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式楼梯板式楼梯.docx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957432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00.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梁式楼梯板式楼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梁式楼梯板式楼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梁式楼梯板式楼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梁式楼梯板式楼梯.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5页 共25页梁式楼梯板式楼梯 2012.2.17 如果是高层薄皮框架的话,开间是3m的,楼梯平台处的梁一般取200宽,450或者500高,面筋2根16:;底筋3根16。小于3m的就可以取200宽,400高,面筋2根14:;底筋3根14。楼梯平台处的板厚一般是80mm120mm。楼梯设计方法步骤 1楼梯各部分尺寸的确定 根据楼梯间的开间、进深、层高,确定每层楼梯踏步的高和宽、梯段长度和宽度、以及平台宽度等。(注意:双跑楼梯每层踏步级数最好取偶数,使两跑踏步数相等。) (1)根据建筑物的性质、楼梯的平面位置及楼梯间的尺寸确定楼

2、梯的形式及适宜的坡度。初步确定踏步宽b和踏步高h(注意:bbmin,hhmax,bmin和hmax分别为各类建筑的最小踏步宽和最大踏步高。)b、h的取值可参考表21和表22。 表21 一般楼梯踏步设计参考尺寸 名 称 踏步高/mm 踏步宽/mm 最大值 常用值 最小值 常用值 住宅 175 150175 260 260300 中小学校 150 120150 260 260300 办公楼 160 140160 280 280340 幼儿园 150 120140 260 260280 疗养院 150 300 剧场、会堂160 130150 280 300350(2)根据楼梯间开间尺寸确定梯段宽度B

3、和梯井宽度。 (3)确定踏步级数咒,调整踏步高矗和踏步宽b,用层高H除以踏步高h,得踏步级数nH/h,当以为小数时,取整数,并调整踏步高h (hH/n),用公式b h=450(mm),或b 2h=600620(mm),确定踏步宽b。 (4)确定楼梯平台的宽度 。注意 (梯段宽)。8.2.4 主要疏散楼梯应符合下列规定:1 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6m,连续踏步不超过18 级, 超过18 级时,应加设中间休息平台,楼梯平台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 1.10m;2 不得采用螺旋楼梯,采用扇形梯段时,离踏步窄端扶手水平距离0.25m 处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2m,宽

4、端扶手处不应大于0.50m,休息平台窄端不小于1.20m; (5)由踏步宽b及每梯段的级数 ,确定梯段的水平投影长度L。 ( 为级踏步的踏面数)。 2根据上述尺寸画出楼梯底层、二层及顶层平面图的草图 3确定楼梯结构及构造形式 确定楼梯为现浇或预制、梯段为板式或梁板式,以及平台板的支撑方式。 4进行楼梯净空高度的验算,使之符合净空高度要求 对于底层平台下做出入口时,应验算平台梁下净空高度是否满足2m的要求。若不满足,可通过下列途径加以调整: (1)降低楼梯间底层平台梁下的室内地坪标高。 (2)将底层第一梯段增加级数。 (3)底层设一跑直通二层。 (4)将第一跑坡度适当增大,抬高底层平台标高。 (

5、5)将(1)、(2)、(3)、(4)种方法结合使用。 5根据平面图、剖切位置,及上述尺寸绘制剖面草图 根据计算的踏步级数和踏步的宽度和高度,先画出全部踏步的剖面轮廓线,然后按所选定的结构形式画出梯段板厚(梁板式梯段还应画出梯梁高);画出平台梁及平台板;画出端墙及墙上的门、窗、过梁等。 6根据剖面图调整好的尺寸,对平面图进行调整,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尺寸标注 7完成剖面图,加深并标注附书:楼梯构造设计一、 目的要求 通过本设计掌握:楼梯布置的基本原则;楼梯的组成及承重结构布置方案;楼梯的细部连接构造方式;楼梯的装修特点及基本方式。二、 设计条件 1.根据墙体构造设计任务书中的某中学教学楼平、立、剖面

