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地表形态的成因分析重点强化练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973139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地表形态的成因分析重点强化练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地表形态的成因分析重点强化练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地表形态的成因分析重点强化练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地表形态的成因分析重点强化练新人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重点强化练(一)地表形态的成因分析(建议用时:40分钟) (2018黑龙江哈尔滨市模拟)下图是位于我国吉林松原市乾安县西部,大布苏湖(为盐碱湖)东岸的“泥林”景观,这里有两级阶地,整体高出湖面50米,沟壑纵横、泉水众多、锯齿狼牙、奇峰林立、气势磅薄,像一座森严古城堡。垛口连绵,影若将士扶望守城,严阵以待。其景色奇特、千奇百态、变幻莫测,是潜蚀地貌的典型代表。据此完成12题。1潜蚀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C生物作用D冰川作用2推测泥林景观形成及气候变化过程是()A流水沉积地壳下沉气候变湿地壳抬升形成阶地潜蚀作用B地壳下沉风力沉积地壳抬升形成台地气候变干潜蚀作用C地壳抬升形

2、成阶地气候变湿流水侵蚀气候变干潜蚀作用D地壳下沉气候变湿流水沉积气候变干阶地裸露潜蚀作用1B2.D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该地貌形成与河流阶地且区域泉水多、沟壑纵横,是流水潜蚀地貌的表现,选B。第2题,潜蚀发生于阶地形成之后;气候变干后河床裸露,阶地呈现;阶地源于流水沉积作用,说明曾经区域地壳下沉,气候湿润,流水作用强烈,携带大量泥沙淤积形成,选D。(2018重庆一中测试)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湿润地区某河段河谷横剖面,T1T4为不同时期形成的阶地(一种阶梯状地貌)。该阶地是原为洪水位的河床或河漫滩,后经地壳运动演变形成的,读图完成34题。3图示阶地的形成过程是()A流水沉积地壳下降流水侵蚀B流水侵蚀

3、地壳下降流水沉积C流水沉积地壳上升流水侵蚀D流水侵蚀地壳上升流水沉积4该河段在阶地形成过程中()A河谷不断拓宽变浅B水流速度呈变快趋势C东南岸以沉积为主D风力作用显著3C4.B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该阶地是原为洪水位的河床或河漫滩”,因此,首先是流水沉积作用,之后,地壳抬升,河床或河漫滩出露,受流水侵蚀形成阶地,选C。第4题,在阶地形成过程中,由于两岸地势的抬升,会导致水流落差加大,河流流速加快,河谷不断遭受下切、侵蚀而变深;此河位于北半球,根据指向标,东南岸为侵蚀岸,区域以流水作用为主,选B。(2018河北衡水中学测试)地幔中的岩浆在某个固定位置上具有强烈上升的趋势,称之为“热点”。当板块

4、移动且板块上某处的薄弱点经过热点时,岩浆会沿板块的薄弱点上升并可能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这种火山称为热点火山。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在海洋上则形成岛链。下图是形成于某海洋的岛链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导学号:92040027】5据图可知,“热点”位于图中的()A处附近B处附近C处附近D处附近6由岛链的分布可知,此板块的移动方向为()A先往正北再往西北B先往东南再往东北C先往西北再往正北D先往正南再往东南5D6.D第5题,根据图中岛链的形成年代,距今时间最短的,应该就是“热点”。由此根据图示,推测“热点”位于图中的处附近,D对。第6题,因“热点”在处,最年轻的岛屿

5、是最靠近“热点”的,最先形成的岛屿距离“热点”最远,所以从20移动到180处就是板块的移动方向。最先形成的几个岛屿呈南北排列,说明板块当时的移动方向为正南。后面形成的岛屿为西北东南走向,说明当时的板块移动方向是从西北移向东南。黄山有著名的“天狗望月”景观。“天狗”由花岗岩组成,独居峰顶,翘首望月。据此回答下题。7“天狗”的岩石类型及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下图中的()Ac、Ba、Ce、Dd、A图中a为喷出岩、b为岩浆、c为侵入岩、d为变质岩、e为沉积岩。“天狗”为花岗岩,是岩浆岩中的侵入岩,对应图中c,相应的地质作用为,即侵入作用。读图,回答89题。8图示()A花岗岩的形成早于石灰岩B乙山为断块山C

6、甲处位于向斜的槽部D地形主要为山地9在野外考察时,判断丙断层的依据有()断层面发育的陡崖断层破碎带断层两侧岩层错开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低地ABCD8C9.D第8题,甲处于向下凹的岩层中部,即为向斜的槽部;图中花岗岩层破坏了石灰岩层,说明花岗岩形成晚于石灰岩;乙山为背斜山;该地海拔整体在500米左右,起伏较小,为丘陵地形。第9题,注意图中丙断层两侧没有陡崖和低地,故不能据此判断。(2018黑龙江大庆市测试)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下图示意罗布泊不同时期湖岸线及河流入湖三角洲分布。据此完成1011题。10老三角洲到较新三角洲

7、的位置和面积变化说明()A河流侵蚀作用增强B河流搬运作用增强C河流入湖口的沉积量增加D河流入湖口向湖心推进11新三角洲的位置后退说明()A湖泊水面上升B河流搬运作用减弱C湖水侵蚀能力增强D河流改道10D11.B读图可知,老三角洲到较新三角洲,位置靠近越来越向湖心延伸,面积越来越小。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注入罗布泊的水量减少,河流侵蚀作用和搬运作用都减弱,河流入湖口的沉积量减小。“江南第一沙漠”厚田沙漠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附近,东临赣江,是赣江古河床的一部分,近几十年为防止沙漠南移扩大,当地植树治沙取得了良好效果。下图为赣江局部河段示意图。读图,回答1214题。12当河岸线位于实线位置时,甲

8、、乙、丙、丁四处附近河床较深的是()A甲、丙B甲、丁 C乙、丙D乙、丁13厚田沙漠可能位于图中的()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14厚田沙漠发生南移的自然原因是()A风力搬运B风力侵蚀C流水搬运D流水侵蚀12B13.C14.A第12题,本题考查流水作用,河流在弯曲段存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象。据图分析甲、丁位于凹岸,受河流侵蚀作用显著,所以流速较快、河床较深。第13题,首先从材料中可知,厚田沙漠东临赣江,然后根据图中方向标可判断厚田沙漠位于丙或丁处,最后运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分析丙位于凸岸,受河流堆积作用显著,故C正确。第14题,厚田沙漠形成是由于位于凸岸,河流堆积;厚田沙漠是在冬季强劲的西北风风力作用下南移,故选A。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约3433N,11449E附近)不同时期城市位置变迁图,根据以上材料和图,回答1516题。15图示时期,该地地貌变化的自然原因是()A流水沉积B流水侵蚀C风力沉积D风力侵蚀16图示区域城市搬迁原因及选址区位说法正确的是()A风沙掩埋背风坡B风沙掩埋迎风坡C水灾高地D水灾远离河流15A16.C第15题,对比两图会发现,总体上该地地势上升了;结合图中河流信息以及该地的位置信息,可判断流水沉积是主因。第16题,两次搬迁都是由地势较低处搬到地势较高处,故C项正确。-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