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2地球运动规律定时练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966277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2地球运动规律定时练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2地球运动规律定时练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2地球运动规律定时练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2地球运动规律定时练新人教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2 地球运动规律一、单选题1我国白昼时间比黑夜长,且白昼一天比一天短的日期是A 春分日-夏至日 B 夏至日-秋分日C 秋分日-冬至日 D 冬至日-春分日【答案】B【解析】我国白昼时间比黑夜长,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是夏半年。且白昼一天比一天短的日期是夏至日-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B对。春分日-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增长,A错。秋分日-冬至日、冬至日-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C、D错。下图为某地气象台进行的气温日变化监测图(注: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14点左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据图判断A 16点地面吸收的太阳热量最多B 地面一天中随时都在散失热量C 气

2、温最低时是地面散失热量最多的时刻D 白天地面吸收的热量始终大于散失的热量3此地A 位于90E,昼长12小时左右 B 位于120E,昼长12小时左右C 位于90E,昼长15小时左右 D 位于150E,昼长15小时左右【答案】2 B 3 C 【解析】2读图,一天中,该地北京时间14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地面吸收的太阳热量最多,A错。地面热量散失曲线数值始终大于0,地面一天中随时都在散失热量,B对。气温最低时约在图中8时左右,地面散失热量最多的时刻在图中16时左右,C错。图中约14-15时后,白天地面吸收的热量小于散失的热量,D对。3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地方时午后14时,图中对应的北京时间是16时,

3、此地位于90E附近。该地日出约6点,日落约21点,昼长时间15小时左右,C对。A、B、D错。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发射升空,12月14日21时11分在月面成功着陆(图)。右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旧金山(西八区)华侨在当地收看了直播,“嫦娥三号”登月时当地时间是()A 14日13时11分 B 15日5时11分C 13日23时11分 D 14日5时11分5“嫦娥三号”登月当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于右图中的( )A 甲处 B 乙处C 丙处 D 丁处6“嫦娥三号”从发射到成功登月期间 ()A 地球公转速度渐慢

4、B 上海正午太阳高度渐增C 南通白昼时间渐短 D 北极圈内极昼范围渐大【答案】4D 5B 6C【解析】4根据区时计算公式,所求地时间=已知地时间所求地与已知地时区差,西八区与东八区时区差为16,西八区位于东八区西侧用减法,可算出西八区时间为14日5时11分,D正确。5图中甲丁两点之间地球地轴北端指向太阳,为夏至6月22号;乙丙两点之间为冬至12月22日,“嫦娥三号”登月时间为12月14日,不到冬至,应处于乙位置,B正确。6“嫦娥三号”从发射到成功登月时间为12月2日到12月14日,1月初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速度最快,登月期间公转速度加快;太阳直射点向南移,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减小;兴义白昼时间渐短,C

5、正确;北极圈内极夜范围扩大。北京(40N)某校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重新设计(如图),把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玻璃箱里,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7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需经常调节支架,使正午太阳光线直射集热板。在一年中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为( )A 2326 B 4652C 6634 D 908一年中,活动支架最短的日期是( )A 12月22日 B 9月23日C 6月22日 D 3月21日【答案】7 B 8 C 【解析】7正午太阳高度是正午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从图中可知,使正午太阳光线直射集热板,正午太阳高度与集热板与地面的调整角度互余。

6、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在夏至日最大,在冬至日最小。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是7326,则集热板与地面的调整角度是1634;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2634,则集热板与地面的调整角度是6326,所以集热板与地面的调整夹角的变化幅度也是4652,只有B正确。8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地面与集热板的夹角最小,所以活动支架的高度最短,C对。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最大,活动支架最长,A错。春分、秋分长度居中,B、D错。9关于水圈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由液态和固态水组成的一个圈层 B 是一个连续而且规则的圈层C 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 D 由地表水和地下水组成【答案】C【解析】组成水圈的水有地表水

7、、地下水,也有生物水和大气水等,它们分布于陆地、海洋、大气中,是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组成水圈的水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故C项正确。10轨道倾角是指其它行星公转轨道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偏心率是椭圆焦点到中心的距离与椭圆半长轴之比,它决定椭圆的形状。下图为“行星绕日轨道倾角与偏心率曲线图”,根据曲线ab可知,行星绕日运动具有的特征是( )A 共面性 同向性 B 近圆性 特殊性C 同向性 近圆性 D 共面性 近圆性【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倾角都不大,且偏心率较小,故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的特征是共面性、近圆性,选D。“好奇号”确认火星上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分析检测