6、图,完成该教学楼左端次要楼梯的构造设计,楼梯间的平面尺寸为进深6600mm,开间3300mm;层数3层,层高均为3600mm,女儿墙高1200mm(本次设计中楼梯间不上屋顶)。 2.楼梯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梁承式楼梯。梯段形式、步数、每步高和宽、栏杆形式、材料及尺寸由学生自定。 3.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砖墙承重。 4.楼地面做法学生自定。 5.楼梯间窗可用木窗、或采用钢筋混凝土花格。三、 设计内容及深度 本设计用AUTOCAD软件计算机制图,2#图纸。完成下列内容: 1.各层楼梯平面图 1:30,标注并表达如下内容: (1)楼梯开间方向三道尺寸:轴线尺寸、净开间尺寸、梯段及梯井尺寸; (2)楼梯

7、进深方向三道尺寸:轴线尺寸、净进深尺寸、梯段长度及平台尺寸; (3)上、下方向及踏步宽、踏步数; (4)各平台标高(标注完成面); (5)引出楼梯剖面剖切位置及剖面编号。 2.楼梯剖面图 1:30,画出楼梯从女儿墙顶到建筑室外地面的完整剖面,表达并标注如下内容: (1)水平方向二道尺寸:楼梯的定位轴线及开间尺寸、顶层及底层的梯段和平台尺寸; (2)垂直方向三道尺寸:建筑总高度、楼梯对应的楼层层高、各梯段的高度(踏步高该梯段踏步数=梯段高度); (3)标注各楼层标高、各平台标高、室内外标高; (4)标注楼地面装修做法; (5)引出详图。 3.楼梯详图 1:10 设计楼梯的连接构造及细部装修,选择

8、典型部位进行详图设计,要求详图能基本表达设计意图,并具有可操作性。按图例表示详图的构造层次、材料类型、尺度、连接方式并标注。详图应清楚表达以下部位的做法: (1)扶手-栏杆-梯段的连接(临空扶手); (2)扶手-墙的连接(靠墙扶手); (3)栏杆细部构造及装修做法; (4)踏步防滑条及装修做法; (5)梯段与平台梁、梯斜梁与踏步板、梯斜梁与平台梁等处的位置关系及连接方式。 四、 设计参考资料 1.楼梯预制构件(平台梁、梯段)的形式和尺寸,参见图平台梁、梯段参考尺寸。 2.平台板的形式和尺寸,参见题目4课程设计的图预制楼板、大梁、过梁参考尺寸。 3.楼梯栏杆与扶手形式,参考图楼梯栏杆与扶手形式。

9、 4.楼梯栏杆与踏步连接构造,参见图楼梯栏杆与踏步连接构造。 5.扶手断面、踏步防滑及五金配件,参见图扶手断面、踏步防滑及五金配件。五、 设计方法和步骤 1.根据楼梯间的开间、进深、层高计算每层楼梯踏步高和宽,楼梯长度和宽度,以及平台宽度。注意:双跑楼梯每层步数最好取偶数,如3m层高取18步,步高为166.6mm,总高误差小于5mm,可在施工中调整。 2.根据上述尺寸画出楼梯底层、二层及顶层平面图的草图。 3.确定楼梯结构和构造方案。 (1)梯段形式:板式或梁板式(矩形梯梁或锯齿形梯梁)、埋步或不埋步。 (2)平台梁形式:等断面或变断面。 (3)平台板的布置方式:平行于平台梁或垂直于平台梁。

10、4.画出楼梯剖面并按要求标注尺寸。根据计算的踏步级数和踏步的高度,首先画出全部踏步的剖面轮廓线,然后按所选定的结构式,画出梯梁高或板式梯段的板厚,确定与平台梁的连接方式(埋步与不埋步)画出平台梁,最后布置两边的平台板(平台板宽度参考当地图集,需要计算布板并做板缝处理),最后画出端墙及门窗。 5.根据剖面图调整好的尺寸,画出楼梯底层、二层和顶层平面图,并按上述要求标注尺寸。 6.最后完善剖面图。 1、楼梯的坡度: 楼梯坡度的确定,应考虑到行走舒适、攀登效率和空间状态因素。 梯段各级踏步前缘各点的联线称为坡度线。坡度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即为楼梯的坡度(这一夹角的正切称为楼梯的梯度)。室内楼梯的坡度一般

