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教材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章物质结构与性质第2节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学案20210625146.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942118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新教材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章物质结构与性质第2节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学案2021062514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2年新教材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章物质结构与性质第2节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学案2021062514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新教材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章物质结构与性质第2节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学案2021062514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新教材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章物质结构与性质第2节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学案20210625146.doc(2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节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考试评价解读核心素养达成1.能知道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区、周期和族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征。2认识元素的原子半径、金属性及非金属性、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等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是导致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原因。3能知道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价值。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和分区,能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元素性质及递变规律。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利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分析、预测、比较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建立元素周期律性质判断思维模型,并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以练带忆1判

2、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除零族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提示:O无最高正价,F无正价。(2)碱金属元素是指第A族的所有元素。()提示:碱金属元素是指第A族的除H之外的所有元素。(3)价层电子数与最高化合价相等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提示:也可能是ds区元素。(4)元素周期表5个区中都有金属元素 ()提示:d区、ds区、f区均为金属元素;s区除H外全是金属元素;p区左下方多为金属元素。(5)非金属元素都分布在p区。()提示:s区也有非金属元素。(6)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84s2的元素属于s区。 ()提示: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84s

3、2的元素是Ni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族,位于d区。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是形成元素周期律的根本原因B周期序号越大,该周期所含金属元素越多C所有区的名称均来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符号D周期表共18个纵列,可分为7个主族7个副族,1个第族,1个0族C解析:除ds区外,区的名称来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的符号。3(双选)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Y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nsn1npn1,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XYZAY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s24p4BY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A族CX元素所在周期中所含非金属元

4、素最多DZ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AB解析:因为Y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中出现了np能级,故其ns能级已经充满且只能为2个电子,则n12,n3,即Y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4,故A、B项错误;Y为S元素,X为F元素,第二周期所含非金属元素最多,故C项正确;Z为As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D项正确。4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编号代表对应的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属于d区的元素是_(填编号)。(2)表中元素的6个原子与元素的6个原子形成的某种环状物名称为_。(3)某元

5、素的特征电子排布式为nsnnpn1,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解析: (1)属于d区元素。(2)元素是氢元素,元素是碳元素,依题意,形成的环状物是苯。(3)从nsnnpn1可知,n2,该元素为N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5。答案:(1)(2)苯(3)5练后梳理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2)结构(3)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区分界线:如上图所示,沿着元素周期表中铝、锗、锑、钋与硼、硅、砷、碲、砹的交界处画一条斜线,即为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分界线(氢元素除外)。各区位置:分界线左下方为金属元素区,分界线右上方为非金属元素区。分界线附近元素的性质:既表现金属元素的性质,又表现

6、非金属元素的性质。(4)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第B族,共有32种元素;过渡元素包括7个副族和第族,全部是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2个;最外层电子数为37个的原子一定属于主族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即为主族的族序数。2原子结构与周期表的关系(1)原子结构与周期表的关系(完成下列表格)周期能层数每周期第一个元素每周期最后一个元素原子序数基态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原子序数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二23He2s1101s22s22p6三311Ne3s1181s22s22p63s23p6四419Ar4s136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五537Kr5s1541s22s

7、22p63s23p63d104s24p64d105s25p6六655Xe6s186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4f145s25p65d106s26p6(2)每族元素的价层电子排布特点主族主族AAAA排布特点ns1ns2ns2np1ns2np2主族AAA排布特点ns2np3ns2np4ns2np50族:He:1s2;其他ns2np6。过渡元素(副族和第族):(n1)d110ns12(Pd为4d10)。(3)元素周期表的分区与价层电子排布的关系周期表的分区各区价层电子排布特点分区价层电子排布s区ns12p区ns2np16(包括He 1s2)d区(n1)d19ns12(

8、包括Pd 4d10)ds区(n1)d10ns12f区(n2)f014(n1)d02ns2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以练带忆1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电负性:OSAs,原子半径:r(O)r(S)r(As)B电负性:OSAs,原子半径:r(O)r(S)r(As)C电负性:OSr(S)r(As)D电负性:OSAs,原子半径:r(O)r(S)r(As)A解析:O、S、As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故电负性:OSAs;由于其所在周期不同,故原子半径:r(O)r(S)r(As)。2某主族元素的第一、二、三、四电离能依次为 899 kJ/mol、1 757 kJ/mol、14 840 kJ/mol、18 025 kJ/mo

