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专题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284693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7.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专题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专题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专题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专题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doc(3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地域分异(1)全球性的地域分异: 分异和海陆分异。(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陆地 的分布。2陆地自然带 气候类型 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1形成原因: 的纬度差异。2分异基础: 。3表现: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 的方向,由赤道到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如上图中沿大陆西岸由热带雨林带 带热带荒漠带。4分布三、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1形成原因: 分布。2分异基础: 。3分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景观依次为 带、草原带、荒漠带,如上面图中由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四、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分异原因: 的变化。2

2、分异基础: 状况差异。3分异规律:山麓与 一致,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 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地带带谱相似,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 。温度带 自然带 植被 自然带 太阳辐射 热量 纬度变化 热带草原 亚寒带针叶林 东西 海陆 水分 森林 温带草原带 海拔 水热 水平带 较高 完整重点一 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带的对应关系不同的气候对应不同的自然带类型,不同的自然带都有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特别提醒】(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

3、然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4)自然带之间没有清晰明确的分界线。各自然带之间是逐渐过渡的,没有清晰的分界线,如草原带和荒漠带之间为草原带半荒漠带荒漠带。 下图是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14题。1图中2所示地区的代表性植被为A热带草原 B热带荒漠 C温带草原 D热带雨林2图中7所示地区的气候类型为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3图中5所示地区的自然带可能是A温带阔叶阔叶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温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4下列大陆自然带,我国缺失的有热带草原带、苔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4、、温带草原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冰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温带荒漠带A B C D【参考答案】1A 2B 3C 4C【全解全析】1根据理想大陆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可知,图中2所示地区代表性植被为热带草原。2图中7所示地区大约为30到40的大陆西岸,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3图中5所示地区深居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稀少,所处的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4我国缺失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所以缺失热带草原带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我国也没有苔原气候、冰原气候,所以也缺失苔原带和冰原带。重点二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分异规律图示延伸方向更替方

5、向成因典型地区水平地域分异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东西方向(平行于纬线)南北方向(垂直于纬线)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导致热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水分条件也有重要影响低纬和高纬地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南北方向(平行于海岸线)东西方向(垂直于海岸线)受海洋水汽影响的程度不同,从沿海向内陆干湿状况差异很大,即主要受水分条件影响中纬度大陆地区垂直地域分异水平方向(平行于等高线)垂直方向(垂直于等高线)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纬度低、海拔较高的山地二、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主要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一般来说,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最

6、明显的大洲是非洲和亚欧大陆的高纬地区;平行海岸延伸、垂直海岸更替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如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的变化;从山麓向山顶更替的是垂直地域分异,如喜马拉雅山、乞力马扎罗山等中、低纬高山地区自然带的分异。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影响因素1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一般地,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据此可知: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下图);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类型越多。2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因此,有些基带在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特

7、别提醒】随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分布高度不同:(1)山体所在纬度同类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如针阔叶混交林带,在亚热带(台湾玉山)海拔可达2 800米,到暖温带(小五台山)只能到2 000米,而到了中温带(长白山)仅及1 200米。(2)坡向同一山体,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阳坡高、阴坡低。读某沿海地区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12题。1若为落叶阔叶林带,则该山可能位于A山东半岛 B欧洲西部 C新西兰东南部 D巴西高原2该山地北坡的垂直自然带完整且比南坡高的原因是A北坡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且地处迎风坡 B北坡坡度比南坡小,地处阴坡和迎风坡C北坡的海

8、拔比南坡高,植被覆盖率比南坡高 D北坡地处阳坡和迎风坡,水分条件好【参考答案】1C 2D【全解全析】1根据图示基带北侧海拔较高,应位于南半球;A、B排除;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应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或温带季风气候区;新西兰位于南半球,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而巴西高原主要受热带草原气候影响。2根据图示的自然带倾斜特征可判断,北坡地处阳坡和迎风坡,水分条件好,所以垂直自然带比南坡完整。重点三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及其成因 实际分布的自然现象形成原因按理想状态的地带性分布南美大陆西岸3S30S之间狭长的热带荒漠带安第斯山脉阻挡海洋水汽的输入自北向南是热带雨林带(北)、热带草原带(中)、热带荒漠带(南)秘鲁

