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高中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179095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启东市高中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启东市高中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启东市高中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启东市高中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doc(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一、选择题1人体的下列细胞中,存在2条X染色体的是A初级卵母细胞B卵细胞C初级精母细胞 D精细胞【解析】人体内存在2条X染色体的是女性体细胞和原始生殖细胞如初级卵母细胞,选A。【答案】A2.某同学观察了雄性果蝇体内的处于分裂后期的3个细胞并作如下记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细胞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组数着丝点分裂情况a有4?b有2?c无2?A.细胞a中同源染色体数目与细胞b相同B三个细胞中核DNA分子数分别是16、16、8C只有细胞c中可能含有2条同型的Y染色体D表格中的“?”处填写的均为分裂【解析】果蝇是2倍体生物,在a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组数为4说明是有丝分裂后期,此

2、时染色体和DNA数目都加倍。b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组数是2应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着丝点不分裂,故A错误。c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组数为2,应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在a中DNA分子数是16,b中DNA分子数是16,c中应是8,故B正确。在a细胞中也有2条同型的Y染色体,故C错误。b处应是不分裂,其余的是分裂,故D错误。【答案】B3A和a为控制果蝇体色的一对等位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该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是A初级精母细胞 B精原细胞C初级卵母细胞 D卵原细胞【解析】因为A和a是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有等位基因的只能是雌性,雄性没有等位基因,故A、B错误。而

3、等位基因的分离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初级卵母细胞,故C正确、D错误。【答案】C4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内,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主要取决于A同源染色体的复制B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C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染色体着丝点的分裂【解析】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是因为基因重组,即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会发生交叉互换和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故C正确。有丝分裂同源染色体也会复制,故A错误。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不是造成多样性的原因,故B错误。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也不会造成多样性,故D错误。【答案】C5人的体细胞内含有23

4、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时(着丝点已分裂),细胞内不可能含有A44条常染色体XX性染色体B44条常染色体XY性染色体C44条常染色体YY性染色体D两组数目和形态相同的染色体【解析】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故应有44条常染色体,性染色体有可能是XX,YY,即两组数目和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故A、C、D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故不可能存在XY这一对同源染色体,B错误。【答案】B6某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该生物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同之处是A分裂开始前,都进行染色体的复制B分裂开始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

5、nC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裂成为两个D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n【解析】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不会进行DNA复制,故A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n,故B错误。减和有丝分裂在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裂成两个,故C正确。分裂结束后,有丝分裂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2n,故D错误。【答案】C7下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它属于下列何种细胞A肝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C第一极体 D卵细胞【解析】由图可知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但该细胞中含染色单体应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的细胞,不应该是体细胞,故A、B错误。卵细胞中没有姐妹染色单体,故D错误。所以应该能代表第一极体,故C正确

6、。【答案】C8下列符号代表精子的染色体,a和a、b和b、c和c为同源染色体,下列来自同一精原细胞的精子是Aabc、abc、abc、abc Babc、abc、abc、a bcCabc、abc、abc、abc Dabc、abc、abc、abc【解析】精细胞形成过程中因为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形成的4个精细胞会两两相同,且互补。【答案】D9.下图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部分图像(假设不发生交叉互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丙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B甲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C丁细胞中和可能均为性染色体D戊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b或aB【解析】丙细胞呈现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说明

7、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为初级精母细胞,A项错误;甲细胞一极中有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着丝点分裂后所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说明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个染色体组,B项正确;丁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有染色单体,为次级精母细胞,因此和不可能都为性染色体,C项错误;依题意并结合乙细胞中各基因的位置可推知,戊细胞中的白颜色的染色体上有b基因,黑颜色的染色体上有A基因,因此戊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b,D项错误。【答案】B10人体内一个卵细胞只与一个精子融合,但为什么还要数以千万计精子才能保证受精完成A精子的寿命短B精子到达卵的几率极低C精子分泌酶水解卵周围的细胞D精子为卵提供

