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精编】[生产管理]企业生产管理.docx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093501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1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精编】[生产管理]企业生产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22精编】[生产管理]企业生产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精编】[生产管理]企业生产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精编】[生产管理]企业生产管理.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2页 共32页企业生产管理生产管理是对企业产品生产的计划、组织和控制。加强生产管理,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正确确定企业以及各个生产单位的生产任务,做好日常生产活动的协调和控制,搞好生产现场管理,不仅可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而且是合理利用企业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第一节 企业生产管理概述一、生产管理的有关概念(一)生产的概念生产,是通过劳动,把资源转化为能满足人们某些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过程。需要指出的是,生产过程的输出,不仅指有形的实物产品,还包括无形的产品服务。西方学者习惯于将与工厂联系在一起的有形产品的制造称为生产,而

2、将提供劳务的活动称为运作,或把两者结合起来并称为生产与运作。(二)生产过程企业生产过程就是在企业活动过程中,把资源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价值增值过程。包括基本生产、辅助生产、生产技术准备和生产服务等企业范围内各种生产活动协调配合的运行过程。产品生产过程,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使之转化为成品的一系列生产活动的运行过程。一般包含加工制造过程、检验过程、运输过程和停歇过程等。产品生产过程是企业生产过程的核心部分。生产过程示意图(三)生产类型按一定标志对生产过程划分的类别就是生产类型。生产类型可从多角度划分。1、 按工艺特点分为,采掘提取型、合成型、分解型、调制型、装配型。2、 按物流特点

3、分为,连续型、离散型。3、 按任务确定方式分为,订货型、备货型。4、 按生产批量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单件生产。不同的生产类型其工作重点是不同的。以按物流特点分类(连续型、离散型)为例:生产系统按物流特点分类的工作重点离散型连续型组织特点的区别复杂一次性工作重点的区别提高柔性设备预防物料管理的重点外协管理采购管理计划管理的重点作业计划主体计划生产控制的重点配套性过程控制库存控制的特点重点在期重点在量重点控制的物料半成品成品(四)生产能力企业的生产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合理的、正常的技术组织条件旧,所能生产的一定种类产品的最大数量。它是反映企业生产可能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企业安排生产

4、任务,制定规划的依据。目前,我国的生产能力主要从用途和结构角度进行分类。 1从用途的角度分为设计能力、查定能力和计划能力。设计能力是企业在设计任务书和技术文件中所规定的、在正常条件下应达到的生产能力。查定能力是指经过技术改造或革新,原有设计能力发生实际变化,进行重新调查和核定后的生产能力。计划能力又称为现实能力,指在计划年度内,依据现有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以及年度内能够实现的技术组织措施而实际能够达到的生产能力。计划能力是编制年度生产计划和各项指标的依据。2按结构分为单机生产能力、环节生产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从结构上看,单机生产能力决定环节生产能力,环节生产能力决定综合生产能力,综合生产能力受环

5、节中最薄弱部分生产能力制约。表 不同生产类型的特点比较项目大量大批成批生产单件小批产品品种单一或很少较多很多产品产量很大较大单个或很少工作地工序数目1道或2道工序较多很多设备布置按对象原则,采用流水生产或自动线既有按对象原则排列又有按工艺原则排列的基本按工艺原则排列生产设备广泛采用专用设备专用、通用设备并存采用通用设备设备利用率高较高低应变能力差较好很好劳动定额的制定详细有粗有细粗略劳动生产率高较高低计划管理工作较简单较复杂复杂多变生产控制容易难很难产品成本低较高高产品设计易按“三化”设计“三化”程度较低按用户要求设计二、 企业生产管理的内容、目标与基本问题 (一)企业生产管理的内容 生产管理

6、是对生产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过程的管理,它包括对生产活动进行计划、组织与控制。生产系统的设计包括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和设计、生产设施的定点选择、生产设计布置和工作设计等。生产系统的设计对其运行有先天性的影响,其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该系统的设计运行的绩效,甚至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兴衰。生产系统的运行,主要是在现行的生产系统中,组织如何适应市场的变化,按用户的需求,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生产系统的运行涉及生产计划、组织与控制三个方面。计划方面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何时生产,包括预测市场需求,确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种类与数量,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等。组织方面解决如何合理组织本企业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

