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突破训练题型组合练19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言文阅读.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971340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突破训练题型组合练19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言文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突破训练题型组合练19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言文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突破训练题型组合练19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言文阅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突破训练题型组合练19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言文阅读.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组合练十九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言文阅读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一个动荡的大时代。公元前520年,周景王还没安排好王室的继承大事就撒手人寰了,留下王子们_。王子猛被贵族大臣拥戴登上王位,号称周悼王,一向受宠的王子朝攻击并杀了他,自立为王。4年后,晋国攻打王子朝,拥立王子匄为周敬王。王子朝见_,就携带大量周室典籍向南投奔楚国而去,(),如老子,可能辞官,也可能同行。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录:“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嚣奉周之典籍以奔楚。”因为手中拥有象征周朝王权的典籍,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正统继位的周王的合适人选,多次派使者

2、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支持,然而无人理会。左传定公五年载:“王人杀子朝于楚。”公元前505年,周敬王派人刺杀了王子朝。有人推测,此事或许与周敬王追索周室典籍有关,而王子朝以死为代价,拒绝交出典籍。从此,这批价值连城的典籍_,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的未解之谜。一个令人不解的现象是,2500年来,没有人追问过这批无价之宝的下落,甚至对此事也是_。王子朝“奔楚”到达的是西鄂,他死后也葬在了这里。王子朝的冢是否还在,失踪的典籍会不会随他一起深藏在这一带?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B)A大动干戈明日黄花无影无踪无人问津B同室操戈大势已去无影无踪无人问津C大动干戈明日黄花杳无音信门可罗

3、雀D同室操戈大势已去杳无音信门可罗雀【解析】“大动干戈”,原指发动战争,现多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同室操戈”,一家人动起刀枪来,比喻内部相斗。由“留下王子们”可知应用“同室操戈”。“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大势已去”,整个局势已经无法挽回。根据文中“晋国攻打王子朝,拥立王子匄为周敬王”,尤其是“王子朝见”中的“见”字,暗示了局势的不可逆转,故应选择“大势已去”。“无影无踪”,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杳无音信”,没有一点消息。根据语境“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的未解之谜”,应选“无影无踪”。“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门可罗雀”,形容

4、十分冷落,宾客稀少。根据语境“没有人追问过这批无价之宝的下落,甚至对此事也是”可知,应用“无人问津”。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A随行者中除了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外,还有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B随行者中除了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外,还有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C随行者有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更有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D随行者有中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还有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解析】B项,括号后的“如老子,可能辞官,也可能同行”承接此项不合适,因为老子属于“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而不属于“四大贵族”;C项,由括

5、号后的“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嚣奉周之典籍以奔楚”,可知“召、毛、尹、南宫”地位远高于“周王室图书档案的官员和学者”,故C项不当;D项,颠倒了“官员和学者”及“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的地位关系,与文本语境不合。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B)A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认为自己仍然才是正统继位的周王的合适人选,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支持,然而无人理会。B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正统继位的周王,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支持,然而无人理会。C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周王的合适人选的继位正统,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

6、去寻求继位支持,然而无人理会。D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适合正统的继位的周王人选,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支持,然而无人理会。【解析】A项,“王子朝认为自己仍然才是正统继位的周王的合适人选”语序不当,应将“仍然”移至“认为”前面,且此句句式杂糅;C项,“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周王的合适人选的继位正统”成分赘余,应删掉“的继位正统”;D项,“适合正统的继位”搭配不当,可在“继位”后加“人选”。 4下面是沈阳二中校园广播站播出的一则征文启事的正文内容,在语言表述上有五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5分)为迎接全运会,沈阳二中团委拟举办“爱我沈阳”征文活动,要求全校同学每人都要撰写一

7、篇征文。内容反映沈阳人民的精神面貌,讴歌沈阳在改革开放中日新月异,文体不限,不超过1500字。学校团委将在征文中评出一、二、三等奖,佳作将在辽沈晚报(辽宁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省级晚报)上发表。来稿请投入征文稿箱,从即日起截止到12月30日。【答案】“拟”改为“准备”;改为“希望全校同学踊跃投稿”;“日新月异”后加“的变化”;删去括号及括号里面的内容;改为“从即日起至12月30日截止”_【解析】书面语色彩太浓,不合广播稿的要求;不合启事的文体要求;成分残缺;括号里面的内容是不读出来的,不合广播稿的要求;表意不明。5下图为某药厂生产某产品的工序流程图,请把某产品的工艺过程描述出来,要求内容完整,表述

