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高中语文第二单元6琵琶行并序优选习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950584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高中语文第二单元6琵琶行并序优选习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_2019高中语文第二单元6琵琶行并序优选习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_2019高中语文第二单元6琵琶行并序优选习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高中语文第二单元6琵琶行并序优选习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6琵琶行并序课后篇巩固提升随堂演练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1.下列对这首诗节选部分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B.“大弦”

2、“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C.“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不暇接的感觉。D.“间关”一句继续写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E.“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运用通感手法,写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解析C项,并不是“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而是用大小珠子落玉盘的声音摹写琵琶弹奏的声音,表现其清脆悦耳。E项,没有运用通感手法,这里是以声写声,可视为比喻或类比。答案CE2.这段文字,通过对琵琶女弹奏的描绘,显示了琵琶女,可谓声情并茂。结尾两句是描写,

3、有的作用。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课文内容和题干的前后语境。第一空要从塑造形象的角度思考,第二空要从描写的角度思考,第三空要写出这种描写的感人效果。参考答案高超精湛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情感侧面烘托乐曲余音绕梁、曲终犹在的动人魅力3.这首诗的音乐描写是贯串全诗的,请说说它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参考答案音乐描写贯串全诗,这些描写既写出了琵琶女弦上所表现的情思,也写出了诗人自己内心的感受,二者的共鸣和交流,让读者感受到人物内心感情的跌宕起伏,留下无穷韵味。二、语言运用4.在语文教材中,许多文章中的人物是成对出现的,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与“焦仲卿”、鸿门宴中项羽与刘邦、项庄与樊哙、项伯与曹无伤。请

4、以琵琶行中“白居易与琵琶女”为对象,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个对称句来表现人物的情感经历或性格特点。【示例】刘兰芝与焦仲卿:韧如蒲苇,刘兰芝抗婚举身赴清池;坚若磐石,焦仲卿违命自挂东南枝。解析由示例句可知,在内容上,要结合对象的性格、事迹、遭遇、精神品质等来描述;在句式上,字数、结构和示例可稍有出入,只要同一组前后分句一致即可。参考答案白居易与琵琶女:浔阳江头,歌女拨弦泣身世;冷月岸边,骚人吟诗诉谪情。枫叶荻花,浔阳江上琵琶语;离愁谪恨,海角天涯沦落人。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弹奏琵琶,声音悦耳动听。请根据图示,在横线上补写琵琶声传入耳中的过程。要求运用比拟手法,不超过35字。拨动琴弦,于是听

5、到悦耳的声音。解析根据图中的文字和下面语句的提示,用比拟手法表达出来。图示的过程是清晰的,但不能简单地用说明性语言表达,因为题干要求运用比拟修辞,所以要让事物带上人的感情。答案示例空气跟着振动,欢快地催生了声波;声波以空气为媒介,轻轻拍打鼓膜。课时作业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贾人(ji)悯然(mn)迁谪(zh)浔阳(xn)B.轻拢(lng)慢捻(nin)乍破(zh)荻花(d)C.虾蟆(h)红绡(sho)幽咽(y)阑干(ln)D.钿头(din)银篦(b)嘲哳(zh)管弦(xun)解析A项,“贾”应读“g”;C项,“绡”应读“xio”;D项,“弦”应读“xi

6、n”。答案B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A.弦弦掩抑声声思掩抑:低沉抑郁。B.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排行第一。C.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离去回来。D.满座重闻皆掩泣掩泣:掩饰哭泣。解析B项,老大:年纪大了。C项,去来:走了以后。D项,掩泣:掩面哭泣。答案A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铁骑突出刀枪鸣B.门前冷落鞍马稀C.整顿衣裳起敛容D.凄凄不似向前声解析A项,古义:突然爆发出。今义:鼓出来;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C项,古义:整理。今义:使紊乱的变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D项,古义:以前。今义:表方位。答案B4.下列句中所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句是()A