9、l,则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A第A族B第A族C第A族D第A族B解析:分析该元素的各级电离能可知,第一、二电离能较小,第三电离能剧增,说明该元素原子易失去2个电子,则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该元素位于第A族。3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元素符号。(1)在第三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是_,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_。(2)第二、三、四周期元素中p轨道半充满的原子分别是_。(3)电负性相差最大的两种元素是_(放射性元素除外)。解析:一般来说,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逐渐增大的趋势(除第A族、第A族元素反常外),同周期中碱金属和氢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稀有气体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10、,故第三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为Na,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为Ar。电负性的递变规律:一般来说,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故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F,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Cs。答案: (1)NaAr(2)N、P、As(3)F、Cs练后梳理1元素周期律2电离能、电负性概念(1)电离能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符号:I1,单位:kJ/mol规律同周期:第一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最后一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总体呈现从左至右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同族元素:从上至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同种原子:逐级电离能

11、越来越大(即I1I2A,AA)逐渐减小电负性逐渐增大逐渐减小4对角线规则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有些性质是相似的,如 。考点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分区抓本质悟考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7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4价,位于p区B周期表中共有18个列,其中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在第14列C位于同一主族的甲、乙两种元素,甲的原子序数为m,则乙的原子序数可能为m4D位于同一周期的甲、乙两种元素,甲位于第A族,原子序数为m,乙位于第A族,则乙原子序数可能为m19【解题关键点】解答本题注意以下两点信息提取:(1)C项,甲、乙两元素位于同一主族,同一主族相邻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可能是2

12、、8、18、32。(2)D项,甲、乙两元素位于同一周期,同一周期相邻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可能是1、11、25。【易错失分点】(1)误认为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H或O而导致失误。(2)误认为是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相差4而错选C项。自主解答_B解析:原子序数为7的元素为氮元素,其最高化合价为5价,故A错误;C元素形成有机物的种类繁多,C位于第14列,周期表中共有18个列,故B正确;同一主族的元素相差2、8、18、32或上述数字间的和,故C错误;同一周期第A族与第A族之间的差可能为2、12、26,故D错误。多角度突破练角度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应用1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一部分,若B元素的核电

13、荷数为x,则这五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A5x10B5x11C5x14D5x16A解析:由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D、B、E分别在周期表的第二、三、四周期,若B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则A的原子序数为x1,C的原子序数为x1,D的原子序数为x8,E的原子序数为x18,则五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x(x1)(x1)(x8)(x18)5x10。2.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两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B、C两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分别是()AO、P、ClBN、Si、S CC、Al、PDF

14、、S、ArA解析:设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a、b、c,由三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a81b,a81c,且bc4a,所以a8,b15,c17,即A、B、C分别是O、P、Cl。元素周期表结构中隐含的两条规律(1)同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差的关系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差族序数差。两元素分布在过渡元素同侧时,原子序数差族序数差。两元素分布在过渡元素两侧时,第四或第五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差族序数差10,第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差族序数差24。第四、五周期的第A与A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都为11,第六周期为25。(2)同主族、邻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差的关系第A族元素,随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序数依次相差2

15、、8、8、18、18、32。第A族和0族元素,随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序数依次相差8、8、18、18、32。第A第A族元素,随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序数依次相差8、18、18、32。角度2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3若某原子在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价层电子排布为4d15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原子中共有3个未成对电子B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5周期第B族C该元素原子的M能层共有8个电子D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1个电子,位于ds区B解析: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该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5s2。由此可知,该元素原子中

16、共有39个电子,分5个电子层,其中M能层上有18个电子,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则该元素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原子中共有1个未成对电子,故A、C错误;由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可知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五周期第B族,故B正确;该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5s2,共有2个电子,该元素位于d区,故D错误。4元素周期表完美地将元素的结构、位置与性质结合在一起,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就能推断出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进而推断出该元素原子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关于33号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位于d区B该元素为金属元素C该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A族D该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