11、为20度-45度为宜,最好的坡度为30度左右。特殊功能的楼梯要求的坡度各不相同。例如爬梯的坡度在60度以上,专用楼梯一般取45度-60度,室内外台阶的坡度为14度-27度,坡道的坡度通常在15度以下。一般说来,在人流较大、安全标准较高,或面积较充裕的场所楼梯坡宜平缓些,仅供少数人使用或不经常使用的辅助楼梯,坡度可以陡些,但最好不超过38度,除个性化楼梯或因空间可选择旋转楼梯。2、踏步尺寸: 踏步的尺寸一般应与人脚尺寸步幅相适应,同时还与不同类型建筑中的使用功能有关。踏步的尺寸包括高度和宽度。踏步高度与宽度之比就是楼梯的梯度。踏步在同一坡度之下可以有不同的数值,给出一个恰当的范围,以使人行走时感

12、到舒适。实践证明,行走时感到舒适的踏步,一般都是高度较小而宽度较大的。因此在选择高宽比时,对同一坡度的两种尺寸以高度较小者为宜,因行走时较之高度和宽度都大的踏步要省力些。但要注意宽度亦不能过小,以不小于240mm为宜,这样可保证脚的着力点重心落在脚心附近,并使脚后跟着力点有90%在踏步上。就成人而言,楼梯踏步的最小宽度应为240mm,舒适的宽度应为280-300mm左右。 国家标准:公共楼梯的踏步的高度为:160-170mm,常见的家中的水泥基座楼梯就是按这样的标准,较舒适的高度为160mm左右。 按目前的市场出售的家庭用的成品楼梯的情况来看,高度一般在170-210MM,180MM左右是最经

13、济适用的选择;同一楼梯的各个梯段,其踏步的高度、宽度尺寸应该是相同的,尺寸不应有无规律的变化,以保证坡度与步幅关系恒定。3、梯段宽度: 梯段宽度一般由通行人流来决定,以保证通行顺畅为原则。单人通行的梯段宽度一般应为800-900mm,一般的成品楼梯应该按照这个宽度设计;但是用于公用场所的楼梯,比如:双人通行的梯段宽度一般应为1100mm-1400mm;三人通行的梯段宽度一般应为1650-2100。如更多的人流通 行,则按每股人流增加550(0-150)mm的宽度。1、梁式楼梯 在楼梯斜板侧面设置斜梁,斜梁两端支承在横梯梁上,横梯梁支承在梯间墙或柱上,就构成了梁式楼梯。 特点:梯段较长时比较经济

14、,但支模及施工都比板式楼梯复杂,外观也显得笨重。2、板式楼梯 板式楼梯由梯段、横梯梁和平台构成,梯板是一块斜板,板的两端支承在平台梁上(最下端的梯段可支承在横梁上,也可单独做基础)。 优点:下表面平整,施工支模方便。 缺点:斜板较厚,当跨度较大时,材料用量较多。 板式楼梯外观美观,多用于住宅、办公楼、教学楼等建筑,目前跨度较大的公共建筑也多受用。板式楼梯与梁式楼梯:板式楼梯是由梯段斜板,平台板和平台梁组成.现浇梁式楼梯由踏步板,斜边梁,平台板和平台梁及楼层梁等组成,踏步板支承在斜边梁及墙上,也可在靠墙处加设斜边梁.斜边梁支承在平台梁和楼层梁上(底层楼梯下端支承在地垄墙上).一般当楼梯使用荷载不

