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四).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269004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四).doc(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国家建立博士后制度,旨在吸引、培养和使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建立有利于人才流动的灵活机制,促进产学研结合,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一项重要制度。为了吸引国内外优秀博士来我校从事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工作,促进学科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学术交流和用人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博士后管理工作,根据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国人部发2021149号)及相关文件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博士后管理工作,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注重提高质量。坚持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中使用,把培养和使用相结合贯穿于博士后工作的始终。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

2、管理工作是指。对在学校设立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含与学校签订协议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湖北省博士后产业基地联合招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管理及其相关工作。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下简称流动站)是指在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的一级学科内,经国家人事部批准可以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组织。 本规定所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是指在企业、科研生产型事业单位和特殊的区域性机构内,经国家人事部批准可以招收和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组织。 本规定所称湖北省博士后产业基地(以下简称产业基地)是指在湖北省地区的企业、科研生产型事业单位内,经湖北省人事厅批准可以招收和培养博士后

3、研究人员的组织。 在流动站、工作站及产业基地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的人员称为博士后研究人员。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五条学校成立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工作管理委员会。学校分管博士后工作的校领导担任博士后工作管理委员会主任,成员由人事处、研究生院、科技处、国际交流处、财务处、后勤集团等部门的负责人组成。管理委员会负责制订学校博士后管理工作的相关规定、规划,处理我校博士后工作中的相关问题。 校博士后工作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校博管办),办公室设在校人事处,人事处负责人担任办公室主任。校博管办负责全校博士后的具体工作和日常管理。院、系(所)成立博士后管理工作小组,由一名院、系(所)负责人担任博士

4、后管理小组组长,并明确至少一名同志为具体联系人。管理工作小组负责相关流动站的日常管理工作、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招收,协调解决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与校博管办共同做好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管理工作。第三章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 第六条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类别分为以下四类: 1.学校重点资助招收。指在各单位核定编制内,因教学科研工作需要,申请人满足华中科技大学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条件(附件1)之条件一相关要求,经批准招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承担我校中级教师岗位的工作。 2.学校普通资助招收。指在各单位核定编制内,因教学科研工作需要,申请人满足华中科技大学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条件(附件1)之条件

5、二相关要求,经批准招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承担我校中级教师岗位的工作。 3.单位(导师)自筹招收。指各单位在教师编制外招收,或申请人达不到华中科技大学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条件(附件1)之条件二相关要求,经批准招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从事科研工作。 4.学校与工作站或产业基地联合招收(以下简称为企业博士后研究人员):指各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湖北省博士后产业基地因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等需要,与我校流动站联合招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不受各单位核定编制岗位限制,学校鼓励、支持各单位积极招收企业博士后研究人员,并鼓励在校青年教师到企业从事博士后研究。对于企业博士后,企业按协议向学校提供联合招收培养博

6、士后研究人员管理费及合作导师指导费,按5: 2.5: 2.5的比例,以经费划拨的方式转作校博士后工作管理经费、合作导师指导费和所在单位博士后工作经费。 第七条各单位招收博士后的编制总额原则上不得超过各单位空缺教师编制的1.5倍,各单位年招收博士后的人数一般不超过博士后编制总额的50%(单位、导师自筹经费招收及企业博士后人员不计算在内)。每年经人事处核对后下达给各单位。 第八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学科及合作导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已设立的流动站内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 2.未设立流动站但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若科研条件具备(如有重大研究项目、学术水平高、研究经费充足等),可以招收留学回

7、国博士作为博士后研究人员开展研究工作,也可以经全国博管会批准后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招收项目博士后研究人员。 3.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充足研究经费的在岗正高职教师,以及正在开展重大或前沿项目研究,具有博士学位的在岗副高职教师可指导博士后开展研究工作。 第九条申请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的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取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的人员(申报学校重点资助招收博士后的人员原则上不超过35岁,取得博士学位时间原则上在近2年内)。 2.在职人员不得兼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本校教师不得申请以在职身份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申请从事企业博士后研究除外)。 3.本校毕业的博士研究生