7、动对象和信息等生产要素,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而合理的利用。控制方面解决如何保证系统按计划运行,包括生产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物质消耗与库存控制以及成本控制等。(二)企业生产管理的目标1为保证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组织生产过程按计划要求高效运行,全面完成产品品种、质量、产量、成本、交货期和环保与安全等各项要求。2有效利用企业的制造资源不断降低物耗,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在制品,压缩占用的生产资金,以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3为适应市场、环境的迅速变化要努力提高生产系统的应变能力,使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推出新产品,并使生产系统适应多品种生产,能够快速地调整生产,进行品种更换。如果用一

8、句话来概括生产管理的目标,那就是:高效、低耗、灵活、准时地生产合格产品或提供满意服务。(三)企业生产管理的基本问题1如何保证和提高质量。质量包括产品的使用功能、操作功能、安全性能和保全性能等多方面含义。这些特性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相应地转化成为产品的设计质量、制造质量和服务质量问题质量管理。2如何保证适时、适量地将产品投放市场。在现代化大生产中,生产所涉及的人员、物料、设备、薪酬等资源成千上万,如何将全部生产要素在它们需要的时候组织起来,筹措到位,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生产管理所要解决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产品数量与交货期管理。3如何才能使产品价格既为顾客所接受,同时又为企业带来利润。它涉及人

9、员、物料、设备、能源、土地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运用,涉及生产率提高,还涉及资金的运营和管理问题。归根结底,它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如何努力降低生产运作成本成本管理。上述三个问题历来是生产管理的基本问题,而今天还需要考虑以下两个问题:4如何提供独具特色的附加服务。如何提供附加服务,对于产品制造企业而言,随着产品的技术含量、知识含量的提高,在产品销售过程和顾客的使用过程中,所需要的附加服务越来越多。当制造产品的硬技术基本一样时,企业通过提供独具特色的附加服务,就有可能赢得独特的竞争优势。对于服务业企业来说,在基本服务之外提供附加服务,也会赢得更多的客户。一些跨国公司如IBM、索尼等就是十分重视提供优良

10、的服务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我国的企业如海尔也是大打服务牌,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5如何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企业在生产对社会有用的产品的同时,也会生产出一些负产品如废水、废气、废渣等,从而对环境造成污染。当今,保护我们共同生存的环境,合理获取、节约利用资源,保持可持续发展已经是人类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企业对此也责无旁贷,为了实现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目标,企业应当在生产运作管理中注意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 以上五个问题,构成了当今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问题。因为本书中专门有相关章节来详细论述质量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和设备管理,在本章中就只介绍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的内

11、容。三、 现代生产管理与传统生产管理的区别生产管理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11年以前的时期。机械时钟的发明和制造要求人的活动必须精确地协调一致起来,人们还逐渐认识了零件标准化和劳动分工的意义。第二个阶段是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为代表的管理理论所奠定的基础。具体包括动作研究、工业心理研究、移动装配原理、数理统计理论在生产管理中的运用,运筹学、系统论方法的应用等等。第三个阶段是以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根本的特征。70年代以后,美国和欧洲开始推出专门解决生产和库存管理难题的管理软件包。这些软件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管理者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并迅速得到推广,从而使企业管理的状

12、态和水平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与此同时,成组技术和柔性制造系统在工厂里得到了应用,无人工厂开始出现。这些对于解决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与工作效率的矛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1现代生产管理面更宽一方面,传统生产管理的范围集中在制造业,而现代生产管理的范围则扩展到服务业;另一方面,传统生产管理的着眼点主要在生产系统内部,即着眼于一个开发、设计好的生产系统内,对开发、设计好的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计划、组织与控制,而现代生产运作管理既包括对生产运作系统内部运行的管理,又包括对生产运作系统设计的管理。2现代生产管理在管理组织结构和管理技术方法更先进由于计算机已经替代手工成为企业管理的主要手段,各项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手

