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3高中生物 第二章阶段性综合检测 北师大版必修1.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226066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2013高中生物 第二章阶段性综合检测 北师大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优化方案】2013高中生物 第二章阶段性综合检测 北师大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方案】2013高中生物 第二章阶段性综合检测 北师大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方案】2013高中生物 第二章阶段性综合检测 北师大版必修1.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优化方案】2013高中生物 第二章阶段性综合检测 北师大版必修1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19世纪,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施旺、魏尔肖建立的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A细胞的多样性B细胞结构的复杂性C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生物界的多样性解析:选C。本题考查细胞学说的内容,难度较小。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这体现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2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所以生物体只要含有某种微量元素就不会发生该元素缺乏症B每种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的含量是不相同的C组成

2、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D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但在细胞鲜重中的含量却不是最多的解析:选A。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但不是没有量的要求,当其含量过低时就会出现微量元素缺乏症,如人体内碘不足时,就会引起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减少而出现相应的病症。3在下列组成活细胞的基本元素中,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正确的是()ACHONBCOHNCOCNH DOCHN解析:选D。在组成活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中,氧元素含量最多,约占65%,其次是C占18%,H占10%,N占3%。4在探索外星空间是否存在生命的过程中,科学家始终把寻找水作为最关键的一环。这主要是因为水在

3、生命中的意义是()A水可以降温B水在生物体内可以流动C水能与蛋白质结合D生物化学反应必须在水中进行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水的作用的理解,难度较小。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而生命的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指的是细胞中的化学反应的总称。5下列与无机盐的功能无关的是()A是某些重要的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B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C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D是细胞中的能源物质之一解析:选D。无机盐不是细胞中的能源物质。6狼体内有a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羊体内有b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则狼吃掉羊后,体内含有蛋白质种类和氨基酸种类最可能是()Aa,20 Bab,40Cb,20 Dab,40解析:选A。自然

4、界能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狼吃掉羊后,组成羊肉的蛋白质经消化酶的水解形成氨基酸被狼体吸收,这样狼体内的氨基酸会有所更新,但种类不会改变。同时,这些氨基酸最终会在狼体内由狼的基因控制合成构成狼的蛋白质,狼体内蛋白质得以更新,但种类还是a种。7蛋白质水解时,水中的氢的去向是()A参与形成肽键 B参与形成氨基 C参与形成羧基 D参与形成氨基和羧基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蛋白质结构的理解,难度中等。蛋白质水解时是肽键断开,而水中的氢一部分参与氨基的形成,另一部分与氧一起参与到羧基的形成。 8身体较胖的人往往身体内脂肪较多,夏天特别怕热。其主要原因是()A脂肪具有储存能量的作用B脂肪能减少体内热量

5、的散失、有保温作用C脂肪是主要的供能物质D脂肪有减少内脏器官之间的摩擦和缓冲外界压力的作用解析:选B。脂肪是很好的绝热体,有隔热、保温的作用,所以胖人特别怕热。9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是由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的B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的不同有关C低温和高温都可能使蛋白质功能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D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解析:选C。高温可使蛋白质变性,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低温条件下,不能使蛋白质变性。10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共有的元素是()AC、H、O、N、P BC、H、O、NCC、H、O D

6、O、H解析:选C。本题考查细胞内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难度较小。糖类是由C、H、O组成;脂质主要是由C、H、O元素组成,有的还含有N、P等;蛋白质是由C、H、O、N 4种元素组成;核酸是由C、H、O、N、P 5种元素组成。它们共同的元素组成是C、H、O。11下列有关单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B组成多糖的单体是核糖C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D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物大分子基本骨架的理解,难度较小。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它们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故A正确;组成多糖的单体

7、是葡萄糖,故B错;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故D正确。12在探究影响酶活性条件的实验中,探究不同的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和pH分别属于()A自变量和因变量 B因变量和无关变量C自变量和无关变量 D自变量和对照变量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实验变量的理解,难度较小。探究不同的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属于自变量,而其余因素则为无关变量。13半乳糖苷酶能催化乳糖生成半乳糖和葡萄糖,但不能催化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这表明,半乳糖苷酶的催化作用具有()A高效性 B专一性C稳定性 D多样性解析:选B。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具有专一性。14当两

