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突破训练题型组合练13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实用类文本阅读.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968268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突破训练题型组合练13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实用类文本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突破训练题型组合练13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实用类文本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突破训练题型组合练13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实用类文本阅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突破训练题型组合练13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实用类文本阅读.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组合练十三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实用类文本阅读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有文史修养的人生活在从过去到现代一个漫长的时间段里。在欧洲的内卡河畔,河的一岸是历史悠久的大学城;另一岸陡峭的山坡上,耸立着一座城堡的废墟,墙壁上还有炸药炸开的大窟窿。你如果去问一个海德堡人,他就会告诉你法国大军来攻这座200年前的城堡。这个200年前的古战场_,却依然保持着旧貌,似乎依旧硝烟弥漫(),而是还活在几百年的历史里。与此相仿,小时候我住在北京的旧城墙下。假如那城墙还在,我就能指着它告诉你:“庚子年间,八国联军克天津,破廊坊,直逼北京城下。当时城里朝野陷于权力斗争之中,偌大一个京城竟无人去守。此

2、时有位名不见经传的营官不等待命令,挺身而出,率健锐营霆字队的区区百人,手持新式快枪,登上了左安门一带的城墙,把联军前锋阻于城下,前后有一个多时辰的工夫。此人是一个英雄。”像这样的英雄,正史上从无记载,我是从_上看到的。有关北京的城墙,当年到过北京的联军军官写道:“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防御工事。它绵延数十里,是一座人造的山脊。”对于一个知道历史的中国人来说,他也不会只活在现在。历史,它可不只是_的宫廷斗争和_的外交谈判。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A如果你去问一个海德堡人,他就会告诉你200年前法国大军来攻这座城堡的情景。B如果你去问一个海德堡人,他就会告诉你法国

3、大军200年前来攻这座城堡。C你如果去问一个海德堡人,他就会告诉你法国大军来攻这座城堡的200年前的情景。D你如果去问一个海德堡人,他就会告诉你法国大军来攻这座200年前的城堡。【解析】句子有三处错误:第一处,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应该把“如果”放在句首;第二处,多层定语语序不当,“200年前”应该放在“法国大军”前面;第三处,成分残缺,谓语动词“告诉”缺少宾语中心词,在句末加上“的情景”。综合考虑,A项正确。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D)A历史悠久的大学城绝不仅活在现代B历史悠久的大学城绝不只是活在现代C有文化的海德堡人绝不仅活在现代D有文化的海德堡人绝不只是活在现代

4、【解析】解答本题,首先必须确定句子的陈述对象,根据选文第一段,可知选文内容强调的是“有文史修养的人”,而且“历史悠久的大学城”也不可能“活”,故而排除AB两项;C项后句用了关联词语“而是”,与“不仅”不搭配。故选D项。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B)A沧海桑田稗官野史背信弃义折冲樽俎B历经沧桑稗官野史尔虞我诈折冲樽俎C沧海桑田奇文轶事背信弃义运筹帷幄D历经沧桑奇文轶事尔虞我诈运筹帷幄【解析】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文本,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历经沧桑”强调“经历”,

5、而“沧海桑田”强调“变化”;“稗官野史”,泛称小说及记载不见经传的轶闻琐事的著述。“奇文轶事”指难以理解、不可思议的事。据正史上无从记载,此处应用“稗官野史”。“尔虞我诈”意为互相猜疑、互相欺骗,含贬义。“背信弃义”意为违背诺言,不讲道义。“尔虞我诈”修饰“斗争”合适。“折冲樽俎”泛指在外交谈判上克敌制胜,适用于“外交谈判”,“运筹帷幄”侧重“军略决策”。依据语境,判定答案为B。4下面是文秘范文网()为2018年教师节写的一封慰问信,其中有五处不当,请指出并改正。尊敬的各位老师:金秋九月,硕果累累,在四处洋溢着丰收高兴的美好季节里,我们迎来了第25个教师节。值此,公司党委、公司谨向辛勤耕耘在教

6、育战线上的全体教师致以节日的恭喜!在过来的一年里,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各地方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勤奋敬业,倾心育人,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这些成绩的获得,是各级党政组织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教育的后果,更是广大教师为人师表、甘于奉献的后果。在此,公司党委、公司向广大教师致以崇高敬意!祝全体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节日愉快,家庭幸运,万事如意!【答案】“高兴”改为“喜悦”;“恭喜”改为“问候”;“过来的”改为“这”;“后果”改为“结果”;_“幸运”改为“幸福”。【解析】注意书面语体和口语语体在用词上的不同,语境的得体,注意说话的对象,注意尊卑长上的关系。此题是教师节给老师的慰问信,

7、对象是老师,所以措辞要讲究文采,不要用口语过强的大白话。5下面是高三某同学陪同爷爷到市中心医院就医的流程图,请把这个过程写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100个字以内。(6分)【答案】门诊挂号后到门诊室看医生,按医嘱到不同科室化验并做CT、B超、心电图检查,然后把汇总的检查结果拿到门诊室交给医生,医生开出处方,患者携带处方到收费室支付药费后去药房领取药品。【解析】按照就医流程,先门诊挂号,然后去门诊室看医生,根据医生叮嘱,去科室病检,等到汇总结果,反馈给医生,再按照医生叮嘱,交费直至药房取药。尤其注意科室病检的流程。不遗漏任何环节。另外注意字数要求。二、名篇名句默写6补写出下列

