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鸭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练四20180816215.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053434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鸭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练四2018081621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江鸭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练四2018081621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鸭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练四2018081621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鸭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练四20180816215.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重难点专项练(四)地球表面四个圈层联系紧密,存在物质、能量交换,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 在水循环的过程中,圈层物质进入圈层所经过的主要环节是()A. 降水 B. 水汽输送C. 蒸发 D. 径流2. 圈层的矿物质进入圈层所经历的主要过程是()A. 搬运、沉积过程 B. 侵蚀、搬运过程C. 风化、侵蚀过程 D. 变质、沉积过程3. 关于图示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各圈层上下平行分布B. 各圈层相互渗透C. 圈层单独占有空间D. 都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答案】1. C 2. B 3. B【解析】1. 由图分析可知,圈层是水圈,圈层是大气圈,在水循环的各环节中

2、,水圈中的水体进入大气圈所经过的主要环节是蒸发,故C项正确。2. 由图分析可知,圈层是岩石圈,岩石圈的矿物质通过流水侵蚀、搬运作用进入河流或其他水域,故B项正确;矿物质进入水圈与沉积作用无关,故A项错误;风化、侵蚀的产物需经过搬运才能进入水圈,故C项错误;变质作用与岩石圈中的矿物质进入水圈无关,故D项错误。3. 地球四大圈层中,岩石圈分布于最底部,大气圈分布于最上层,水圈分布于两者之间,生物圈包括岩石圈的上部、大气圈的底部和水圈的全部,四大圈层相互渗透,故B项正确,A项错误;圈层是生物圈,不单独占有空间,故C项错误;岩石圈不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故D项错误。下图为亚欧大陆40N50N四地1月和7

3、月气温距平值(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和降水距平值(该地降水与同纬度平均降水量之差)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4. 关于四地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适合热带经济作物发展B. 地夏季光热充足,雨热同期,有利于耕作业发展C. 地夏季高温多雨,光照充足,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D. 地气温年较差和降水季节变化小,农业气象灾害少5. 上述四地中,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A. B. C. D. 【答案】4. B 5. A【解析】4. 四地均位于北半球,读图,根据气温距平和降水距平曲线判断,地夏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较低,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较高,冬夏降水丰富、

4、均匀,应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不适合热带经济作物发展,A错。根据图中曲线,地夏季高温多雨,光热充足,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有利于耕作业发展,B对。地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C错。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少雨,气温年较差大,农作物品质高,D对。故选BD。5. 结合前面分析,地夏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较低,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较高,冬夏降水丰富、均匀,应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夏季高温多雨,光热充足,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两自然带植被相同,接近地中海气候,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为温带荒漠带,故选AB。 近年来,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积雪融化、冰川消失现象

5、非常严重,在过去的80年内冰川已经萎缩了80%以上。有环境专家指出,乞力马扎罗山山顶“雪冠”可能将在10年内彻底融化消失,届时乞力马扎罗山独有的“赤道雪山”奇观将与人类告别。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6. 乞力马扎罗山山顶“雪冠”渐趋缩小,反映了全球环境的某种变化。与这种变化有关的地理现象有()A. 舟山渔场出现渤海湾鱼种B. 日本本州岛樱花推迟开放C. 我国沿海地区海水侵蚀作用将减弱D. 山地针叶林带分布海拔升高7. 乞力马扎罗山()A. 所在区域河流主要为高山冰川融雪补给B. 该山地是在地垒构造的基础上形成的C. 南坡雪线位置低,主要是位于背风坡D. 冰川范围的变化与二氧化碳排放有关【答案】6

6、. D 7. D【解析】.7. 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排放增多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从而加速冰川的融化,故D项正确;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该地区河流主要以雨水补给为主,故A项错误;乞力马扎罗山为火山喷发形成,故B项错误;乞力马扎罗山位于3S附近,受东南信风控制,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大,雪线较低,故C项错误。乌拉尔山脉绵延2 000多千米,植被差异显著。读乌拉尔山脉东坡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8. 乌拉尔山脉东坡海拔400米以下自然景观变化体现出的自然带分布规律是()A. 纬度地带分异B. 干湿度地带分异C. 垂直分异D. 地方性分异9. 乌拉尔山脉东坡垂直带谱最复杂处的纬度是()A.

