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卷子.docx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108496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工程卷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础工程卷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工程卷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工程卷子.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 共5页2.在不出现负摩阻力的情况下,摩擦桩桩身轴力的分布特点之一是 D 。A. 桩身轴力为一常量 B. 桩端轴力最大C. 桩顶轴力最小 D. 桩顶轴力最大3.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需作地基承载力验算的建筑物的范围是 D 。A. 所有甲级 B. 所有甲级及部分乙级 C. 所有甲级、乙级及部分丙级 D. 所有甲级、乙级及丙级4.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高度由 C 确定。A. 刚性角 B. 扩散角 C. 抗剪强度验算 D. 抗冲切破坏强度验算5.下列基础中,A 种为扩展基础。A. 预制钢筋混凝土杯口基础 B. 柱下条形

2、基础 C. 平板式筏形基础 D. 箱型基础6.计算桩基沉降时,荷载应采用 C 。A. 基本组合 B. 基本组合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C. 准永久组合 D. 标准组合7.当桩的l/d较小,桩身穿越软弱土层,桩端设置在密实砂层、碎石类土层中,微风化岩层中,这类桩应按什么类型桩设计 A 。A 端承桩 B 摩擦桩 C 摩擦型桩 D 端承摩擦桩8.进行地基变形验算时,对于砌体结构应由 C 控制。A. 沉降量 B. 沉降差 C. 局部倾斜 D. 整体倾斜9.导致地基产生压缩变形的根本原因是 B 作用的结果。A自重应力 B.附加应力 C基底压力 D自重与附加应力10.黄土最主要的工程特征是 C 。A.高压缩性

3、B.高孔隙比 C. 湿陷性 D.胀缩性三、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建筑物地基可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2.桩基础一般由 基桩 和 承台 组成。3.受水浸湿只不过是湿陷发生所必需的外界条件,而黄土的 结构特征和 物质成分 才是产生湿陷性的内在原因。4.按承台底面的相对位置,桩基础分为高承台桩基 和 地承台桩基 两种类型五、计算选择1.墙厚240mm,墙下条形基础的宽度为900mm,若台阶宽高比为1:1.25,则刚性基础的高度至少应大于 mm。 第2页五 选择计算1.某场区从天然地面往下土层分布为:粉质粘土,厚l1=3m,qs1a=24kPa;粉土l2=6m,qs2a=20kPa;中砂,qs

4、3a=30kPa,qpa=2600kPa。现采用350350mm预制桩,承台底面在天然地面下1.0m,桩端进入中砂1m,初步确定其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 kN。 2.设柱截面为600mm400mm,基础底面尺寸为2000mm1600mm(基底长边与柱截面长边方向一致),若台阶宽高比为1:1,则刚性基础的高度至少应大于 mm。3. 一墙下条形基础底宽1m,埋深1m,承重墙传来的竖向荷载为150kN/m,则基底压力为 kPa4.条形基础宽1.2m,埋深2m,基底以上为粘性土,其,若基底压力,软弱下卧层顶面距基底1.5m,扩散角,则进行下卧层承载力验算时,为 kPa。(为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应力)5.如

5、图所示的桩基础,作用在桩基上(至承台底面)的竖向偏心力F+G=25000kN,所产生的弯矩为12000kNm,则桩1所受的最大压力为 kN。09B一 单项选择1.在进行钢筋混凝土基础底板抗冲切和配筋计算时,应 C 。 A. 基底附加压力 B. 基底自重压力 C. 基底净反力 D. 基底平均压力3. 一墙下条形基础底宽1m,埋深1m,承重墙传来的竖向荷载为150kN/m,则基底压力为 kPaA.140 B.150 C.160 D.170六、设计计算某钢筋混凝土独立柱基础,所受荷载如图示。试设计基础底面尺寸。(d=1.1、b=0.0)(1)进行地基承载力修正: (2)按轴心受压确定基底面积:(3)

6、考虑偏心受压,将基底面积扩大20%,则:A=1.2A0=3.4,取l=2b,初拟尺寸: b=1.4m l=2.6m (4)验算: , (符合要求) Pkmax=200KPa1.2fa=236.6KPa Pk=161.9 KPafa=197.2 KPa基底尺寸设计取:b=1.4m l=2.6m符合要求 第3页2.独立基础埋深1.5m,基底尺寸3.5m2.5m,基底以上为粘性土,其,若基底压力,软弱下卧层顶面距基底2.0m,扩散角,则进行下卧层承载力验算时,为 kPa。A. 46.5 B. 55.7 C. 65.5 D3.某箱形基础,上部结构和基础自重传至基底的压力P=130kPa,若地基土的天然