15、大,且梯段的水平投影长度小于3m时,通常采用板式楼梯(在公共建筑中为了符合卫生和美观的要求大量采用板式楼梯);当使用荷载较大,且梯段的水平投影长度大于3m时,则宜采用梁式楼梯较为经济.梁式楼梯适用于跨度大于3m,板式楼梯下表面平整,施工时支模方便,故常用于活载较小,梯段跨度不大于3m的情况.梁式楼梯由踏步板,斜梁,平台梁和平台板组成.其中对于踏步板可按两端间支在斜梁上的单向板计算,可取一个踏步作为及单元.对与梯段斜梁可简化为两端间支在上,下平台的梁上的斜梁.对于平台梁则是两端支承在楼梯间承重墙上的简支梁.对于平台板则一般均属于单向板(有是也可能是双向板).板式楼梯是由梯段板,平台板和平台梁组成

16、. 其中对于梯段板可以简化为简支斜板.对于平台板一般简化为单向板,有时也可能是双向板,对于平台梁则是两端支承在楼梯间承重墙上的简支梁.板式楼梯荷载传递路线:荷载梯段斜板平台板平台梁.梁式楼梯荷载传递路线:荷载踏步板梯斜梁平台板平台梁 板式楼梯支座条件的选择【梁板式楼梯】子程序对于板式楼梯,“支座条件”可选择“两端铰支”、“两端固定”、“两端弹性”、“低端固定 高端铰支”、“低端铰支高端固定”等。 支座条件的选择主要看所采取的计算模式下的支座弯矩大小以及支座对梯板的约束情况。梯板的板面弯矩和相邻板面弯距相差不能太大。比如,一个 4m 跨度的梯板如果按固定支座计算,板面弯矩 20kNM,而正常的休

17、息平台板面弯矩不过 2、3kNM,那么相差近 20kNM 不平衡弯矩要由谁承担呢?如果支座梁没有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没有配抗扭钢筋,固端假定就不能成立,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 在一般情况下,跨度在 2M 以下的梯板可以按固端,23M 可以按弹性,3M 以上就建议按铰支。当然,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 板式楼梯,如果梯段上端和下端都有梯梁,且梯梁的另一侧均有和梯梁现浇在一起的现浇板,则梯段中间的弯矩取QL2/12,端部亦取QL2/12;如果一端有板一端无板,则跨中取QL2/10,有板支座处取QL2/1,无板一端取QL2/12;如果梯板两端有梁无板,则跨中弯矩不宜小于QL2/10,一般应按简支计算。梯

18、板两端直接支撑在砌体上按简支计算。 跨度小于4米,应采用1/10的计算系数。大于4米时应从安全考虑应按两端绞支考虑,取1/8的计算系数,板上筋取可取跨中的1/31/4梁板式楼梯 (GB 500102002) 子程序界面 技术条件 编制依据 o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 年版); o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o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 o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二版)。 基本信息 楼梯类型 o “楼梯类型”可选择“板式 A 型 ( )”、“板式 B 型 (_ )”、“板式 C 型 ( )”、“板式 D 型 (

19、_)”、“梁式 A 型 ( )”、“梁式 B 型 (_ )”、“梁式 C 型 ( )”、“梁式 D 型 (_)”等。 支座条件 o “支座条件”可选择“两端铰支”、“两端固定”、“两端弹性”、“低端固定高端铰支”、“低端铰支高端固定”等。 选项 支座弯矩 o 当“支座条件”为“两端弹性”时,“支座弯矩”方可允许用户定义。 o “支座弯矩”可选择“1/10*q*l02”、“1/12*q*l02”、“1/20*q*l02”、“1/24*q*l02”、“1/40*q*l02”、“分别指定”等。 o 当“支座弯矩”选择除“分别指定”之外的选项时,跨中最大弯矩按 1/10*q*l02 计算。 o 当“支

20、座弯矩”选择“分别指定”时,用户可分别指定“低端支座弯矩系数 Kl”、“高端支座弯矩系数 Kh”、“跨中最大弯矩系数 Km”。 o 如果梯板或梯梁两端支座的约束条件基本相同时,弹性支座的弯矩大于两端铰支的情况,不大于两端固定,即介于“0 1/12*q*l02”之间。支座弯矩的下限“1/40*q*l02”是根据两端铰支的跨中弯矩“1/8*q*l02”与两端弹性的跨中弯矩“1/10*q*l02”之差计算出的。 o 建议在一般情况下,不必要取用 1/10 的系数计算弹性支座弯矩。因为只有在两端支座的约束条件相差较大时(趋向于一端固定一端铰支的情况),其中一端的弹性支座弯矩才有可能为“1/10*q*l