8、,除特殊情况经批准外,不得申请进本校相同一级学科的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企业博士后可在相同一级学科的流动站从事企业博士后研究工作。 第十条学校定期在网站上公布信息,面向国内外公开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各流动站应加大选材工作力度,扩大遴选范围,本校毕业博士招收数量占招收总数的比例一般不超过40。学校鼓励招收优秀博士尤其是国内外知名大学毕业的博士来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进一步加强学校优秀人才梯队建设。 第十一条申请程序 申请人可随时向我校流动站或校博管办提出书面申请,各院、系(所)在收到申请人的申请后,15天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初审通过的人员,原则上要求来校面试。面试由拟招收博士后的院、系(所

9、)所组成的考核小组负责进行。考核小组由35名副高职以上人员组成,其中至少应有1名博士生导师参加,负责对申请人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等进行面试考核,择优录用,并将拟招收人员的华中科技大学招收博士后考核表报校博管办,经校博管办审核同意后,院、系(所)通知申请人员登录中国博士后网站,申请注册并打印相关材料,按下面材料要求准备齐全后一并交相关院、系(所): 1.博士后申请表5份含原件,其中专家推荐信至少一位为校外同行专家所推荐,留学回国博士的专家推荐信至少一位为国外同行专家所推荐; 2.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各3份; 3.如暂未获得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博士学位证书,可由所读院校的研究生院(

10、处)提供“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将获得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博士学位证书的证明”和“答辩委员会决议”各3份(含原件)。进站半年内补交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各3份,否则将作退站处理; 4.博士生毕业鉴定表复印件3份; 5.体检表1份; 6.身份证或军官证复印件3份; 7.已婚者提供结婚证复印件3份; 8.有子女者提供子女出生医学证明和独生子女证复印件各2份; 9.博士阶段本人身份属于定向、在职、委托代培、现役军人的博士毕业生申请做博士后,在博士后申请表相应的栏目内,须有原工作单位人事部门同意做博士后并注明出站后分配去向的意见,同时提供原工作单位“同意脱产做博士后的证明”3份(含原件)

11、; 10.申请学校与企业联合招收的博士后,除提交以上材料外,还需提交企业博士后研究项目立项表2份(含原件)和企业博士后研究人员审查意见表2份(含原件); 11.在国(境)外获得博士学位人员申请进站,除提交上述材料外,还须提交我国驻该国使领馆教育处(组)出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推荐意见或留学回国证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户口注销证明。 院、系(所)将申请人提供的上述材料(含原件)与网上资料审核后交校博管办,对不要求留原件的,校博管办审核后将原件退还申请人。 第十二条对经审批同意录用的申请人,须与流动站签订华中科技大学聘用合同书,并按报到要求办理进站手续。 第十

12、三条已获批准进站的申请人必须按时进站工作,对无正当理由逾期一个月不到校博管办报到的,取消其进站资格。第四章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管理 第十四条学校重点、普通资助招收以及单位(导师)自筹经费招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属于学校正式编制的有固定期限的在职职工,各单位应按同类教师进行管理、考核和奖惩。 第十五条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工作时间为两年,也可根据工作需要适当延长,一般不超过三年。承担国家重大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基金资助项目或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如需延长在站时间,经批准后,可根据项目和课题研究的需要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42个月。 确需延长期限的博士

13、后研究人员,应在期满前三个月提出申请,经合作导师,院、系(所)和校博管办同意后,报湖北省人事厅批准。学校原则上不再支付延长期内的薪金及相关费用。 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期满后应按时出站,确有需要可转到另一个流动站或工作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博士后研究人员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最长不超过六年。 第十六条学校重点、普通资助招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以科学研究为主,同时根据所在单位的安排履行作为中级岗位教师的其他职责: 1.完成所确定的科学研究任务; 2.承担所在单位安排的教学任务; 3.承担所在单位安排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及其他社会工作; 4.出站后拟留校工作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应在出站前完成学校规定的新教师上岗前的