13、段日新月异,加之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企业生产类型的主流已由大量大批的生产类型转化为多品种、中小批量的生产类型,因此,现代生产管理与传统生产管理相比,无论是在管理组织结构还是在管理技术方法上,都更先进。一些新型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如精益生产方式、敏捷制造等相继出现,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产量的质量不断提升,显示出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大生命力。第二节 生产过程组织一、生产系统(一)生产系统的含义及构成要素生产系统是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并将投入要素转换成为某种产出要素的一个有机整体。生产系统是企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支撑企业生产过程运行的物质基础。生产系统由系统的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生产系统的硬件通常是

14、指生产场地、厂房、机器设备、工位器具、运输工具以及各种生产设施。这些构成生产系统的物质形式。这些硬件要按一定的数量比例和一定的空间布局进行配置。硬件要素的构成反映生产系统的工艺特征和技术水平,决定生产系统的功能特点和生产能力。建立一个生产系统,硬件部分需要大量的投资,而且一旦建立并形成一定的组合关系之后,要改变其状态比较困难,这就要求在规划设计生产系统的配件时应慎重行事。生产系统的软件是指生产组织形式、人员配备要求、工作制度、运作方式经及管理上的各种规章制度。它是安排和控制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规范和手段。建立生产系统的软件所需投资相对较小,并且建立以后,允许灵活地改变、调整它的组成和内容。所以采

15、用何种软件,其决策的风险不像硬件部分那么大。但是软件系统的组成因素比较复杂,特别是在实施时受人的因素的影响较大,往往同一套制度和方法,由于贯彻时把握上的不一致,产生的效果便会有很大的差异。这是软件系统的重要特点。(二)生产系统的功能目标如何构造企业的生产系统,取决于对系统提出什么样的功能要求。制造企业生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制造产品。要制造什么样的产品决定了需要什么样的生产系统。一个企业决定生产何种产品,受社会需求和市场竞争状况的影响,也决定于企业采用何种经营战略。所以设计和构造一个生产系统,要求它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就取决于用户对产品的要求和企业的经营战略。具体地说用户需求就是用户对产品的各种要求

16、。用户的需求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七个方面:1款式。其表现形式为产品品种规格的特殊性、产品系列的宽度和纵深度、产品品种的新颖程度等。对品种款式的不同要求,反映了用户需求的多样性。2质量。它表现为产品的使用功能、外观、可靠性、寿命和经济性。对用户需求的满足程度是评价产品质量高低的标准。3数量。用户对产品数量的需求是因时因地变化的,这就形成市场需求的波动起伏。4价格。指用户为获得产品的使用价值所需付出的代价,包括产品的销售价格,以及在产品使用过程中需支出的各种费用(如消耗的动力、维修费用、占用的空间等),还涉及与可替代产品的比价,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差价等。5服务。指售前、售后对用户提供的服务,如使用培训、

17、安装服务,使用过程中提供的维修、保险等,以及在产品更新换代后为老产品提供的服务保障等。6交货期。用户对产品有交货时间的要求,对生产通用产品的企业而言应有随时提供现货的能力,对专用产品则通过合同与用户商定交货期限。7环保与安全。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应该为用户提供安全保障。有些产品在这方面有特殊的要求,如飞机、电梯、锅炉、儿童玩具等等。环保的要求是指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使用过程及其报废时,不对环境产生污染。用户对产品提出的上述七方面的要求,是通过企业生产系统加工出相应的产品来得到满足的。为了使产品能满足用户提出的这样或那样的要求,生产系统就需要具有这样或那样的功能。相应地,企业的生产系统就应该具备七个方

