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3-1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经济政策同步练习同步练习(含解析) 岳麓版必修2.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022336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3-1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经济政策同步练习同步练习(含解析) 岳麓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3-1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经济政策同步练习同步练习(含解析) 岳麓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3-1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经济政策同步练习同步练习(含解析) 岳麓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3-1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经济政策同步练习同步练习(含解析) 岳麓版必修2.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3-1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经济政策同步练习同步练习(含解析) 岳麓版必修2一、选择题1(2013皖南八校联考)1922年俄共中央规定:“共产党员绝对必须参加本区或本村的农业合作社和农业集体组织。如果这种组织尚未成立,共产党员绝对必须带头创办这些组织。”这一规定的实质目的是()A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B全面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C加强农业在经济中的基础地位D最大限度推行新经济政策【答案】A【解析】农业合作社和农业集体组织属于公有制性质组织,共产党员必须参加或带头创办这些组织,体现了俄共中央力图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故选A项;全面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是在斯大林

2、时期,C项与材料不符,排除B、C两项;新经济政策的突出特征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生产,排除D项。2(2013贵州六校联盟)某历史学家在谈及对斯大林统治的看法时曾经这样说:“斯大林统治中那些与西方格格不入的部分,根子就在俄国已经存在了几百年的历史和观念中,它们作为俄国传统的一部分被斯大林接过来了。”这其中,“那些与西方格格不入的部分”是指()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优先发展重工业,快速推进工业化进程C权力的高度集中和政府对经济的高度控制D建立集体农庄,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答案】C【解析】西方的观念是政治上实行民主经济上实行自由放任政策,故C项与此格格不入;A、B两项不全面,D项与斯大林

3、时期的做法不符,排除。故选C项。3在斯大林模式下,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工厂”,而企业只是这座“大工厂”中的一个“生产车间”甚至“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这表明斯大林模式()A实行指导性的计划管理 B完全排斥市场调节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导致生活物资短缺【答案】B【解析】“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这鲜明地体现了在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下,实行完全排斥市场的计划经济。4全球通史写道:“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在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出现上述问题

4、的根本原因是()A斯大林体制 B开展工业化C农业集体化 D西方国家封锁【答案】A【解析】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下,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5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引自全球通史)西方国家作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A没能促进经济发展B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C强调国家积累而忽视民生改善D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使西方感受到“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主要是由于在斯大林体制下,国家片面强调积累

5、,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61970年,苏联著名物理学家萨哈罗夫等发表了一封苏联科学家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党政领导人的呼吁书,其中谈到:“在社会政治范围内,阻碍我们经济的障碍物很多,凡是不能取出这些障碍物的措施都是无效的。”据此判断()A萨哈罗夫不满赫鲁晓夫的改革B萨哈罗夫认为国家经济改革的前提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C萨哈罗夫的这一观点成为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D萨哈罗夫的观点促进了苏联的思想解放【答案】B【解析】1970年时苏联的领导人是勃列日涅夫,排除A项;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对政治体制进行“根本改革”,并以建立“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作为目标,而萨哈罗夫的主

6、张是扫除阻碍经济发展的政治因素,并没有提出进行“根本改革”,故排除C项选B项;但凭一个材料不能推断出其是否促进了苏联的思想解放。7(2012莱州)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上述说法()A全盘否定了原有计划经济体制B主张建立市场经济体制C认识到原有经济体制存在弊端D试图改变所有制形式【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把握能力。材料强调的是市场调节与国家集中计划哪个起主导作用,既不是对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全盘否定,也不是试图改变所有制形式,更别说主张建立

7、市场经济体制,排除A、B、D三项。由“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可知他们并不排斥商品经济,进而推知他们已经认识到原有经济体制存在弊端,所以选C项。8(2012潍坊)“我们国家(苏联)的经济结构相当沉重,机器制造业和国防综合体占整个生产规模的75%,而日用消费品占25%。”材料主要反眏了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是()A以工业化为主导B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C农业经济基础薄弱D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所占比例远超轻工业,这体现了苏联在工业化过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9(2012哈三中)英国作家约翰斯特雷奇在其1933年的

8、新书力量的竞争中说道:“从资本主义世界来到社会主义世界好比得到重生。”他的结论的根据是()A资本主义即将灭亡B社会主义是天堂C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没有自由D苏联经济未受经济危机影响且发展迅速【答案】D【解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经济危机,损失严重,而苏联经济未受经济危机影响且发展迅速,故有英国作家这一说。10(2012常州)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曾提出这样的预见和论断:一旦在全社会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商品生产将会消失,从而与商品生产相联系的价值、价格、货币、市场等也同时消失。对于商品生产、商品交换,苏俄政府的态度是()A始终允许 B始终不允许C从不允许到允许

