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名师对话】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2-1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029467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名师对话】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2-1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与名师对话】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2-1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与名师对话】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2-1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名师对话】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2-1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时作业(十六)一、选择题1(2012长沙一中调研)“DNA分子是由两条同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的双螺旋结构,核糖与磷酸分子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内侧的碱基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这段关于DNA结构的说法有几处错误()A1处B2处C3处D没有错误【解析】 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与磷酸分子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因此这段说法中存在两处错误。【答案】 B2(2012山东临沂一模)一对表型正常夫妇,生了一个克氏综合征其染色体组成是(44XXY)并色盲的儿子,那么染色体不分离发生在()A女方减数第二次分裂B女方减数第一次分裂C男方减数第一次

2、分裂 D男方减数第二次分裂【解析】 克氏综合征儿子色盲,说明两条X染色体上都有色盲基因,夫妇正常,则色盲基因只能来自于母亲,C、D错误;母亲正常,应该为色盲携带者,因此男孩的两个色盲基因只能由于母亲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体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后,没有分离造成,而不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开造成的,故A正确、B错误。【答案】 A3(2012东北三省四市联考)下列有关正常雌果蝇(2N8)体内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核膜解体核仁消失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均可以发生基因重组C正常情况下次级卵母细胞中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D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

3、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解析】 有丝分裂前期核膜解体、核仁消失,末期核膜、核仁再现,A错误;减前期和后期分别发生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与非同源染色体间的自由组合,这两种变异都属于基因重组,B正确;正常情况下,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次级卵母细胞中会出现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它们是由同一条染色体的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不是同源染色体,此时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C错误;由于减后期的同源染色体分离,减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此时细胞中只有2个染色体组,D错误。【答案】 B4(2013河北质量监测)假设取一个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受精卵,用15N标记细胞核中的DNA,然后放在不含15N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进行连续

4、两次有丝分裂,形成四个细胞,这四个细胞中含15N的细胞个数可能是()A2B3C4D前三项都对【解析】 此题要注意染色体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同时还要注意有丝分裂时期姐妹单体分开,姐妹单体分开后到达细胞的哪一极也是随机的。【答案】 D5(2012广东揭阳一模)下图示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几个时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有2个四分体B乙图中一定有等位基因存在C丙图内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D丙图表示次级精母细胞【解析】 甲图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无四分体,A错;乙图处于减中期,同源染色体已经分离,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已经分离,故乙图中无等位基因的存在,B错;丙图位于减后期,为初级精母细胞或初

5、级卵母细胞,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此时期,C正确,D错误。【答案】 C6(2012江苏淮安第三次调研)图为某高等生物细胞某种分裂的两个时期的结构模式图,a、b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关于两图叙述错误的是()A图1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期没有遗传物质的复制B两图说明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C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不发生在两图所处的分裂时期D若两图来源于同一个卵原细胞,且图2是卵细胞,则图1是次级卵母细胞【解析】 图1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2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遗传物质的复制发生在间期,A正确;由图1、2看出联会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B正确;等位基因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6、后期,C正确;假设两图由一个卵原细胞分裂而来,若图2是卵细胞,则图1为第一极体,D错误。【答案】 D7(2012山东兖州)根据每个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睾丸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归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1所示;将睾丸中参与配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归为D、E、F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2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3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图1中的B组细胞位于图3中的甲乙段B图1中C组的细胞不都位于图3的乙丙段C图2中F组细胞变成E组细胞的过程发生在图3的丙丁段D图2中,D组细胞表示精细胞,E组细胞可以表示精原细胞,也可以

7、表示次级精母细胞【解析】 根据题意,图1表示精原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精原细胞的过程,B组细胞为DNA复制过程中的细胞,C组为DNA复制完成后但未完成染色体平均分配的细胞。图2表示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的过程,E为精原细胞或次级精母细胞,F为初级精母细胞。图3表示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形成两条染色单体及染色单体分离的过程,甲乙为DNA复制阶段,丙丁为染色单体分离阶段。综合三图分析,A项图1中B组细胞位于图3中的甲乙段正确,图1中C组细胞只有染色单体未分离的细胞才位于图3的乙丙段,故B项正确。而图中F组细胞变成E组细胞是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而非染色单体分离,故C项错误。答案选C。【答案】 C8(20

