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_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同步检测北师大版必修2.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956592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_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同步检测北师大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5_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同步检测北师大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_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同步检测北师大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_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同步检测北师大版必修2.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建议用时实际用时满分实际得分90分钟100分 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隋唐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激轮转”,发明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翻车B.“海上霸王”,能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C.“千峰翠色”,越窑青瓷中出现了极品秘色瓷D“灯火不绝”,一些繁华的大城市出现了夜市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城市兴起。据管子载:“(临淄)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材料表明临淄城市布局的主要特点是( )A.按人与自然亲近的理念设立居住区 B.严格区分官营和私营

2、手工业作坊区C.按居住地接近工作地设立居住区 D.严格区分贵族与平民的居住区3.清代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C.商品经济的发展 D.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4.张籍的贾客乐:“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诗句反映了( )A.唐朝出现盛世局面 B.唐朝商业的繁荣发展C.政府鼓励商业的发展 D.金钱至上的社会道德风尚5.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时间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洪武年间至永乐间宝钞23、银1、布1宣德年间至景泰间宝

3、钞4、银27、布42、稻谷4天顺年间至弘治间银52、稻谷1上表反映了()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6.明嘉靖、万历年间,张居正提出“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的主张。这一主张(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表明重农抑商政策开始瓦解C.只重视发展商业 D.代表了部分士大夫对农业和商业关系的看法7.“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材料描绘的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城市( )A.汉都长安 B.隋朝洛阳 C.唐都长安 D.宋都东京8.“二人

4、山下说诗(丝)文,三炮打进四川城,十月十日来相会,三人牵牛一路行。”这首诗的谜底是“徽州朝奉”。“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代之以“朝奉”的称谓,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被称为老板,本质上说明( )A.徽商文化上的谦虚 B.明清时期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C.徽商走官商结合之路 D.徽商虚伪的反映9.王世贞四部稿中记载:“大抵徽商其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材料反映了徽商( )A.注重扩大经商范围 B.注重买田置地C.注重资本积累,扩大投资 D.注重多样化经营10.1824年,晋商在山西平遥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昇昌

5、”票号;三年之后,“日昇昌”在中国很多省份先后设立了分支机构。这一现象反映了( )区域性商人群体实力雄厚 区域贩运商业开始兴起 社会经济出现全面高涨 商业资本呈现集中的趋势A. B.C. D.11.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从中可以得出(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各有各的分工 商业在商品流通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商业在经济领域中的地位比较薄弱 农业是人的衣食之源,具有重要的地位A. B. C. D.12.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

6、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对材料中“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的准确理解是( )A.因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丧失世界贸易的中心地位B.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C.西方的工业革命没有对中国产生较大影响D.没有转化为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和市场13.据苏州府志载,明朝中期以后,苏州城里出现“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什百为群,延颈而望”的景象。这表明当时当地( )A.已形成了劳动力市场 B.失业现象比较普遍C.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D.经济上以纺织业为主1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明朝皇帝却下诏禁止进一步海外远征

7、正是由于制度结构上和海外拓张的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中国的力量却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禁止海外远征的原因是国力匮乏B.强化专制统治是明朝从制度结构上把力量转向内部的原因C.经济形态的差异导致东西方对外推动力出现根本的差别D.中西交流被阻断导致中西实力易位15.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 A.手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B.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C.劳动力的商品化开始出现 D.

8、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崩溃16.“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反映出明中叶以后中国商业发展的本质特征是( )A.商人长途贩运B.国内商品市场交流加强C.南北交通发达D“工商皆本”的经济思想成为主流17.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内在的原因在于( )A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合工商业的发展C.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大量外

9、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18.“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 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 新航路开辟后的西学东渐 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A. B. C. D.19.据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C.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 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20.研究华商

10、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在)引发人们经商致富的动机中,实际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以下能够为这一论断提供依据的是( )A.商人经商积累的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 B.政府实行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C.农民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商品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小题10分,第22小题14分,第23小题16分,共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白圭,周人也。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与:出售)。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故曰:吾治生产(经商之事),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盖天下言治

11、生祖白圭。” (西汉)司马迁史记材料二 在唐前期一百多年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社会经济呈现全面繁荣。元稹估客乐一诗生动描述了唐前期商人贩运的商品:“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 宁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材料三 (宋时开封)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第二、三门皆动用什物。卖铺合、簟席、屏帏洗漱、鞍辔、弓剑、时果、脯腊之类。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帽子之类。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材料四 “明清两朝,都是延续了数百年的统一王朝,政治统一和社会相对安定。”“(明万历年间)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指徽州

12、),江北则推山右(指山西)。新安大贾,鱼盐为业。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新安奢而山右俭也。”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特点和谢肇潮五杂俎(1)据材料一,归纳白圭的经商理念。(4分)(2)材料二与材料三中的商品种类有何变化?(1分)(3)据材料四,比较“富室之称雄者”的不同之处。(2分)(4)据材料二、四,概括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条件。(3分)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宋)陆游杂赋“风雨晚潮急,

13、鱼虾晓市腥。平生诵佳句,今见海、冥冥。”(宋)陈知柔次海上长亭村材料二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层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材料三 “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二程之洛学出,复兴古学,方使千载不传之学重放光明与西洋文艺复兴时代知识人的自觉不无相似之处。”内藤湖南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

14、,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城市格局和经济功能所具有的特点。(4分)(2)结合材料二,简述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4分)(3)比较材料三和材料四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的不同之处。(6分)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材料二 清朝奉行的“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的政策多次颁令实行矿禁,并用“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限制商业活动,进一步凝固、强化了农耕自然经济形态对“客商资本稍多者”又行“劝借”,稍有不从,“轻则痛行笞责,重则连船拆毁,客商