7、重度为=18.5kN/m3,地下水位在在地表下10m处,当基础埋置在多大深度时,基底附加压力正好为零 。4.如图所示的桩基础,作用在桩基上(至承台底面)的竖力F+G=25000KN,偏心距,则桩6的顶端压力值为 5.某场区从天然地面往下土层分布为:粉质粘土,厚l1=3m,qs1a=24kPa;粉土l2=6m,qs2a=20kPa;中砂,qs3a=30kPa,qpa=2600kPa。现采用350350mm预制桩,承台底面在天然地面下1.0m,桩端进入中砂1m,初步确定其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 kN。则应保持 一定距离 。2、需验算基础台阶宽高比的是 无筋扩展 基础。3、膨胀土产生膨胀的原因是其组成成

8、分中含有较多 亲水性 矿物和外界 含水量 的变化。4、 桩距 是影响群桩效应的主导因素。5、桩基础按承载性状分类有 端成型桩 、 摩擦型桩 。6、 倒梁法 和 静定分析法 属于柱下条形基础内力计算的简化方法。08B二、单项选择题1、浅基础的抗冲切验算,其基底压力应该取 C 。 A 附加压力 B 自重压力 C 净压力 D 平均压力2、在不出现负摩阻力的情况下,摩擦桩桩身轴力的分布特点之一是 D 。A 桩身轴力为一常量 B 桩端轴力最大C 桩顶轴力最小 D 桩顶轴力最大3、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需作地基承载力验算的建筑物的范围是 D 。A. 所有甲级 B. 所有甲级及部分乙级 C. 所有甲

9、级、乙级及部分丙级 D. 所有甲级、乙级及丙级4、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高度由 C 确定。A. 刚性角 B. 扩散角 C. 抗剪强度验算 D. 抗冲切破坏强度验算5、与灌注桩相比,预制桩具有 C 的优点。A. 可采用很大的直径 B. 可采用很大的桩长 C. 桩身混凝土质量容易保证 D. 可以基岩作持力层6、计算桩基沉降时,荷载应采用 C 。A 基本组合 B基本组合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C 准永久组合 D 标准组合7、当桩的l/d较小,桩身7、7、穿越软弱土层,桩端设置在密实砂层、碎石类土层中,微风化岩层中,这类桩应按什么类型桩设计A 。A 端承桩 B 摩擦桩 C 摩擦型桩 D 端承摩擦桩8、某箱

10、形基础,上部结构和基础自重传至基底的压力P=130kPa,若地基土的天然重度为=18.5kN/m3,地下水位在在地表下10m处,当基础埋置在多大深度时,基底附加压力正好为零 B 。A d=5.68m B d=7.03m C d=8.03m D d=6.03m9、柱下条形基础底部的翼板宽度由什么因素确定 C 。A 柱截面尺寸 B 构造要求 C地基承载力 D梁高 第4页08A单项选择1、地基上层土较硬,下层土较软时,基础宜采用 D 。A、深基础 B、人工地基 C、深埋 D、浅埋2、对于四层框架结构,地基表层土存在4m厚的“硬壳层”,其下卧层上的承载力明显低于“硬壳层”承载力。下列基础形式中较为合适

11、的是 B 。 A 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 B 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C 灰士基础 D 砖基础3、 C 应验算其稳定性。A.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 B.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C. 经常承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4、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高度由 C 确定。A. 刚性角 B. 扩散角 C. 抗剪强度验算 D. 抗冲切破坏强度验算5、对负摩擦桩,轴力最大的截面位于 C 。A. 桩的顶端 B. 底端C. 中性点处 D. 桩的竖向位移为0处6、根据地基承载力确定桩数时,荷载应采用 D 。 A 基本组合 B 基本组合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 C准永久组合 D 标准组合7、某箱形基础,上部结构和基础自重传至基底的压力

