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4.7.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952898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下册4.7.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4.7.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4.7.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4.7.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同步练习题自主学习篇A卷基础题一、选择题 1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含有大量的( )A由工业燃料燃烧排放的SO2B由工业燃料燃烧排放的CO2 C由人类活动引起的O3增加 D地面上扬起的沙尘2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黑子的大爆发 B含氟的冰箱、空调普遍使用 C臭氧层空洞的出现 D工业生产中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3下列行为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节约资源,少用一次性用品 B使用环保电池 C注意卫生,大面积多使用消毒剂消毒 D购买贴有绿色标志的产品4发电厂可以利用煤、水能、核能发电,这三种能源中最容易引发酸雨的是()A煤和水能 B煤C核能 D三者都是5下列不属

2、于温室效应造成的是( )A冰川加速融化 B气候变暖C自然灾害增多 D酸雨频繁发生6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 )A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B把回收来的污染物倾倒在江河中C禁止使用煤、石油等燃料D以上做法都不正确二、填空题7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有些人会做许多破坏生态环境的事情,比如下面几种行为:(1)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2)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3)稻、麦收割后,秸秆就地焚烧(4)因为麻雀吃粮食,所以要消灭麻雀这些行为会造成哪些后果呢?请简单说明,并针对 每一种行为提出自己的建议。 (1)_。 (2)_。 (3)_。 (4)_。三、简答题8常见的大气污染一般有哪几种?请列出三种以

3、上常见的大气污染源。9为什么大量使用含氟利昂的冰箱和空调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不利?四、实验题10(设计性实验) 图4-7-2-1是苏祥同学设计的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实验示意图。在A、B两个培养皿中铺上23层潮湿的纱布,在其中各放入50粒已浸泡过发育情况相同的小麦种子。每天定时向A培养皿中喷洒清水,向B培养皿中喷洒等量的模拟的酸雨,其他条件相同。每天定时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1)苏祥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2)苏祥同学做出的假设是_。(3)该实验中的对照组是_培养皿。(4)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5)请为苏祥同学设计一张用来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11(探究性实验)某同学为了探究废旧电池对生物生活

4、的影响,做了一个实验。在下述实验步骤、中各有错误或不妥之处,请改正并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步骤:制备废电池液:将一节5号电池,浸泡在1000毫升的清水中23天后得到废电池液待用。浸种:取A、B两个烧杯。A杯中放入若干粒小麦种子,用废电池液浸泡;B杯中放入若干粒玉米种子,用清水浸泡,且分别定期换水。发芽:取A、B两个培养皿,在底部铺上两层纱布,分别放上用废电池液和清水浸泡过的等量的种子,每天定时向A、B培养皿中喷洒等量的清水,其他条件相同。每天定时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最后分别统计发芽率。(1)改正: _; _; _。(2)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若A培养皿中种子的发芽率高于B中的,说明废电池液

5、_; 若A培养皿中种子的发芽率低于B中的,说明_; _。B卷多彩题一、七彩题1(分析推理题)在一个稳定的池塘生态系统中,一种突发的污染使所有的植物死亡,在可以测量的变化中,首先降低浓度的是( )A二氧化碳 B硝酸盐C氧 D磷2(学科内综合题)1956年,日本水俣湾的人出现手脚麻木、运动失灵、语言和听力发生障碍,有的甚至出现疯癫状态,最后因无法治疗而死亡,这就是水俣病。后来经科学家研究证实,引起水俣病的原因是当地含汞的工业废水污染了海水,而汞进入生物体后,形成稳定的物质,不容易被分解,也不容易排出。这些患者由于体内汞的含量很高,而发生水俣病。但是,患者不喝海水,只是长期食用当地的鱼虾,为什么他们

6、体内的汞含量会这么高呢?你能用生态系统的知识来解释吗?三、实际应用题3近年来,臭氧不断减少,臭氧层空洞的出现,使人类皮肤癌和白内障疾病患者明显增加,海洋生物减少。这是因为( )A大量紫外线辐射到地面 B空气质量的变化 C二氧化碳气体的大量排放 D含汞、银、镉等重金属食物的大量食用4很多土地因土壤中含大量的废聚乙烯塑料地膜碎片而荒弃,有人用麦秆、芦苇浆、甘蔗渣浆为原料,开发了一种“再生纤维共混膜”来代替塑料地膜,效果很好。它不仅能使农作物增产,而且废弃后其成分的30被微生物吃掉,剩余部分只需一个多月的时间即可自动降解,且对土壤无污染。问:(1)用焚烧的方法处理聚乙烯塑料地膜碎片是个好方法吗?为什