17、24p3D解析:该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该元素最后填入的电子在p层,该元素位于p区,故A错误,D正确;一般情况下,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该元素最外层5个电子,为非金属元素,故B错误;价层电子排布为4s24p3,共有四层电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该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A族,故C错误。5(2020烟台模拟)下列关于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负性最大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左下角B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的元素都位于周期表第A族C某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1,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第A族D基态原子p能级电

18、子半充满的原子第一电离能一定大于p能级有一对成对电子的C解析:电负性最大的元素为F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右上角,故A错误;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第A族、0族、过渡元素,如氦最外层为1s2,过渡元素价电子排布为3d1104s12,故B错误;某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1,核电荷数31,为Ga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第A族,故C正确;基态原子p能级电子半充满的原子第一电离能不一定大于p能级有一对成对电子的,p能级有一对成对电子的为四个电子,如P的第一电离能小于O的第一电离能,故D错误。对价电子认识的误区(1)价电子不一定是最外层电子,只有主族元素的价电子

19、才是最外层电子。对于过渡元素还包括部分内层电子。(2)元素的价电子数不一定等于其所在族的族序数,这只对主族元素成立,对部分过渡元素是不成立的。(3)同一族元素的价电子排布不一定相同,如过渡元素中的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就不相同,在第族中部分元素的价电子排布也不相同。考点2元素周期律面面观抓本质悟考法下列事实不能作为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的是()A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B铁投入CuSO4溶液中,能置换出铜,钠投入CuSO4溶液中不能置换出铜,判断钠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C酸性H2CO3H2SO4,判断硫与碳的非金属活动性强弱DBr2与I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判断溴与碘的非金属

20、活动性强弱【解题关键点】解答本题注意以下两点信息:(1)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冷水与镁很难反应。(2)H2CO3和H2SO4中心元素C、S均为最高价态。【易错失分点】(1)关注关键词“最高价”,根据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的强弱判断元素非金属性或金属性的强弱时,必须是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2)关注关键词“难易”,判断元素非金属性或金属性的强弱,依据是元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的难易而不是得失电子的多少。自主解答_B解析: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钠反应比镁剧烈,所以可以据此判断金属性强弱,故A项正确;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21、钠先和水反应生成NaOH,NaOH再和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铁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这两个实验都说明Cu的活动性最弱,不能说明Fe、Na的活动性强弱,故B项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酸性H2CO3H2SO4,这两种酸都是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所以能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C项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Br2与I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根据其反应剧烈程度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D项正确。多角度突破练角度1粒子半径的大小比较1下列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ANaMg2Al3ClNaAl3CNaMgAlSDCsRbKCBAB原子半径:BACDC离

22、子半径:C3DA2BD氧化性:A2B,还原性:C3B,C、D在上一周期,为非金属元素,且原子序数:DC。由电子层数越多的原子序数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序数增大,所以原子序数为ABDC,故A错误;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同周期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为BACD,故B正确;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原子序数为ABDC,则离子半径为C3DBA2,故C错误;金属性越强,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金属性为BA,则氧化性:A2B,非金属性:CD,故D错误。“三看法”比较粒子半径大小角度2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3(2020成都模拟)下列关于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不正确的

23、是()A2CSiO22COSi,说明非金属性:CSiB同浓度下碱性:KOHMg(OH)2,说明金属性:KMgC氟气与氢气在暗处相遇就会爆炸,氯气与氢气混合在光照或点燃时发生爆炸,说明非金属性:FClD氧化性:Cu2Na,说明金属性:NaCuA解析:该反应之所以能够发生是因为生成的CO是气体,在高温条件下,能够及时脱离反应体系,促进了反应的进行,不能用该反应比较C、Si的非金属性强弱,故A错误;同浓度下碱性:KOHMg(OH)2,碱性越强对应元素的金属性越强,所以金属性:KMg,故B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所以氟气与氢气在暗处相遇就会爆炸,氯气与氢气