8、个葡萄糖分子结合形成一分子麦芽糖时,麦芽糖的分子式不是C12H24O12而是C12H22O11,原因是()A发生了水解作用 B发生了蒸腾作用C发生了同化作用 D发生了缩合作用解析:选D。麦芽糖属于植物二糖,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来的。15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催化剂 B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C酶在催化过程中要消耗自身D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酶知识的理解,难度中等。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类有机物,故A正确;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为RNA,故B正确;酶是一种催化剂,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自身的量不变,故C错;酶的作用具有

9、温和性,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保证它的活性,故D正确。16同为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的产生取决于()A两者R基的组成不同B酪氨酸的氨基多C两者的结构完全不同D精氨酸羧基多解析:选A。氨基酸的不同,取决于R基的不同。17下列关于细胞中主要生物大分子功能的描述中,属于核酸功能的是()A承担生命活动的物质B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C细胞内的能源物质D细胞的结构物质解析:选B。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控制细胞的生命过程。18用化学分析法测得某有机物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如下表所示,则该物质最可能是()元素 CONHSFe含量(%)92.3933.5

10、182.7541.2140.0060.006A.核酸 B脂肪C蛋白质 D糖类解析:选C。本题考查细胞中化合物的元素组成,难度中等。分析表格可发现有S、Fe,无P,故该物质应该是蛋白质。19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贮存能量的物质分别是()A纤维素和糖原 B麦芽糖和乳糖C淀粉和糖原 D葡萄糖和纤维素解析:选C。在植物细胞中贮存能量的物质是淀粉,在动物细胞中贮存能量的物质是糖原。纤维素是结构多糖,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葡萄糖、麦芽糖、乳糖都是能源物质,但不是贮能物质。20下列是某生物体内糖类的某些变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合成糖原和乳糖B淀粉和糖原属于多糖,麦芽糖和乳糖属于二

11、糖C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利用葡萄糖D麦芽糖和葡萄糖皆为还原糖解析:选C。生物体内的多糖有糖原、淀粉和纤维素等。糖原为动物体内特有的多糖,淀粉和纤维素为植物体内特有的多糖,在动物、植物体内都有葡萄糖的存在,所以不能根据能否利用葡萄糖来辨别是动物体还是植物体。21下列动植物糖类、脂质的分类与比较正确的是()解析:选A。A项表示,核糖和脱氧核糖、葡萄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糖原和乳糖为动物细胞特有,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细胞所特有。B项中,葡萄糖和果糖应是单糖,而不是二糖;蔗糖为非还原糖。C项中,性激素属于固醇,但是固醇并不属于脂肪,固醇和脂肪同属于脂质。D项中,固醇不是由单体形成的多聚体

12、,故不是生物大分子。22如图所示为一种蛋白质的肽链结构,该蛋白质分子包括几条肽链,多少个肽键()A1,124 B1,123C8,124 D8,116解析:选B。图中数字代表氨基酸连接成肽链的位置,观察可知该肽链为1条,由124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其中26号与84号、65号与72号分别形成链内化学键。23如图1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图1表示细胞鲜重,则A、B化合物依次是H2O、蛋白质B若图2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含量,则a、b、c依次是O、C、HC地壳与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a,因此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D若图1

13、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含量,则A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其必含的元素为C、H、O、N解析:选C。本题考查元素和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含量由多到少依次是O、C、H、N、P、S;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占鲜重最多的是H2O,其次是蛋白质;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为C、H、O、N,且具有多样性;所以A、B、D项均正确。而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是指两者在元素种类上大体相同,并非指元素的含量,故C项错误。24下图中纵轴为酶促反应速率,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关系的是()解析:选B。在酶促反应中,酶浓度较高时,酶与底物分子接触的

14、几率高,反应速率较大;如果底物浓度足够大,足以使酶饱和,则反应速率与酶量成正比。25一个由20种、50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它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可能有()A20500种 B50020种C10000种 D2020种解析:选A。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多样性,难度中等。依据题干中提供的信息,蛋白质是由500个氨基酸组成,这500个氨基酸中一共有20种,每一位置上都有20种可能性,因此一共有20500种。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6(14分)我国中科院上海生化所于1982年5月合成一种具有镇痛作用而又不会像吗啡那样使病人上瘾的药物脑啡肽,下面是它的结构简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脑啡肽的化