21、02”。 低端支座弯矩系数 Kl o Kl低端支座弯矩系数,低端支座弯矩按 -Kl*q*l02 计算。 o 当输入“自动”时,取 Kl0.05,即低端支座弯矩按 1/20*q*l02 计算。 高端支座弯矩系数 Kh o Kh高端支座弯矩系数,高端支座弯矩按 -Kh*q*l02 计算。 o 当输入“自动”时,取 Kh0.05,即高端支座弯矩按 1/20*q*l02 计算。 跨中最大弯矩系数 Km o Km跨中最大弯矩系数,跨中最大弯矩按 -Km*q*l02 计算。 o 当输入“自动”时,由程序根据高低两端弯矩系数自动计算。即跨中最大弯矩值为高低两端分别施加 -Kl*q*l02、-Kh*q*l02

22、 弯矩、均布荷载 q 作用下单跨简支梁的静力解。 o 如果用户输入的跨中最大弯矩系数 Km 小于程序自动计算值,子程序状态栏及计算结果中将给出警告错误信息。 挠度验算 o 设置是否进行挠度验算。 挠度系数 o 按长期刚度 Bl 进行挠度验算。 o “支座条件”为“两端铰支”的挠度系数为“5/384”;“支座条件”为“两端固定”的挠度系数为“1/384”。对于“支座条件”为“两端弹性”的情况,楼梯跨中挠度值介于“两端铰支”与“两端固定”之间。用户可根据实际的支座条件、计算跨度自行定义支座弯矩取值、挠度系数。 o 当“挠度系数”输入“自动”时,程序按下列方法计算跨中挠度值 fmax: 当支座弯矩

23、Mminql2/10 时,fmax2.0ql4/(384EI),即“挠度系数”取“2.0/384”; 当支座弯矩 Mminql2/12 时,fmax2.27ql4/(384EI),即“挠度系数”取“2.27/384”; 当支座弯矩 Mminql2/20 时,fmax3.0ql4/(384EI),即“挠度系数”取“3.0/384”; 当支座弯矩 Mminql2/24 时,fmax3.24ql4/(384EI),即“挠度系数”取“3.24/384”; 当支座弯矩 Mminql2/40 时,fmax3.8ql4/(384EI),即“挠度系数”取“3.8/384”。 考虑踏步刚度 o 设置挠度验算时是

24、否考虑踏步刚度。 o 当考虑踏步刚度,计算楼梯挠度时将乘以小于 1 的折减系数。 o 考虑踏步刚度为测试功能, 其挠度计算结果仅供参考。 详细的挠度验算结果 o 设置是否输出详细的挠度验算结果。 裂缝宽度验算 o 设置是否进行裂缝宽度验算。 o 裂缝宽度验算时采用的弯矩值取相应于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o 裂缝宽度验算时采用的配筋面积 As 为实配钢筋面积。 o 纵筋外边缘至底边的距离 casd/2,d 为实配钢筋的直径。 o 如果 fy210 N/mm2,均按带肋钢筋考虑,相对粘结特性系数取 1.0。 o 当“配筋方案”选择“不显示实配钢筋”时,不进行裂缝宽度验算。 底筋系数 o 底筋系数为板

25、底(板式楼梯)或梁底(梁式楼梯)纵筋实配面积放大系数。 o 显示实配钢筋时,如果最大裂缝宽度验算或挠度验算不满足,可适当改变板底配筋增大系数,调整实配钢筋面积,重新进行验算。 o 当“配筋方案”选择“不显示实配钢筋”时,取底筋系数与纵筋计算面积的乘积作为纵筋实配面积进行挠度验算。 几何参数 踏步段水平净长 Lsn o Lsn踏步段水平净长(mm)。 低端平板净长 Lln、高端平板净长 Lhn o Lln、Lhn分别为低端、高端平板净长(mm)。 梯板厚度 h1 、水平梯板厚度 h2 、梯梁高度 h o 可直接输入梯板、梯梁的厚度或高度(mm)。 o 可输入相应受力方向净跨 L0 的分值,如:“