18、面的功能,形成生产系统基本的功能目标体系。1创新。即生产系统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对产品系列宽度和深度的扩展能力。创新能力还表现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吸收能力、应用能力和系统自我完善的能力。2生产质量。指生产系统对产品质量的保证能力。生产系统从产品设计、制造工艺、原材料供应和作业过程等多方面来控制产品的质量,使之达到规定的标准,使顾客满意,并能保持质量的稳定性。3柔性。生产系统对产品品种款式和生产数量变化的应变能力。由于市场需求多变,而且变化的速度大大加快,因此对生产系统的柔 性要求将越来越高。4成本。指生产系统对产品制造成本的控制能力。保持低的成本水平,企业在价格上才有竞争优势。5继承性。产品

19、升级或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为了使用户在产品升级后减少损失,就要求所生产的产品有继承性和可扩展性和兼容性。6按期交货。产品能否按期交货,取决于产品的生产技术准备周期和制造周期。缩短准备周期和制造周期,提高按期交货的保证能力,与生产系统的组织形式及所采用的计划控制方式有密切关系。7环保与安全。要使产品满足环保与安全的需要,就要求企业的生产系统成为绿色生产系统,在制造过程不对环境产生污染,生产的产品符合安全要求和不污染环境的绿色产品。以上这七项功能就是生产系统的功能目标体系。它们是一个整体,只有每一项功能都达到当时社会要求的基准水平,生产系统产出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上销售。用户的需求通过产品转化为对生产

20、系统的功能要求,在这一转化过程中还受到企业经营战略的影响。由于用户需求的差异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为了争夺市场,常常采用市场细分化的经营策略。此时,企业已不满足于自己的产品能达到上述七方面的基准要求,而且还要求产品具有一定的特色,即能满足目标市场中用户提出的特殊需求。用户需求与生产系统功能目标的关系图二、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一)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过程组织是指以最佳的方式将各种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对生产的各个阶段、环节、工序进行合理的安排,使其形成一个协调的系统。具体来说就是对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以及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阶段、工序的合理安排,使之在空间上衔接,时间上紧

21、密配合,形成一个协调的产品生产系统。它的基本任务是保证产品制造的流程最短、时间最少、耗费最省,并按照计划规定的产品品种、质量、数量、期限等生产出社会需要的产品。合理组织生产过程要满足以下要求:(二)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1传统意义上的要求包括: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生产过程的连续性是要求产品生产过程的各个工艺阶段、工序之间在时间上紧密衔接,连续进行。它表现为产品及其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始终处于运动状态,不发生或很少发生中断现象。保证和提高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可以缩短产品生产周期、减少在产品数量,加速资金周转,同时能更充分地利用物资、设备和生产面积。2)生产过程的比例性生产过程的比例性是指生产过

22、程各阶段、各工序之间在生产能力上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以适应产品生产的要求。这表现在各个生产环节的工人人数、设备数量、生产速率、开动班次等,都必须互相协调配套。比例性是保证生产连续性的前提,并有利于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生产面积、人力和资金。3)生产过程的均衡性生产过程的均衡性是要求生产过程的各个基本环节和各工序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生产相同或者稳定递增数量的产品,每个工作地的负荷经常保持均匀,未出现前松后紧,或时紧时松的现象,保持有节奏的均衡生产。均衡性特点是连续性和比例性特点所决定的。生产不均衡会造成忙闲不均,既浪费资源,又不能保证质量,还容易引发设备、人身事故。 4)生产过程的平行性生产过程

23、的平行性是指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实行平行交叉作业。平行作业是指相同的零件同时在数台相同的机器上加工;交叉作业是指同一批零件在上道工序还未加工完成时,将已完成的部分零件转到下道工序加工。也就是生产过程的各工艺阶段、各工序在时间上实行平行作业,产品各零部件的生产能在不同空间进行。平行交叉作业可以大大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在同一时间内生产更多的产品。平行性是生产过程连续性的前提。 2现代意义的生产过程组织的要求:1)精确性保证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以最准确的时间、最准确的数量到达最准确的位置,并实现指定的加工。2)自动化原则自动化是提高生产效率和集约化程度的重要途径。它可能增加单位时间的产出量,生产状态稳定、

