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环境与环境问题作业1我们周围的环境新人教版选修6.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213022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环境与环境问题作业1我们周围的环境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环境与环境问题作业1我们周围的环境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环境与环境问题作业1我们周围的环境新人教版选修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环境与环境问题作业1我们周围的环境新人教版选修6.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时作业(一)综合题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不易被鼻腔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其次,会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PM2.5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1)你认为,PM2.5对人体的 _影响最大(填序号)。 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 泌尿系统(2)知道了一座城市当天平均PM2.5浓度,我们就能自行计算出PM2.5的分指数。计算公式是:当天PM2.5浓度(单位:微克/立方米)/国家二级标准限制75(单位:微克/立方米)100。

2、单独看PM2.5的分指数这个污染指标,我们可把每天的空气质量分六个等级:分指数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050优51100良101150(1)级轻微污染151200(2)级轻度污染201300(1)级和(2)级中度和中度重污染300重度污染2016年3月10日PM2.5监测试报数据显示,宁波的PM2.5浓度为49微克/立方米。则单看PM2.5指标,宁波的空气质量级别为 _。(3)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_(填序号)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 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答案(1

3、)(2)级(3) 解析第(1)题,根据题干信息可知PM2.5对人体的 呼吸系统影响最大;第(2)题,根据PM2.5的分指数计算方法(49/7510065.3)可知其空气质量级别为级;第(3)题,PM2.5的颗粒大小比一般分子的直径大得多。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PM10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它是目前我国各城市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对城市大气质量起到决定性影响。下面是我国南部某沿海城市(甲)2011年、2016年两年内PM10的观测资料。根据所提供资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我国南部某沿海城市(甲)四个PM10监测点位置图。四个监测点的编号分别为S11、S71、S72、S73。

4、材料二PM10浓度数据的基本统计结果(单位:mg/m3)监测点样本数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S117420.1620.0100.062S717420.1620.0060.057S727250.1780.0120.061S737250.2200.0110.074材料三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和植被覆盖率数据(%)监测点林地草地建筑用地裸地水体其它S1138.614.1312.3311.2523.692.24S7147.711.819.335.4325.734.03S7251.810.659.867.7519.943.55S7331.724.8316.9512.3714.151.93材料四S11点的PM

5、10月平均浓度与主导风向(度)的关系图(提示:东南风的风向角为135165度)和PM10月平均浓度与月降雨强度的关系图。(1)S11、S71、S72、S73四个监测点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哪一个?说明该点空气质量好的原因。_(2)S11点的67月PM10平均浓度有何特点,简析其原因。_(3)根据以上分析,要进一步提高甲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_答案(1)S71原因:S71点生态环境保护好,植被覆盖率较高;建筑用地和裸地面积小,水域面积大,因此PM10的月平均浓度较低,空气质量好。(2)S11点67月的PM10浓度较低因为67月的主导风向为东南风,而S11点位于该城市的东南方向,此时

6、由海洋吹来的风带走了大气中的一部分颗粒物,且降水量较大,故PM10的浓度较低。(3)加强绿化,提高植被覆盖率;降低裸地和建筑用地的面积,保护湿地。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二、三可知S71处的空气质量最好是与其植被覆盖率、建筑用地和裸地、水域面面积的大小之间有明显的关系;第(2)题,需要考明白风向的概念及其表示,风向是指风的来向,风向角是以正北方向为准,其风向角为0度,顺时针旋转,东风的风向角为90度,南风为180度,西风为270度;以此我们可以从材料四可以看出S11点的67月的风向角为150度左右,实际上是东南风,再结合材料一和材料四可知,S11点位于该城市的东南方向、降水量也较多;以此我们就

7、知道S11点的67月PM10平均浓度较低的原因是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风向、降水量有关;第(3)题,提高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应该从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保护湿地等方面着手解决。3读人类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箭头C、D表示的含义:C_;D_。(2)将下列各选项的代号分别填入A、B、C、D处(与图中箭头含义相同)。滥采滥用石油资源燃油产生的烟尘工业“三废” 过度抽取地下水植树造林,调节气候 酸雨水利工程 环境保护A_,B_,C_,D_。答案(1)环境系统的反馈作用人类作用于环境(2)解析第(1)题,人类作用于环境的同时,环境也会把它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作用叫环境

8、的反馈作用。第(2)题,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要排放到环境中去。4读人类社会演进示意图(图甲)和人地关系示意图(图乙),回答问题。(1)图甲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图乙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_(2)列举两项中国古代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农业生产活动。_(3)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_答案(1)农业社会、工业社会。(2)放火烧山,围湖造田。(3)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或生产工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口数量。解析第(1)题,原始社会,人类对自然是恐惧、崇拜,人类对自然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改造自然,人地关系不协调;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征服自然,人地关系呈现全面的不协调。第(2)题,在中国古代,人类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对自然生态平衡产生了负面影响。第(3)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地关系也逐渐变化。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