8、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师说循序渐进,举圣人孔子的例子,提出“圣人无常师”,进一步论证“_道之所存_,_师之所存也_”的主张。(2)李白蜀道难中以神话传说来道出“_地崩山摧壮士死_,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_”的蜀道开辟之难。(3)望岳中“_会当凌绝顶_,_一览众山小_”,可以看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018湖北八校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材料一:2017年9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就国歌的地位、奏唱国歌的场合、奏唱国歌的形式和礼仪、国歌标准曲谱和官方录音版本、国歌的宣传教育、

9、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作了具体规定。国歌法并非中国独有。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都有单独的国歌法,对播放国歌的场合、奏唱国歌时的相关礼节都有明确的规定。在新加坡,如果有意不按官方安排奏唱国歌,或奏唱国歌时无合理原因不起立致敬的,将被起诉,并最高处以1000美元罚金。美国有关法律规定:在演唱国歌时,如果有国旗展现,穿制服的军人行军礼,其他所有人都应该向国旗立正,右手放在心口,行“效忠礼”。(摘编自杜茂林“为歌立法”:国歌背后的理智与情感)材料二:(摘编自国歌法来了,你用“正确姿势”爱国歌了吗?新华网)材料三:国歌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在校园、奥运赛场、边防哨所每

10、次奏响国歌都是对祖国和民族精神的一次礼赞。”国歌展示馆馆长杨春霞说,“国歌是代表国家的歌曲,是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象征”。上海市杨浦区文化局局长金雪萍表示,国歌立法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一种居安思危的警醒,也是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精神结晶的崇高敬意。法律中对于如何正确使用国歌的具体规定,对社会公众兼具教育、引导以及惩戒等多重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家法室主任武增说:“那种把维护国歌尊严与所谓公民的言论自由、表达自由对立起来的观点是错误的,国家要对公民合法的权益予以保障,同时公民不得滥用自由和权益。对辱没国家的尊严、损害民族感情、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必须予以法律的追究和制裁。”(摘

11、编自朱宁宁维护国歌尊严权威奏唱国歌有法可依)材料四:国歌法通过并颁布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依照法定程序分别征询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意见,他们均认为,将国歌法列入两部基本法附件三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实施,符合两部基本法的规定,是适当的。香港、澳门社会普遍认同这部全国性法律属于两部基本法第十八条第三款规定的法律。2017年10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听取了关于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国性法律的决定草案和关于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国性法律

12、的决定草案的说明。两个决定草案的说明指出,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国歌法,属于有关国防、外交和其他依照基本法规定不属于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的法律。说明还指出,近些年香港发生了一些不尊重国歌的事件,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和社会价值底线,引起包括广大香港居民在内的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为有效防止并处理这类行为,按照香港基本法规定将国歌法列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就更加具有迫切性和现实重要性。(摘编自国歌法拟列入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新华网)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BCD【解析】“行使言论自由权”不妥,根据原文“国家要对公民合

13、法的权益予以保障,同时公民不得滥用自由和权益。对辱没国家的尊严、损害民族感情、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必须予以法律的追究和制裁”,应是“滥用自由和权益”,且“损害民族感情”表述也不全面。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C)A从材料二的相关调查结果看,国歌法中对“奏唱国歌的形式和礼仪”的规定比对“奏唱国歌的场合”的规定更重要。B调查显示,一些公民缺乏对奏唱国歌时的一般礼仪的了解,这无疑是人们在奏唱国歌时嬉笑打闹、态度不够严肃的主要原因。C我国制定国歌法,与一些国家的做法一致,并且在我国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D港澳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和港澳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意见,

14、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制定的民意基础。【解析】A项,“比更重要”错,国歌法所做的各项规定都有其现实的针对性和存在的必要性,其意义和价值不具有可比性。B项,以偏概全,人们奏唱国歌时态度不够严肃,不仅仅是因为一些公民对奏唱国歌的一般礼仪缺乏了解,还因为对国歌的精神内涵(是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国歌的创作背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国歌的创作意图(激励人们奋勇抗争)等没有深刻地领会,家国情怀淡薄。对此项的判断,需要考生综观图表、通览全文,顾及材料之间的关联性。D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制定的民意基础”错,应是“将国歌法列入两部基本法附件三的民意基础”。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国歌立法的现实意义。(6分)【答案】(1)是一种居安思危的警醒。(2)是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精神的崇高敬意。(3)对社会公众兼具教育、引导以及惩戒的多重作用。(4)维护“一国两制”的原则底线和社会价值底线。【解析】根据材料三“是一种居安思危的警醒,也是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精神结晶的崇高敬意”,我们可以从居安思危和崇敬祖国的角度分析。材料三“法律中对于如何正确使用国歌的具体规定,对社会公众兼具教育、引导以及惩戒等多重作用”,主要谈论多重作用。材料四“近些年香港发生了一些不尊重国歌的事件,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和社会价值底线”,从原则、价值底线分析。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