14、分项培训和考试,达到合格成绩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单位(导师)自筹经费招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以科学研究为主。第十七条流动站应根据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建立由35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务人员组成的博士后指导小组,负责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指导和考核,并从各方面关心和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 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科研课题应力求与各流动站所承担的重点科研项目相结合。首先由博士后研究人员提出研究计划,经博士后指导小组审查同意后,送主管博士后工作的院、系(所)负责人审批,报校博管办备案。 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60天内,必须完成科研开题工作,并向所在院、系(所)作开题报告,提交博士后科研工作计划书一式3份(博士后指导小组

15、、博士后研究人员本人、校博管办各执1份)。同时,应积极做好申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项目的准备,该基金每年三月和八月受理申请。 各流动站应加强对博士后科研工作进展情况的指导和管理,鼓励博士后研究人员独立开展创造性的研究工作,提高其研究能力,创造出优秀的科技成果,并按照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人员中期考核规定(附件2)进行中期考核,将考核等级意见报校博管办。对研究成果突出,表现优秀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学校将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不合格者劝其退站。 第十八条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取得的科技成果,其知识产权归华中科技大学所有,如需转让科技成果,须经学校有关主管部门同意。在站期间发表的论文、出版的著作以及教材等成

16、果须以华中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企业博士后研究人员按照我校与企业签订的协议办理。 第十九条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根据研究工作需要,经所在院、系(所)和校博管办批准,可出国(境)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进行短期学术交流,时间一般不超过三个月。如因研究工作需要,经批准可以适当延长,最长不得超过一年。出国期间的有关待遇按学校有关文件执行。 第二十条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工作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退站: 1.6个月内不能按研究计划(或聘用合同书)确定的课题开展研究工作; 2.请病、事假累计六个月以上; 3.考核不合格,或超过规定时间90天未完成考核; 4.受警告以上行政处分; 5.无故旷工连续十五天或

17、一年内累计旷工三十天以上; 6.出国逾期不归超过三十天,或未经批准在站时间超过36个月; 7.进站后6个月内不能交验博士学位证书; 8.其他情况应予退站的。对退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经校博管办批准,报湖北省人事厅备案。退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不再享受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待遇,并按学校与博士后研究人员签订的协议处理。 第二十一条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工作期满,完成协议书所规定的研究任务,需向所在的流动站提出出站书面申请,一般应于在站期满前三个月提出。 申请出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应将其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工作总结、在站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著作、教材、研究成果等有关材料送交所在的流动站进行出站评审。 第二十二条学

18、校重点、普通资助招收以及单位(导师)自筹经费招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其在站期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方能申请出站。 1.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学校确定的国内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以上;或有2篇以上学术论文被“三大索引”收录;或在学校确定的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以上。 2.获国家级教学、科研成果奖;或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的前3名;或主持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或两项国家发明专利的前3名。同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学校确定的国内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以上。 3.正式出版署名第一作者的学术著作(不含教材),同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学校确定的国内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以上。 第二十三条

19、学校和企业联合招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的工作应达到下列要求,方能申请出站: 1.研究的成果学术水平较高。 2.研究的成果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较好。 3.工作表现较好,解决实际问题及组织管理的能力较强。 以上三个方面可根据研究项目、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等情况的差异有所侧重。除此以外,还应正式出版署名第一作者的学术专著;或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署名第一作者的学术论文1篇以上。 第二十四条博士后指导小组应对申请出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的思想政治、科研工作能力、学术水平等进行全面评议。 流动站需聘请3位同行专家(其中校外专家至少1人),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进行通信评议,并写出书面评语。

20、 博士后出站评审委员会由不少于5人(含5人)组成。应聘请本学科(专业)或相关学科(专业)的博士生导师、教授或相当职务的专家参加,其中校外专家不少于2人,主任由博士生导师担任。必要时,校博管办派人参加博士后出站评审会。博士后出站评审委员会应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科技成果写出详细的评价意见。 第二十五条博士后出站评审费参照我校博士毕业生答辩费标准,可从博士后研究人员所获得的校博士后科学基金中支付,学校与企业联合招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由企业支付。 第二十六条博士后研究人员出站前应提交如下材料: 1.博士后出站申请及评审书2份;2.博士后研究成果评议书2份; 3.博士后研究报告(精装)2份; 4.博士后工作