8、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答案】(1)流程:备料、前处理、提取、制粒、压片、包衣、颗粒分装、包装;(2)提取环节,经检验,合格,进入下一个工序,否则返回前处理;(3)包衣、颗粒分装两环节,经检验,合格,进入下一个工序,否则为废品。【解析】首先读懂题目,明确要求:将工艺过程描述出来,并且字数不超过100字。然后根据流程图,将流程的每一环节描述出来。最后将两个特殊环节“包衣、颗粒分装”的检验流程描述出来。二、名篇名句默写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荀子劝学中表明学习要持之以恒的两句是“_锲而不舍_,_金石可镂_”。(2)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传神之笔勾画出塞外雄浑壮观景

9、象的名句是“_大漠孤烟直_,_长河落日圆_”。(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金戈铁马_,_气吞万里如虎_”。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蒋芾,字子礼,常州宜兴人,之奇曾孙。绍兴二十一年,进士第二人。孝宗即位,累迁起居郎兼直学士院。时宦者梁珂事上潜邸,挠权,尹穑论珂,与祠,芾缴奏罢之。签书枢密院事,首奏加意边防,又奏:“拔将才行伍间,识其姓名,一旦披籍可立取具。又料简归正人,仍以北人将之,或令深入山东,或令自荆、襄深入。”除权参知政事、同知国用事。芾奏:“方今财最费于养兵,艺祖取天下,不过十五万人。绍兴初,外有大敌,内有巨寇,然兵数

10、亦不若今日之多。近见陈敏勇汰三千人戚方汰四千人然多是有官人与以外任请券钱添借给如故是减于内而添于外何益又招兵耗蠹愈甚,臣考核在内诸军,每月逃亡事故,常不下四百人。若权停招兵一年有半,俟财用稍足,招丁壮,不惟省费,又得兵精。”上悟。一日,因进呈边报,上顾芾曰:“将来都督非卿不可。”芾奏:“臣未尝经历兵间。”又奏:“方今钱谷不足,兵士不练,将帅与臣不相识,愿陛下更审思其人。”南郊礼毕,宰相叶颙、魏杞罢。芾采众论,参己见,为筹边志上之。明年,拜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会母疾卒,诏起复,拜左仆射,芾力辞。有密旨欲今岁大举,手诏廷臣议,或主和,或主恢复,使芾决之。芾奏:“天时人事未至。”拂上意

11、。服阕,除观文殿大学士、知绍兴府、提举洞霄宫。寻以言者论,落职,建昌军居住。期年,有旨自便。再提举洞霄宫,卒。芾始以言边事结上知,不十年间致相位,终以不能任兵事受责,岂优于论议而劣于事功欤?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三,有删减)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D)A近见陈敏勇汰三千/人戚方汰四千人/然多是有官/人与以外任/请券钱/添借给如故/是减于内而添于外/何益/B近见陈敏勇/汰三千人/戚方汰四千人/然多是有官人/与以外任请券钱添借/给如故是减/于内而添于外/何益/C近见陈敏勇汰三千人/戚方汰四千人/然多是有官/人与以外任请券/钱添借给如故/是减于内而添于外/何益/D

12、近见陈敏勇汰三千人/戚方汰四千人/然多是有官人/与以外任/请券钱/添借给如故/是减于内而添于外/何益/【解析】联系上下文,了解文段大意:陈敏勇戚方、淘汰人员,朝廷的费用却增加。其次抓住关键词“三千人”“四千人”“如故”等进行断句,最后根据语意进行断句。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宦者是中国古代京城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又称宦官、中官等。B行伍:旧时军队编制,五人为一伍,五伍为一行。当兵出身的人,后泛指军队。C丁壮,到达兵役年龄的少壮男子。如管子轻重戊:“丁壮者胡丸操弹居其下。”D宰相是对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立法长官的通称,始于先秦,太宰与相合称