8、显示,取出的岩石粉末含有黏土、硫酸盐和其他对生命非常关键的矿物成分。火星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下图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高分辨率照相机抓拍到的火星表面眼状陨石坑。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1火星大气比地球大气温度低的最主要原因是火星A 比地球质量小 B 比地球密度小C 距离太阳更远 D 比地球体积小12相对于地球来说,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其原因是A 火星公转速度快 B 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C 火星大气密度小 D 火星的宇宙环境不安全【答案】11 C 12 C 【解析】11行星大气的热量来源于太阳。太阳系中火星的运行轨道比地球离太阳远,因此火星大气比地球大气温度低。故选C。12陨石与行星大气高

9、速摩擦可以使陨石燃烧,减少陨石对行星的影响。据材料可知,火星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即由于火星质量比地球质量小,大气比地球稀薄,所以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故选C。13下列天体系统中,级别最高的是()A 河外星系 B 太阳系 C 地月系 D 总星系【答案】D【解析】天体系统中,级别最高的是总星系,也叫可见宇宙,D对。河外星系比总星系低一级,A错。太阳系、地月系等级更低,太阳第属于银河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B、C错。2017年9月3日到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举行,3日下午3点30分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住在纽约(74W)的刘先生收看论坛开幕式直播的时间是

10、A 9月2日14:30 B 9月3日2:30C 9月3日14:30 D 9月4日4:3015此次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A 上海白昼逐渐变长 B 宁德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C 地球自转速度逐渐变快 D 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变小【答案】14B 15D【解析】14北京时间(东八区)3日下午3点30分时,纽约(74W,西五区)时间大约为9月3日2:30,选B。15会晤期间即9月3日到5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故上海白昼逐渐变短,宁德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变小,选D。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会发生偏转, 下图为两条河流下游图,图中圆圈为一小岛。据此完成下列

11、问题。16图中小岛最终可能连接的岸堤是A B C D 17若要在甲、乙两图四点中建设港口,则最合适的点是A B C D 【答案】16 B 17 C 【解析】16根据图中的纬度分布可知图示地区为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流向左偏,所以为侵蚀岸, 为堆积岸。图中小岛最终可能连接的岸堤,B正确。故选B。17根据图中的纬度分布可知图示地区为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流向左偏,所以为侵蚀岸, 为堆积岸。建港口的条件是港阔水深,图中四点中最合适建设港口的地点是,C正确。故选C。18若图中80线恰好为 两天分界线,图中箭头表示洋流流向。则北京时间是 ()。A 2:40 B 13:20C 16:40

12、D 1:20【答案】A【解析】图中洋流位于中低纬度地区,呈逆立时针方向旋转,属于南半球,图中以80为中心的南半球海域只有印度洋符合,所以80是东经80度。图中80线恰好为两天分界线,所以80E是0时,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两地相差40,时差2小时40分钟。北京时间在东,所以地方时是:0时+2小时40分钟=2时40分。二、综合题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巴西盛产甘蔗,产量居世界首位,也是燃料乙醇的生产大国。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巴西90%的石油消费需要依靠进口。为了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1975年,当时执政的军政府利用行政命令强力启动了生物燃料乙醇发展计划。材料二 巴西局部区域

13、及萨尔瓦多与巴拉两地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图。材料三 2 01 6年夏季奥运会于当地时间8月5日至8月21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1)分析巴西大量生产乙醇的主要原因。(2)结合图示分析萨尔瓦多与巴拉两地年降水量差异及原因。(3)奥运会举行期间,某观测者指出里约热内卢比圣保罗的日出地方时要早,且两者差值变小;同时该期间某日当里约热内卢一天中日影最短时,圣保罗的日影朝向东南,判断上述两种观测结果是否正确,并分别说明理由。(4) 2011年1月,巴西里约热内卢地区突发强降雨,灾难性泥石流下泄,简析此次泥石流形成的条件。【答案】(1)原料丰富;石油资源短缺,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 (2)萨尔瓦多比巴拉多

14、,萨尔瓦多地处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受沿岸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作用明显;而巴拉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3)第一种说法正确。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圣保罗纬度较高,昼较短,故日出地方时大,且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赤道方向)移动,故两者差值变小。第二种说法错误。当里约热内卢日影最短即为正午时,圣保罗为上午,太阳位于当地东北方,故日影朝西南。(4)地形陡峭的山谷,便于水流汇集;松散的堆积物丰富;突发性、持续性大暴雨;人类工程活动,如滥伐森林、开山采矿等。【解析】(1)巴西盛产甘蔗,蔗渣是生产乙醇的原料,巴西原料丰富。巴西的石油资源短缺,燃料乙醇的市场需求量大。1975年,