7、么?(2)你认为应怎样处理这些土壤中的聚乙烯塑料地膜碎片?(3)“再生纤维共混膜”的推广使用有什么积极的保护意义?四、经典中考题5(2008,丽水,4分)下列现象与环境无关的是( )A赤潮 B酸雨C臭氧空洞 D火山爆发探究学习篇C卷课标新型题1(图表信息题)图4-7-2-2是一幅漫画,这幅漫画意味着什么?谈谈你的理解。2(图表信息题)图4-7-2-3是温室效应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太阳光穿过地球大气层,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部分能量从地球反射到大气层。 部分能量散失到宇宙空间。 部分能量被温室气体吸收,并返回地球。 随着温室气体的增加,热量也就聚集得越来越多。(1)请据“人类自身活动是2

8、0世纪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这句话,谈一下你是怎样理解它的。(2)你认为人类应采取哪些行动预防气候变暖?3(阅读理解题)1975年,河南驻马店市曾连降三天暴雨,降水量达8001000毫升,位于该地区的板桥水库和石漫滩水库大坝坍塌,造成巨大损失。但同一地区的薄山和东风两座水库却安然度险。究其原因,就是由于板桥和石漫滩水库上游森林稀少,而薄山和东风水库上游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0。(1)读了这个资料后,你认为森林有什么作用?谈谈你对森林重要性的认识。(2) 我国的森林状况如何?我们应该怎么做?参考答案自主学习篇A卷一、1A点拨:排人大气中的SO2等在阳光、水汽、飘尘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盐等的

9、微滴飘浮在空中,遇到降雨或降雪就被冲刷下来,形成酸雨或酸雪。2D点拨:含氟冰箱、空调的普遍使用与臭氧层空洞的出现有关;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过多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工业生产中煤、石油的燃烧。3C点拨:消毒剂含有许多难以降解的有害成分,它们会随水渗透到土壤中,从而造成土壤污染。4B点拨:酸雨形成的原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转化为硫酸、硝酸进入雨水,使雨水的pH低于5.6,形成酸雨。而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的来源是煤,石油等的燃烧。6A点拨: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并做好回收和利用这些污染物的工作。二、7(1)浪费森林资源。不使用一次性

10、木筷(2)造成水污染,引起赤潮等。使用无磷洗衣粉 (3)造成大气污染。可以用来制沼气,沼渣可用作肥料等 (4)害虫增多。应爱护鸟类三、8工业生产的废气排放,车辆与船舶的尾气的排放,秸秆燃烧,地面扬尘等。9人类大量使用含氟利昂的冰箱和空调等,可使臭氧层遭到破坏,大量的紫外线便会辐射到地面,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四、10(1)酸雨会影响小麦种子的萌发吗(2)酸雨会影响小麦种子的萌发 (3)A (4)有无模拟酸雨 (5)设计表格如答表4-7-2-1。第 天第 天第 天第 天第 天第 天第 天发芽率A培养皿B培养皿11(1)将一节5号电池应先打碎或打洞 B杯中放入若干粒玉米种子改为B杯中放入若

11、干粒小麦种子,且A、B杯中种子的发育情况相同 向A培养皿中喷洒废电池液,向B培养皿中喷洒等量的清水(2)对生物生活有利 废电池液危害生物生活 若A、B培养皿中种子的发芽率无明显差别,说明废电池液对生物生活无明显影响 点拨:实验的过程中只有一个变量,其他实验条件应都相同。自主学习篇B卷一、1C点拨:在大量植物死亡后紧接着发生的是死亡植物的分解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并导致池塘中的动物因缺氧而死亡,这就进一步加剧了氧气的消耗。二、2海水被汞污染后,海水中的汞会进入海洋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并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海洋中的鱼虾体内便积累了一定量的汞,含汞的鱼虾被人食用后,又在人体内积累。随着食

12、用次数的增多,人体内的汞含量会越来越高,使人中毒。三、3A4(1)不好,易造成大气污染。(2)人工捡拾,集中处理。(3)减轻土壤污染,使作物增产,充分利用麦秆、芦苇浆、甘蔗渣浆等废弃物,能改善环境,提高经济和生态效应。四、5D点拨:赤潮是由于河水中含有大量无机盐如N、P等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一种水体污染。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称为酸雨。由于工农业和空运业高速发展,大量含氮废气和氟氯烃化合物进入臭氧层,降低了臭氧层的浓度,出现了空洞。火山爆发是一种自然灾害,与环境污染无关。探究学习篇C卷1漫画显示人类不断地砍伐

13、森林,破坏草原,造成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态破坏,使气候逐渐干旱,为适应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生物自身发生了变化,最终造成了对生物机体的破坏。由此提醒人们一定要按生态规律办事,不能破坏生态平衡,不然,最后受到惩罚的是人类自己。2(1)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引起温室效应的原因是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汽车尾气的排放,森林草原等植被的破坏导致CO2气体增多。(2)控制化石燃料燃烧、汽车尾气的排放;大量植树造林,绿化环境。3(1)森林有保持水土的作用。树木的根系可以牢牢地抓住土壤,保持水分。(2)我国的森林状况不容乐观,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低,大大低于全世界的平均水平。我们应该绿化荒山、绿化荒漠、退耕还林等。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