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第1框自由平等的真谛练习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963296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第1框自由平等的真谛练习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第1框自由平等的真谛练习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第1框自由平等的真谛练习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第1框自由平等的真谛练习新人教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自由平等的真谛1自由的意义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_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_,从而推动社会的_与繁荣。2为什么自由要受到必要的限制?自由不是_,它是有限制的、_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_。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_,导致混乱与伤害。3自由的含义自由主要指人们在_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_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_。4法治与自由的关系(1)法治与自由_,_。(2)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_,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_,违反法律可能付出_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_,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3)法治既_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_才有秩

2、序,_才享自由。5怎样正确认识平等?(1)平等是人类的崇高_,是社会发展的永恒_。(2)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_对待;二是不同情况_对待。(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_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_的基本原则之一。6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表现在哪些方面?(1)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_和_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_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_。(2)我国公民的_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_,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_。亲爱的同学,快来检测学习效果吧!1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自由应受到必要的限制,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3、2自由就是指人们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而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必然使人们的自由和权利受到干涉和损害。()3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能享自由,法治与自由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4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平等要求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个人。()5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味着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却不能保证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6画中有话请思考:漫画说明了什么?探究点一 自由与法治材料一曾在书上读过这样一段对话车轮问方向盘:“为什么你总是约束我的自由?”方向盘回答:“你若是被给予过多的自由,那么定会走到邪路上。”由此可见,约

4、束很重要,自由需克制。约束是限制,却并不是囚禁,它只是为了防止我们过度自由,同时也是促进我们严谨、成功的苦口良药。材料二风筝很自由,可以翱翔于天地之间。风筝身上连着一根线,使得风筝在线轴的牵引下平稳地飞翔,不至于飞走。可是,当这根线拉得太紧时,风筝就会像没头苍蝇一样,失去它原有的美好风姿,完全没有了线的牵引,失去平衡的风筝会很快从天上掉下来。(1)你对材料一中“约束很重要,自由需克制”是怎样认识的?(2)材料二中“当线拉得太紧时,风筝就会失去它原有的美好风姿”说明了什么?为什么?(3)你认为现实生活中“牵引”人们的最重要的那根“线”应该是什么?你的依据是什么?(4)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请你谈谈法

5、治和自由的关系是怎样的?微提醒:社会生活中没有绝对的自由,每个人在拥有自由的同时都要受到一定的限制。过度的自由不是一件好事,法治的限制并不是要扼杀我们享有自由的权利,而是为了保护我们不误入歧途。新知巧拓展探究点二 法眼看平等材料一 株洲新闻网2017年5月31日消息:2017年高考,株洲市共有两名学生可以享受优惠加分政策,一名是“归侨和华侨子女”,一名为“自谋职业退役士兵”。 与此同时,我市367个学生享受少数民族优惠加分,他们根据不同的类型可以享受5分到20分的加分。从今年开始,湖南省的高考加分项目将大为缩水,今年只有极少数学生能享受六项高考加分项。材料二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6、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材料一中的高考优惠加分政策对全体考生平等吗?为什么?(2)有人说:“既然提倡平等,那么就应坚持任何情况下都无差别对待。” 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3)从平等角度看,材料一中“从今年开始,湖南省的高考加分项目将大为缩水”说明了什么道理?(4)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或者说区别对待,是平等的基本要求,两者不可偏废,共同构成了平等法治观的重要内涵。“差别对待”是平等法治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平等精神的重要补充,离开了“差别对待”讲平等,平等会演变成另一种形式的“平均”,即弱者与强者的“均等”,这一思想会造成形式的

7、平等,而实质上的不平等。新知巧拓展 课堂小结课外拓展 习近平总书记说:“使法治成为一种全民信仰。” 信仰由“信”和“仰”两部分组成,信即相信、信任,仰即仰望、敬仰。推进法治的前提是使民众相信法治的公平公正,相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旦在民众的心田里种下法治的种子,这颗种子就会开枝散叶,开花结果,满园飘香,民众从内到外地敬仰法治,从大到小地完善法治,从下到上地维护法治,如此,法治信仰才算培育成功。【启示】“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皆可为”,前者讲法治,后者讲自由。无法治不自由,当法治成为一种全民信仰时,我们就可以在法治社会里尽情享受自由生活。小提示:本次作业限时15分钟。1“过度的自由实际上是