9、寒流降温减湿南美大陆南段东岸形成温带荒漠带(巴塔哥尼亚沙漠)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气流深入内陆温带草原(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草原景观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热带雨林带东部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热带草原带马达加斯加暖流增温增湿东南信风来自海洋,暖湿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东部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热带草原带巴西暖流增温增湿东南信风来自海洋,暖湿南半球缺少寒带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南半球相应纬度带是海洋,没有陆地分布寒带苔原带(较高纬度)亚寒带针叶林带(较低纬度)天山、昆仑山山麓的绿洲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温带荒

10、漠带【特别提醒】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的判断方法依据某现象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海拔,按地带性规律判断应该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环境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现象,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现象。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表现可以总结成“缺失”、“改变”、“约束”、“块状”等几个方面。(1)“缺失”:由于海陆分布差异的原因,使得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如南半球上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2)“改变”:由于地形的影响使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变化,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是温带森林带,东侧是温带荒漠带。(3)“约束”: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并很长。(4)“

11、块状”: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如我国新疆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岛屿两侧两种自然带的差异体现了A纬度地带性B经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2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自然带成因相同的是A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B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带C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D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参考答案】1D 2C【全解全析】1根据经纬度及岛屿的轮廓判断,该岛为马达加斯加岛。该岛东部受暖流、东南信风及地形影响,形成了热带雨林带;西部位于山地的背风坡形成了热带草原带,体现了非地带性。2与自然带成因相同的有澳大利亚东北部及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等。重点四

12、 雪线高度的判断方法 (1)含义。夏季气温小于0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等温线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2)雪线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一般来说,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陡坡雪线高,缓坡雪线低。(3)雪线高度的判断方法温度(热量和纬度)雪线高度和气温成正比,阳坡高于阴坡降水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地貌坡度越陡,雪线越高;坡度越缓,雪线越低季节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低,雪线下降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雪线上升;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雪线上升气候、地貌等综合影响若一山坡既是迎风坡又

13、是阳坡,降水条件超过热量条件,雪线低下图为我国新疆地区雪线高程等值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乔戈里峰、博格达峰和友谊峰雪线高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降水量C海拔D纬度2影响甲处等值线数值特征及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和地形 B海陆因素和洋流C坡度和坡向 D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参考答案】1D 2A【全解全析】1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有纬度、地形等,图中三个山峰的雪线高程总体自南向北降低,属纬度差异所致,纬度高,雪线低,纬度低,雪线高,D正确。2图中甲处等值线向东(数值较大处)弯曲,说明甲处雪线高程较低;甲处地处伊犁河谷地,西风从大西洋、北冰洋带来的水汽遇山地抬升多地形雨,雪

14、线较低,A正确。 读某汽车拉力赛路线图,完成12题。1整个赛程中选手沿途看到的景观依次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热带荒漠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雨林2盖勒敏地区终年降水稀少,但常有大雾,其主要原因是A大气中的水汽受到沿岸的寒流影响 B大气中的水汽受到沿岸的暖流影响C终年盛行上升气流,将水汽带到空中冷凝 D终年盛行下沉气流,将水汽带到近地面冷凝下图中甲、乙两地景观不同。读图回答34题。3甲、乙两地自然带的差异A与纬度位置有关B与海陆分布有关C与沿岸洋流有关D与地形阻挡有关4乙地自然带的分布属于

15、A纬度地带性B干湿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下图是我国不同纬度的两座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甲山A坡缺失2自然带的原因是A纬度偏高,热量不足 B降水少 C历史上人类的破坏 D光照不足6乙山雪线D坡比C坡低的主要原因是A温度低 B降水多 C光照足 D风力弱 读部分陆地沿某方向的自然植被依次分布状况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完成12题。1甲植被最可能是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温带草原2形成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A地形 B水分 C土壤 D热量读下面北半球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示意图,回答36题。3图中所示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C

16、苔原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4从图中可以判断北纬10的自然带垂直分异中,积雪冰川带分布海拔大于A5000米 B4000米 C6000米 D3000米5从图中可以判断垂直自然带表现最为明显的是A低纬度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高纬度地区 D全部都明显6下列四副图示中,正确表示坡向对自然带影响的是 A B C D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 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8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