26、1/25”、“/25”,表示梯板厚度 h1 、h2 或梯梁高度 h 取 L0/25。允许的格式还有:“2/55”、“1/27.5”等。 踏步段总高度 Hs o Hs踏步段总高度(mm),Hshsn。 楼梯踏步级数 n o n楼梯踏步级数。 踏步高度 hs o hs踏步高度(mm),hsHs/n。 踏步宽度 bs o bs踏步宽度(mm),bsLsn/(n1)。 关联输入 o “踏步段水平净长 Lsn”与“踏步宽度 bs”、“踏步段总高度 Hs”与“踏步高度 hs”的输入是相关联的,改变前者,后者随着改变,反之亦然。 o 改变“楼梯踏步级数 n”的输入值,“踏步宽度 bs”与“踏步高度 hs”输

27、入项上的数据将根据公式 hsHs/n、bsLsn/(n1)自动变化。 梯板宽度 B o B梯板宽度(mm)。 o 如果楼梯类型为梁式楼梯,“梯板宽度 B”为该段楼梯两侧梯梁之间梯板的净宽。 低端支座宽度 dl、高端支座宽度 dH o dl、dh分别为低端、高端支座宽度(mm)。 o 计算跨度取 L0Ln(dldH)/2 与 1.05Ln 二者较小值,Ln 为梯板或梯梁的净跨。 荷载 线性恒荷标准值 Pk o Pk线性恒荷标准值(kN/m)。 o 当楼梯类型为板式楼梯时: Pk 输入“梯板宽度 B”范围内的线荷载标准值 。 当输入“楼梯自重容重 b”由程序自动计算楼梯自重,“线性恒荷标准值 Pk

28、”主要是用来输入楼梯栏杆、扶手的线荷载; 当不由程序自动计算梯板自重(b0)时,“线性恒荷标准值 Pk”尚应包括梯板自重。 o 当楼梯类型为梁式楼梯时: Pk 输入作用在每侧梯梁上的栏杆、扶手等永久荷载标准值(kN/m)。 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qk o qk均布活荷载标准值(kN/m2)。 o 可直接选择输入框下拉列表中的建筑物类别,如“住宅”、“办公楼”等,程序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表 4.1.1 第 11 项确定取值。 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 c o c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 o 如果“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qk”输入值直接输入建筑物类别时,程序根据建筑物类别自动确定可变荷载的组合

29、值系数 c。 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系数 q o q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系数。 o 当“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qk”输入值直接选择建筑物类别时,程序根据建筑物类别自动确定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系数 q。 梯板面层厚度 及容重 c1、c1 o 梯板面层厚度 c1 c1梯板面层厚度(mm)。 o 梯板面层的自重容重 c1 c1梯板面层的自重容重(kN/m3)。 梯板顶棚厚度 及容重 c2、c2 o 梯板顶棚厚度 c2 c2梯板顶棚厚度(mm)。 o 梯板顶棚的自重容重 c2 c2梯板顶棚的自重容重(kN/m3)。 楼梯自重容重 b o b楼梯自重容重(kN/m3)。 o 如果不希望由程序自动计算梯板、梯梁自重,

30、取 b0。 o 程序在计算梯梁自重时,对 b 乘以 1.1 的放大系数。 等效静荷载标准值 qe1、qe2 o qe1、qe2分别为作用在板顶面及板底面的常规武器或核武器爆炸动荷载作用下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kN/m2)。 o 程序可对平时、战时及战时两面不同荷载进行最不利组合。 o 当 qe1、qe2 同时输入时按不同时受荷考虑,一般应为异号以考虑正反两面不同荷载,程序将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o 取结构构件的允许延性比 3。 o 板顶等效静荷载标准值 qe1 qe1作用在板顶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kN/m2) o 板底等效静荷载标准值 qe2 qe2作用在板底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kN/m2

