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党委书记先进事迹.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148761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党委书记先进事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乡党委书记先进事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党委书记先进事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党委书记先进事迹.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乡党委书记先进事迹 走进*乡,一栋栋崭新的民房,一行行整齐的绿树,一簇簇盛开的鲜花,一张张动人的笑脸,向您扑面而来。 走进乡党委的会议室,“全区平安乡镇”、“全区环境卫生优胜奖”、“全区目标责任制第一名”等奖状、奖杯、奖牌映入了你的眼帘。 在成绩和荣誉面前,朴实善良的乡民都会称赞起他们致富奔小康的领路人乡党委书记*。 xx年初,*区优秀党务干部*初任*乡党委书记。 他一到职,就带领乡村两级领导班子进田园、到地头、走农家、下村社,力图锁定生态农业定位,全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竭尽党委政府所能,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实事。 几年来,全乡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发

2、生巨变,农民群众的收入连年累增,困难家庭的生活得到基本改善,困难学生在“两个必保”的支持下走进书声朗朗的教室。这一桩桩、一件件好事实事,正鞭策和鼓舞着全乡人民充满激情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兴乡富民头等事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也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 *乡穷,穷就穷在乡村组织没有积累,穷就穷在百姓观念陈旧,穷就穷在乡村干部缺乏带领的能力和科技致富的闯劲。 乡情民意,千头万绪,兴乡富民乃是首要。细微之处体现爱民之心,率领全乡人民脱贫致富,发展壮大乡域经济,更是顺民意之举。 *上任伊始,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千斤重,他决心把目标锁定在这块黑土地上,争取在较短的时期里让*乡变个样。 *以他一

3、颗质朴的心,带领一班人干的是一件件实实在在的事。 他抓住经济大环境发展的天时,借城郊区位优势明显之地利,求乡村两级党政领导班子团结务实之人和,集中精力,明晰思路,寻求着乡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通过调查研究,入户走访,集思广益,加北乡党委确定了依托地缘优势,发展生态农业,突出抓好结构调整工程、畜牧发展工程、劳动转移工程、凝聚民心工程,优先发展马铃薯种薯产业、绿色蔬菜产业、山产品采集等优势产业的经济工作发展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党委确定的工作思路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一时间,乡村干部大下基层,深入宣讲,狠抓落实,从而成为了全乡群众的共同行动。 *乡是*区首府的城郊乡,多年来,主要承担着为城区提供蔬

4、菜的任务。由于计划经济时间过长,长期以来全乡群众“小富即安、不富也安”的思想比较突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既无思路,亦无招数。 为了推动思想解放,乡党委在全乡上下深入开展了“增强发展意识,树立良好精神状态”大讨论,针对全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具有的优势条件和存在的不利因素,*多次协调农委、科技局,请来农业科技人员来乡培训,组织农民到省内知名的兴十四村等发达乡村学习考察,为农民颁发绿色蔬菜生产证书,组织科技服务队深入乡村指导农业生产 xx年,*乡绿色种植面积达到了15500亩,产量在22820吨以上。看到种马铃薯挣钱,他就带领干部挨家挨户地到农民家做思想工作,经过努力,全乡在不断规范马铃薯基地

5、的基础上,把*村打造成了马铃薯种薯基地示范村,并逐步扩大马铃薯种薯的种植面积,变优势为效益,使马铃薯种薯生产形成了明晰的主导产业,同时依托丽雪淀粉厂,以订单农业进一步促进结构优化,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道路,实现了以销定产,加速结构调整的步伐。 在他任职的这二年,也是加北乡发展最快、变化最大、成绩最明显的二年,全乡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快速发展,xx年全乡农业总产值达到337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268元,农村居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53%。 文明乡风润万家 建设新农村,需要培养思想新、观念新、致富路子新的新型农民。科技是根,文化是本,只有培育有理想、有文化的新

6、型农民,“土坷拉”才能变成“金疙瘩”。 *到*乡工作以来,非常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他带领一班人从提高干部职工群众的文明素质和改变乡村环境面貌入手,积极组织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使全乡上下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文明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人的精神风貌和乡村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改善。 xx年,*乡被*区委区政府评为环境卫生整治优胜奖;被地委评为平安乡镇、命名为地级生态示范乡,被省环保局命名为“环境优美乡镇”光荣称号。 为了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采取多种形式抓好宣传教育,并充分发挥村、学校、派出所、日光温室小区等载体的作用,广泛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公

7、民文明学校的阵地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组织全乡机关干部和村民集中学习了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并将文明公民学校建设工作纳入乡、村党委支部工作日程,做到有规划、有教师、有教案、有记录,公民培训面达到60%,职工培训面达90%以上。 在*的倡导下,全乡结合“十星级文明户”的评比,开展了以“互学、互比、互帮”为主要载体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三互”活动成为加北乡党委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一个亮点,并成为加格达奇区的示范和典型。 为了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亲自率领乡村干部自己动手平操场、栽松树、建活动室,全乡篮球场、乒乓球室等文体活动场所一应俱全,使乡机关干部在休息时间能够锻炼和娱乐,农民群众农闲时间也有了活