17、,雪线高度4 000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林线是指高纬度(或高山)地区,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以下)、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读“我国山地林线高度分布图”,完成910题。9下列有关不同地区山地林线海拔高度比较及主导影响因素,描述正确的是A江南丘陵比华北平原林线高热量B东北平原比华北平原林线高水源C云贵高原比东北平原林线低地形D青藏高原比华北平原林线低海拔10导致图中A地成为我国山地林线最高地区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水热条件较好B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大,水热条件较

18、好C地势高,冬季受寒潮的影响较小,气温较高D地处喜马拉雅山北坡,气温低,降水少读图,完成1112题。11图中岛屿两侧两种自然带的差异体现了A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12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自然带成因相同的是A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B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带C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D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2018年天津卷)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12题。1最有可能观察到图1中景观的地点,是图2中的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在图1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A终年积雪区B高山草甸带C云杉林带D山麓草原(2018年江苏卷)图

19、5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据该山地海拔25003400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据此回答34题。3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A地表蒸发B植物截留和蒸腾C地下径流D转化为固态水4甲表示的自然带是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D荒漠带(2017新课标全国卷)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

20、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57题。5当地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6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差异D行政管辖不同7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2017北京卷)下图表示喜马拉雅山脉某区域不同海拔四个站点的最冷、最热月平均气温。读图,回答下题。8该山地A海拔3000米左右积雪终年不化 B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递增 C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 D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 (2016江苏卷)某教授参加了新疆阿尔泰山科学考察,他

21、在日记中写到:“身后的森林戛然而止,眼前簇簇花草相映,再往上看,花开始变得星星点点,路旁出现了积雪,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川的边缘,此时飘起了大雪”据此回答910题。9此时教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 A山地针叶林带 B高山草甸带C高山苔原带 D冰川带10阿尔泰山南坡 A森林大多为落叶阔叶林B草场仅分布在山麓地带C此时季节为冬季D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2016新课标全国卷)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112题。11磷高累积区是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

22、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1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13(2015广东卷)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按此理解。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2015江苏卷)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景观图。读图回答1415题。14沿客家人南迁路线

23、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A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D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15客家人选择土楼这种独特房屋形态最主要的原因是A安全防御 B节约耕地 C防雨保温 D就地取材(2015北京卷)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 767米)。据此,回答下题。16太白山 A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北坡山中腰降水量比山麓少C又密又高的树木在针叶林带D树木大稀大矮处为稀树草原(2015江苏卷)林

24、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下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17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其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气温较高 B太阳辐射强,气温高C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D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18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 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 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2015天津卷)读图,回答下题。19结合上图判断,在澳大利亚,基本符合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地理现象是 A水系的分布特征 B地形的东西差异C热带荒漠的分布 D矿

25、产的分布特点(2015山东卷)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完成2021题。20该山地可能是 A秦岭 B南岭 C昆仑山 D喜马拉雅山21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 B水分 C海拔 D热量(2018年天津卷)22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新库兹涅茨克市所在地区适宜温带作物生长,攀枝花市所在地区适宜亚热带作物生长。这种现象体现了_地带性规律。攀枝花市所在地区还能种植热带、温带作物,说明其自然原因。(8分)23(2017新课标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

26、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见下图)。(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27、4)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24(2017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7年是加拿大建国150周年,国家公园免费开放一年。加拿大落基山南段的众多国家公园,自然风光美丽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材料二 下图为“加拿大50N附近温哥华温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1)2017年3月,中国某旅游团从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发现沿途的景观带由森林带依次过渡为_。这种景观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分异规律。(2)游客自莱斯布里奇西行,攀登落基山,可能看到的山地垂直自然带有_。25(2017北京卷)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

28、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非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读图,回答下题。说出该国自然带的类型,并在1月和7月中任选其一,说明该自然带的景观特点和成因。26(2016浙江卷)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 某区域略图及图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材料二 图中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从甲地的半干旱草原带,变为丁地的热带季雨林带。材料三 由于河流每年带来的2亿吨的泥沙,图中戊区域形成了面积8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图中所示道路沿线,乙地(海拔5250米)和丙地(海拔2000米)自然带类型分别是 、 。27(2016上海卷)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呈现热带稀疏草原的自然