31、) 钢筋及混凝土 板的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s、梁的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s o as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近边边缘的距离(mm)。 o 如果 as 输入为“一类”、“二a类”等环境类别时,纵筋直径将根据实配钢筋或默认的纵筋直径确定。对于梯板,默认直径取 d10mm;对于梯梁,默认直径取 d25mm。 o 请参阅:受拉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s 受拉纵筋最小配筋率 min o min一侧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 o 如果 min 输入数值,取输入值和 45ft/fy 二者中的较大值。 o 当输入“自动”时,取 0.2 和 45ft/fy 二者中的较大值。 o 当 min 输入“自动”、有爆炸

32、动荷载作用时,程序考虑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第 4.11.7 条规定。 图例 如果选择显示图例,在显示的计算结果中将自动插入相应的图例。 也可将鼠标移到下面相应图例上,使用右键进行复制,然后粘贴到子程序计算结果中。 板 式楼梯梁 式楼梯每米板宽内的钢筋截面面积表 钢筋间距(mm)当钢筋直径(mm)为下列数值时的钢筋截面面积(mm2)44.5568101214161820222570758090100180168157140126227212199177159280262245218196404377353314283718670628559503112210479828737851616150

33、814141257113121992053192417101539287226812513223420113635339331812827254544884189392734913142543050684752422438017012654561365454490911012012513014015011410510197908414513312712211410617816415715114013125723622621720218845741940238735933571465462860456152410289429058708087541399128312321184110010261

34、828167616081547143613402313212120361957181816962856261825132417224420943456316830412924271525344462409139273776350632721601701751801902007974727066639994918884801231151121091039817716616215714914131429628727926525149146244943641339270766564662859556596290688085581077012571183114911171058100515901497

35、1454141413391272196318481795174516531571237622362172211220011901306828872805272725842454250300504264537965113942011683142624523776165138046701018848125710471521126719631636钢筋间距44.55681012141618202225钢筋的计算截面面积及公称质量表直径d(mm)不同根数直径的计算截面面积(mm2)单根钢筋公称质量(kg/m)12345678934566.57.112.619.628.333.214.125.13957

36、6621.237.75985100 28.350.37911313335.362.89814116642.475.4118170199 49.588.0137198232 56.5100.5157226265 63.6113.1177254299 0.05550.09860.1540.2220.26088.210121450.352.878.5113.1153.9 101106157226308 151158236339462 201211314452616 251264393565770 302317471679924 3523705507921078 4024226289051232 45

37、247570710181385 0.3950.4150.6170.8881.208 1618202225201.1254.5314.2380.1490.9402509628760982 60376394211401473 8041018125715211963 10051272157119012454 12061527188522812945 14071781219926613436 16082036251330413927 18102290282734214418 1.5781.9982.4662.9843.853 28323640615.8804.21017.91256.6 1232160

38、820362513 1847241330543770 2463321740725027 3079402150896283 3695482561077540 4310563071258796 49266434814310053 55427238916111310 4.8346.3137.9909.865 净保护层厚度(mm): 30 35 40 50柱纵向钢筋单排最大根数 (净保护层厚度:30mm)柱宽 b(mm)钢筋直径(mm)141618202225283236402503333333222300444443333335055544444334006555555444450666665554

39、4500777766655555088777766656009888877766650109998887767001010109998877750111110101099888800121111111010109988501312121211111010999001313131212111110109柱宽 b14161820222528323640柱纵向钢筋单排最大根数 (净保护层厚度:35mm)柱宽 b(mm)钢筋直径(mm)141618202225283236402503333332222300444433333335055444444334005555554444450666655554450077766665555508877776665600988887776665099998887767001010109998877750111110101099888800121111111010109988501212121111111010999001313121212111110109柱宽 b14161820222528323640柱纵向钢筋单排最大根数 (净保护层厚度 40mm)柱宽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