12、P=130kPa,若地基土的天然重度为=18.5kN/m3,地下水位在在地表下10m处,当基础埋置在多大深度时,基底附加压力正好为零 B 。A d=5.68m B d=7.03mC d=8.03m D d=6.03m8、下列哪种情况下不能考虑桩基承台下地基的承载力作用 A 。 A 大面积堆载使桩周土压密 B 软土层中的摩擦桩 C 桩距较大的短桩9、柱下条形基础两端伸出的长度宜取多少 A 。A(1/41/3)边柱距 B(1/21/3)边柱距C(1/41/3)中柱距 D 1/6 梁高10、当桩的l/d较小,桩身穿越软弱土层,桩端设置在密实砂层、碎石类土层中,微风化岩层中,这类桩应按什么类型桩设计

13、A 。A 端承桩 B 摩擦桩 C 摩擦型桩 D 端承摩擦桩三、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新建建筑基础埋深应 小于 相邻建筑基础埋深,否10、导致地基产生压缩变形的根本原因是 B 作用的结果。A、自重应力 B、附加应力 C、基底压力 D、自重与附加应力三、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确定基础埋深需要考虑工程地质条件和 与建筑物有关的条件 、 水文条件 、及 等方面因素。2、桩基础按挤土效应可分为 挤土桩 、 部分挤土桩 、 非挤土桩 。五、计算选择题1、墙厚240mm,墙下条形基础的宽度为900mm,若台阶宽高比为1:1.25,则刚性基础的高度至少应大于 mm。2、独立基础埋深1.5m,基

14、底尺寸3.5m2.5m,基底以上为粘性土,其,若基底压力,软弱下卧层顶面距基底2.0m,扩散角,则进行下卧层承载力验算时,为 kPa。4、某场区从天然地面往下土层分布为:粉质粘土,厚l1=3m,qs1a=24kpa;粉土l2=6m,qs2a=20kpa;中砂,qs3a=30kpa,qpa=2600kpa。现采用350350mm预制桩,承台底面在天然地面下1.0m,桩端进入中砂1m,初步确定其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 KN。07A二、单项选择题1、 C 应验算其稳定性。A.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 B.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C. 经常承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2、对于框架结构房屋,控制柱基础地基变形的变

15、形值是 B 。A. 柱基的倾斜值 B. 相邻柱基的沉降差C. 局部倾斜值 D. 柱基的平均沉降量3、上部结构和基础本身刚度较大的条形基础,其基础梁纵向内力计算方法应选择 B 。 A 静定分析法 B 倒梁法 C 弹性地基梁法 D 有限元法4、根据地基承载力确定桩数时,荷载应采用 D。 A 基本组合 B 基本组合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C准永久组合 D 标准组合5、与预制桩相比,灌注桩的主要不足是C 。A 截面较小 B 桩长较小 C 桩身质量不易保证 D 施工机具复杂6、初步判断膨胀土的室内试验指标是 D 。 A 压缩模量 B 孔隙比 C 粉粒含量 D 自由膨胀率7、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高度由 C

16、确定。A. 刚性角 B. 扩散角 C. 抗剪强度验算 D. 抗冲切破坏强度验算8、按倒梁法求得条形基础的支座反力一般与柱荷载不相等,不能满足支座静力平衡条件,其原因是 A 。计算中假设地基反力为线性分布 柱脚为不动脚支座假设地基反力为曲线分布 计算误差A , B , C , D ,9、深基础的常用类型主要包括 A 。A. 桩基、沉井及沉箱 B. 桩基、沉井及沉箱、箱基C. 桩基、沉井及箱基 D. 桩基及箱基10、对负摩擦桩,轴力最大的截面位于 D 。A. 桩的顶端 B. 底端C. 中性点处 D. 桩的竖向位移为0处11、由 B 得到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无须进行基础深宽修正。A.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按

17、理论公式计算B.地基载荷试验 C.规范承载力表格12、建筑基础中必须满足基础台阶宽高比要求的是 B 。 A 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B 砖石及混凝土基础 C 柱下条形基础 D 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13、属于非挤土桩的是 D 。A 实心的混凝土预制桩 B 下端封闭的管桩 C 沉管灌注桩 D 钻孔桩 14、下列哪种情况下不能考虑桩基承台下地基的承载力作用 A 。 A 大面积堆载使桩周土压密 B 软土层中的摩擦桩 C 桩距较大的短桩15、某箱形基础,上部结构和基础自重传至基底的压力P=130kPa,若地基土的天然重度为=18.5kN/m3,地下水位在在地表下10m处,当基础埋置在多大深度时,基底附加压力正