15、当时执政的军政府利用行政命令强力启动了生物燃料乙醇发展计划,有政策支持。 (2)根据图中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萨尔瓦多降水量比巴拉多。萨尔瓦多地处东部沿海,位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沿岸有巴西暖流影响,增温增湿作用明显,所以降水多。巴拉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距海较远,受暖流影响小,所以降水少。(3)根据材料,奥运会期间是8月5日至8月21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此时南半球是冬季,向南昼长缩短。圣保罗纬度较高,昼较短,故日出地方时晚。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逐渐向南移动,即向赤道移动,所以两者差值变小。第一种说法正确。根据经度,东边的时刻早,当里约热内卢日影最短时,即为

16、正午时,圣保罗未到正午时间,为上午。太阳位于当地东北方,故日影朝西南。第二种说法错误。(4)里约热内卢位于巴西高原东南部,地形是陡峭的山谷,暴雨时,水流汇集量大,流速快,侵蚀力强。山谷中松散的堆积物丰富,为泥石流暴发提供了物质条件。突发性、持续性大暴雨,形成径流将堆积物冲走。人类不合理的工程活动,如滥伐森林、开山采矿等,使山谷的水土保持能力差。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条件。20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选择恰当符号并在图中适当位置标注出图示所在半球的极点。(2)判断CE是晨线还是昏线,并说明其移动方向。(3)分别判断图示A、B、D、E四点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

17、4)分别计算A、C两点的地方时。(5)若A点所在的经线为120E,计算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地区占全球的比例。【答案】(1)用“S”在图示顶点(90附近)标注出来即可。(2)晨线。自东向西。(3)线速度:ABDE。角速度:A=B=D=E。(4)A点的地方时为4时,C点的地方时为6时。(5)1/3。【解析】(1)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图示区域在南半球,其绕转中心为南极点,用符号“S”表示。(2)晨昏线运动方向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CE为顺着自转方向由黑夜进入白天,故为晨线,其移动方向为自东向西。(3)结合地球自转的速度变化:除极点外,角速度处处相等,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据此结合图示确定答案。(4)

18、C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则C为6时,A点在C点以西相差30的地方,时间晚2个小时,为4时。(5)结合上题,A点的地方时为4时,即120E为4时,则此时180为8时,则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地区占全球的比例为824=1/3。21甲图为12月22日南半球某地旗杆影子轨迹示意图。a、b、c、d表示不同时刻的影长。b、d影长为一天中的最大值;a与b、a与d两线间的夹角都是11230;a与c之间的夹角为45;虚曲线为杆影端点的轨迹;该旗帜一年四季总是随风飘向东南。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a处的影子方向为 方,c处地方时为 时。(2)b为该地 _(晨或昏)线通过时的杆影,该日当地日出时间为

19、 _ (地方)时。(3)在下图中绘出盛行风向。(4)乙图是12月22日旗杆影长和该日太阳高度示意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表示的是一日内太阳高度的变化,曲线表示的是一日内杆影长度的变化B点的杆影特别长C点的杆影方向指向东北D正午太阳高度小于83.5【答案】(1)南 9时(2)昏 4:30 (3)绘图略(4)C【解析】(1)“该旗帜一年四季总是随风飘向东南”说明该地的盛行风向为西北风;南半球中纬西风带风向为西北风,因此该地应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太阳直射点始终位于该地以北,正午影子应朝向正南。 “b、d影长为一天中的最大值;a与b、a与d两线间的夹角都是11230”说明:b、d为日出、日落时

20、的影长,a为白昼的“中点”,即正午 12时 的影长。 故a处的影子方向为正南。a与c的夹角为45,则a与c时差为3小时;根据a处的影子方向为正南可知d处方向为西北,影子朝向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相反,因此d处为日出影子,d与a之间为上午;则c为正午前3小时的日影,即c处地方时为9时。(2)a处的影子方向为正南。因此 b处方向为东北,为日落影子 ,即为该地昏线通过时的杆影。日出影子与日落影子之间的夹角为112302=225,则该地该日昼长为22515/小时=15小时,已知昼长可以计算日出时间为:12-15/2=4:30。(3)赤道低压与副高之间的低纬信风,在南半球为东南风;副高与副极地低压之间的中纬西风南半球为西北风;副极地低压与基地高压之间的极地东风,南半球为东南风。(4)太阳高中在正午达全天最大,物体影长在正午达全天最小,因此图中线表示一日内太阳高度的变化,线表示一日内杆影长度的变化,A说法正确;为日落,为上午,日出日落时杆影最长,B说法正确;点太阳位于东北(偏东)天空,则杆影方向为西南(偏西)方向,C说法错误;该地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地区,纬度范围为30S-60S,12月22日是该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该地区(南半球中纬度)最大正午太阳高度在53.5-83.5之间,所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小于83.5,D说法正确。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项,故C项说法符合题意。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