21、总结1份; 5.博士后工作期满登记表5份(须附上接受单位的接受函); 6.在站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著作、教材、研究成果原件或复印件; 7.博士后研究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表和接受单位的委托评审函各一式2份(需要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提交,留校工作者不需提交); 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总结报告一式2份(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者提交); 9.企业博士后期满分配工作意见表一式3份(企业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交)。第五章经费管理以及工资待遇 第二十七条博士后经费来源和管理 1.博士后经费来源。国家资助;湖北省资助;企业和社会各界资助;学校自筹。 2.博士后经费的管理 根据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

22、管委会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国人部发2021149号)规定,博士后经费由学校财务处单独立帐,专款专用,校博管办统一管理。 学校提供博士后日常经费总额的3%用于博士后管理工作。对于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获得的各项科研经费中的剩余部分,如其出站留校,可继续用于科研工作;如出站到校外工作,经费统一归入校博士后基金。 第二十八条学校重点、普通资助招收以及单位(导师)自筹经费招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以在职身份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除外),在站期间计算工龄,其人事、组织关系、待遇等比照学校在岗职工对待(签署协议者,按协议执行),中期考核优秀者可申请聘任学校相应教师岗位。 在站期间(按24个月计算)的待遇包括

23、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医疗保险等部分,具体如下: 1.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工资(含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如进第一站薪级工资标准低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16级则按16级执行,高于16级按学校同类、同条件人员薪级工资标准确定。学校重点资助招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第一年岗位工资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九级执行;中期考核优秀者,从进站后的第13个月起岗位工资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八级执行。学校普通招收及单位(导师)自筹经费招收的博士后,进站第一年岗位工资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十级执行(有协议的按协议执行);中期考核优秀者,从进站后第十三个月起岗位工资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九级执行。享受校内公

24、费医疗,医疗费由财务处按学校正式职工人均标准划拨校医院。 2.对于学校重点资助招收的博士后,学校按进站的第一年每月2021元(全年24000元),中期考核后,优秀者每月2200元(全年26400元)、合格者每月2021元(全年24000元)的标准拨付给博士后所在单位作为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绩效工资的补贴;对于学校普通资助招收的博士后,学校仅负责基本工资部分,绩效工资由所在单位自行解决,中期考核后,优秀者学校按每月2200元(全年26400元)的标准拨付给博士后所在单位作为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绩效工资的补贴;博士后研究人员应参加学校教学科研人员年度考核,各单位应按照本单位同类人员绩效工资发放办法和标准予

25、以发放(有协议的按协议执行),补贴如有结余,由单位统筹使用;如绩效工资超出补贴额度,由单位自筹。 3.学校设立博士后科研启动、配套经费,具体见附件3。 4.学校不负责博士后研究人员配偶工作的安置,对于配偶没有工作的,如属学校重点资助招收者,学校视情况发给其每月不超过300元的生活补贴。 5.享受我校教师相同的科研、论文奖励待遇。 6.单位(导师)自筹招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有关待遇由单位(导师)负责解决,并签订相应协议书,报校博管办备案。 7.以在职身份从事博士后研究的人员,其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医疗保险等部分由原单位支付。 第二十九条学校与企业联合招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以企业管理为主,

26、其薪金和研究经费等由企业提供,并按协议执行。第六章户口及配偶、子女的随迁及生活设施 第三十条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可在我校落常住户口(在职人员除外),凭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人事部门的介绍信和其他证明材料,到公安户政管理部门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博士后研究人员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以随博士后研究人员流动,按有关规定到当地公安部门办理暂住手续。 第三十一条博士后研究人员期满出站,凭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或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人事部门的介绍信和其他证明材料,到公安户政管理部门办理本人及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户口迁移手续。 第三十二条博士后研究人员子女可在校幼儿园、附小、附中借托、借读,待遇与我校教