13、为宰相。【解析】宰相是对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A蒋芾伸张正义,敢于直言。宦官梁珂利用服侍皇帝之机,挠乱正常的权力秩序,虽被蒋芾授予了宫祠,蒋芾终究罢免了他。B蒋芾熟知国情,关注军事。蒋芾认为当今军队过于庞大,耗费财用极多,对军队进行了削减,效果不好,皇帝最终醒悟。C蒋芾虽有才干,但更自知。当皇帝给他施展军事才华的机会时,他很有自知之明,以没真正率兵征战的经验为由拒绝皇帝。D蒋芾临事镇定,颇有主见。皇帝想大举进攻金国,便把群臣或主和或恢复的议论交给他裁决,却没从皇帝心意,而自有见解。【解析】A项系张冠李戴,“虽被蒋芾授予了

14、宫祠”错误,文意为“尹穑议论梁珂,给他宫祠”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方今钱谷不足,兵士不练,将帅与臣不相识,愿陛下更审思其人。(5分)译文:当前钱粮不足,士兵不训练,将帅和属下互不相识,希望陛下重新审慎思考适当人选。(2)寻以言者论,落职,建昌军居住。期年,有旨自便。再提举洞霄宫,卒。(5分)译文:不久,因言官议论,削落职名,在建昌军居住。过了一年,皇帝下诏让蒋芾自便。第二次提举洞霄宫,(蒋芾)去世。【解析】(1)“方今”解释为当前,“更”解释为重新,“审”解释为审慎。(2)“寻”解释为不久,“期年”解释为过了一年,“卒”解释为去世。【参考译文】蒋芾,字子礼,是常

15、州宜兴人,蒋之奇的曾孙。绍兴二十一年,(蒋芾)考中进士第二名。孝宗即位,(蒋芾)多次升迁后担任起居郎兼直学士院。当时宦官梁珂曾在潜邸服侍皇上,挠乱权力,尹穑议论梁珂,给他宫祠,蒋芾缴还奏章罢免了他。(蒋芾任职)签书枢密院事,首先上奏应多注意边防,又上奏:“提拔将领要从军队中间(选取),记下他的姓名,一旦查阅到名册,可以立刻开列出来。还要统计选拔归正人,仍然用北方人率领他们,或是命令他们深入山东,或是命令他们从荆、襄深入。”授任(蒋芾)代理参知政事、同知国用事。蒋芾上奏:“当前资财最大费用在于养兵,艺祖夺取天下,不超过十五万人。绍兴初年,境外有大敌,境内有大盗,然而士兵数目也不像今天这样多。近来

16、见到陈敏勇淘汰了三千人,戚方淘汰了四千人,但大部分是有官位的人,给他们做地方官,请求券钱、增添借支跟以前一样,这是朝廷内减了而朝廷外却增加了(费用),有什么用呢?加上招兵损耗愈加严重,我考核了内地各部队,每月逃跑的事情,经常不少于四百人。假如暂时停止招兵一年半,等到经费物资稍为充足,招募壮丁,不仅节省费用,又能得到精良的士兵。”皇上醒悟了。一天,由于进呈边防报告,皇上回头对蒋芾说:“将来都督之职非你担任不可。”蒋芾上奏说:“我未曾经历过战事。”又上奏说:“当前钱粮不足,士兵不训练,将帅和属下互不相识,希望陛下重新审慎思考适当人选。”南郊祭礼结束后,宰相叶颙、魏杞被罢免。蒋芾采纳众人议论,参入自

17、己的见解,作筹边志进献给皇上。第二年,(蒋芾)担任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适逢蒋芾的母亲病故,皇帝下诏书起用他,任命他为左仆射,蒋芾极力推辞。有秘密旨意打算这一年发动大规模军事战争,皇帝手诏命朝中群臣商议,有的主张议和,有的主张收复(国土),皇帝让蒋芾裁决。蒋芾上奏:“天时人事时机未到。”违背了皇上的意图。(蒋芾)服丧期满,授任观文殿大学士、知绍兴府、提举洞霄宫。不久,因言官议论,削落职名,在建昌军居住。过了一年,皇帝下诏让蒋芾自便。第二次提举洞霄宫,(蒋芾)去世。蒋芾最初因进言边防事宜受皇帝赏识,不到十年的时间做到宰相的官位,最终因不能承担军事受到责罚,难道不是长于议论而短于取得实际功效吗?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