15、学本质是一种_,它的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特点是_。(2)如果脑啡肽肽链长度不变,组成它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改变其中的_,就可以改变其性质。(3)脑啡肽只有皮下注射才有效,而不能口服,主要原因是_。(4)若将脑啡肽完全水解,需要水分子_个,水解后的产物有_种。解析:(1)从图中分析,脑啡肽由5个氨基酸组成,故其化学本质为五肽。构成多肽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2)多肽的结构与构成多肽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有关。(3)消化道中的肽酶能将多肽分解为氨基酸。(4)由图可知,脑啡肽分子结构中包含4个肽键(CONH),故水解时需要4分子水。水解得到的5个氨基酸,其中有两个是相同的(H2NCH2C

16、OOH),故水解后的产物有4种。答案:(1)五肽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一个氢原子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2)氨基酸的排列顺序(3)如果口服此药物,在消化道内药物会被消化液分解,失去药效(4)4427(12分)分析下列4种重要有机物的组成及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A一般是指_;E在动物细胞中是指_,在植物细胞中主要指_。(2)F是指_,除此之外,脂质还包括_和_。(3)C是指_,其结构通式是_,C形成G_的过程叫_。(4)D是指_,生物体内的H主要集中在细胞核内的是_。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分类和功能等知识。解题时,应从物质的功能入手,首先确定每

17、个字母所代表的物质名称。细胞内的主要储能物质是脂肪,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结构物质是蛋白质,遗传物质是核酸。糖类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由其构成的多糖在动物细胞中主要是糖原,在植物细胞中主要是淀粉和纤维素,但纤维素不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属于脂质,此外脂质还包括磷脂和固醇。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形成蛋白质的方式是脱水缩合。核酸有DNA和RNA两种,其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答案:(1)葡萄糖糖原淀粉和纤维素(2)脂肪磷脂固醇(3)氨基酸H2NCHRCOOH蛋白质脱水缩合(4)核苷酸DNA28(10分)将萝卜磨碎制得提取液,取少量分别加入到盛有pH

18、为39的等量过氧化氢(H2O2)溶液的几个试管中,保持30 的温度,结果每个试管都产生气体。重复上述实验,只是提取液的添加量减半,两次实验过氧化氢含量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请问:(1)萝卜提取液中含有的物质是:_。(2)为什么曲线A和B中,过氧化氢的含量最低点位于同一直线上?_。(3)曲线A是第_次实验。理由是_。(4)如果把提取液进行加热处理,处理后进行第三次实验,结果是_,这说明_。解析:萝卜提取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能够将过氧化氢分解。酶的量和分解速度有关,酶的量越多,分解速度越快。答案:(1)过氧化氢酶(2)pH为7时,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活性最大,H2O2分解最快(3)二过氧化氢酶数量减少

19、一半,相同时间内H2O2被分解的数量也相应减少(4)不能反应酶是蛋白质,加热使其失活,从而丧失活性29(14分)加热会使蛋白质变性,在变性过程中肽键是否因此而断裂呢?请设计一个证明“蛋白质在加热变性后肽键没有断裂”的实验。材料、用具:0.01 gmL1的CuSO4的溶液、0.1 gmL1的NaOH溶液、蛋清、清水、酒精灯、试管、滴管等必备用品。实验原理:_。方法步骤:(1)_;(2)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稀释的蛋清液,并将1号试管中的蛋清液加热煮沸35 min;(3)_;(4)_。预期结果:_。实验结论:_。解析:肽键的存在是蛋白质能够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的原因,故可利用此特点,对问题进行实验探究。为了使结论可信,可设置对照。本实验的自变量为“加热”,因变量为“是否产生紫色反应”。答案:实验原理: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是因为蛋白质中含有肽键。将加热变性的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混合,如果也能发生紫色反应,则证明蛋白质在加热变性后肽键没有断裂方法步骤:(1)取2支试管,编号1、2(3)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1 mL 0.1 g/mL的NaOH溶液,振荡试管(4)然后分别向两支试管中缓慢滴入4滴0.01 g/mL的CuSO4溶液,振荡试管,观察实验现象预期结果:1号、2号试管中均出现紫色反应实验结论:蛋白质在加热变性后肽键没有断裂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