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生物 冲刺押题训练(填空、选择类)(五)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001108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考生物 冲刺押题训练(填空、选择类)(五)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年高考生物 冲刺押题训练(填空、选择类)(五)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高考生物 冲刺押题训练(填空、选择类)(五)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高考生物 冲刺押题训练(填空、选择类)(五)新人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3年高考生物冲刺押题训练(选择、填空类)(五)一、选择题1 对人红细胞和人造磷脂双层小胞(人造小胞)吸收葡萄糖和乙醇的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红细胞比人造小胞更容易吸收葡萄糖 B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和乙醇的方式相同C人造小胞吸收葡萄糖和乙醇的方式不同 D人造小胞比红细胞更容易吸收乙醇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理解和应用。 解题思路:人红细胞是活细胞,其代谢过程中对能源物质葡萄糖的吸收方式为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而人造磷脂双层小泡因不含载体蛋白,因而红细胞比人造小泡更容易吸收葡萄糖,故A项正确。乙醇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所以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和乙醇的方式不同

2、,故B项错误。人造小泡的膜属于人工膜,其膜结构中不含载体,因此其吸收葡萄糖和乙醇的方式是相同的即顺浓度梯度进行,故C项错误。人造小泡膜与红细胞膜相比(从膜成分和结构来说),不同之处在于缺少载体蛋白和糖蛋白,而乙醇对红细胞膜中的蛋白质有破坏作用,也就是说乙醇更容易进入红细胞,故D项错误。易错点拨:红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方式是协助扩散,乙醇进出细胞是自由扩散。人造小泡的膜(只含磷脂分子)不同于红细胞膜的成分。乙醇不属于脂类,不能用“相似相溶”原理去解释乙醇进出细胞或磷脂分子合成的膜结构。2.对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a都被标记为黄色,等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

3、右图所示,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各时期的细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B四分体时期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另外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绿色荧光点C减I后期的细胞中每一极移动都有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D减II后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都有1个黄色、1个绿色荧光点答案: 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过程和有丝分裂的过程。解题思路:在有丝分裂的后期,着丝点分裂移向两极的基因都是AaBb,所以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A项正确;四分体时期,有2个四分体,每个四分体中有4条姐妹染色单体,其中一个四分体的基因是AAa

4、a,另外一个四分体的基因是BBbb,所以四分体时期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另外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绿色荧光点,B项正确;减I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A和a、B和b分开,所以减I后期的细胞中每一极移动都有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C项错误;减II后期的细胞不再有同源染色体,在后期着丝点分开,这时移向每一极都有1个黄色、1个绿色荧光点,D项正确。易错点拨: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开的是同源染色体,着丝点不分开;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分开的是着丝点,不再有同源染色体。3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相符的表述是( ) A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都是不定向的 B种群间由于地理障碍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叫生殖隔

5、离 C新物种的形成意味着生物能够以新的方式适应环境 D表现型与环境相适应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从而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的进化 解题思路:变异具有不定向性,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A项正确;种群间由于地理障碍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称地理隔离,B错误;新物种形成后能生存,表明其能够以新的方式适应环境,C正确;表现型与环境相适应,就能存活下来,该表现型的个体在种群中会不断增多,进而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D正确。举一反三: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4、2011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的获奖者之一斯坦曼于1973年发现了一种与免疫有

6、关、形状像树杈的新细胞树突细胞。该细胞不仅具有俘获、加工和呈递抗原的作用,还能记忆曾经遇到过的抗原,引起淋巴细胞的数量和形状发生改变,将再次入侵的抗原迅速杀灭在萌芽状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树突细胞俘获抗原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B树突细胞在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中均发挥重要作用C抗原在树突细胞溶酶体的作用下被分解为氨基酸D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树突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答案:C解题思路:该树突细胞能俘获抗原说明能吞噬抗原,因此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该细胞不仅“具有俘获、加工和呈递抗原的作用,”,说明该细胞作用类似T淋巴细胞,所以能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能发挥作用;树突细胞溶酶体主要降解外源性