7、54.5 B. 56.5 C. 62.5 D. 66.510. 与54N附近云杉林相比,63N附近云杉林分布海拔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 降水丰富 B. 热量不足C. 海拔较高 D. 光照较弱【答案】8. A 9. A 10. B【解析】试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8. 从图中可看出,400米以下的自然景观随纬度变化明显,呈现出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A正确。9. 从图中可读出,54.5N处垂直带谱最丰富,A正确。10. 63N附近因纬度较高,气温低,云杉林分布海拔更低,影响因素是热量不足,B正确。读世界著名山脉、高原的雪线平均海拔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1. 有关图中山脉、高原雪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8、)A. 海拔越高,雪线越高B. 纬度越高,雪线越高C. 海拔是横断山脉与帕米尔高原雪线差异的主因D. 降水是帕米尔高原与内华达山脉雪线差异的主因12. 帕米尔高原上的布伦库勒湖高山环绕,水草丰美,该湖泊湿地主要的生态功能是()A. 发展航运 B. 旅游观光C. 调蓄洪水 D. 维持生物多样性【答案】11. D 12. D【解析】试题分析:11. 海拔与雪线不成正比关系,A错。纬度与雪线高度成反比,B错。帕米尔高原雪线低于横断山是因为前者纬度高、气温低,C错。帕米尔和内华达山纬度相近,但前者身居内陆,降水稀少;后者位于西风迎风坡,降水多,所以,前者雪线高于后者,D正确。12. 高山湖泊是多种候鸟

9、繁衍之地,珍稀水生鱼类、植物等众多,对维护生物多样性作用大,D正确。ABC均不属于湿地的生态功能。考点:影响雪线的因素,湿地的生态功能。13. 下图为欧洲传统民居从大西洋沿岸往东至俄罗斯西部的墙壁的厚度变化规律。关于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传统民居墙壁逐渐变厚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 温差逐渐变小B. 纬度越来越高C. 太阳辐射逐渐减弱D. 气候的大陆性越来越强【答案】D伊犁河谷是新疆最湿润的地区,天山山脉融化的雪水如网撒开,滋润着平原般的农耕大地。在伊犁河谷,汉族和维吾尔族人杂居在城镇和乡村,下图为伊犁河谷部分卫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4. 影响该区域城镇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 气

10、候 B. 水源C. 土壤 D. 沙漠15. 伊犁河谷中G218国道修建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有()聚落矿产资源地形气候A. B. C. D. 16. 中哈边境线附近的景观差异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 垂直分异规律C.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D. 地方性分异规律【答案】14. B 15. C 16. D【解析】14. 据材料可知,伊犁河谷位于我国西北新疆境内,深居大陆内部,距海远,降水少。据图可知,该区城镇多分布在伊犁河谷地区,该地区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和少量山地降水,所以影响该区域城镇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源。15. 影响交通线路修建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据图可知,G218

11、国道位于伊犁河谷中,地势相对平坦,起伏小,施工容易且行驶安全;同时沿线多城镇和乡村,能带动更多地区经济的发展,故正确;矿产资源和气候不是其主要因素,故错误。16. 据图可知,我国新疆和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均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远离海洋,降水少,多荒漠景观。而据图可知,中哈边境线附近有聚落存在,则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7. 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A. 从南向北逐渐升高B. 从西向东逐渐升高C. 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D. 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12、18. 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 000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 地形抬升,降水丰富B. 纬度低,气温比较高C. 距海远,降水比较少D. 山坡陡,冰雪下移快【答案】17. C 18. A【解析】试题分析:17. 读图可知,不同纬度雪线高度不同,纬度越低,雪线往往越高,反之越低,这是由于纬度不同造成太阳辐射的差异,对雪线影响也较大。18. 由于同一纬度太阳辐射能量差异不大,结合所学知识及雪线在同一纬度分布高度可知,影响同一纬度雪线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降水。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在某一地质时期与近现代的植被分布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9. P表示的典型植被是()A. 常