8、营养物质【解析】精子到达卵子需要大量的能量,在这个过程中有大量精子死亡,为了保证有足够数量的强壮精子到达,要数以千万计精子做保证。【答案】B11下图为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系谱图,图中基因型一定为杂合体的是(双选)A2 B5C10 D11【解析】根据题意,1号个体显性基因一定要传给5、7号,2号个体的隐性基因一定要传给3、4、5、6、7号个体,所以5号和7号一定为杂合体。再分析5号的显性基因一定传给了9、10号,6号个体的隐性基因一定传给了8、9、10、11号个体,所以10号个体一定为杂合体,综上所述,选BC。【答案】BC12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芦花和非芦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位于Z染

9、色体上的B、b基因决定。芦花雌鸡(ZBW)与非芦花雄鸡(ZbZb)杂交,子代A都为芦花鸡B都为非芦花鸡C雄鸡为芦花鸡,雌鸡为非芦花鸡D雄鸡为非芦花鸡、雌鸡为芦花鸡【解析】【答案】C13.某养猪场有黑色猪和白色猪,假如黑色(B)对白色(b)为显性,要想鉴定一头黑色公猪是杂种(Bb)还是纯种(BB),最合理的方法是A让该公猪充分生长,以观察其肤色是否会发生改变B让该黑色公猪与黑色母猪(BB或Bb)交配C让该黑色公猪与白色母猪(bb)交配D从该黑色公猪的表现型即可分辨【解析】要想鉴定一头黑色公猪是杂种(Bb)还是纯种(BB),最合理的方法是与多只白色母猪进行测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的种类,若后代中全部

10、是黑色,则黑色公猪是纯种,若后代中出现白色个体,说明是杂合子。【答案】C14.果蝇的腹部有斑与无斑是一对相对性状(其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红眼基因(B)对白眼基因(b)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现让无斑红眼雌果蝇与某雄性果蝇杂交,产生的众多子代中表现型有4种:有斑红眼雌性,无斑白眼雄性,无斑红眼雌性,有斑红眼雄性。则亲本中的雄性果蝇基因型为AAAaaa雄性有斑有斑无斑雌性有斑无斑无斑A.AAXBY BAaXbYCAaXBY D. aaXbY【解析】根据表中信息可知,亲本雌果蝇为无斑红眼,即_aXBX,与雄果蝇杂交子代有:有斑红眼雌性(AAXBX)、无斑白眼雄性(aaXbY)、无斑红眼雌性

11、(_aXBX)、有斑红眼雄性(A_XBY);所以亲本雄蝇为有斑,基因型为AaXBY,母本基因型为AaXBXb,C正确。【答案】C15.剪秋罗是一种雌雄异体的高等植物,有宽叶(B)和窄叶(b)两种类型,控制这两种性状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研究发现,窄叶基因(b)可使花粉致死。现将杂合子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正确的是A宽叶雄株:宽叶雌株:窄叶雄株:窄叶雌株1:1:0:0B宽叶雄株:宽叶雌株:窄叶雄株:窄叶雌株1:0:0:1C宽叶雄株:宽叶雌株:窄叶雄株:窄叶雌株1:0:1:0D宽叶雄株:宽叶雌株:窄叶雄株:窄叶雌株1:1:1:1【解析】根据题意,杂合宽叶雌株为XBXb,它产

12、生XB和Xb两种雌配子,比例为1:1;窄叶雄株为XbY,由于Xb的雄配子致死,故窄叶雄株XbY只产生Y这1种可育雄配子,所以杂合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后代只有XBY和XbY两种雄株,比例是1:1,C正确。【答案】C16如图为一个家庭中某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1一定携带该致病基因C1一定不会患该病D3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解析】由系谱图可判定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但不能确定是伴X染色体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因3患该病,故1一定携带该致病基因。不管是哪种遗传类型,1都可能会患该病。若此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3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若此病