27、师子女相同。博士后研究人员离校时,其子女随同转出。 第三十三条博士后研究人员的专用住房,严禁转租或转借他人使用。博士后研究人员出站时,应在一周内办理退房手续。为规范管理,对未及时办理退房手续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从其出站的第二个月起,学校将按华中科技大学有关博士后公寓管理规定办理。 第七章专业技术职务评审 第三十四条博士后研究人员期满出站后,申请留校工作的,按华中科技大学新进校教师选拔考核办法考核,考核合格后,可按华中科技大学教师聘任制文件的要求(含外文等要求)申请聘任学校相应教师岗位,未聘上者应流动到其他单位。到校外工作的,可由接收单位委托我校评审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按华中科技大学教师聘

28、任制文件(含外文等要求)执行。学校每年受理一次评审。博士后期间的各项成果必须以华中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第八章博士后管理工作考核 第三十五条学校建立博士后管理工作考核制度,加强和规范博士后管理工作,具体考核办法由校博管办制订并组织实施。 第三十六条学校每年对博士后工作组织一次考核,考核办法按照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年度考核办法(另行制订)执行,对考核优秀的单位、合作导师和管理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第九章附则 第三十七条附属医院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十八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校博管办负责解释。原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校人202141号)同时废止。 附件: 1.

29、华中科技大学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条件2.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中期考核规定3.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办法(试行)华中科技大学二八年一月八日 附件1:华中科技大学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条件 为进一步提高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质量,吸引优秀博士毕业生到我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培养和造就高水平研究队伍,特制定本招收条件。 一、学校重点资助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申报条件 .申请者应是国外知名大学毕业的留学回国博士,或近两年“985”高校及中科院、社科院系统内优势专业毕业的博士,或国内著名专家、学者指导的博士,或学科发展急需的博士。.第一学历应为本科且毕业于“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

30、岁,留学回国博士可放宽至40岁。 .博士研究生期间应有参加高水平研究项目的经历并取得较好的学术成果。 注。近三年取得突出学术业绩者,经学校批准,可适当放宽申报条件要求。本科、研究生阶段均在本校完成的博士从严审批。 二、学校普通资助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申报条件 .第一学历应是本科,博士毕业于“211”高校,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博士毕业不超过4年。.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岁。 三、与企业联合招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由企业考核招收。 四、各流动站设站单位可在学校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点,对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制订具体招收标准。 附件2: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中期考核规定 一、考核对象 凡经正式批准

31、,进站时间满12个月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均须参加中期考核。企业博士后研究人员,以合作企业考核为主。 二、考核标准 博士后研究人员中期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其标准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等。 (一)优秀综合素质高,工作刻苦认真,科研作风严谨,协作关系好,按时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的阶段性计划,全勤在站工作,且在站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各单位可向校博管办推荐作为中期考核优秀的候选人: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学校确定的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以上(含录用,下同);或所发表的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或出版独著10万字以上的著作一部。 2.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

32、1项以上;或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人文社科类可放宽至二等资助);或主持横向科研课题单项经费达20万元(理、医、管学科达10万元;文科达5万元)。 (二)合格综合素质较高,工作刻苦认真,科研作风严谨,协作关系良好,按时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的阶段性计划,累计请假不超过20天,且在站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本专业的国内权威期刊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1篇以上。 2.在本专业的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以上,并作为主要骨干参与国家级纵向科研项目(文科可放宽至省部级)。 3.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或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二等项目;或主持横向科研课题单项经费达10万元(理、医、管学科达5万元

33、;文科达2万元)。 (三)不合格达不到上述合格条件或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视为不合格: 1.经常不参加政治和业务学习,科研能力较差; 2.受警告以上行政处分; 3.一年请事假累计在三十天以上,或连续旷工七天或累计旷工十五天以上; 4.出国逾期不归超过一个月; 5.进站三个月内未完成开题报告、未拟定在站两年研究工作计划或未按时完成阶段性工作; 6.长期患病预计难以完成研究项目; 7.逾期三个月未完成中期考核者。 三、考核方式 中期考核由各流动站(院、系、所)负责进行。 博士后进站一年后的3个月内,由所在单位组织35名专家成立考核小组,对博士后进站一年来的工作进度、能力水平、个人表现等方面进行中期考核,

