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 .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006121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 .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2背诵两首诗。3能用本人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妙。教学重点 能用本人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教具预备 搜集两首古诗的有关材料;背诵有关春天的古诗。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预习提纲1自由读诗,自主识字。2搜集有关春天的古诗。3搜集两首古诗的有关材料。第一课时一、激趣背诗,导入新课1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古诗?(指名背诵)2赞美春天的诗歌数不胜数。今天我们将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喜一起走进诱人的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二、板题咏柳,解题1看标题,说说“咏”是什么意思?(咏,意

2、思是用诗词的方式描绘。在本课是歌颂、赞美的意思。)2谁能说说“咏柳”的意思。(谁赞美柳树?要求说完好。)3.简介贺知章。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人。青年就以文词而知名。公元 695 年擢进士,做过工部侍郎等官。晚年与李白交友,酒后作诗文,神采飞扬。他工书法,尤善章草隶书。全唐诗存其诗一卷,共存诗 20 首。写景的诗,较为清新浅显,除本课咏柳外,还有采莲诗 回乡偶书广为传诵。)三、自读古诗,初步释疑1把古诗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2指名读诗,提示读准“绦”“妆”“裁”3依照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四、读中理

3、解,体会诗境1指名读诗句,说说本人对诗意的理解。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把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以下词语:A“碧玉”,绿色的玉,这里把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B“妆”,打扮。C“一树”,满树,“一”字在这里不表示数量,表示满、全、整个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似用碧玉打扮的一样。(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枝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枝的绵长和柔软)”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以下词语:A“万条”,泛指柳树枝条多。B.“绦”,一种用丝编成的带子。全句的意思是: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好似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3)

4、说说本人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会大自然的伟大奇妙)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以下词语:A.“细叶”,柳树新萌发滋生的又细又嫩的叶子。B.“裁”,裁剪。全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以下词语:似,好似。全句的意思是: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1)本人练习读,边读边想象。(2)指名读,师生评议。(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教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师: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似用碧玉打扮的一样,真是青翠欲滴啊!那

5、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师: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生: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4.这首诗前两句主要写什么?(静态中柳树的色彩美、形态美。)5.这首诗后两句主要写什么?这两句采纳了什么样的方式?(想象并体会春风剪开柳叶的动态景象,也确实是在春风中柳叶翻飞飘动的情景)(自咨询自答)6.指导朗读古诗,在朗读中想象春天漂亮的画面。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要求学生把握节拍、留意停

6、顿,读出诗的韵律。(2)前两句写柳,后两句由写柳过渡到写春,从整首诗的描写中,你体会到诗人对柳,对春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赞美柳树,歌颂春)五、反复朗读,背诵这首诗六、学习本诗生字1.出示生字认读:咏、碧、妆、裁、剪。2.本人观察,集体交流识字方法。咏,用口吟诵,与口有关,故口字旁;泗、滨,与河水有关,左边是三点水旁;绦,与丝织有关、左边是绞丝旁。裁,与衣服有关,里面是衣字:剪,用刀来剪,下面是刀字;妆,梳妆,女人常梳妆,右边是女字旁。3.先描写观察重点笔画,再集体交流:“裁”是半包围构造,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4.学生练写。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齐背咏柳。二、板春日,释题1.“

7、春日”你如何理解?(诗题的意思是在春天里。全诗讲的是作者在春日里巡游,看到无限的春光,从中有所体悟,阐发了本人的哲理考虑。)2.简介作者朱熹(11301200)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字元晦,号晦庵、晦翁,别称紫阳、考亭。他博览群书,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致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的奉献。朱熹的诗富于哲理性而不乏诗味,寓谈论于写景,别有风格。三、自读古诗,初步释疑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2.指名读诗,提示读准“胜”“泗”“滨”。3.依照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四、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1.指名读诗句,说说本人对诗意的理解。2.

8、全班交流,相机点拨:(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引导学生利用本人的生活积累详细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以下词语:(备课参考)A“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B.“寻芳”,巡游、赏玩美妙的风景。C“泗水”,水名,在山东省中部,源于山东省泗水县东蒙山南麓,因四源并发而得名。它是淮河的支流,流经曲阜,也是孔子讲学的地点和死后安葬处的近旁。D“滨”,水边。在泗水边“寻芳”,实际上说的是追求圣人大道。E.“光景”,风光风光。F.“一时”,一个时辰,这里描述时间非常短,一时之间。这前两句的意思是:在风和日丽的一天,诗人到孔子曾经呆过的地点

9、泗水流域去欣赏风景。那儿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风光映入视线。(2)“姹紫嫣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详细说说吗?(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绚丽色彩,春天的漂亮景象)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以下词语:(备课参考)A“等闲”,平常、随意。B识得,认识到。C“东风面”,春风的相貌,因我国春夏季多为东南风,故称春风为东风。D.“姹紫嫣红”,描述百花争奇斗艳的风光。E.“总是”,都是。这后两句的意思是:人们平常中都明白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姹紫嫣红的景象以后。也确实是说,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1)本人练习读,边读边想象。(2)指名读,师生评议。(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教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旬来对答。师:在一个春光明丽的日予,我信步到泗水河边寻找春色,啊,放眼望去,一切都焕然一新了,全没了冬日的惨白和萧瑟。生:胜日寻芳渐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师:人们平常中都明白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姹紫嫣红的景象以后。你看,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四处姹紫嫣红,百花争艳,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生:等闲识得东风面,姹紫嫣红总是春。4.背诵古诗。五、学习本诗生字1出示生字认读:滨、紫2.识记字形,集体交流。“滨”字第七笔是一笔撇,不是两笔;“紫”字的下面“糸”不要丢掉一点。3.学生练写。六、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