18、好为零 B 。A d=5.68 Bd=7.03m Cd=8.03m D d=6.03 第5页2、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的埋深、底面尺寸、所受荷载等同题1,高0.5m,底面钢筋中心距混凝土底表面的距离为35mm,柱的截面尺寸为0.5m0.5m,试计算抗冲切破坏验算中的。(要求画出计算简图)。解:基础高度h=500mm,其有效高度为h0=50035=465mm。基底净反力基础的, 所以 本题计算简图 07B计算简图07B二、单项选择题 1、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需作地基承载力验算的建筑物的范围是 A 。A 所有甲级 B 所有甲级及部分乙级 C 所有甲级、乙级及部分丙级 D 所有甲级、乙级及丙级

19、2、除岩石地基外,基础的埋深一般不宜小于 B 。A 0.4m B 0.5m C 1m D 1.5m3、上部结构为柔性结构而基础本身刚度较大的条形基础,其基础梁纵向内力计算方法应选择 A 。 A 静定分析法 B 倒梁法 C 弹性地基梁法 D 有限元法4、计算地基沉降时,荷载应采用 C 。A 基本组合 B 基本组合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C准永久组合 D 标准组合 第 6页 四、计算选择题(单选)1、独立基础埋深1.5m,基底尺寸3.5m2.5m,基底以上为粘性土,其,若基底压力,软弱下卧层顶面距基底2.0m,扩散角,则进行下卧层承载力验算时,为 kPa。(4分)A. 46.5 B. 55.7 C. 6

20、5.5 D. 74.74、条形基础埋深2.0m,持力层,所受竖向中心荷载(地面处)为,则为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基础的最小宽度为 m。(4分)5、某场区从天然地面往下土层分布为:粉质粘土,厚l1=3m,qs1a=24kpa;粉土l2=6m,qs2a=20kpa;中砂,qs3a=30kpa,qpa=2600kpa。现采用350350mm预制桩,承台底面在天然地面下1.0m,桩端进入中砂1m,初步确定其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 KN。(4分)4答案5答案五、计算题1、如图所示的柱下单独基础处于=18KN/m3的均匀的中砂中,地基承载力fa=250KPa。已知基础的埋深为2m,基底为2m4m的矩形,作用在柱

21、基上的荷载(至设计地面)如图中所示,试验算地基承载力。(本题11分) (1分) (1分) (3分)时,为 kPa。4、设柱截面为600mm400mm,基础底面尺寸为2000mm1600mm(基底长边与柱截面长边方向一致),若台阶宽高比为1:1,则刚性基础的高度至少应大于 mm5、某场区从天然地面往下土层分布为:粉质粘土,厚l1=3m,qs1a=24kpa;粉土l2=6m,qs2a=20kpa;中砂,qs3a=30kpa,qpa=2600kpa。现采用350350mm预制桩,承台底面在天然地面下1.0m,桩端进入中砂1m,初步确定其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 KN。(4分)五、计算题(2小题,共25分)

22、2、扩展基础的底面尺寸为2m1.2m,柱的截面尺寸为,中心荷载(地面处)为500kN,有效高度为0.465mm,混凝土的抗拉强度ft=1.1MPa,试验算基础的抗冲切破坏强度(提示:,取)。(要求画出计算简图)。解:基础高度h=500mm,其有效高度为h0=0.465mm。基底净反力 (2分) 基础的,,(2分)所以 (2分) (2分)(2分0.7*1.0*1100*0.436=335.72KN0.7*1.0*1100*0.436=335.72KN 故,满足抗冲切破坏要求。 第7页 5、与灌注桩相比,预制桩具有 C 的优点。A. 可采用很大的直径 B. 可采用很大的桩长 C. 桩身混凝土质量容

23、易保证 D. 可以基岩作持力层6、初步判断膨胀土的室内试验指标是 D 。 A 压缩模量 B 孔隙比 C 粉粒含量 D 自由膨胀率7、无筋扩展基础的高度由 A 确定。A. 刚性角 B. 扩散角 C. 抗剪强度验算 D. 抗冲切破坏强度验算8、属于非挤土桩的是 D 。A 实心的混凝土预制桩 B 下端封闭的管桩 C 沉管灌注桩 D 钻孔桩9、深基础的常用类型主要包括 A 。A. 桩基、沉井 B. 桩基及筏基C. 桩基、沉井及箱基 D. 桩基及箱基10、下列土中,容易产生负摩阻力的是 D 。A. 密实的卵石 B.密实的砂 C. 较硬的粘土D. 新填土11、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可由 B 确定。A. 室内

