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指导 活页作业23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035569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指导 活页作业23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指导 活页作业23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指导 活页作业23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指导 活页作业23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含解析)新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活页作业(二十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一、选择题1 (2013北京门头沟模拟)人们发现,若对某种害虫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进行防治,其灭虫效果常会逐年降低。与这种现象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农药导致害虫基因突变,害虫分解这种农药的能力增强B农药对害虫起选择作用,抗药个体生存下来的几率更高C使用农药后,害虫种群基因频率未发生改变D使用农药后,害虫立即向未施药的田野转移答案:B答案:C3在调查某小麦种群时发现T(抗锈病)对t(易感染)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种群可以自由传粉,据统计TT为20%,Tt为60%,tt为20%,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致使全部的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计算该小

2、麦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A50%和50% B50%和62.5%C62.5%和50% D50%和100%解析:小麦种群中TT为20%,Tt为60%,tt为20%,所以T的频率为20%1/260%50%;感染锈病后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不能产生后代,所以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T、Tt的频率分别为1/4和3/4,所以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的频率是1/41/23/462.5%,所以选B。答案:B4(2013大连双基测试)图中甲、乙、丙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三种作用类型,其中最易产生新物种的是()A甲B乙 C丙D甲、乙解析:两种群存在明显的不同方向的变异倾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

3、易产生新物种。答案:C5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解析:由题意可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40%,a的基因频率为60%,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的百分比为40%40%16%,aa个体的百分比为60%60%36%,Aa个体的百分比为48%,A的基因频率为16%48%1/240%;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为16%48%1/428%,aa个体的百分比为36%48%

4、1/448%,Aa个体的百分比为1/248%24%,A基因频率为28%1/224%40%。答案:C6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解析:A项中,b和d不一定达到生殖隔离;B项中,由于a1和a2的地理隔

5、离,d和c有可能存在生殖隔离,C项中,a1中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不一定相同;D项中,a1中外迁群体与当地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一定相同,但如果只发生地理隔离,而没有发生生殖隔离,则c和d可能是一个物种。答案:B7(2013武汉模拟)下列关于基因及基因型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突变既可能改变基因的结构,又可能改变基因的数量或排列顺序B自然选择通过选择不同表现型的个体,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CS型肺炎双球菌的基因位于拟核的染色体上,呈线性方式排列D基因型为Aa的植物自交,其雄配子比雌配子的数量多答案:C8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经过连续n次自交,获得的子代中,Aa的频率

6、为(1/2)n,AA和aa的频率均为(1/2)1(1/2)n。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以肯定该种群在这些年中()发生了隔离发生了基因突变发生了自然选择发生了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没有发生生物进化A BC D答案:D9(2013绍兴期末)如图中的A,B,C表示3个自然条件有差异的地区,地区间的黑粗线表示存在一定的地理隔离。A地区某些个体由于某种特殊原因分布到B,C地区,并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3个种群。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C乙、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D甲、丙种

7、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解析: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而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具有生殖隔离;A地区的某些个体由于特殊原因分布到B,C地区,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并分别发展为乙和丙,说明甲、乙、丙三个种群存在着生殖隔离,基因库存在较大差异,种群间无法进行基因交流;乙、丙两个种群存在生殖隔离,基因库差异很大,基因频率不同;甲、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但两种群中也可能存在着相同的基因(如控制ATP合成的基因等)。答案:B10由地震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某时间段内岛上鸟的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两岛上的鸟类存在地理

8、隔离,不同种的鸟类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B甲岛较乙岛鸟种类增加更多,可能是甲岛的环境变化更大C两岛的鸟类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且两个基因库间的差异越来越大D两岛上鸟类的种类虽然不同,但最终两岛上鸟类的数量趋于相同解析:种群的基因库指同种生物构成的同一种群的全部个体的全部基因,甲岛和乙岛都有不同的鸟类。答案:C11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下列事实不属于共同进化的是()A随着工业的发展,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温升高B随着光合生物的出现,大气中有了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C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马和猎豹都能迅速奔跑,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D4亿年前形成了原始的陆生植物,随后出现了适应陆地生活的

9、动物解析:随着工业的发展,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温升高,这属于环境污染,不属于共同进化。其他三个选项都体现了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选择属于共同进化。答案:A12.右图是对一个物种中两个亚种种群(种群数量较大)的某一性状测量的结果绘制的曲线图,如果将这两个亚种置于同一生态系统中,并使之随机交配而进行基因交流,在进行了相当长时间的基因交流后,根据预测的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你认为比较合理的是()解析:亚种的形成是由于地理隔离而形成的生物性状有所不同的两个种群,但两个种群间不存在生殖隔离。故在两个种群内的个体在再次相遇时,由于可以进行基因交流会重新形成一个种群,即符合B项曲线所表

10、示的内容。答案:B二、非选择题13(2013荆州模拟)图1显示了某种甲虫的两个种群基因库的动态变化过程。种群中每只甲虫都有相应的基因型,A和a这对等位基因没有显隐性关系,共同决定甲虫的体色,甲虫体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1)在种群1中出现了基因型为AA的甲虫,A基因最可能的来源是_。AA个体的出现将会使种群1的_发生改变,导致生物进化。(2)由图1可知,种群1和种群2(选填“是”或“不是”)_同一物种。(3)根据图1两个种群中不同体色的甲虫分布比例,可以初步推测种群2中具有基因型_的个体更能适应环境,基因A和a在该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发生变化是_的结果。(4)图2中的甲虫具有多

11、种体色,体现了生物的_多样性。解析:(1)新基因的产生最可能的来源是基因突变;新基因的出现将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导致生物进化。(2)种群1和种群2之间发生基因交流,没有形成生殖隔离,是同一物种。(3)从图1中可以看出,种群2中灰色个体生存的数目多,说明aa的个体更能适应环境,基因频率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4)甲虫体色的多样性体现了生物的基因的多样性。答案:(1)基因突变基因频率(2)是(3)aa自然选择(4)基因14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图1(1)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_、_。(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

12、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这是生物进化的_。(3)小岛上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加剧。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_。图2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_发生了改变。(5)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图2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_多样性。解析:(1)生物进化的过程包括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

13、化的方向、隔离导致新物种的产生。(2)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为一个种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3)种群中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为基因库。(4)由于过度繁殖,种群密度增大,种内斗争加剧。性状的有利与有害是相对的,当环境缺少食物时,联趾个体适合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更适应环境。环境对生物性状的选择从分子水平看是对有利基因的选择,从而引起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5)同一物种个体间的差异为遗传多样性。答案:(1)突变(变异)、自然选择(2)种群基本单位(3)基因库(4)生存斗争(种内斗争)联趾型个体趾间有蹼,适合于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因此,在岛上食物短缺时,联趾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机会较多(合理即

14、可)基因频率(5)遗传15某地区从1964年开始使用杀虫剂杀灭蚊子幼虫,至1967年中期停用。如图是五年间蚊子幼虫基因型频率变化曲线。R表示杀虫剂抗性基因,S表示野生敏感型基因。据图回答:(1)R基因的出现是_的结果。(2)在RR基因型频率达到峰值时,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和1%,此时R基因的频率为_。(3)1969年中期RR基因型几近消失,表明在_的环境条件下,RR基因型幼虫比SS基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_。(4)该地区从此不再使用杀虫剂。预测未来种群中,最终频率最高的基因型是_,原因是_,_。答案:(1)基因突变(2)97%(3)不再使用杀虫剂低(4)SS在不使用杀虫剂环境下,持续的选择作用使R基因频率越来越低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