13、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3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为0。【答案】B17.假设一对夫妇生育的7个儿子中,3个患有血友病(Hh),3个患有红绿色盲(Ee),1个正常。下列示意图所代表的细胞中,最有可能来自孩子母亲的是【解析】血友病和红绿色盲均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相关的致病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C项错误;H和h、E和e均为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D项错误;儿子的X染色体来自于母亲,依题意:一对夫妇生育的7个儿子中,3个患有血友病(Hh),3个患有红绿色盲(Ee),说明基因H和e连锁、h和E连锁(连锁是指相关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而生育了1个正常儿子,说明母亲在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两条

14、X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A项错误,B项正确。【答案】B18.已知雌果蝇在某常染色体隐性基因(e)纯合时转化为不育的雄果蝇,若一对杂合的雌雄果蝇交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F1代雄果蝇中共有3种基因型BF1代中雌雄比例接近1:2CF1代雄果蝇中不含Y染色体的个体占1/5D雌果蝇性反转前后遗传物质改变【解析】依题意可知,一对杂合的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及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EeXX、EeXY、二者交配产生的F1代的基因型及性染色体组成如下表:EXeXEYeYEXEEXX(可育的雌果蝇)EeXX(可育的雌果蝇)EEXY(可育的雄果蝇)EeXY(可育的雄果蝇)eXEeXX(可育的雌果蝇)eeXX(不

15、育的雄果蝇)EeXY(可育的雄果蝇)eeXY(可育的雄果蝇)表中的内容显示:F1代雄果蝇中共有4种基因型,A项错误;F1代中雌雄比例接近3:5,B项错误;F1代雄果蝇中不含Y染色体的个体占1/5,C项正确;雌果蝇性反转前后遗传物质没有改变,D项错误。【答案】C19.果蝇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基因位于号染色体。缺失l条号常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2条号均缺失则致死。用都缺失1条号染色体的灰身红眼雄果蝇和黑身白眼雌果蝇杂交,则F1果蝇中A号染色体数正常的果蝇占1/4B缺失1条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2/3C红眼果蝇中灰身:黑身为2:1

16、D灰身红眼:黑身白眼果蝇为1:1【解析】缺失1条号染色体的灰身红眼雄果蝇和黑身白眼雌果蝇杂交,即BXEYbXeXe,子代为1BbXE Xe、1BbXeY、1BXE Xe、1bXeY、1bXE Xe、1b XeY,所以号染色体正常的果蝇占1/3,A错误;缺失1条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3,B错误;红眼果蝇中灰身比黑身为2:1,C正确;灰身红眼:黑身白眼果蝇比为2:1,D错误。【答案】C20.显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分为两类:一类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称患者为甲),另一类位于常染色体上(称患者为乙)。这两种病的患者分别与正常人结婚,则A若患者均为男性,他们的女儿患病的概率相同B若患者均为男性,他们的

17、儿子患病的概率相同C若患者均为女性,她们的女儿患病的概率相同D若患者均为女性,她们的儿子患病的概率不同【解析】如果显性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由于常染色体遗传给儿子和女儿的机会一样,因而无论亲代的男性还是女性患病,后代中儿子和女儿的发病率是一样的;如果显性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男性患者只能将显性致病基因传给女儿,不传给儿子,换句话说如果患者是男性,则只有女儿患此病,儿子不会患此病,所以儿子、女儿发病率都不一样,所以A项、B项均错误;女性患者的显性致病基因无论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显性致病基因传给儿子和女儿的几率相等,即儿子和女儿患病的概率相同,所以C项正确、D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

18、共50分)21.甲图表示某高等雌性动物在细胞分裂时的图形,乙图表示某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相对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和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的A、B分别处于什么分裂什么时期?A:_,B:_。(2)乙图中8处发生的生理过程叫_。(3)乙图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_和811,不含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_。(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0条,则一个细胞在45时期染色体数目为_条。(5)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_(4或12)。(6)时期6与11的共同点是_。(7)甲图中B细胞对应乙图中的区间是_,形成的子细胞是_。【解析】(1)分析图像可知,甲图中A是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是同源