24、混合在光照或点燃时发生爆炸,说明非金属性:FCl,故C正确;金属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则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因为氧化性:Cu2Na,则金属性:NaCu,故D正确。4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Cl2、Br2分别与H2反应比较氯、溴的非金属性强弱B向MgCl2、AlCl3溶液中分别通入氨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强弱C测定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2SO4的溶液的pH比较碳、硫的非金属性强弱DFe、Cu分别与稀盐酸反应比较铁、铜的金属性强弱B解析:A项,Cl2、Br2分别与H2反应,根据反应条件的难易,即可判断出氯、溴的非金属性强弱;B项,向MgCl2、AlCl3溶液中

25、分别通入氨,MgCl2与NH3H2O反应生成Mg(OH)2,AlCl3与NH3H2O反应生成Al(OH)3,但无法比较二者的金属性强弱;C项,测定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2SO4溶液的pH,根据pH可判断出Na2CO3与Na2SO4水解程度的大小,即判断出酸性:H2CO3H2SO4,从而判断出碳、硫的非金属性强弱;D项,利用Fe、Cu与稀盐酸反应现象的不同即可判断出Fe、Cu的金属性强弱。金属性、非金属性判断的8种模型角度3电离能、电负性的应用5下图表示元素X的五级电离能(符号为“I”)数值,试推测X元素可能位于()A第A族B第A族C第A族D第A族B解析:对比坐标中给出的元素X的五

26、级电离能数值,可以得出失去第2和第3个电子时电离能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其他相邻电离能之间的变化幅度。说明该元素X原子最外层应有2个电子,而继续失去的第35个电子是次外层的电子则X可能位于A族。6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1s22s22p63s23p41s22s22p63s23p31s22s22p31s22s22p5,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A第一电离能:B原子半径:C电负性:D最高正化合价:B解析:由四种元素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可知,1s22s22p63s23p4是S元素、1s22s22p63s23p3是P元素、1s22s22p3 是N元素、1s22s22p5是F元素。同周期元素

27、自左而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故第一电离能:NF,但P元素原子3p能级容纳3个电子,为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所以第一电离能:SP,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降低,所以第一电离能:NP,所以第一电离能:SPNF,即,故A错误;同周期元素自左而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原子半径:PS,NF,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PSNF,即,故B正确;同周期元素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所以电负性:PS,NF,N元素非金属性比S元素强,所以电负性:SN,故电负性:PSNF,即,故C错误;最高正化合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但F元素没有正化合价,所以最高正化合价:,故D错误。7下

28、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o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基态p3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_;n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基态j原子的核外电子填充时最高能级符号为_。在以上元素中,没有未成对电子的元素有_种。(2)原子序数为52的元素x在元素周期表中与以上_(填写以上表中字母对应的元素符号)元素在同一族。(3)上表中o、p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的第三电离能分别为I3(o)和I3(p),则I3(o)_(填“”或“”)I3(p)。理由是_。(4)将以上周期表中g、h、i、j四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排序_(用元素符号表示),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排序_(用元素

29、符号表示)。解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a到p分别是H、Li、C、N、O、F、Na、Mg、Al、Si、S、Cl、Ar、K、Mn、Fe元素。(1)基态Mn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54s2,其价层电子排布图为;基态Fe3的最外层电子为其3s、3p、3d电子,电子排布式为3s23p63d5;K的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1,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基态Si原子的核外电子填充时最高能级符号为3p;在以上元素中,没有未成对电子的元素有Ar、Mg,有2种。(2)稀有气体氙原子序数为54,位于0族,依次前推,则52号为Te元素,位于第A族,所以与O、S同一主族。(3)Mn2的3d轨道电子排布为

30、半充满状态,比较稳定,所以I3(o)I3(p)。(4)同一周期元素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其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A族、第A族第一电离能大于其相邻元素,所以这几种元素电负性:SiAlMgNa,第一电离能:SiMgAlNa。答案:(1)3s23p63d53p2(2)O、S(3)Mn2的3d轨道电子排布为半充满状态,比较稳定(4)SiAlMgNaSiMgAlNa(1)金属活动性顺序与元素相应的电离能大小顺序不完全一致,故不能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电离能的大小。(2)共价化合物中,两种元素电负性差值越大,它们形成共价键的极性就越强。(3)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越