8、在提倡野蛮。”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有()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A BC D2风筝在空中的自由靠线的束缚而获得,一旦系着它的线断了,风筝就会落地。这一事例启示我们()A法律是自由的约束和保障B法律是对自由的否定C法律是获得自由的唯一条件D真正的自由是不受任何限制的3某校的午休铃声响过后,八年级(1)班宿舍的其他同学都上床休息了,小梁还在大声地朗读英语。室友提醒他,他却说:“学习是我的自由,任何人都不能干涉。”小梁的言行主要错在(

9、)A不能宽容待人B不懂得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C没有认识到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D不了解未成年人不能享有一切权利4“自由精神是法治产生的动力。”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B法治是自由的保障,对自由的必要限制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由C拥有自由的确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从某种意义上却不利于法治国家的进步与繁荣D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遵守法律是享有自由的底线52017年嘉兴市十大政府民生实事工程全速推进,其中危旧房治理改造大大改善了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截至目前,全县10个解危主体完成危房解危任务量的98%,其中城镇危房解危153幢,完成率100%。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

10、利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绝对的平等B说明我国的弱势群体都得到了平等的对待C说明不同情况差别对待也是重要的平等理念D危旧房治理改造违背了同等情况同等对待的平等理念6人民网2017年6月22日消息: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站消息,日前,山东省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济南市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市长王某某(正厅级)决定逮捕。案件侦查工作正在进行中。这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我国公民的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A BC D7材料一有人说:“过度的自由不是一件好事,约束虽然在某些方

11、面限制了人的自由,但在另一些领域给予人更多的自由。自由和限制是一对孪生兄弟,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两方面的兼顾,才可以获得更好的自由。”材料二人民网评:以法治刚性守护斑马线安全。2017年6月19日消息:机动车在斑马线前不但不减速反而抢行,已在不少地方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交通乱象。日前,公安部交管局部署各地重点围绕不礼让斑马线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启动集中整治。这些年来,“礼让斑马线”里的一个“礼”字,活生生把法律义务降格成了道德责任。好像在斑马线面前,机动车踩不踩刹车都是很自由的事情。殊不知,斑马线前减速慢行并非高级的道德责任,而是基本的法律义务。(1)怎样理解材料一中“自由和限制是一对孪生兄弟”

12、?(2)材料二中“以法治刚性守护斑马线安全”的做法体现了法治和自由的关系是怎样的?8材料一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妇女的录用标准;应当依法对少数民族劳动者给予适当照顾;不得歧视残疾人;不得以是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材料二继2016年取得重大的反腐成果后,2017年的反腐脚步并没有停止,新年刚过就有大老虎纷纷落马。2017年1月,前民政部部长李某某、副部长窦某某和原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虞某某等先后被审查立案。(1)材料一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的规定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一价值准则?你对这一价值准则是怎样认识的?(2)材料一中“对少数民族劳动

13、者给予适当照顾”体现了平等原则所包含的什么内涵?(3)材料二中“新年刚过就有大老虎纷纷落马”体现了我国坚持什么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怎样正确认识这一原则?9教师详解详析【新知先学】1幸福活力进步2为所欲为相对保护反面3法律意志各项权利4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界限红线失去自由 保障规范边界守底线5理想主题同等差别文明进步法治6宪法法律平等义务合法权益追究特权【新知小测】12.3.4.5.6社会生活中的就业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提高人们的平等观念和法治观念刻不容缓,平等的实现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要点探究】探究点一(1)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

14、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2)说明人们向往自由、需要自由。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3)法治。依据: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4)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探究点二(1)平等。平等在法律意义上也包括不同情况差别对

15、待。(2)不赞同。平等也总是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有些时候“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正是为了追求实质上的平等。(3)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4)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课时作业】1A解析 本题考查自由应受到必要的限制。都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A。2A3.C4C解析 本题考查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

16、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守底线才能享自由,A、B、D都正确;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C表述错误。故选C。5C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认识平等。平等没有绝对的,A排除;B说法太绝对,错误;危旧房治理改造属于不同情况差别对待,与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并不矛盾,D错误。故选C。6D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D。7(1)自由需要必要的限制。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对自由的必要限制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人的自

17、由和权利。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2)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8(1)平等。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2)不同情况差别对待。(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