19、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分析乙图曲线可知,曲线A是核DNA数量变化曲线,B是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图中先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然后雌雄配子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再后受精卵进行有丝分裂;8处发生的生理过程是受精作用。(3)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单体消失,乙图曲线中,含有染色单体的时期是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以及减数第一次分裂全过程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与中期,对应的区间是16和811;有丝分裂与受精作用过程中细胞内都有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中由于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其后各时期细胞内均不含有同源染色体,所以乙图曲线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48。(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

20、体为20条,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末期平分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则一个细胞在45时期染色体数目为10条。(5)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乙图中的时刻4。(6)乙图中时期6与11都发生了着丝点分裂,两组染色体分别向两极移动,导致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7)甲图中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是初级卵母细胞,对应乙图中的34区间,形成的子细胞是第一级体和次级卵母细胞。【答案】(1)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受精作用(3)1648(4)10(5)4(6)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分别向两极移动(7)34第一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22.藏獒原产于中国青藏高原,是一种高大、凶

21、猛、垂耳的家犬。具有基因B时,皮毛呈黑色;具有基因bb时,皮毛呈褐色;但毛色的形成还受I(i)基因的控制。下图甲表示藏獒毛色的遗传实验,乙表示F1的某组织切片显微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实验结果说明该性状的遗传是遵循基因的_定律。(2)甲图中亲本褐毛和白毛藏獒的基因型分别是_和_;F2中,黑毛藏獒的基因型是_,其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_。(3)让F2中的褐毛藏獒与基因型为Bbi的个体进行交配,理论上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4)乙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细胞(填序号);依据细胞的特征可判断出乙图为_(雌性/雄性)藏獒组织切片显微图像。【解析】(1)图甲F2的性状分离比是1231,是自由组

22、合定律的典型性状分离比9331的变形,因此甲图实验结果说明该性状的遗传是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根据甲图结果说明F1白毛藏獒的基因型是BbIi,亲本褐毛藏獒为双隐性个体,基因型是bbii,另一亲本白毛藏獒的基因型是BBII;F2中,黑毛藏獒的基因型BBii和Bbii;其中BBii在F2中占1/16、Bbii在F2中占2/16,所以F2黑毛藏獒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2/3。(3)让F2中的褐毛藏獒(bbii)与基因型为BbIi的个体进行交配,理论上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白毛(BbIi和bbIi):黑毛(Bbii):褐毛(bbii)2:1:1。(4)乙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细胞;乙图中细胞的细胞质

23、不均分,说明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据此可推断出乙图为雌性藏獒组织切片显微图像。【答案】(1)自由组合(2)bbiiBBIIBBii和Bbii2/3(3)白毛:黑毛:褐毛2:1:1(4)雌性23.正常果蝇体细胞内有4对同源染色体,下表中是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和育性。请回答下列有关果蝇的问题:性染色体组成XXYXOXXXOYYYXYY性状表现雌性,可育雄性,不育死亡死亡死亡雄性,可育(1)用纯种果蝇做杂交试验:用白眼果蝇做母本,红眼果蝇做父本,得到的子代雌蝇均为红眼,雄蝇均为白眼。由此可知,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_为隐性性状。(2)重复以上的杂交组合,偶尔发现一些例外:子代中出现了

24、个别白眼可育雌蝇和红眼不育雄蝇。研究发现其原因可能是:这些_细胞在_分裂_期某些同源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产生的配子和另外正常配子融合所致。(3)子代中,白眼可育雌蝇的基因型为_(用R、r表示)。它产生四种基因型的配子是_。【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纯种白眼果蝇做母本,纯种红眼果蝇做父本,得到的子代雌蝇均为红眼,雄蝇均为白眼,子代的眼色性状在雌雄个体中存在明显差异,与性别有关,说明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白眼为隐性性状,即XrXrXRYXRXr:XrY1:1。(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正常情况下XrXrXRYXRXr:XrY1:1,现子代中出现个别白眼可育雌蝇(XrXrY)和红眼不育