15、狼藉,号哭水次”,最终“多致卖船弃业”。同时以“天朝上邦”自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为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人民聚集力量抗清,长期关闭国门,实行海禁政策对西洋器物当做“贡品”“玩好”收藏,如英使马戛尔尼赠送给乾隆帝的地球仪、望远镜、铜炮、火枪、西洋船模型等礼物。材料三 海禁政策给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带来沉重打击鸦片战争前,行驶于东南亚和日本的中国帆船仅有295艘,航海地位一落千丈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堵塞了给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失去了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终于在近代的前夜迟滞了。请回答:(1)根据材料,概括指

16、出明清时期我国对外交往的总趋势。(4分)(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对外交往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3)根据材料,你对清政府实行的对外交往政策有何看法?(4分)答案与解析1.A本题考查古代农业工具。A项描述的是筒车,翻车是三国时期马钧改进的;其余三项叙述正确,故选A项。2.C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和所学史实可知是按职业划分居住地。3.C “市井俗人”是指城市市民阶层,其力量的壮大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题干现象的出现。4.B 根据题干材料可以得知,其反映的是唐朝商业的发展和繁荣。5.A 本题考查对表格信息的解读能力和综合分

17、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信息表明洪武至弘治年间使用通货类别变化:宝钞迅速减少到最终消亡,银和实物使用大量增加两个方面信息。宝钞迅速减少最终消亡表明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是支付减少的关键;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与实际不符;布和稻谷不能说明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白银逐步成为主要流通货币。6.D 材料表明张居正对农业和商业都较为重视,代表了一部分士大夫对农业和商业关系的看法,本题选D项。7.D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关键信息:“民家争占酒楼玩月嬉戏连坐至晓”,说明此时城市布局已突破时空限制。8.B “朝奉”是官名,而“老板”是对商人的一种称呼。徽商不愿被称为“老板”说明不愿以商人的身份出现,究其原因是

18、商人地位低下,受到歧视,故本质上反映了明清时期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9.C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商帮。引文大意是:大部分的安徽商人,他们的积蓄,大概只有十分之一在家中,其余十分之九都在外投资。由此分析应选C项。10.C我国古代区域贩运商业在汉代就已出现,故的表述不符合题干材料的背景;商业仅仅属于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体现社会经济的全面高涨,故错误。 11.B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材料信息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商业的地位重要,故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农、工、商业都充分发展,特别是农业的地位在中国古代非常重要。12.D 本题考查重农抑商政策。“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的信

19、息表明中国并没有因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丧失世界贸易的中心地位,排除A项。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的发展为工商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排除B项。C项不是题目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是指大量流入的白银没有转化为资本,未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选D项。13.A 本题根据材料时间以及“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什百为群”可知此为明朝江南地区丝织业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了劳动力市场,故选择A项。14.A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海禁”政策。根据“皇帝却下诏禁止进一步海外远征”说明是在明朝时期出现“海禁”政策,明朝时期处于中国封建社会转入衰落的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是“

20、中国的力量却转向内部”的重要原因。15.C 本题考查对资本主义萌芽的理解。材料中的“机工”是被雇佣的劳动力,“机户”是早期资本家。“机工”被雇佣的现象表明劳动力已经成为商品。16.B A、C两项是题干材料的表面现象;D项不符合史实;B项是本质特征。17.A 明清时期繁荣的商品经济没有出现革命性变化的内部原因主要是中国政府的政策。C、D两项都发生在鸦片战争时期,是外因;B项说法错误。18.C “新的历史条件”有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等。本题应选C项,“新航路开辟后的西学东渐”说法错误,两者无关联。19. C 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据题干材料数

21、据分析,C项符合题意。20.A 本题主要从“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方面分析。解答时还要结合“经商致富”的动机分析,富商积累的财富不用来扩大再生产,主要用来买田置地,影响了商业的发展。21.(1)理念:人弃我取,人取我与;掌握经商时机,当机立断;讲究经商计谋、策略。(2)变化:由奢侈品到日用品。(3)不同:经营的商品有所不同;徽商奢侈,晋商节俭。(4)条件: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农业发展(或经济发展)。解析:(1)问,结合关键句:“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吾治生产(经商之事),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分析概括、归纳与总结出经商理念:掌握经商时机,当

22、机立断;讲究经商计谋、策略。(2)问,材料二中的珠、玉、党项马、吐蕃鹦等都是贵重的奢侈品,而材料三中“万姓交易”的是日用品。(3)问,抓住关键句:“新安大贾,鱼盐为业。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新安奢而山右俭也。”用自己的话概括归纳。(4)问,从政治与经济两个角度分析。22. (1)商业活动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市场扩大;饮食、服务、娱乐设施比较完备,城市经济职能增强。(2)促使市民阶层产生,出现了其独特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生活方式;促进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3)区别:前者认为宋朝开始具备近代世界的特征;后者认为宋朝的商业革命没有把中国引向近代社会。 解析:本题以宋朝的经济作为突破口,考查宋朝

23、经济发展的特点、主要影响,通过比较材料三和材料四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的异同,培养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1)问可根据材料一中三则材料分别概括。(2)问从阶层变化、生活方式、文化发展等方面分析。(3)问材料三认为“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23.(1)总趋势:由开放逐步走向闭关锁国。(2)主要原因:农耕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清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海禁”政策;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统治者愚昧自大、故步自封;脱离世界潮流,鄙薄近代科技。(3)看法:海禁政策给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带来沉重打击;妨碍了近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失去了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解析:(1)问,从材料二、三可以看出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和海禁政策。(2)问,可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加以分析。(3)问,从材料三中“海禁政策给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带来沉重打击”“堵塞了给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失去了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可以得出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