31、来越强,电负性越来越大,第一电离能总体呈增大趋势。根据原子结构与物质组成推断知识对接掌握四个关系式是解元素推断题的核心(1)电子层数周期数。(2)质子数原子序数。(3)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4)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主族序数(O、F除外),最低负价主族序数8。应用体验1(2020全国卷)一种由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图所示),具有良好的储氢性能,其中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总和为24。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化合物中,W、X、Y之间均为共价键BZ的单质既能与水反应,也可与甲醇反应C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DX的氟化物XF3中原子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D解析:由题意

32、知,W形成一个共价键,W为H;由Z知,Z为Na,Y形成三个共价键应为N元素;根据原子序数之和为24可得X为B。W、X、Y、Z分别为H、B、N、Na。由图可知,该化合物中,W、X、Y之间均为共价键,A项正确;Na与水、甲醇均反应生成氢气,B项正确;N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NO3为强酸,C项正确;BF3中,B原子未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项错误。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片段结构”推断元素知识对接周期表片段型元素推断规律(1)“”“”型元素原子序数之间的规律直接相邻的“”型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直接相邻的“”型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2)“”型元素原子序数之间的规律第A族0族区域内满足“”

33、型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 应用体验2(2019全国卷)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WXYZA原子半径:WXB常温常压下,Y单质为固态C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ZW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D解析: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由“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可知,W为N,X为Al,Y为Si,Z为P。原子半径:NAl,A正确;常温常压下,硅单质为固态,B正确;同一主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自上而下逐渐减弱,故ZYZB热稳定性:rpC含Y元素的盐溶液可能显酸性

34、、中性,不可能显碱性D二元化合物n 只含离子键,不含共价键B解析:淡黄色固体一般是单质S和二元化合物Na2O2,同主族元素X、Y由半径大小关系知分别位于二、三周期,转化关系图中甲是O2,乙是单质S,对应元素分别为X、Y,Z原子半径比Y大,且X、Y原子序数之和是W、Z原子序数之和的2倍,则Z为Na、W为H。化合物n与单质乙分别为过氧化钠、硫。由上述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示意图可知,甲为氧气、m为硫化钠、r为水。所以W、X、Y、Z分别为H、O、S、Na。 简单离子半径大小: NaO2 S2,A项错误;热稳定性:硫化氢水,B项正确,含硫元素的盐溶液,可能显中性如硫酸钠,可能显酸性如硫酸氢钠,也可能显碱性如

35、硫化钠和亚硫酸钠等,C项错误; 过氧化钠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D项错误。解答“位、构、性”推断题的整体思路1(双选)五种主族元素X、Y、Z、M和N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的原子半径比N大BY和Z既可形成Z2Y,也可形成Z2Y2CX2M的热稳定性比X2Y强DM和N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AB解析:由五种主族元素X、Y、Z、M和N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为H、Y为O、Z为Na、M为S、N为Cl。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M的原子半径比N大,故A正确;Y和Z可形成氧化钠或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Na2O2,故B正确;非金属性O大于S,则H2S的热稳定性比H

36、2O弱,故C错误;M和N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不是最高价含氧酸可能为弱酸,如亚硫酸、HClO均为弱酸,故D错误。2(2020山东模拟)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W、Y在地壳中的含量处于前两位,X是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基态Z原子的价层电子数为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最高化合价:XWYBY与W、Y与X形成的二元化合物晶体类型相同C单质X在一定条件下能置换出单质WDZ与W两种元素形成的常见化合物均为黑色固体C解析:根据“W、Y在地壳中的含量处于前两位”,则W为O,Y为Si;X是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则为F,基态Z原子的价层电子数为8,Z为Fe元素。F无正化合价,故A错误;二氧化硅属于共价晶体,而四氟化硅为分子晶体,故B错误;氟气能够与水反应生成氟化氢和氧气,故C正确;O、Fe形成的氧化铁为红棕色固体,故D错误。3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且四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