24、工作质量提高、减少物料消耗。3)柔性原则市场需求的多变性要求生产系统必须实现在极短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从一种产品的生产转换到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所谓“柔性”是指加工制造的灵活性、可变性、可调节性及便捷性。广义上说还包括服务、运输、库存等方面的灵活性。4)电算化原则在生产环节上实现电子计算机控制和管理,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各项要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在生产过程的组织、计划、控制过程中,需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时间、资金占用、有关费用等多项因素,统筹安排,提高经济效益。三、生产过程组织的基本内容生产过程的组织包括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和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一)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 生产

25、过程的空间组织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合理地设置企业内部各基本生产单位(车间、工段、班组),使生产活动能高效地顺利进行。这里主要从生产车间的设备布置角度加以说明。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有以下两种典型的形式。 1工艺专业化形式 工艺专业化又称为工艺原则,就是按照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工艺阶段的工艺特点来设置生产单位。在工艺专业化的生产单位内,集中着同种类型的生产设备和同工种的工人,完成各种产品的同一工艺阶段的生产,即加工对象是多样的,但工艺方法是同类的,每一生产单位只完成产品生产过程的部分工艺阶段和部分工序的加工任务,产品的制造完成需要各单位的协同努力。如机械制造业中的铸造车间、机加工车间及车间中的车工段、铣

26、工段等,都是工艺专业化生产单位。工艺专业化组织形式的优点是:适应性强,可以适应企业中不同产品的加工要求;便于充分利用设备和生产面积;利于加强专业管理和进行专业技术指导;个别设备出现故障或进行维修,对整个产品的生产制造影响小。它的缺点是:产品加工过程中运输路线长,运输数量大,停放、等待的时间多,生产周期长;增加了在制品数量和资金占用;生产单位间的协作复杂,生产作业计划管理、在制品管理、成套性进度管理等诸项管理工作,量大而且复杂。 工艺专业化形式适用于企业产品品种多、变化大、产品制造工艺不确定的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企业。它一般表现为按订货要求组织生产,特别适用于新产品的开发试制。2对象专业化形式对象

27、专业化又称为对象原则,就是按照产品(或零件、部件)的不同来设置生产单位,即根据生产的产品来确定车间的专业分工,每个车间完成其所负担的加工对象的全部工艺过程,工艺过程是封闭的。在对象专业化生产单位(如汽车制造厂中的发动机车间、底盘车间、机床厂中的齿轮车间、底盘车间、机床厂中的齿轮车间等)里,集中了不同类型的机器设备、不同工种的工人,对同类产品进行不同的工艺加工,能独立完成一种或几种产品(零件、部件)的全部或部分的工艺过程,而不用跨越其他的生产单位。对象专业化形式的优点是:生产比较集中,生产周期短,运输路线短,周转量小;计划管理、库存管理相对简单;在制品占用量少、资金周转快,协作关系少;有利于强化

28、质量责任和成本责任,便于采取流水生产等先进生产组织形式,提高生产效率。它的缺点是:对市场需求变化适应性差,一旦因生产的产品商场不再需求而进行设备更换,则调整代价大;设备投资大(由于同类设备的分散使用,会出现个别设备负荷不足,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利用);不利于开展专业化技术管理。对象专业化形式适用于企业的专业方向已定,产品品种稳定、工艺稳定的大量大批生产,如家电、汽车、石油化工品生产等。在实际生产中,上述两种专业化形式往往是结合起来应用的。根据它们所占比重的不同,专业化形式又可分为:在对象专业化形式基础上,局部采用工艺专业化形式;在工艺专业化形式基础上,局部采用对象专业化形式。(二)生产过程的时间组

29、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不仅要求生产单位在空间上密切配合,而且要求劳动对象和机器设备在时间上紧密衔接,以实现有节奏的连续生产,达到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设备利用率、减少资金占用、缩短生产周期的目的。生产过程在时间上的衔接程序,主要表现在劳动对象在生产过程中的移动方式。劳动对象的移动方式,与一次投入生产的劳动对象数量有关。以加工零件为例,当一次生产的零件只有一个时,零件只能顺序地经过各道工序,而不可能同时在不同的工序上进行加工。如果当一次投产的零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工序间就有不同的移动方式。一批零件在工序间存在着三种移动方式,这就是顺序移动、平行移动、平行顺序移动。 例如,某产品生产3件,经4道工序