8、12温州十校联考)一个基因型为TtMm(这两对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的卵原细胞,在没有突变的情况下,如果它所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TM,则由该卵原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中,基因组成表示正确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B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C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D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解析】 卵原细胞经DNA复制后,基因型为TTttMMmm,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TT与tt分开,MM与mm分开,由

9、“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TM”可知,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的基因组成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答案】 D9在某哺乳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24)的睾丸中,细胞甲和细胞乙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数依次是24、48、48和12、24、24。下列关于细胞甲和细胞乙的分裂方式的判断正确的是()A细胞甲、乙可能都在进行减数分裂B细胞甲、乙可能都在进行有丝分裂C细胞甲、乙分别在进行减数分裂、有丝分裂D细胞甲、乙分别在进行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解析】 细胞甲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数依次是24、48、48,可判断为有丝分裂或减前期和中期细胞;细胞乙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

10、A分子数依次是12、24、24可判断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细胞。【答案】 A10(2013河北质量监测)基因型为AaXaY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正常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A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B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C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D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解析】 由题意可知,经减数分裂后,产生了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可知含A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移向了一极,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因此2

11、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而性染色体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导致X、Y两条性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移向了一极;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姐妹染色单体全部移向一极,使含AA型的配子中没有一条性染色体。【答案】 D二、非选择题11(2012湖北八校二模)下图表示某哺乳动物体内细胞的部分生命活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c细胞中的染色体共含有_条脱氧核苷酸链,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填字母)细胞。(2)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_(填字母)细胞中,h细胞的名称是_。(3)e细胞和f细胞的功能不同是_的结果,如果e变成了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则细胞的名称为_;如果变成了癌细胞,主要原因

12、是_基因发生了突变。【解析】 (1)c细胞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每个DNA有2条脱氧核苷酸链,则c细胞有16条脱氧核苷酸链。图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a、b、c、d、e、f、g,但显微镜下能看到只有c、g。(2)基因自由组合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g为初级卵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产生的h体积较大,为次级卵母细胞。(3)e细胞和f细胞同为a、d细胞的后代,功能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机体内能产生抗体的细胞为浆细胞;癌变的主要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答案】 (1)16c、g(2)g次级卵母细胞(3)细胞分化(基因选择性表达

13、)浆细胞原癌和抑癌12(2012北京海淀期中)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图2表示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1)图1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_,DE段形成的原因是_。(2)图2中_细胞处于图1中的CD段。(3)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细胞,乙细胞中的和组成_,和是_,甲细胞中有_个染色体组。(4)图2中丙细胞含有_条染色单体,该细胞处于_期。(5)图2中丁细胞的名称为_,如果丁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一定是_。若M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其原因是发生了_。【解析】 (1)图1中的BC段因DNA的复制,使染色体和核DNA数量比由1变为

14、1/2,DE段因着丝点的断裂,使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比由1/2变为1。(2)图1中的CD段表示一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故与图2的丙、丁对应。(3)分析图2可知:图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图乙为精原细胞,图丙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丁为次级精母细胞,所以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甲、乙和丙;乙细胞中的和为一组非同源染色体,是一个染色体组,和形态大小相同,但来源不同,为一对同源染色体,甲细胞内每一形态的染色体有4条,故有4个染色体组。(4)图丙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5)若姐妹染色单体上有等位基因,可能是由基因突变或四分体时期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引起的。【答案】 (1)DNA复制着丝点分裂(2)丙、丁(3)甲、乙、丙一个染色体组一对同源染色体4(4)8减数第一次分裂后(5)次级精母细胞常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基因重组)或基因突变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