7、抗原中的蛋白质大分子等物质或一些膜系统,不能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细胞的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故选C。命题立意:本题是给关于生物科学新进展材料的分析题,考查免疫调节。考查学的获取信息能力、理解能力、分析推理能力。5右图是某些信息传递过程的模式图,、表示人体各种细胞产生的不同种类的信息分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饮水不足或食物过咸时, 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会增加B寒冷时的分泌量减少,是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神经递质C的分泌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共同调节D产生的细胞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活化的T细胞答案:B解题思路:饮水不足或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8、是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而使骨骼肌战栗时应分泌增多,不是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共同调节,应是指由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在体液免疫中吞噬细胞先把抗原信息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刺激B淋巴细胞。 易错点拨:根据图形相关细胞及物质判断相关生理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克隆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核移植、胚胎体外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可获得克隆蛙B运用胚胎移植获得的子代牛在性状上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受体牛的基因不同C选择胚胎干细胞作为核供体进行核移植可提高动物克隆的成功率D培养胚胎干细胞过程中加入饲养层细胞是为了促进细胞的分

9、化答案:D命题立意:该题目考查基因工程的工具、过程和实质,较容易。解题思路:质粒的存在与否对宿主细胞的生存没有决定性的作用;培育转基因植物,受体细胞可以是受精卵,也可以是体细胞;抗枯萎病基因进入金茶花细胞后,其传递和表达仍然遵循中心法则;抗枯萎病基因只在抗枯萎病金茶花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将来产生的花粉中不一定含有抗病基因。 二、填空题科学工作者对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进行调查。下表是此生态系统三个营养级(含第一营养级)的能量分析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单位:Jhm2a)营养级同化量未被利用量 分解者分解量呼吸释放量A2.4810112.001091.2010103.60

10、1010B2.401076.001054.001052.30107C7.501082.401076.001067.16108(1)输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 Jhm2a。(2)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3)该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类型为 。(4)科学工作者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弃耕后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者通常采用 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调查统计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根据 ,构建了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 =N0t(其中,Nt代表t天后田鼠的数量,t表示天数,表示倍数,N0表示田

11、鼠的起始数量)。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中的生存环境条件是 。 答案:(1)2.481011 (2)3.2% (3)次生演替 (4).标志重捕 .调查统计的数据(数据) 食物和空间充裕、无天敌、气候适宜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种群特征和数量增长曲线、群落演替、生态系统相关知识,同时需要学生突破脑海中固有的知识限制,综合性较强。解题思路:由于食物链中各营养级所含的能力逐级递减,分析表格可知,A、C、B分别为第一、二、三营养级。(1)输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即2.481011。(2)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比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即2.4

12、0107/7.50108。(3)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为次生演替。(4)研究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应用标志重捕法。研究种群增长规律时,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可以构建出种群增长模型;根据田鼠的种群数量增长模型可知,增长曲线为J型曲线,即条件为食物和空间充裕、无天敌、气候适宜。易错点拨:本题的难点在于三个营养级的判断,课本所学知识告诉我们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该题所给表格打破了学生脑海中固有知识,此时应考虑题干条件,“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含第一营养级”来分析。弃耕农田由于前期人为作用较大,动物数量会偏少,如能想到此点就不难理解表格中的数据了。利用动物乳腺生产产品的技术称

13、为动物乳腺反应器技术。我省青岛“崂山奶山羊乳腺动物反应器研制”项目产生的药用蛋白具有表达效率高、成本低、安全性高、易于分离纯化的优点,可产生一干扰素、乙肝表面抗原及抗凝血酶等医药产品,造福人类健康。请根据这一科技成果的研究回答问题:(1)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首先从相关基因组中获取了目的基因,井采用_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然后将目的基因与_等载体组合形成了重组载体。重组载体中除了具有目的基因、启动子和终止子之外,还需具有_。(2)若研究人员已将重组载体通过 _技术导入多个体外培养的受精卵中,并发育成了早期胚胎,要想获得转基因山羊,应进一步采取的技术手段是 。(3)由于转基因表达产物存在于山羊

14、的乳汁中因此在胚胎时期要对胚胎进行 鉴定。该工程技术最终获得成功的标志是 。答案:(1)PCR 质粒或动物病毒 标记基因 (2)显微注射法 胚胎移植技术 (3)性别 从崂山羊的乳汁中获得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和胚胎功能知识。解题思路:(1)用PCR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构成重组载体用质粒或动物病毒;重组载体的构成需具备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启动子和终止子。(2)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法,发育成早期胚胎后,采用胚胎移植技术获得转基因山羊。(3)只有母羊才能产生乳汁,因此需对胚胎进行性别鉴定,该工程技术获得成功的标志是从崂山羊的乳汁中获得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易错点拨】对于基因工程和胚胎工程相关操作和知识点掌握不清导致错答。-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