30、加工,每道工序加工的单件工时分别为10分钟、5分钟、20分钟、10分钟,现按三种移动方式计算其生产周期,三种移动方式示意图如图8.5、图8.6和图8.7所示。1顺序移动方式顺序移动方式指一批零件在前一道工序全部加工完毕后,整批转移到下一道工序进行加工的移动方式。其特点是:一道工序在工作,其他工序都在等待。若将各工序间的运输、等待加工等停歇时间忽略不计,则该批零件的加工周期的计算公式为式中,n为该批零件数量;m为工序数;ti为第i道工序的单件加工时间。顺序移动方式的优点是:一批零部件连续加工,集中运输,有利于减少设备调整时间,便于组织和控制。其缺点是:零件等待加工和等待运输的时间长,生产周期长,

31、流动资金周转慢。 工 工序 时间(分) 序 时间 号 (分)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 10 2 5 3 20 4 10 : =3(10+5+20+10) =135(分)顺序移动方式示意图平行移动方式平行移动方式指一批零件中的每个零件在每道工序加工完毕以后,立即转移到后道工序加工的移动方式。其特点是:一批零件同时在不同工序上平行进行加工,因而缩短了生产周期。其加工周期的计算公式为公式 式中,为各加工工序中最长的单件工序时间。 采用这种移动方式,不会出现制件等待运输的现象,所以整批制件加工时间最短,但由于前后工序时间不等,当

32、后道工序时间小于前道工序时间时,后道工序在每个零件加工完毕后,都有部分间歇时间。 工 工序 时间(分) 序 时间 号 (分)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 10 2 5 3 20 4 10= (10+5+20+10)+220=85(分)平行移动方式示意图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平行顺序移动吸收了上述两种移动方式的优点,避开了其短处,但组织和计划工作比较复杂。其特点是:当一批制件在前道工序上尚未全部加工完毕,就将已加工的部分制件转到下道工序进行加工,并使下道工序能够连续地、全部地加工完该批制件。为了达到这一要求,要按下面规则运送零件

33、:当前一道工序时间少于后道工序的时间时,前道工序完成后的零件立即转送下道工序;当前道工序时间多于后道工序时间时,则要等待前道工序完成的零件数足以保证后道工序连续加工时,才将完工的零件转送后道工序。这样就可将人力及设备的零散时间集中使用。平行顺序移动方式的生产周期T平顺在以上两种方式之间,计算公式为式中,为每相邻两道工序中较短的单件工序时间。 工 工序 时间(分) 序 时间 号 (分)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 10 2 5 3 20 4 10 =3(10+5+20+10)-2(5+5+10)=95(分)平行顺序移动方式示意

34、图在选择移动方式时,应结合具体情况来考虑,灵活运用。一般对批量小或重量轻,而且加工时间短的零件,宜采用顺序移动方式,反之宜采用另外两种移动方式;按对象专业化形式设置的生产单位,宜采用平行顺序移动方式或平行移动方式;按工艺专业化形式设置的生产单位,宜采用顺序移动方式;对生产中的缺件、急件,则可采用平行或平行顺序移动方式。四、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研究分析生产过程的基本目的,在于寻求高效、低耗的生产组织形式,将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与时间组织有机结合。企业必须根据其生产目的和条件,采用适合自己生产特点的生产组织形式。(一)流水生产线流水生产线,又称流水作业线,是指劳动对象按照一定的工艺过程,顺序地、一件一

35、件地通过各个工作地,并按照统一的生产速度和路线,完成工序作业的生产过程组织形式。它将对象专业化的空间组织方式和平行移动的时间组织方式高度结合,是一种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1流水生产线的特点 流水生产线有如下特点:专业性;连续性;节奏性;比例性;封闭性。2流水线的形式和种类为了充分发挥流水线的优越性,人们创造了多种形式的流水线。按照流水线的连续程度,可分为连续流水线和间断流水线。按流水线上生产对象的数目,可分为单一品种流水线和多品种流水线。按生产对象的移动方式,可分为对象固定流水线和对象移动流水线。按流水线节拍的方法,可分为强制节拍流水线和自由节拍流水线。按流水线的机械化程度,可分为手工流水线、机

