关标准设计。是否(2)冷库是否使用具有相关生产资质企业制造的制冷设备。制冷设备是否具有合格证,并在有效使用期内。是否(3)冷库施工单位是否具备相应施工资质,竣工后是否办理验收手续。是否(4)冷库投产运行相关手续是否齐备。是否(5)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

32、理间等人员较多房间的空调系统严禁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系统。是否(6)氨气、液管线严禁通过有人员办公、休息和居住的建筑物。是否(7)液氨厂房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液氨车间、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是否(8)变配电所和氨制冷机房贴邻共用的隔墙必须采用防火墙,该墙上穿管等采用不燃材料严密封堵。是否8安全设施(1)氨制冷机房贮氨器等重要部位是否安装氨气浓度检测报警仪器,并与事故排风机自动开启联动;贮氨器上方是否设置水喷淋系统。是否(2)制冷压缩机启动柜是否设有紧急停机按钮。是否(3)设备间、加工间(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间等人员较多房间)及库区是否设置视频监控报警系统。是否(

33、4)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液氨场所(10吨)是否配备长管式防毒面具、重型防护服。是否(5)氨制冷机房及采用速冻装置的房间是否设置防爆型应急照明灯具。是否(6)冷藏门内侧应设有应急内开门门锁装置,并有醒目的标识。是否(7)冷库外是否设置氨警示标识;压力容器、非专业操作人员免进区域、关键操作部位等应设置安全标识。是否9制冷系统及主要设备维护(1)制冷压缩机是否按制造商的要求定期进行大、中、小修和日常维修保养。是否(2)其它制冷设备是否定期维护保养。是否(3)是否对制冷系统存在的各种运行隐患及时检修维护。是否10特种设备备案登记与检验(1)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其安全附件(包括压力表、安全阀等)是否按照有关

34、规定进行登记,定期检验,检验报告应存档备查。是否(2)电梯、厂内机动车辆等是否定期检测检验。是否(3)是否对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冷库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等。是否11电气安全(1)变配电室门口是否有挡板,门、窗、自然通风的孔洞是否用金属网和建筑材料封闭。是否(2)低于0的库房内动力及照明线路,是否采用适合库房温度的耐低温绝缘电缆。是否(3)库房内是否采用防潮型照明灯具和开关。是否(4)冷间内照明支路宜采用AC220V单相配电,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应接专用保护线(PE线),各照明支路应设置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是否(5)防雷设施是否定期检测。是否12消防安全与应急救援(1)冷库库区及氨制冷机房和设

35、备间门外应按有关规定设置消火栓。是否(2)氨制冷机房、设备间及采用速冻装置的房间(靠近速冻装置)门外应配备移动式喷雾水枪。是否(3)库区内所有应急通道保持畅通。是否(4)灭火器等消防器材是否有每月检查记录。是否(5)防毒器具和抢救药品等应急物品是否放在危险事故发生时易于安全取用的位置,并由专人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淋洗器、洗眼器等卫生防护设施,其服务半径应小于15m。是否(6)在厂区内显著位置是否有设风向标。是否处理意见:立即整改项:限期整改项:检查人员签名:注:本检查表为必查项目,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检查项目。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安全检查表企业名称: 序号检查内容检查依据发现问题和隐患备注1

36、厂房内设置甲.乙类中间车仓库时应靠外墙设置,其储量不宜超过一昼夜的需要量.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凡因产生静电产生危险的场所应取静电接地等安全防范措施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3配料,涂布,烘烤,注液,喷涂等存在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通风排气良好,作业人员应穿着防静电工作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4危险化学品品仓库,中间仓,喷漆房,注液车间的电解液供液间等场所应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应设计在作业场所和24小时有人值班的地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5应使用不能产生火花的工具(如铜合金,铝合金工具)开启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包装常用化学品品贮存通则6应

37、有生产厂家提供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应有符合要求的安全标签,贮存使用场所应有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检查人: 企业负责人: 检查日期: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检查表被检查企业: 检查日期:序号检查重点内容法律依据检查情况人员和资质管理1企业安全生产行政许可手续不齐全或不在有效期内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四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三条2企业未依法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或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其安全生产职责的。安全生产法第十九条3企业未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4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

38、全负责人及其他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照规定经考核合格的。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5企业未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或者安排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上岗作业的。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6从业人员对本岗位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不熟悉的。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7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上岗作业的。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七条8将火种带入易燃易爆场所或存在脱岗、睡岗、酒后上岗行为的。安全生产法第五十四条工艺管理9在役化工装置未经正规设计且未进行安全设计诊断的。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八条10新开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未经逐级放大试验到工业化生产或首次使用的化工工艺未经省级

39、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安全可靠性论证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1号)11未按规定制定操作规程和工艺控制指标的。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12生产、储存装置及设施超温、超压、超液位运行的。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八条13在厂房、围堤、窨井等场所内设置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口且未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的。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八条,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第6.1.5.1条14涉及液化烃、液氨、液氯、硫化氢等易燃易爆及有毒介质的安全阀及其他泄放设施直排大气的(环氧乙烷的排放应采取安全措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2009)第8.2(

40、3)条15液化烃、液氨、液氯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液化气体的充装未使用万向节管道充装系统的。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八条16浮顶储罐运行中浮盘落底的。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八条设备设施管理17安全设备的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或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的。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五条20油气储罐未按规定达到以下要求的:(1)液化烃的储罐应设液位计、温度计、压力表、安全阀,以及高液位报警和高高液位自动连锁切断进料措施;全冷冻式液化烃储罐还应设真空泄放设施和高、低温度检测,并应与自动控制系统相联;(2)气柜应设上、下限位报警装置,并宜设进出管道自动联锁切断装置; (3)液化石油气球形储罐液相进出口应设置紧急切断阀,其位置宜靠近球形储罐;(4)丙烯、丙烷、混合C4、抽余C4及液化石油气的球形储罐应设置注水措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第6.3.11条、第6.3.12条,液化烃球形储罐安全设计规范(SH3136)第6.1条、第7.4条21涉及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