29、景观,这一现象引起地理工作者的思考。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旱、雨两季。专家研究认为,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旱季比岛内其他地区更干旱,是那里形成热带稀树草原景观的关键因素。材料二 海南岛旱季以偏东风为主。材料三 海南岛西部一些地方沉积岩透水性强,地表水易于渗漏。海南岛东部(海口、琼海)和西部(东方)旱季降水量、平均风速、日照时数(19712000年)(1)海南岛西部的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反映了什么地域分异现象?说明判断理由。(2)海南岛西部“旱季更显干旱”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降水量低。从风向、地形角度分析降水量低的原因,并概括造成这里“旱季更显干旱”的其他因素及其作用

30、。28(2014上海卷)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在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环状自然带格局。(1)判断A、B两地所属的自然带类型,解释导致这两个自然带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 (2)阐述图中B、C、D三地水分差异及其主要原因。 【答案】1C 2A 【答案】3D 4D【解析】3甲地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森林广布;乙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多荒漠。山脉对西风的阻挡作用是两地自然带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选D。4由于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乙地地处西风背风坡,降水少,其自然带分布主要受地势起伏影响,属于非地带性。选D。【答案】5B 6

31、B【解析】5由纬度和海拔等特征可知,甲山为天山,A坡为南坡,B坡为北坡,由于北坡为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所以山坡分布有云杉群带,而南坡位于背风坡,降水少,缺失该带。6乙山为喜马拉雅山,D坡为南坡,由于迎风坡降水多,D坡雪线比C坡低。【答案】1C2D【解析】1图中显示气温由苔原、针叶林、混交林、落叶林、甲、荒漠逐渐升高,则甲位于亚热带;同时甲处降水在400 mm左右,不可能是常绿阔叶林,只能是常绿硬叶林。2由图中气温和自然植被变化可知,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一致,则热量是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选D。【答案】3C 4A 5A 6B【解析】3图中自然带位于7080N,纬度高,苔原气候,自然

32、带是苔原带,C正确。4雪线以上是积雪冰川带,从图中可读出10N的积雪冰川带位于5000米以上,A正确。5从图中可判断出低纬度地区垂直方向上自然带最丰富,垂直自然带表现最为明显,A正确。630N地区,南坡为阳坡,同一自然带南坡分布海拔高,B正确;40S地区,北坡为阳坡,同一自然带北坡分布海拔高;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南坡和北坡都可能是阳坡,坡向影响较小。【答案】7C8A【答案】9A 10B【解析】9由题干可知,影响林线高度的因素有气温、降水量、风、土壤。林线高度与平均气温最高值密切相关。江南丘陵纬度比华北平原低,气温高,所以林线高。故选A。东北平原比华北平原和云贵高原林线低;青藏高原比华北平原林线

33、高。10据图可知,A地地处青藏高原,因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大,水热条件较好,因此适合森林生长的范围广,因此林线高。故选B。【答案】11D 12C【解析】11从图中可知,该岛为马达加斯加岛,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加上沿岸有暖流经过,降水多,为热带雨林带,地位于背风坡,为热带草原带,两者体现了非地带性分异规律。12四个选项都属于非地带性现象,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主要是受寒流的影响;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带;南半球南纬5060附近为海洋,不具备发育亚寒带针叶林的陆地环境。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和巴西高原东南部虽距赤道较远,但都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沿岸有暖流经过,

34、都形成热带雨林带。 【答案】1A 2C【解析】1图示区域为天山,云杉林出现在山体2000米左右,山麓为草原,可知位于降水较多的伊犁河谷地带;根据右图显示的天山全貌可知,天山向西敞开一个豁口,可以接收到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因此,伊犁河谷地带气候较为湿润;图2显示甲地符合要求,而乙、丁附近降水较少,丙地海拔较高,不到图示景观,选A。2图示区域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只有水汽量大的地方才可能形成森林。天山北坡因位于大西洋、北冰洋湿润水汽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形成云杉林,据此选C。【答案】3B 4B【答案】5B 6D 7A【解析】5由题中日期“3月25日”和“杂树中隐有绿色,新叶呼之

