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同步练测 新人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029347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同步练测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4届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同步练测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届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同步练测 新人教版必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同步练测 新人教版必修4.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9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3一、基础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羸弱(li) 给予(j) 谛听(d) 惶恐不安(hung) B.横祸(hng) 渊源(yun) 遵循(xn) 言简意赅(gi) C.骄躁(zo) 履行(l) 辜负(g) 休戚相关(xing) D.问难(nn) 呼吁(y) 解数(xi) 戛然而止(g)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渊源 渊源流长 无缘 孤立无援B.休憩 休戚相关 萌孽 孽根祸种C.拾掇 忧心惙惙 咄嗟 咄咄逼人D.截留 开源节流 倍增 人才倍出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也许我并没有给那个应该爱我的人带来快乐

2、,也许会节外生枝总而言之人们害怕这种爱会消失。B.亲爱的伯父,十多年没见到您了,您现在安然无恙吧!C.父爱应该受一定的原则支配并提出一定的要求,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不应该是咄咄逼人和专横的。D.他从来没见过大世面,这回一下子遇到这样复杂的事情,一时真有点六神无主。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母亲热爱新生儿,并不是因为孩子满足了她的什么特殊的愿望,符合她的想象,而且是因为这是她生的孩子。B在“质量月”活动中,他们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进行了综合治理,尤其加强了对工艺流程、验收程序的监控。C父爱应该使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最后能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能

3、够脱离父亲的权威。D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5.下列句子的修辞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母亲眺望的目光是一根无形的线,牵扯着游子的心。B临近期中考试,同学们的学习劲头像决了堤的洪水,势不可当。C女儿一听我的声音,便从屋里飞了出来。D他慢慢地拿出烟袋,慢慢地装上烟,慢慢地点上火,才慢慢地开了口。二、课堂练习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大多数八岁到十岁的儿童他们的主要问题仍然是要被人爱,无条件地被人爱。八岁以下的儿童还不会爱,他对被爱的反应是感谢和高兴。儿童发展到这一阶段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因素一种新的感情,那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孩子第一次感到要送给母亲(

4、或父亲)一样东西写一首诗、画一张画或者做别的东西。在他的生活中爱的观念第一次从“被人爱”变成“爱别人”,变成“创造爱”。但从爱的最初阶段到爱的成熟阶段还会持续许多年。进入少年时代的儿童最终会克服他的自我中心阶段,他人就不会再是实现个人愿望的工具,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实上也许更为重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通过爱他就从他的由自恋引起的孤独中解脱出来,他开始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另外他还能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他不再依赖于接受爱以及为了赢得爱必须使自己弱小、孤立无援、生病或者听话。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

5、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6.这段文字中一些词句下面的“点”是什么标点符号?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7.这段文字共使用了四个破折号,它们的作用是否相同?试分析说明。 8.文中在对“爱情的原则”进行表述时用了两句话“我爱,因为我被人爱”和“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这两句话意思相同吗?为什么? 三、课外拓展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

6、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

7、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

8、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有改动)9.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1)文章开头极力描写“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其作用是什么? (2)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母亲”这一形象的主要性格特点。 10.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作者两次写到了母亲要推儿子到北海看花,母亲的用意是什么? (2)文章结尾着重描写了“秋风

9、中正开得烂漫”的菊花,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11.根据文意,分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所表达的人物的思想感情。(1)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2)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四、语言运用12.校学生会和团委将在母亲节来临之际举办一次以“母爱颂”为主题的诗文朗诵会,邀请你做主持人,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本次诗文朗诵会写一段开场白。要求:感情热烈,语言流畅,富有文采,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格,不少于100字。 五、攻知识点13.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河水”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情景一:夏天 大雨过后 河水 情景二:冬天 中午阳光下 河水 答案与解析1.A

10、(B.“横”读hng;C.“相”读xing;D.“难”读nn,“戛”读ji。)2.C(A.“渊源流长”应为“源远流长”;B.“萌孽”应为“萌蘖”;D.“人才倍出”应为“人才辈出”。)3.B(B项“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损伤,不用于问候语。)4.C(A项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把“而且是”改为“而是”,与前面“不是”呼应;B项句式杂糅,“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应改为“围绕提高产品质量这个中心”或“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D项成分残缺,应在“父亲”后加“的高度”。)5.B(“像决了堤的洪水”是形容不好的方面,而这里是说同学们的学习劲头很足,故而不当。)6.着重号。

11、它用在句中表示这些内容是文章中特别重要或者需要引起特别注意的部分。7.不同。前三个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第四个破折号表示语意的递进。8.不同。因为两句话的因果关系是不同的:前一句是因为我被人爱,所以我要爱别人;而后一句是首先我要爱别人,这样我就能换来别人对我的爱。所以文中说前者是“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后者是“成熟的爱”。9.(1)表达“我”患病后的痛苦与绝望,反衬母亲痛苦而又坚忍的心理。(2)慈爱、坚强。10.(1)调节儿子的情绪,激发“我”战胜疾病的勇气。(2)表明“我”摆脱了痛苦的心情,变得坚强起来。结构上照应上文。11.(1)写母亲在鼓励儿子坚强地活下去,表现了伟大的母爱。(2)写

12、儿子对母亲在天之灵的深情告慰,表现了儿子要坚强地活下去的决心。12.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是为了一个温馨的节日母亲节!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最伟大的爱,那是母亲的爱。为了我们,母亲辛勤的双手布满老茧;为了我们,母亲丰腴的面容日渐憔悴;为了我们,母亲的眼角过早地爬满了皱纹;为了我们,母亲的双鬓已经开始斑白。千言万语道不尽母亲对我们的恩情,写不完我们对母亲的敬意。同学们,就让我们把最真挚的情意化为最美丽的诗文,献给我们伟大的母亲吧!13.情景一:炎热的夏天,一场大雨过后,河水泛滥,如猛兽下山,冲毁农田,阻隔交通,吞噬村庄,令无数人无家可归。情景二:晴朗的冬天,中午和煦的阳光下河水一片碧绿,清澈见底;一阵清风拂过,河水荡起涟漪,如婴儿甜蜜的笑容绽开。中学教材全解 www.jxzx.cc全解专区 金星国际教育集团 4 / 4 版权所有金星教育中学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