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201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三讲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核酸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课时达标检测 新人教版 .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241367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方案】201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三讲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核酸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课时达标检测 新人教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创新方案】201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三讲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核酸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课时达标检测 新人教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方案】201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三讲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核酸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课时达标检测 新人教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方案】201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三讲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核酸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课时达标检测 新人教版 .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创新方案】201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三讲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核酸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课时达标检测 新人教版 课时达标检测(限时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3西城区一模)下列关于细胞内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蔗糖水解后的产物均不具有还原性B麦芽糖是构成纤维素的基本单位C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单糖D糖类物质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解析:选C蔗糖水解后的产物果糖和葡萄糖都是还原糖;构成纤维素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脱氧核糖是构成DNA的成分之一,DNA在动植物细胞中都存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不能提供能量。2核苷酸分子中都含有()A脱氧核糖

2、B核糖C含氮碱基 D氨基解析:选C核苷酸有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两大类,两者之间的差异:一是五碳糖不同;二是碱基有差异。但是两者都含有含氮碱基,不含有氨基。3(2013济南调研)在棉花叶肉细胞中,由A、G、U、C、T五种碱基构成的核苷酸共有多少种()A5种 B6种C7种 D8种解析:选D棉花叶肉细胞中既有DNA又有RNA,A、G、C在DNA和RNA中都存在,共构成六种核苷酸,T和U分别存在于DNA和RNA中,可构成两种核苷酸。4纤维素、纤维素酶、纤维素酶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A葡萄糖、葡萄糖和氨基酸B葡萄糖、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C氨基酸、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D淀粉、蛋白质和DNA解析:选B纤

3、维素属于多糖,纤维素酶属于蛋白质,纤维素酶基因的化学本质是脱氧核糖核酸,所以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葡萄糖、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5(2013龙岩教学质检)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有5种B组成纤维素的基本单位是果糖C组成每一种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有20种D脂肪中的氢与氧的比值比糖类中的高解析:选D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有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两类,根据碱基的不同,可分为8种核苷酸;组成纤维素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但并不是每种蛋白质都是由20种氨基酸组成的。6下面是关于脂质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磷脂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是构成膜的主

4、要成分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对维持生物体的生殖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C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的脂肪细胞中,而其他部位和植物细胞中没有D企鹅体内的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的作用解析:选D磷脂应含有P;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在动物的一般组织中都有脂肪的分布,此外,脂肪也可以分布在植物中;脂肪是生物体的储能物质,同时还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7(2013长春模拟)下图表示某种大分子物质的基本单位,关于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物质是核糖核苷酸B该物质含有C、H、O、N、P等元素C该物质聚合形成的大分子物质是RNA,它只分布在细胞质中D在T2噬菌体中找不到这种物质解析:选C由图示可知该物质由一分

5、子含氮碱基,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所以是核糖核苷酸;由图示的化学元素可知,该物质含有C、H、O、N、P等元素;核糖核苷酸聚合形成的大分子物质是R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细胞核中也有分布;T2噬菌体是DNA病毒,其体内没有RNA存在。8关于下列四幅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B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D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解析:选C甲图中共有8种核苷酸;乙图中A(腺苷)含有核糖;丁图若为小鼠体细胞中的二糖,则一定不是植物细胞才有的蔗糖。丙为核苷酸的结构,其中的五碳糖可能是核糖或脱氧核糖。9糖尿病患者可

6、以用尿糖试纸化验自己的尿糖情况。尿糖试纸中含有葡萄糖氧化酶,它可以催化葡萄糖形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可以将试纸中一种无色化合物氧化成为有色化合物,试纸颜色的变化情况就可以显示尿中葡萄糖含量的高低。以下为上述作用机理的表达式,有关叙述错误的是()葡萄糖bc;cdeA表达式中,a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氨基酸B表达式中,b为葡萄糖酸C表达式中,c为无色化合物D表达式中,e为有色化合物解析:选C根据题干信息可知,a为葡萄糖氧化酶,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基本单位是氨基酸;b为葡萄糖酸,c为过氧化氢,因为它由葡萄糖氧化生成,又参与下一反应;d为无色化合物,e为有色化合物。10(2013肇庆二模)多糖、蛋白

7、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组成单位(单体)连接而成的,因而被称为单体的多聚体,下列有关单体与多聚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单体连接成多聚体都需要消耗ATPB单体进入细胞的方式都是被动运输C有的多聚体在细胞识别中起信息传递作用D有的多聚体在细胞增殖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解析:选B单体脱水缩合形成多聚体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除葡萄糖是通过被动运输中的协助扩散方式进入红细胞外,其他单体进入细胞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糖蛋白可在细胞识别中起信息传递作用;细胞核内DNA在细胞分裂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11(2013滨州一模)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实验中,加入8%盐酸的作用不包括

8、()A促使细胞膜上蛋白质变性,利于染色剂进入细胞B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C促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利于染色D促使染色体中的DNA解旋,有利于与染色剂结合解析:选D染色体中的DNA的解旋要靠解旋酶的催化或温度变化,不是实验中盐酸的作用。12下列有关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每一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均有20种,组成核酸的碱基有4种B蛋白质中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核酸中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碱基中C蛋白质和DNA分子均具有热变性,但蛋白质的热变性是不可逆的D蛋白质的合成直接受DNA分子控制解析:选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但组成每一种蛋白质的氨基酸不一定有20种,