35、欲出”,可推知该地植被在冬季时树叶落完,春季时长出新叶,说明此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所以当地的自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常绿硬叶林是地中海气候区独有的植被,我国无地中海气候分布;针叶林分布于较高纬度,不合题意。6两侧用地类型相同,均为绿化用地,排除A;隔离带用于城市交通管理,非居民观赏功能,且种植植物相同,不存在居民的喜好影响,排除B;根据材料中提到,数年前两侧植被类型相同,排除C。因此造成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分属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7由于常绿灌木冬季不落叶,所以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景观植物的最大用途就是营造城市景观,

36、因此需要保持常绿。而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大多数植物都在冬季落叶,故制约常绿灌木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温,气温低,热量不足,制约了常绿灌木的栽种范围。【答案】8C【解析】读图可知,海拔3000米左右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0,最热月平均气温约为14,积雪可能融化;气温年较差随着海拔升高减小;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北坡的是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左右,而这四个站点海拔低于4000米,所以该山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属于板块的消亡边界。【点睛】解答该题关键是获取图中信息,根据四个站点的最冷、最热月平均气温,可以判断出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递减,另外还需要掌握喜马

37、拉雅山脉的北坡在青藏高原上,北坡海拔起点高,从而可以判断该山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答案】9B10D【答案】11A 12C【解析】11读图可知磷高累积区位于海拔4000m左右,四川西部某山地海拔4000m高的位置植被最可能是高山草甸带。常绿阔叶林带为四川山地的基带自然带,随着海拔升高,依次出现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高山草甸带、高山冰雪带等。1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磷累积量较低,根据材料提示“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土壤含水量低不利于磷的积累,大气温度低有利于磷的积累,地表径流越小越有利于磷的积累;山坡20003000米处磷累积量较低,说明土壤含水量较低。山坡2

38、0003000米处生物生产量应高于海拔4000米附近磷高累积区。【答案】13A【解析】文献表述的地带性属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而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属于此规律;而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属于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属于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属于非地带性规律。故选A。【答案】14C 15A【解析】14从图中可以看出客家人南迁路线北起华北平原,南至雷州半岛,由暖温带到热带,气候类型依次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

39、的自然景观是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故答案选C。15从图中客家人的土楼结构看,进出只有一套通道,四周高墙林立,并且房顶有宽檐,围墙上部有瞭望、射击口,其目的是就是安全防御,故答案选A。【答案】16C【答案】17D 18C【解析】17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受西南季风影响显著,热量相对丰富,带来丰沛的降水,水热条件好,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故答案选D。18乙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河谷和平地冻土发育,排水不畅,涝渍现象严重,不利于森林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地下水顺地势向下流,不易出现涝渍现象,所以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故选C。【答案】

40、19C【解析】18图中显示了澳大利亚地形、气候、河流和矿产等地理要素。地带性规律只有三种,即: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水系不但与降水有关,还与地形地势等非地带性因素有关,而地形地势不符合地带性规律,因此A和B项错误;矿产资源的分布与内、外力作用有关,不具备地带性特点,D项错误;澳大利亚热带荒漠的形成与副热带高气压带有关,符合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带性规律,故C项正确。【答案】20C21B【解析】20该山地北坡基带海拔在1 200米左右,存在冰雪带,可排除南岭和秦岭。喜马拉雅山北坡为高山草原带,且高度在3 000米左右,也可排除。昆仑山北坡基带为温带荒漠带,故选C。21甲、乙、丙三个自然带的类型组合,主要差异体现在山地森林和草原的分布上。水分条件好一些,则山腰森林、草原分布多一些,反之少一些。如甲地水分条件较好,山地发育有森林草原带。故选B。22【答案】纬度 地表高差大,海拔较高的地区能种植温带作物;北部山地阻挡冷空气,冬季热量条件优于同纬度地区,山谷地区能种植热带作物。【解析】两地分别种植热带、亚热带作物是热量不同导致的,这是纬度地带性的体现。攀枝花能种植多类作物甚至热带作物是因为纬度低;地表高差大,水热组合类型多;冬季北部山地阻挡冷空气,冬季热量条件较好。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