34、并形成书面材料。考核时,由被考核人向指导小组报告一年来的教学科研工作情况。 四、考核程序 (一)个人总结,并如实填写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科研工作中期考核表(一式三份),提交所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科研、获奖等的证明材料。 (二)博士后指导小组根据被考核人在站表现,给出综合评价意见,并由指导小组组长签署考核意见。 (三)各流动站(院、系、所)审查核实后签署意见,连同证明材料一同报校博管办审核。 (四)网上公布中期考核结果。 (五)将考核表存入博士后研究人员个人档案,并将考核结果上报省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备案。 五、校博管办每年两次集中对申报中期考核优秀的博士后进行审核,按符合基本条件人数的15%评审出中

35、期考核优秀的博士后人员。 六、考核结果处理 (一)中期考核结果作为博士后研究人员今后留校工作、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评定校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等的重要依据。 (二)对考核优秀者从第13个月起按2200元/月拨付给设站单位,作为该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津贴、绩效工资的补贴。 (三)对中期考核不合格者,停发工资和补贴,作退站处理,并按其与学校签订的协议处理。 (四)若有特殊情况,应由博士后研究人员所在流动站(院、系、所)说明情况,并由流动站(院、系、所)主管博士后工作的领导签署意见,报校博管办。 七、其它事项说明 (一)博士后研究人员一般应在工作满12个月后2个月内完成中期考核,无正当理由超过2个月未完成中期

36、考核者,暂停发放各项待遇;超过3个月未完成中期考核者,视为不合格。 (二)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所取得的成果必须以华中科技大学作为第一署名单位。 (三)主持科研课题的经费必须是到校经费。 (四)对于在考核过程中弄虚作假者,视其情节作出相应处理,严重者劝其退站。 (五)各流动站可根据本规定制订相应的实施细则。 附件3: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激励博士后研究人员进行科学技术研究,不断提高我校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培养质量,进一步规范我校博士后科学基金(以下简称校博士后基金)的管理,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校博士后基金每年由学校博士后工作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根据博士后招收

37、计划制定年度预算,并负责组织实施。 第三条校博士后基金资助分启动资助和配套资助。第四条所有进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均可享受校博士后基金资助,最多可获得20210元校博士后基金资助(含配套资助,留学回国博士最高可到25000元)。外籍博士后研究人员经学校特批,可以适度增加资助额度。第二章资助方式 第五条所有新进站博士后研究人员(以在职身份从事博士后研究的人员、单位或导师自筹经费招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以及企业博士后研究人员除外)均可获校博士后基金启动资助,资助金额为5000元。 第六条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作为主持人获得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将可获得以下配套资助: 1.获国家级基金(含软科学项目)资助,或

3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最多可获得10000元配套资助; 2.获其他省部级基金资助(含软科学项目),或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资助,最多可获得5000元配套资助; 3.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以学校公布的期刊目录为准),最多可获得5001000元配套资助; 第七条配套资助可重复申请,但不得超过资助最高额度。 第八条博士后研究人员所获各类基金资助如离出站时间不超过6个月(以所获基金批准文件时间为准),学校将不予配套资助。第三章资助程序 第九条博士后研究人员办理完进站手续,凭博士后录用通知书和身份证,可到财务处办理校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金经费本; 第十条博士后研究人员申请配套资助时,按以下程序进

39、行: 1.提交所获基金资助的批件复印件; 2.流动站审核; 3.学校审核; 4.上网公示; 5.学校审批; 6.办理经费本。第四章经费管理 第十一条校博士后基金经费本由博士后本人自行管理,使用范围如下: 1.科研所需的实验费、材料费、测试费等。 2.科研项目有关的其他开支: 调研费(含差旅费、住宿费、复印费等)。会议开支费(会务费、差旅费、住宿费等)。 日常开支(论文版面费,论文、课题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费,复印费,书费,交通费,邮政费等)。 3.面试来回路费(600元以内); 4.进站报到交通补贴费(300元以内); 5.出站评审费(参照我校博士毕业生答辩费用开支标准)。 第十二条博士后研究人员出站,资金未用完的,如留校工作,经费可继续使用;如出站后到其他单位工作或中途退站的,收回经费本,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使用。第五章附则 第十三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校博士后工作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 23 页 共 23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