9、组成核酸的碱基共有5种;蛋白质中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在加热条件下,蛋白质和DNA分子均会发生变性,即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但DNA分子具有复性的特点,而蛋白质的热变性是不可逆的;蛋白质的合成直接受mRNA的控制。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0分)糖既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1)细胞核内作为染色体组成成分的单糖主要是_。(2)细胞呼吸最常用的糖是_,这种物质被彻底氧化分解的主要场所是_,这种物质最初产生于植物细胞的_(细胞器)。(3)存在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保护、润滑和参与_的作用。(4)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_是一种多糖。人体细胞中也贮存着多糖,

10、这些多糖的主要贮存部位是_。解析: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组成DNA的单糖是脱氧核糖。细胞呼吸最常利用的糖是葡萄糖,它被彻底氧化分解的场所是线粒体;葡萄糖最初产生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细胞膜表面上的糖蛋白,除具有保护和润滑作用外,还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人体内的糖原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肌肉中。答案:(1)脱氧核糖(2)葡萄糖线粒体叶绿体(3)细胞表面的识别(4)纤维素肝脏和肌肉14(15分)(2013滨州一模)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由于储存的物质变为可溶性糖从而使果实甜度增加。某兴趣小组对此生理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取未成熟香蕉果实若干放在适宜条件下让其自然

11、成熟,每天定时取10 g果肉研磨配制成100 mL待测样液平分为A、B两份,分别用碘液和斐林试剂检测,记录颜色深浅的变化。(1)样液A用碘液检测的目的是_;样液B用斐林试剂检测的目的是_。(2)斐林试剂使用时需甲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并_观察颜色变化。(3)如果探究过程中每天的实验现象不明显,可施加一定浓度的_促进果实成熟;也可适当提高_促进果实成熟,因为_。(4)根据预期结果在坐标图中画出两种颜色的变化。解析:(1)淀粉遇碘变蓝,根据颜色深浅的变化,碘液可用于检测淀粉的含量变化;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情况下可出现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可用来检测还原糖的存在。(2)斐林试剂检验还原糖的

12、过程需要水浴加热。(3)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可缩短果实成熟的时间,增加还原糖的含量,从而提高实验效果;适当提高温度,可提高相应酶的活性,加快淀粉水解为还原糖的速度。(4)香蕉果实成熟过程,淀粉水解成还原糖,淀粉含量减少,蓝色程度降低;还原糖含量增加,砖红色加深。答案:(1)检测淀粉含量的变化检测还原糖含量的变化(2)水浴加热(3)乙烯温度温度影响酶的活性(4)如下图15(15分)(2013北京东城模拟)胆固醇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脂质,既可在细胞内以乙酰COA为原料合成,也可以LDL(一种脂蛋白)的形式进入细胞后水解形成。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胆固醇的来源及调节过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胆固醇

13、在细胞中合成的场所是_,它是构成_结构的重要成分。(2)血浆中的LDL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以_方式进入细胞,这一过程与细胞膜结构的_特点有关。(3)从图中分析可知,细胞内过多的胆固醇可作为信息,使细胞通过_、_和_三条途径调节胆固醇的含量,这种调节机制属于_调节。(4)姜黄素是降脂中药姜黄的提取物,科学家为研究姜黄素的降脂机理,设计实验研究姜黄素对培养的小鼠吞噬细胞LDL受体的影响。第一步:取小鼠的吞噬细胞用培养液制成细胞悬液,放入CO2培养箱中,在适宜的_条件下进行增殖培养。为避免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造成危害,应_。第二步:分别用含姜黄素浓度为0.3 g/mL、0.6 g/mL、0.9 g/

14、mL的培养液培养吞噬细胞,对照组则用_培养,每组5个样本,每个样本中吞噬细胞数量为5.0105。第三步:培养2 d后,将样本经一系列处理,再分别用仪器测定每组的光密度值(光密度值与受体数量呈正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实验处理对照组实验组姜黄素浓度0.3 g/mL0.6 g/mL0.9 g/mL光密度值0.1260.3790.4200.992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解析: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场所,胆固醇与蛋白质构成脂蛋白,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LDL是脂蛋白,是大分子物质,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胞吞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由图可知过程是基因表达即合成LDL受体蛋白,根据胆固醇的来源与去向,当细胞中胆固醇含量过高时,可以抑制来源(与有关),增加去向(),这属于反馈调节。细胞培养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定期更换培养液可以避免代谢产物积累。本实验是研究姜黄素的作用,故需要用不含姜黄素的培养液培养作为对照组。由实验结果可知,随姜黄素浓度的增加,光密度值增大,即受体的数量增多。答案:(1)内质网细胞膜(2)胞吞流动性(3)抑制LDL受体的合成抑制乙酰COA合成胆固醇促进胆固醇以胆固醇酯的形式储存反馈(4)第一步:温度和pH定期更换培养液第二步:等量的不含姜黄素的培养液结论:姜黄素能够使吞噬细胞膜上的LDL受体数量增加,且姜黄素浓度与LDL受体数量呈正相关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