7、.主人下马客在船B.终岁不闻丝竹声C.秦时明月汉时关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解析A、C、D三项都运用了互文的手法。B项,“丝竹”代指音乐,使用的是借代手法。答案B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左迁”“出官”“迁谪”这三个词在本诗中都表示被贬官降职的意思。B.“左迁”是贬官降职的意思,与之相反的是“迁”,与之相似的是“除”。C.“出官”的意思是原来在京城做官的被调离京城,一般不涉及官职升降。D.“迁谪”是贬官的意思。“迁”是指官职的变化,“谪”是被罚流放或除职。解析B项,“除”表示授予官职;C项,“一般不涉及官职升降”错,“出官”多指被贬;D项,“谪”指封建时代官吏降职,调

8、往边远地方。答案A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琵琶行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2)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些诗句是:“,。”(3)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答案(1)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二、类文阅读7.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2)题。别元九后咏所怀白居易零落桐

9、叶雨,萧条槿花风。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是一首送别诗,送别诗有表现亲情、爱情的,也有表现友情的,感伤之外还可以寄托诗人的理想抱负等。B.开篇写凋零的桐叶、衰败的槿花,暗中点明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同时也奠定了全诗伤感悲凉的感情基调。C.友人问诗人“为何不相送”,而诗人以“心到青门东”回答友人,寥寥数笔,勾勒出离别时的大致场景。D.最后四句写朋友不一定要很多,但一定要知心,知心人不在,心如空城般孤寂,言简意赅,却富含哲理。解析C项,这两句并非诗人与

10、友人的问答,而是诗人的想象、假设,是虚写。答案C(2)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本诗从“零落”“萧条”“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等词句表达了友人离去后再无心意相通之人的落寞伤感之情。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除了表达惜别伤感之情外,“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还表现出诗人旷达的情怀。参考答案本诗表现了作者面对萧瑟之景时的伤秋之情,抒发了自己在长安再无心意相通之人的孤寂落寞之情。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既有同病相怜的伤感,也有惜别之情,还有诗人高远的志向和旷达的情怀。8.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2)题。

11、览卢子蒙侍御旧诗,多与微之唱和。感今伤昔,因赠子蒙,题于卷后白居易昔闻元九咏君诗,恨与卢君相识迟。今日逢君开旧卷,卷中多道赠微之。相看泪眼情难说,别有伤心事岂知?闻道咸阳坟上树,已抽三丈白杨枝!注卢子蒙:作者友人,姓卢名贞。微之:即元稹,字微之,别称元九,为作者挚友。咸阳坟:大和五年(831)七月,元稹卒于鄂州,葬于咸阳。(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标题交代了本诗的写作缘由:阅览卢侍御旧诗,发现卢侍御与元微之唱和之作,而抚今追昔写下这首七律。B.首联说自己与卢贞有相见恨晚之感,早年听到挚友元稹吟诵卢诗,追溯往事,借元稹以引出卢贞。C.颔联用对偶手法说今日与卢贞聚首,批

12、阅卢贞的旧卷,多有赠元稹之诗,为后文写元稹去世做了铺垫。D.颈联直抒胸臆、言浅意丰:思念故友,两人情难自禁而老泪纵横,别有一种伤心之事,实难探知。解析C项,不是“对偶手法”,而是顶真手法。答案C(2)请从情景关系这一角度简要赏析诗歌的尾联。解析诗歌的尾联以“闻道”开头,引领后文,可见是想象之景,属于虚写。写“咸阳坟上树,已抽三丈白杨枝”是以景结情,用白杨抽枝,树高三丈,表达对亡友的怀念之情。参考答案尾联运用以景结情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悼念挚友的感伤之情。尾联以“闻道”一词领起,用想象中的景象来开拓诗歌的意境,那咸阳的坟头,白杨抽枝,树都已三丈高了,而斯人已逝,再也回不来了。通过元稹墓前白杨抽枝的

