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_2016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课时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973033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_2016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课时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_2016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课时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_2016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课时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_2016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课时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时作业1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举世无双,强劲的文化传统传衍不息,拥有着辉煌的文化发展历史。下列关于古代中华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有()殷周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形成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诞生时期秦的统一促进了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汉代儒家学说成为古代中华文化的“强势文化”隋唐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高度发展,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期A BC D解析:殷周时期是中华文化的萌动时期,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不是形成时期,故错误。都是正确的。答案:D2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由于历史、地理

2、的原因而形成了许多方言区,但从古至今,使用汉语的各方言区都使用汉字。关于汉字的看法正确的是()A汉字是我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记载工具B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唯一标志C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D汉字是人类文明的首要记载文字解析: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标志和载体,更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故选C项。答案:C3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委联合主办的大型电视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以来,引发了关注热潮。2013年10月18日晚的总决赛以高收视率为这个节目画上了完美句号。之所以重视汉字传承,是因为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人类文化的基本载体见证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A BC D解析:

3、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错误。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错误。符合题意。答案:B4论语记载了孔子的主要言行,该书是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收集整理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这说明()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未衰落B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C中华文化的发展得益于对传统文化的全盘继承D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文化的缩影解析:论语成为传承文化的经典,见证了史书典籍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故选B项。答案:B5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展品最精的“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在国家图书馆举行,近400种古籍善本在此展出。下列有关史书典籍的说法正确的是(

4、)A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唯一见证B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C史书典籍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D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解析:A项说法错误,汉字和史书典籍都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C项说法错误,文字的产生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D项说法不准确。故选B项。答案:B6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和为贵”的人文理念,既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字的魅力,也让世界看到了“和”字文化散射的东方文明的价值追求。这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贵和”思想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是民族风貌的集中展示A BC D解析:“贵和”思想是中华文化的集中表达,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并非世

5、界文化的主流,排除。故选C项。答案:C7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A孔子的“仁政”思想为后世所传播B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多C新文化运动中西方民主、科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D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并被本土化解析:B项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C、D两项体现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故选A项。答案:A8公元376年,福建就有产茶文字的记载;宋元二朝,建茶、斗茶蔚然成风;明清时期,开创乌龙制茶工艺;到了现代,人们进一步将茶文化发扬光大。这说明福建茶文化()A源远流长,一脉相承B具有相对独立的特点C拒绝接受外来文化D决定人们的生活水平解析:从材料中福建茶文化的发展史,可知只有A项符合题

6、意。答案:A9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将2013年第二十三届书博会主办权交给海南。海南将紧紧围绕“绿色崛起,和谐海南”这个主题办会,突出我国的大文化优势,将我国优秀的史书典籍与海南的文化旅游紧密结合,以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下列关于史书典籍的说法正确的是()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相传我国从汉朝开始,历朝历代都设有史官我国的史书典籍,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史书典籍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A BC D解析:这是一道“二二型”组合选择题,可采用排除法。相传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错误;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错误,排除含或的选项,C项入选。答案:C10文化是一个民族的

7、灵魂。一个发展的民族,必然要有一种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精神。一个前进的时代,必须要有向上的精神。我们要实现全面小康,就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是()中华文化没像其他文明一样,因外族入侵而中断、湮灭汉字的演变与使用史书典籍的传承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求同存异、兼收并蓄A BC D解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主要得益于汉字的使用、史书典籍的传承和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故正确。答案:C11近年来,在外来文化的侵扰下,一些年轻人盲目崇仰西方文化,民族文化被冲淡,经济得到了发展,文化领域却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一个民族的形象首先表现在文化上,中国素

8、有五千年文明之称,不能使中国的传统文化断档。这主要说明()A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B中华文化在发展中经历了衰微的过程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D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答案:B12上题材料启示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应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应着力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应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A BC D解析:不是针对中华文化衰微所采取的措施。答案:A13山东济宁地区相继经历了东夷文化、儒学文化和多元文化三次辉煌发展期,产生了底蕴深厚的始祖文化、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史传千古的梁祝文化、价值连城的汉碑汉画像石文化、忠义刚烈的水浒文化、融南汇北的运河文化、华彩无边的才子文

9、化、流韵无声的匠圣文化。这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A BC D解析:此题只讲了中华文化自身的发展,以及组成部分,没有涉及与外来文化的交流,故排除。答案:A14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新时期要想实现中华文化的辉煌,我们必须()全面认识中华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要保持民族性,又要体现时代性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A BC D解析:要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首先必须立足社会发展需要,保持民族文化的本性,同时还要保证其社会主义方向,更要做到对传统文

10、化的批判继承,故选D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32分)15(16分)材料一:考古学家认定,6 000年前刻画在陶器上的符号就是汉字的雏形。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大部分是用汉字记录下来、流传后世的。历朝历代都以汉字作为官方文字。材料二:相传我国在夏商时就有了史官,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有史官。古代史官大都终身世袭,这使他们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1)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2)汉字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什么作用?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两个见证的知识。第(2)问只涉及汉字,用教材基础知识即可作答。答案:(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汉字和史书典籍

11、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2)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之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16(16分)阅读下面两幅图画及材料后,结合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问题。经专家认定:六千多年前刻画在陶器上的符号就是汉字的雏形。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大部分是用汉字记录下来、流传后世的。汉字的正式文字从甲骨文开始,按演变的顺序,其主要字体有: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此外,还有两种辅助性字体,即草书和行书。以上图片和材料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试加以说明。解析:本题以“甲骨文”和“中国古代档案珍藏特种邮票”两组图片以及中国汉字的发展历程来考查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这个特征的理解。回答本题时要结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来组织答案。答案:共同反映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国古代档案珍藏特种邮票记录了中华文字的字体发展演变,传承了中华文明,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