36、械化流水线和自动化流水线。按产品的运输方式,可分为普通运输设备的流水线和有专用运输设备的流水线。3流水生产必须具备的条件一个企业要建流水生产线,应进行充分的可行性分析与论证,建流水线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市场需求大,产品品种稳定且量大,以保证流水线的正常负荷;产品的结构、加工工艺、性能等应比较先进;产品的加工过程能够细分,能分解成单个的工序,以便组织生产;企业自身条件,如资金、生产面积、技术力量能达到要求;产品的检验工作能够在流水线上进行或通过工艺设备保证。(二)成组技术和成组加工单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需求出现了多品种、多变化的趋势。为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效率,出现了成组技术,使多品

37、种、小批量生产能获得流水线生产的高效率和低成本效果。成组技术是一种以零部件的相似形(主要指零件的材质结构、工艺等方面)和零件类型分布的稳定性、规律性为基础,对其进行分类、归并成组并进行编码制作,以提高加工的批量,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的技术。在应用成组技术中,发展了一具多用的成组夹具,一组成组夹具一般可用于几种甚至几十种零件的加工。成组技术根本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组织方法,它不以单一产品为生产对象,而是以“零件组”为对象编制成组工艺过程和成组作业计划。成组加工单元,就是使用成组技术,以“组”为对象,按照对象专业化布局的方式,在一个生产单元内配备不同类型的加工设备,完成一组或几组零件的全部工艺的生产组织

38、。采用成组加工单元,加工顺序可在组内灵活安排,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可获得接近于大量流水生产的效率和效益。目前,成组技术主要应用于机械制造、电子、兵器等领域。它还可以应用于具有相似性的众多领域,如产品设计和制造、生产管理等。(三)柔性制造单元柔性制造单元,即以数控机床或数控加工中心为主体,依靠有效的成组作业计划,利用机器人和自动运输小车实现工件和刀具的传递、装卸及加工过程的全部自动化和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它是成组加工系统实现合理化的最高级形式。它具有机床利用率高、加工制造与研制周期短、在制品及零件库存量低的优点。柔性制造单元与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装卸站、自动牵引车等结合,由中央计算机控制进行加工,就形

39、成柔性制造系统。柔性制造单元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功能的结合,则成为计算机一体化制造系统。总之,上述技术的出现改变了单件小批量生产的生产过程组织形式和物流方式,使之获得了接近于大量流水生产的技术经济效益,符合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小批量和定制方向的趋势,代表了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第三节 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一、生产计划(一)生产计划的三个层次制造企业的生产计划一般分为综合计划,主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三种。1综合计划综合计划又称为生产大纲。它是对企业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资源和需求之间平衡所做的概略性的设想,是根据企业所拥有的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预测对企业未来较长时间内产出内容、产出量、劳动率水平、库存

40、投资等问题所做出的决策性描述。综合计划并不具体制定每一品种的生产数量、生产时间和每一车间及人员的具体工作任务,而是按照以下方式对产品、时间和人员作安排:(1)产品。按照产品的需求特性、加工特性、所需人员和设备上的相似性等,将产品综合为几大系列,以系列为单位来制定综合计划。例如,服装厂根据产品的需求特性分为女装、男装和童装三大系列。(2)时间。综合计划的计划期通常是年,因此,有些企业也把综合计划称为年度生产计划或年度生产大纲。在该计划期内,使用的计划时间单位是月或季。在采用滚动式计划方式的企业,还有可能未来三个月的计划时间单位是月,其余九个月是季等。(3)人员。综合计划可用几种不同的方式来考虑人

