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复习(无答案)(新版)沪教版.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144413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复习(无答案)(新版)沪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复习(无答案)(新版)沪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复习(无答案)(新版)沪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复习(无答案)(新版)沪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重点梳理】1、燃烧是一种 、 的 化学反应。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是 ; ; 。2、灭火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_ ;_ _;_ _。3、可燃物燃烧,当氧气充足时,燃烧得_,放热_,可燃物中的碳、氢元素分别转化为_和 ,当氧气不充足时,燃烧得_,放热_,除了转化为_和 ,部分碳、氢元素会因为不完全燃烧转化为_、 和 等物质。4、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不充足时的化学方程式式_。5、可燃物若在 内 ,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会引起 。这是_变化。而气球爆炸、轮胎爆炸则是_变化。6、一切可燃性气体在点燃以前都要_。气体爆炸极限指的是_分数。7、火场自救的

2、常见措施是_、_、_等。 煤球改成蜂窝状目的是_。8. 常见安全标志9、 的各物质 等于 的各物质的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原子 、 、 都没有改变。另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 ,分子种类 ,分子数目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装置,一般选择 _状态。10、化学方程式是用 来表示 的式子。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 。化学方程式通常有三方面涵义,以甲烷燃烧为例,CH4+2O2点燃CO2+H2O可表示:(1)宏观上: 和 在 条件下反应生成 和 ;(2)微观上:每1个 分子和 完全反应生成 和 ;(3)质量上:每 份质量的 与 份质量的 在 条件下反

3、应生成 份质量的 与 份质量的 。【典型例题】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A. B. C. D.2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呼吸作用、食物腐烂、铁生锈都是缓慢氧化 燃烧一定有火焰急速的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自燃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并放热A B C D3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档案室内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B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

4、洒在桌面上立即用水扑灭C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湿沫布擦净D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验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4.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清除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5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是( )A现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B现象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C现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D现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6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B.一定条件下,SO2和O2生成SO3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C.8 g CH4完全燃烧生成8 g C

5、O2D.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巩固延伸】1镁不但能在空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下列说法错误是( )A.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B.燃烧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C.镁等活泼金属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来灭火D.镁在空气、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都是放热反应2.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下列关于该阻燃剂防火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反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生成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C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D反应能够降低温度,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8.人们为防止事故发

6、生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是( ) A 油锅中的有着火用锅盖盖灭 B冬天用煤取暖时封闭门窗 C到煤窖中挖煤用火把照明 D厨房内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通风9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10依据不同化学反应的特点,可将某些反应归于同一类型。下面几组分类结果最合理的一组是( )2COO2 2CO2 CuOCO CuCO2Na2O2HCl2NaClH2O Na2O2

7、2H2O2NaOHH2O2 A B C D11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物质质量/g83254反应后物质质量/g164x24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4 D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7:512.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A+yB=mC+nD(x、y、m、n为化学计量数)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x+y=m+n B.若生成物中有水,该反应是中和反应C.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若A和B的质量

8、都为a g,充分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或等于2a g13.小明在生活中观察到:点燃的小木棒燃烧端朝上,往往没燃尽就熄灭,而燃烧端朝下,往往不易熄灭。从燃烧的条件来看,你认为燃烧端朝上的小木棒,没燃尽就熄灭的最主要原因是 ,若将小木棒事先涂油,燃烧端朝上也不易熄灭,请说明原因 。14.对比分析是化学研究和学习的基本方法。甲、乙、丙三位同学利用图中的装置,围绕“用称量的方法验证化学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并分析实验条件”这一探究目的开展活动。如图所示,甲将白磷和反应装置、乙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和碳酸钠粉末的烧杯,分别放在两个托盘天平上,并用砝码使天平平衡。丙对石棉网和打磨干净的镁条进行称量。三位

9、同学分别利用装置进行化学反应。甲、乙同学在反应结束且甲的装置冷却后,将反应装置及装置内的物质放在反应前使用的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丙同学实验结束后称量石棉网和石棉网上氧化镁的质量,比较反应前后质量。 (1)请你仿照示例,完成实验现象的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结论甲同学 点燃 4P+502 =2P2O5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乙同学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丙同学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反应前后称量质量不相等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比较甲、丙同学的实验有许多相似之处,如生成物都属于下列选项中的_。A.酸 B.氧化物 C.碱 D.盐(3)通过对上述实验的对比分析

10、,甲、乙两位同学发现丙同学的实验现象是正确的,但结论却是错误的。在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情况下,请分析导致丙同学实验前后称量质量不相等的原因有_ 【实验结论】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反思】(4)请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_15.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它的水溶液称为氨水,显碱性。它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如制化肥、制纯碱等。近年来,人们还利用氨来治理环境污染。(1)氨分子中,氮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之比为_。(2)在细菌的作用下,用氨处理含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使其变为CO2和N2等物质,从而清除它对环境的污染。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6NH3+5CH3OH+12O2=3N2+5CO2+19X。其中X物质的化学式是_。(3)化学肥料是农作物生长的一种营养元素,工业上常用氨气和酸等物质生产铵态氮肥。请写出氨气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的化学方程式_。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