13、景象,更深一层抒发诗人心中的哀伤、悲痛之情。9.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2)题。江楼夕望招客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海天东望夕茫茫”一句写仲夏之夜,登上江楼,极目远眺,海天暮色“茫茫”一片,诗人心中顿生清凉之感,和尾句的“凉”相照应。B.诗歌的颔联,下写江城万家灯火四面闪烁,上写天际星斗在银河两边闪烁,同首联所写海天茫茫、山高水阔,相互辉映。C.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颔联“灯火”“星河”,颈联“

14、风吹古木”“月照平沙”都是“夕”中之景。D.诗中用寻常景物组合出一幅幅清新优美的画面,就像一幅疏朗悠远的山水画,最后以人的心情作结,使整幅画更增加了人情之美。解析B项,“上写天际星斗在银河两边闪烁”错误,颔联描写了江城万家灯火四面闪烁、天际银河倒映在江心的景致,应该是俯瞰之景。答案B(2)“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一联是如何写景的?请简要分析。解析“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这两句的赏析要从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和比喻等角度进行具体说明,如使用了“晴天雨”“夏夜霜”两个比喻,前者将风吹古木树叶的萧瑟声同雨声联系,说明酷似雨声;后者将皓月临照平沙的银白色比作霜色,以强烈的主观想象把互相

15、矛盾的自然现象通过艺术的对接,使其合情合理,使景色透射出一股清凉气息。参考答案动静结合,“风吹古木”为动景,“月照平沙”为静景,动静结合;视听结合,“风吹古木”从听觉写景,“月照平沙”从视觉写景;比喻新奇,“晴天雨”将风吹古木树叶的萧瑟之声比作雨声,“夏夜霜”将皓月撒在平地的银色比作霜色。三、语言运用10.下面是四种实用文的部分摘录,请根据实用文体的语言特点,找出每种的不得体之处并作修改。(1)校团委会决定5月10日下午在学校体育馆举办首届体育节活动。欢迎各位同学莅临现场,积极参加。(校团委会通知)(2)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赵县参观“千年彩虹”赵州桥。我是导游,希望大家尊称我“小李”,我将竭诚

16、为大家服务。(解说词)(3)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大家好。今天是我校50周年校庆,学校的图书馆、校史馆、办公楼全部开放。(广播稿)(4)有位同学于5月7日上午拾得钱包一个,内有人民币48元、饭票、手机充值卡等,望失主前往学校教育处找李干事认领。(招领启事)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解答时按照题干的提示,根据实用文体特征,分清场合、对象、语体等。(1)“莅临”是指欢迎上一级领导来视察。(2)“尊称”谦敬不得体。(3)广播稿要用口语,要避免因为谐音造成的歧义,消除“全部”与“全不”的歧义。(4)招领启事,涉及金额,不得提及具体数额。参考答案(1)将“莅临现场”改为“踊跃报名”。(2)谦敬不得体

17、,可将“尊称”改为“称呼”。(3)将“全部”改为“全都”(只要消除“全部”与“全不”的歧义即可)。(4)将“48元”改为“若干”。11.下面是某种门禁控制器的工作流程图,请把该工作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解答时,仔细观察图片,结合题干提示,组织简洁的语言作答。图片是门禁控制器的工作流程图,箭头指向的是下一个步骤。“验证通过”是最后结果,要验证通过门禁,从图上看,需要经过两步:人脸图像采集和指纹信息采集。需要注意的是,“人脸图像采集”和“识别”是一个循环结构,这说明人脸图像采集需要通过识别才能进入下一步,否则就要一直循环。“指纹信息采集”和“识别”也同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组织语言作答,言之有理即可。答案示例门禁控制器首先要进行人脸图像采集,然后识别,未识别须再次进行人脸图像采集;若人脸识别通过,可进入指纹信息采集;若指纹识别未通过,也须再次采集。若人脸识别、指纹识别都通过,则验证通过,打开门禁。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