9、 D从允许到不允许【答案】C【解析】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新生政权为了保障战争的胜利,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坚决禁止商品生产、商品交换;而后又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商品生产、商品交换,所以选C项。11(2012厦门)列宁说“我们决不受莫名其妙地轻视商业的感情社会主义的情绪的支配”。“掌握商业,指导商业,把商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是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能够做到的。”为此他()A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B允许自由贸易C实施计划经济 D实行自由放任【答案】B【解析】由材料“不受轻视商业情绪的支配”“把商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可知,他主张把商业控制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即允许自由贸易而不是取消商品贸易,排除A项选B项

10、;C项是斯大林时期政策,D项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所以选B项。12(2012潍坊)俄罗斯历史学家普罗科菲耶夫在论苏联的改革中分析说: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态学家的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这类决策有很多”。作者意在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A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B在国家经济决策问题上的随意性C在经济领域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D继续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答案】B【解析】斯大林体制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A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但是,题目中的两个例子无法说明此点,C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改革突破了高

11、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D项表述错误。二、非选择题13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过重大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阅读材料,问答问题。材料一据1936年苏联的一个文件报道,1932年在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种外国专家约有6800人,其中美国工程师约有1700名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1/3,1932年上升50%左右。在1926年以前,苏联只从西方得到数量不大的短期公司贷款,而且利率高达15%20%。1929年英国开始实行对苏出口的信用保证制度。1935年,苏联从德国获得它历史上得到的第一笔财政贷款,期限5年,利率仅6%。萨顿:西方技术与苏联经济的发展(19301945)(

12、1)依据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为苏联的工业化提供了哪些有利的条件?材料二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莫里森: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布尔什维克的智慧”是什么?取得了哪些“巨大的效果”?材料三对绝大多数劳动者来说,每日工资为5卢布或更少百货公司还不到营业时间,门前已开始有两三百人在排队。那天是卖床垫,或许只有四五百件,却来了800到1000多顾客。不到天黑,所有的东西都卖光了。就是在很久以后,一切东西仍会供不应求。安德烈纪德从苏联归来(1936年)(3)材料三

13、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苏联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哪些问题?【答案】(1)人才、技术设备和资金。(2)智慧:制定了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方针,实施了经济建设五年计划。成效: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或:1937年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基本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3)普通劳动者工资待遇低;物质奇缺,不能满足群众需要。14苏联解体十余年来,在俄罗斯社会和广大历史学家的意识中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出现了一些对苏联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重新评价的新观点。材料一吴恩远在俄罗斯最新历史教科书关于苏联历史评价的一些新观点中指出:斯大林确实放弃了新经济政策,但判断这个“放弃”正确与否,不能仅仅

14、看他是否符合列宁的教导,而要看它是否合乎当时的实践。2003年3月4日,亚历山大季诺维耶夫(俄罗斯哲学家、社会学家和作家)在苏维埃俄罗斯报发文说:“考虑到具体历史条件,考虑到人员等情况,斯大林为首的领导是按最佳方案行动的。环境本身迫使他们采取那样的行动。”他称斯大林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材料二由俄罗斯教育部审定的20世纪祖国史中对赫鲁晓夫有这样的评价: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就像他的黑白两色大理石的墓碑,具有两面性。材料三历史学家尤叶梅利亚诺夫撰文写道:“对斯大林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时的时代。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成就,不太注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问题。当斯大林逝世之际

15、,他给俄罗斯留下什么?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戈尔巴乔夫等)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请回答:(1)材料一、三主张应主要从哪些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角度分析斯大林“放弃”新经济政策的合理性。(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具有两面性”。(3)简述“戈尔巴乔夫等”是如何“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的?(4)谈谈你对俄罗斯重新评价苏联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这一现象的认识。【答案】(1)时代背景(环境、国情)、实践效果。分析合理性:时代背景:从国内看,苏联重工业落后;国防力量薄弱;粮食供应困难。从国际看,新生的苏

16、维埃政权处于帝国主义的敌视和包围之中;20年代美国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德、意、日法西斯势力日益猖獗。实践效果:迅速实现了工业化;经济实力大增,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促进了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提高了国民素质;苏联成为世界强国。(2)积极:改革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不足:经济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与美国争霸,影响了经济建设。(3)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上没有取得预期成果;在政治改革上,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使改革走进误区;1990年,苏共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1991年,俄罗斯等11个加盟共和国成立独联体。(4)评分说明:第一层次:能作出简单、表面的认识。第二层次:对现象背后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第三层次:能作出正确的、概括性的评价。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