13、绿硬叶林 B. 常绿阔叶林C. 亚热带草原 D. 热带季雨林20. 与近现代相比,该地质时期()A. 热带范围明显扩大B. 森林分布范围更广C. 降水丰富,气候更湿润D. 处于冰期,气候更寒冷21. 图中地质时期植被的变化体现了()A.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 垂直分异规律 D. 地方性分异规律【答案】19. A 20. D 21. A【解析】19. 根据图表可知此区域位于北半球,由赤道往北逐步形成雨林、草原、荒漠带,因此P所在区域为非洲大陆。P处位于荒漠带以北,28N以北附近,因此为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0. 据地质时期与近现代植被分布情况可

14、知,与近现代相比,地质时期热带范围北界为28N,范围缩小,A项错误;森林分布范围变小,因此降水减少,B、C两项错误;针阔落叶林纬度低,大陆冰川分布纬度低,面积广,因此处于冰期,气候更寒冷,D项正确。21. 据图可知地质时期植被的变化是热量递变导致,属纬度地带分异规律。读天山博格达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22. 甲自然带是()A. 亚寒带针叶林带B.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 温带草原带D. 温带荒漠带23. 山麓到山顶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 分异规律是()A.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 垂直分异规律D. 地方性分异规律24. 山地北坡出现森林带而南坡缺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15、()A. 光照 B. 热量 C. 水分 D. 土壤【答案】22. D 23. C 24. C【解析】22. 山麓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天山博格达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形成荒漠景观,所以甲处对应的自然带是温带荒漠带。23.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山麓到山顶自然带分布体现了垂直分异规律。24. 天山的北坡位于迎风坡,降水多于南坡,导致山地北坡出现森林带而南坡缺失。25. 读我国秦岭南北两坡自然带垂直分异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比较秦岭南坡与北坡植被长势的差异并说明原因。(2)秦岭及周边地区生物多样性显著,试说明原因。【答案】(1)差异

16、:秦岭南坡植被长势优于北坡。原因:与北坡相比,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比北坡丰富;秦岭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南坡为向阳坡,热量条件比北坡好。(2)地跨亚热带与暖温带,自然环境南北分异明显,且山地垂直分异显著,为生物提供多样的生存环境。【解析】试题分析:(1)秦岭的南坡为位于亚热带,北坡为温带,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热量条件南坡优于北坡,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北坡为背风坡,所以南坡的水分条件优于北坡,因此南坡的水热条件比北坡要好,所以秦岭南坡的植被生长条件比北坡好。(2)生物多样性显著说明秦岭山地植物生长条件较好,一方面秦岭北部属于暖温带,南部属于亚热带,南北分异规律明显;另一方面,秦岭海拔较高

17、,山地的垂直分异规律明显,植物种类复杂多样。考点:山地的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材料二2013年1月上旬乙岛气温高达40,极端高温引发了森林大火,该岛经济损失严重。图中丙湖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不到120毫米,而年蒸发量达2 500毫米,湖泊经常干涸。材料三甲河的主要特点是河流源于降水丰富的东部高地,流经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的广大平原地带,导致中下游流量较小,为使中下游发展农牧业,当地修建了引水工程,但在引水灌溉过程中也引发了一些生态问题,下图为灌溉增加引起的生态问题示意图。(1)分析乙岛西侧受森林大火的影响较小的自然原因。(2)分析丙

18、湖地区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的原因。(3)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说明甲河流中下游引水灌溉面积增加对其他自然要素的影响。【答案】(1)西侧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降水较多;受盛行西风影响,火势向东蔓延。(2)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位于大分水岭西侧,处在东南信风的背风坡;纬度低,气温高。(3)径流方面:地表径流减少;地下水水位上升;河流水质变差。土壤方面:土地盐碱化。生物方面:湿地减少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解析】(1)受森林大火的影响较小的自然原因可以从降水量和盛行风的角度考虑,乙岛位于40S以南,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盛行西风,乙岛西侧处于西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多,受盛行西风影响,火势向东