41、员安排问题。例如,将人员按照产品系列分成相应的组,分别考虑所需人员的水平;或将人员根据产品工艺的特点和人员所需的技能水平分组,等等。综合计划中还应考虑需求变化所引起的人员数量的变化,以决定是采取加班还是增加聘用人数。2主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要确定每一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内的生产数量。这里的最终产品,是指对企业而言,必须最终完成、可以马上出厂的完成品,它可以是直接用于消费的消费产品,也可以作为其他企业产品的部件或配件。这里所指的具体的时间段,通常以周为单位,有时也可能是日、旬或月。3物料需求计划主生产计划确定后,生产管理部门下一步要做的事情是,保证完成主生产计划所规定的最终产品所需的全部

42、物料(原材料、零件、部件等)以及其他资源的供应。物料需求计划就是要制定这些原材料、零件、部件等的生产采购计划,外购什么,生产什么、什么物料必须在什么时候订货或开始生产,每次订多少、生产多少,等等。也就是说,物料需求计划所要解决的,是与主生产计划规定的最终产品相关物料的需求问题,而不是对这些物料的独立的、随机的需求问题。(二)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生产计划是企业经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在经营计划期间内完成生产目标的行动纲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依据,也是企业编制物资供应、财务、劳动等其他计划的主要依据。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包括产品品种、质量、产量与产值等。它们各有不同的经济内容,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企业

43、计划期内生产活动的要求。1品种指标。 产品品种指标是企业在报告期内规定生产的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种类和数量。2质量指标。产品质量指标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反映产品本身内在质量的指标,主要是产品平均技术性能,产品质量分等;另一类是反映产品生产过程中工作质量的指标,如质量损失率、废品率、成品返修率等。3产量指标。 产品产量指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实物数量和工业性劳务的数量。4产值指标。 产品产值指标是用货币表示的产量指标,能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成果,以便进行不同行业间比较。根据具体内容与作用不同,分为商品产值、总产值和净产值三种形式。上述各项生产计划指标的关系十分密切。

44、既定的产品品种、质量和产量指标,是计算各种产值指标的基础,而各项产值指标又是企业生产成果的综合反映。企业在编制生产计划时,应先落实产品的品种、质量与产量指标,然后据以计算产值指标。(三)生产计划工作的主要内容1做好编制生产计划的准备工作 这项准备工作是预测计划期的市场需求、核算企业自身的生产能力,为确定生产计划提供外部需要和内部可能的依据。生产预测。 生产预测属于市场预测的范畴,是一种侧重(年度和年度以内)以一个企业作为基本出发点的微观预测。在预测时,要重视对计划期需求特征的描述,分清是线性趋势,还是季节性变化,是独立需求还是从属需求。不仅如此,还要选择比较经济、准确的预测方法。核定生产能力。

45、 生产能力是生产系统内部各种资源能力的综合反映,直接关系到能否满足市场需要,所以,在制定生产计划前,必须核定企业的生产能力。2确定生产计划指标。 根据满足市场需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确定和优化生产计划指标。详细内容见832 生产作业计划。3安排产品的生产进度。 在编制完生产计划,确定了全年总的产量任务后,企业要进一步将全年的生产任务具体安排到各个季度和各个月份,这就是安排产品的生产进度。安排产品生产进度的总原则是:保证交货期,实现均衡生产,注意和企业技术准备工作及各项技术组织措施的衔接。不同类型的企业生产特点不同,安排产品生产进度的方法也不同。大量大批生产企业产品生产进度的安排大量生产企业,产品品种单一,产量大,生产稳定,这类企业安排产品生产进度的主要内容是将全年生产任务均衡地按季、按月分配。均衡地分配,并不等于各季各月的平均日产量绝对相等,而是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分配形式:A平均分配 在市场需求比较稳定的条件下,每隔一段时间平均日产量有所增长,某段时间的日产量基本相等。B分期递增 产量分阶段增长,每隔一段时间平均日产量有所增长,某段时间的日产量基本相等。C小幅度连续递增 由于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工人的熟练程度不断提高,各季、各月的产量逐渐地、小幅度地增长,呈梯形状态。D抛物线形递增 一般是新产品,开始批量较小,以后批量逐渐加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