24、压缩试验 B. 原位载荷试验C.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 D. 相对密度试验12、砖石条形基础是属于哪一类基础 A 。A 刚性基础 B 柔性基础 C 轻型基础13、全补偿基础地基中不产生附加应力,因此,地基中 B 。A 不会产生沉降 B 也会产生沉降 C 会产生很大沉降14、利用文克勒弹性地基模型求得地基的反力,其目的是为了计算 C 。 A 地基的沉降 B地基的承载力 C 基础结构的内力15、由 B 得到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无须进行基础深宽修正。 A.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按理论公式计算 B.地基载荷试验 C.规范承载力表格四、计算选择题1、独立基础埋深1.5m,持力层,所受竖向中心荷载F为(地面处),若基

25、础一边的长度为2.5m,则为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另一边的最小尺寸为 2、条形基础宽1.2m,埋深2m,基底以上为粘性土,其,若基底压力,软弱下卧层顶面距基底1.5m,扩散角,则进行下卧层承载力验09A一 单项选则1根据现场单桩静载试验,所提供的承载力数值为 C 。A基本值 B设计值 C极限值 D特征值2对于四层框架结构,地基表层土存在4m厚的“硬壳层”,其下卧层上的承载力明显低于“硬壳层”承载力。下列基础形式中较为合适的是 B 。 A 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 B 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C 灰士基础 D 砖基础3 C 应验算其稳定性。A.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 B.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C. 经常承

26、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4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高度由 C 确定。A. 刚性角 B. 扩散角 C. 抗剪强度验算 D. 抗冲切破坏强度验算5对负摩擦桩,轴力最大的截面位于 C 。A. 桩的顶端 B. 底端C. 中性点处 D. 桩的竖向位移为0处6根据地基承载力确定桩数时,荷载应采用 D 。A 基本组合 B 基本组合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 C准永久组合 D 标准组合7下列哪种情况下不能考虑桩基承台下地基的承载力作用 A 。 A 大面积堆载使桩周土压密 B 软土层中的摩擦桩C 桩距较大的短桩8柱下条形基础两端伸出的长度宜取多少 A 。A(1/41/3)边柱距 B(1/21/3)边柱距C(1/41/3

27、)中柱距 D 1/6 梁高9群桩基础中的单桩又叫做 D 。A单桩基础 B桩基 C复合桩基 D基桩10文克勒地基模型是属于 C 。 A 半无限地基模型 B半塑性地基模型 C线弹性地基模型三、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基础应埋在地表以下,其最小埋深为 0.5 m,且基础顶面至少应低于设计地面 0.1 m。2桩的间距一般采用 34倍 桩径。3膨胀土产生膨胀的原因是其组成成分中含有较多 亲水性 矿物和外界 含水性 的变化。4筏形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30 。5桩基础按承载性状分类有 端成型桩 、摩擦性桩。6倒梁法 和 静定分析法属于柱下条形基础内力计算的简化方法。四、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

28、及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5分)1.基础的埋置深度受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ABCD)A 土层的性质和分布 B 地下水位的高低C 荷载的性质与大小 D 地基条件2.以下哪些基础形式属浅基础(BD)A沉井基础 B扩展基础 C地下连续墙 D墙下条形基础3.下列桩中属于挤土桩的有(AB )A 实心的预制桩 B 下端封闭的管桩C 钻孔灌注桩 D H型钢桩4.桩端的持力层可选择( ABC )A 坚实的土层 B 岩层C 中等强度的土层 D 淤泥质土5. 矩形截面柱的矩形扩展基础,应验算哪些截面处的受冲切承载力( BD )A柱子中心线处 B.柱子与基础交接处C.基础底面钢筋面积变化处 D.基础变阶处五、计算选择题(单选)(选择正确答案并写出计算过程,答案不正确、无过程、过程不正确均不得分。每题4分,共计20分)六、设计计算(20分)某钢筋混凝土独立柱基础,所受荷载如图示。试设计基础底面尺寸。 (d=1.1、b=0.0) 第1页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