19、蔓延,所以乙岛森林火灾主要位于该岛的东部。(2)蒸发量和降水量与气温、地形、气压带和风带有关,具体结合该湖所处的纬度、所处的气压带,以及地形和盛行风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中的示意图,甲河流中下游引水灌溉面积增加对其他自然要素的影响从径流、土壤和生物等方面作答即可。27. 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呈现热带稀疏草原的自然景观,这一现象引起地理工作者的思考。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旱、雨两季。专家研究认为,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旱季比岛内其他地区更干旱,是那里形成热带稀树草原景观的关键因素。材料二海南岛旱季以偏东风为主。材料三海南岛西部一些地方沉积岩透水性强,地表水易

20、于渗漏。月份降水量(毫米)平均风速(米/秒)日照时数(时)东方海口琼海东方海口琼海东方海口琼海1126.581.3159.64.62.62.7202.2144.8121.11213.934.968.24.52.42.5187.0131.3112.217.619.531.44.22.52.4179.2109.1116.3214.235.043.54.12.62.6147.698.7101.6317.450.647.53.92.82.9185.3137.3150.3430.0100.2125.44.12.72.9213.9167.9181.4(1)海南岛西部的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反映了什么地域分异现象

21、?说明判断理由。(2)海南岛西部“旱季更显干旱”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降水量低。从风向、地形角度分析降水量低的原因,并概括造成这里“旱季更显干旱”的其他因素及其作用。【答案】(1)现象: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理由: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应该出现的是热带季雨林景观,而海南岛西部却呈现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因此其反映的是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2)原因:海南岛旱季以偏东风为主,由于水汽受到中部山脉阻挡与拦截,西部为雨影区,降水明显减少。因素及作用:风速大,日照长,导致蒸发量大;岩石和土壤持水性差,旱季土壤含水量更小。因此,这里旱季更旱,不利于热带季雨林的生长。【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2、(1)地域分异现象分为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两种,非地带性现象是由于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形成的。分析图文资料可知,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与该气候相应的景观是热带季雨林景观;但是海南岛西部由于位于山地的背风坡,受夏季风的影响较小,降水少,形成了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反映了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2. 答题时注意角度。从风向角度,海南岛旱季(即冬季)盛行偏东风;从地形角度,海南岛西部位于山地的背风坡、为雨影区,偏东风带来的水汽受到山地的阻挡与拦截,降水减少;其他因素及作用:由材料三可知,海南岛西部旱季降水少,晴天多,日照长,且风速较大,蒸发旺盛;海南岛西部一些地方沉积岩透水性强,地表水易于渗漏,使得土

23、壤含水量小;这些导致海南岛西部旱季更旱。28. 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在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环状自然带格局。(1)判断A、B两地所属的自然带类型,解释导致这两个自然带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2)阐述图中B、C、D、三地水分差异及其主要原因。(3)以C地所在的自然带为例,分析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答案】(1)类型:A地所在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B地所在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原因:这两个自然带所处纬度不同,获得热量不同(2)水分差异:B、C、D三地均受到南半球东南信风带的影响。B地位于迎风坡,可以获得较充沛的来自

24、海洋的水汽,因此降水最多;C地虽然距海岸线不远,但由于受到地形影响,位于背风坡,因此降水量明显少于B地;D地位于西海岸,东南信风表现为离岸风,水汽含量较低,因此降水量最低。(3)C地位于热带稀树草原带,降水相对较少,气候较为干旱,适合发展畜牧业或小麦种植业。【解析】第(1)题,A、B两地都位于大分水岭东侧,都较湿润,差异是纬度导致的热量不同。第(2)题,B、C、D三地纬度差异不大,但B在大分水岭的东侧迎风坡,C在背风坡,而D在大陆西岸,故所受大气环流不同。第(3)题,C地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相对较少,气候较为干旱,自然带为热带稀疏草原带,所以适合发展畜牧业或小麦种植业。答案:(1)类型:A地所在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B地所在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原因:这两个自然带所处纬度不同,获得热量不同。(2)水分差异:B、C、D三地均受到南半球东南信风带的影响。B地处于迎风区,可以获得较充沛的来自海洋的水汽,因此降水最多;C地虽然距海岸线不远,但由于受到地形影响,处于背风坡,因此降水量明显少于B地;D地位于西海岸,东南信风表现为离岸风,水汽含量较低,因此降水量最低。(3)C地位于热带稀疏草原带,降水相对较少,气候较为干旱,适合发展畜牧业或小麦种植业。- 1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