25、雄蝇(XRO),应该是母本的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性染色体XX没有分离,产生了含XrXr和不含X的卵细胞分别参与受精作用导致的。(3)子代中白眼可育雌蝇的基因型为XrXrY,它产生四种基因型的配子是Xr、XrXr、XrY、Y。【答案】(1)X白眼(2)卵原减数第一次后(3)XrXrYXr、XrXr、XrY、Y24下图是某家族遗传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据查1体内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1)控制遗传病甲的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属_性基因;控制遗传病乙的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属_性基因。(2)1的基因型是_。(3)从理论上分析,若1和2再生女孩,

26、可能有_种基因型,_种表现型。(4)7和8婚配,他们生一个患甲病孩子的几率是_。(5)若7和8生了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那么他们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几率是_。【解析】(1)由图可知1和2都没有病,而其女儿有病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他们的儿子有乙病,但1不含乙病致病基因,说明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2)1没有甲病和乙病,但其女儿为甲病患者,因而他是甲病携带者,故基因型是AaXBY(3)如果1和2再生女孩,常染色体有3种基因型,性染色体有2种基因型,共有6种。但表现型只有不患甲乙病和患甲病不患乙病2种表现型。(4)7患有甲病是aa,母亲是乙病携带者,其有1/2是携带者。8号无甲病也无乙病,但

27、其兄弟是甲病患者说明其父母是携带者,其有1/3是AA,2/3Aa,乙病是XBY。所以他们生一个患甲病的孩子概率是2/31/21/3。(5)如果他们生了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说明7号是乙病携带者,8号是甲病携带者,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几率是1/21/41/8。【答案】(1)常隐X隐(2)AaXBY(3)62(4)1/3(5)1/825.雄鸡和雌鸡在羽毛的结构上存在差别。通常雄鸡具有细、长、尖且弯曲的羽毛,这种特征的羽毛叫雄羽,只有雄鸡才具有;而雌鸡的羽毛是宽、短、钝且直的,叫母羽,所有的雌鸡都是母羽,但雄鸡也可以是母羽。研究表明,鸡的羽毛结构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用母羽的雄鸡与

28、雌鸡相互交配,杂交结果如下图所示,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羽毛性状的基因中,雄羽基因对母羽基因为_(填“显”或“隐”)性。(2)由杂交结果分析可知,亲代的雄鸡和雌鸡的基因型分别为_,子代的雌鸡基因型为_。(3)_的基因型只在雄鸡中表达,而在雌鸡中不表达,这在遗传中称为限性遗传。(4)若基因型Aa的雌鸡与雄羽雄鸡杂交,则在子代群体中,母羽与雄羽的性状分离比为_。【解析】(1) 依题意,母羽的雄鸡与雌鸡相互交配,子代中出现了雄羽,由此说明雄羽对母羽是隐性。(2)子代所有的雌鸡都是母羽,雄鸡中母羽:雄羽3:1,可推知亲代的雄鸡和雌鸡的基因型分别为Aa和Aa,子代的雌鸡基因型为AA、Aa、aa。(3)无论控制羽毛结构的基因型如何,雌鸡都表现为母羽,雄羽仅在雄鸡中得以表现且为隐性性状,由此可见,aa的基因型在雌鸡中不表达。(4)已知基因型为Aa的雌鸡与基因型为aa的雄羽雄鸡杂交,在子代群体中,1/2的雌鸡(Aa:aa1:1)均表现为母羽,1/2的雄鸡中,母羽(Aa):雄羽(aa)1:1,综合以上信息,在子代群体中,母羽与雄羽的性状分离比为31。【答案】(1)隐(2)Aa、AaAA、Aa、aa(3)aa(4)3: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