8、动和休闲的好去处。 丰富多采的文体活动,代替了打麻将、喝酒、侃大山等多年来在农村盛行的消磨方式。早起的农民没有晨练的地方,就在篮球场地上或学校的操场上伸伸腿、跑两圈,用农村独特的方式增强了体质。同时,还通过举办棋类比赛、知识竞赛、演讲赛等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文化阵地,宣传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移风易俗,全乡没有一名“xx”习练者,尊重科学、追求文明、崇尚先进的风气已经形成,“xxxx”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乡深入人心。 乡村文化品位大幅度提升。按照地区和*区关于开展滑冰滑雪和管乐进课堂工作的要求,组织全乡各小学迅速行动起来,采取多种管用措施,扎实开展滑冰滑雪和管乐课堂教育活

9、动。全乡3所小学都成立了速滑队或管乐队,冰雪活动和管乐进课堂活动搅热了往日寂静的加北乡。 xx年12月14日,全省社区建设工作现场会工作在*召开,*乡中心校滑冰和管乐课做为会议参观的一个项目,受到了与会人员的好评。 为了彻底整治卫生环境,全乡上下大力开展“改陋习,树新风、塑形象”活动,在村民之间开展了“比庭院、比厨房、比被褥”活动,全乡各村都组织开展了整治卫生环境大会战。一时间,马达的轰鸣声连成一片,劳动的号子响彻云天。 乡党委、乡政府将环境治理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实行奖惩责任制,分别向各村下派了工作组,组长分别由科级干部担任,乡政府与工作组签定了责任状,把他们的工作完成情况与评比奖惩结合起来。

10、同时把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列入各村政绩考核内容,分别与村组干部签定了奖惩责任状。包村领导、村领导各有关人员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了环境整治工作的合力。 *主动联系和协调有关部门,多方筹措和争取资金,对村屯街巷道路进行了改造: 投资33.2万元,修沙石路13公里。 投资12万元,新修了600多延长米的油漆路面,解决了五一村村民40年来行路难的问题。 投资10万余元,在乡政府院内建成一条健身路径,包括8种健身器械,成为加北乡建乡30多年来第一个大型健身娱乐场所,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为营造整洁优美的乡村环境,按照农村“五要”的目标,清理垃圾,新建垃圾掩埋场3处,达到了柴垛堆放整齐

11、、垃圾粪肥出村、禽畜圈养、庭院整洁,垃圾实现了定点投放,实现了巷道通畅,道路平坦整洁,边沟畅通,主要道路沙石化,有排水沟,有绿化带,各村的村容村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基本上实现了村容整洁。 执政为民谱新篇 打铁先要自身硬。要想经济发展,群众富裕,必须有一个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 一流的班子从何来。来自班子勤政、廉洁、高效的作风,来自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为了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冯宝利先后组织召开不同形式的座谈会,征求到对党委的各类意见、建议60余条,他与普通党员的谈心面达到了近百人次,亲自深入农户走访近千户。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关于农村党组织如何加强党的建设的思考、关于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如何充分

12、发挥作用的思考,组织深入开展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讨论活动。在他的带领下,全乡党员建立了“认亲卡”制度,建立健全了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全乡党员走访群众xx余户,入户率达到了100%。在乡直机关干部中实行了干部首任负责制和记民情日记制度,密切了党同群众的联系,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了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党建新路子,在各种协会中成立了党的组织。目前,全乡共成立了种植业、养殖业、劳务输出、窖储、食用菌等协会党小组23个,有78名农村党员纳入到这23个协会党小组之中,占农民党员总数的68.2%。为了壮大协会党小组的力量,他组织聘请各种科技人员和专家能手在协会中担任名誉会长,使协会党小组的职

13、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在加强党的组织阵地建设上,健全了各村党组织活动室,配齐了电脑、图版、办公桌椅,完善了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使农民党员活动有阵地,学习有场所。 为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狠刹吃喝风,建立了乡机关食堂,严格公务招待标准。在政务和财务管理上,深入开展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从未有一名干部因违纪违法受处分,给党带来不好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乡党委决定,深入开展“走田头,坐炕头,当带头”主题实践活动,“走田头”,就是了解农民的生产情况,帮助农民抓好结构调整;“坐炕头”,就是了解农民的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当带头”,就是带领农民发家致富。近两

14、年,乡村两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100余件,为患有重大疾病的孩子捐款7000余元。群众们说,这样的书记我们信得过,这样的党委我们靠得住。 去年,*在走访中,群众提出了农民用电电价过高问题,他立即与电业部门进行联系,反映情况,使全乡农民用电由原来的每度1.6元降到现在的0.47元,农民用电与城镇居民用电做到了同网同价。今年,一些农民反映收看有线电视难的问题,*同志积极与有线电视台联系,免费为450户农民安装了有线电视。针对农民反映冬季烧柴问题,冯宝利同志多次顶风冒雪到农民家去走访慰问,了解掌握第一手材料,同时去和林业部门沟通联系,使全乡农民的烧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老百姓都称

15、赞他为冬日里的一团火。 一次,他在深入田间检查生产的过程中,发现村民张燕家里的白菜地遭到虫灾,一家人正愁眉不展,他马上请来技术人员,解决了病虫害问题。当他得知一村民年仅一周岁的孩子患上白血病急需住院费用时,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二话没说马上督办协调,从*区爱心基金会为其解决了5000元的资金,为孩子看病解决了燃眉之急 *为民办好事实事,时刻把全乡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上,百姓也把希望和赞赏送给了他。 *,一个年轻有为的乡党委书记,为了这片金色的田野,正带领着全乡干部群众,乘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劲东风,驾驶着希望之舟破浪远航。他深深地相信,今天播下的一片美好希望,明天必定会收获一个沉甸甸的秋天。 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