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docx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928726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6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7页 共37页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内容简介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简称指南),依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和项目管理办法或实施方案,阐述了2012年申请须知和限项申请规定以及各类项目资助政策,指导申请人自主选题、申请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指南就研究项目系列、人才项目系列、环境条件项目系列分别进行介绍,是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人必读的参考文献。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员,以及参与科技管理和科技政策研究的人员参考。前 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发展规划(简称“十二五”规划),准确把握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的战略定位,认真落实尊重科学、发扬民主、提倡竞争、促进合作、激励创新、引领未来的工作方针,始终坚持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的评审原则,着力培育创新思想和创新人才,为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了积极贡献。自然科学基金委目前已确立了研究项目、人才项目和环境条件项目三个项目系列,其定位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构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格局。其中,研究项目系列以获得基础研

3、究创新成果为主要目的,着眼于统筹学科布局,突出重点领域,推动学科交叉,激励原始创新,从而提高基础研究水平;人才项目系列立足于提高未来科技竞争力,着力积蓄基础研究后备人才队伍,支持青年学者独立主持科研项目,扶植基础研究薄弱地区科研人才,造就拔尖人才,培育创新团队;环境条件项目系列主要着眼于加强科研条件支撑、促进资源共享、优化基础研究发展环境以及增强公众对基础研究的理解。2012年自然科学基金委将根据 “十二五”规划的总体部署,坚持更加侧重基础、更加侧重前沿、更加侧重人才的战略导向,进一步优化资助模式,完善资助格局,实施原始创新战略、创新人才战略、开放合作战略、创新环境战略和卓越管理战略,形成更具

4、活力、更富效率、更加开放的中国特色科学基金制,推动学科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若干主流学科进入世界前列,推动高水平基础研究队伍建设,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优秀科学家和创新团队,推动我国基础研究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显著增强基础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和若干重要科学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科技引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的科学基础。为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资助原则,使依托单位和申请人更好地了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政策,自然科学基金委现发布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简称指南),以引导申请人正确选择项目类型、研究领域及研究方向,自主选题,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国家自然

5、科学基金的大部分类型项目采取每年集中接收的方式受理申请。在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集中接收期间共收到各类项目申请147 743项,因非依托单位申请、过期申请及缺少电子或纸质申请书等原因不予接收的申请有40项,实际接收147 703项申请,比2010年同期增加32 534项,同比增长28.24%,其中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量继续保持迅猛增长态势,同比增长49.09%。面上项目申请同比增长16.77%,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同比增长37.20%。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重点项目申请量比2010年略有增长。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和联合基金项目等申请量都有较大

6、增长。经初步审查后,不予受理项目申请3 913项,占申请总数的2.6%。在规定期限内,共收到正式提交的复审申请483项。经审核,受理443项,由于手续不全等原因不予受理复审申请40项。复审结果认为原不予受理决定符合事实、予以维持的413项,认为原不予受理决定有误、重新进行评审的30项,占正式受理复审申请的6.77%。因此,2011年度申请项目集中接收期间共受理各类项目申请143 820项。截至本指南发稿时,经过规定的评审程序,自然科学基金委2011年度批准资助研究项目系列的面上项15 329项,重点项目497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45项,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92项;人才项目系列的国家杰

7、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98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3 146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 033项,创新研究群体30个,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100项,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97项,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40项;环境条件项目系列的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55项,联合基金项目288项,科普项目19项,青少年科技活动项目30项,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专项项目15项。此外,还有部分项目尚在审批过程中。有关类型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详见本指南相关部分的介绍。本指南主要针对2012年度申请集中接收期间受理申请的各类型项目进行介绍。在前言之后,集中介绍各类型项目申请须知和限项申请规定,希望申请人认真阅读

8、。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按科学部顺序介绍项目的总体资助情况及优先资助范围。其中面上项目的指南部分,科学部在介绍资助概况之外,还涉及该科学部总体资助原则与要求以及申请注意事项,然后以科学处为单位分别介绍学科发展趋势或资助范围和要求;其他项目类型进行整体介绍。各类型项目对申请人有特殊要求的,将在本指南正文中加以叙述。不在申请集中接收期间受理的其他项目,将另行在自然科学基金委门户网站()发布指南,请依托单位和申请人及时关注。自然科学基金委在项目申请受理、评审和管理过程中,将继续严格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和相关类型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规范管理工作程序,完善同行评审机制

9、;积极鼓励源头创新,强调科学研究价值理念,营造宽松学术环境,支持不同学术思想的交叉与包容;严格执行回避和保密的有关规定,接受科技界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欢迎广大科学技术人员提出高水准的项目申请。申请须知依托单位和申请人在申请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关于申请人条件1依托单位的科学技术人员作为申请人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应当符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简称条例)第十条第一款规定的条件: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或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或者有2名与其研究领域相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科学技术人员推荐。部分类型项目在此

10、基础上对申请人的条件还有特殊要求。2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技术人员,具备条例第十条第一款规定的条件,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经与在自然科学基金委注册的依托单位协商,并取得该依托单位的同意,可以申请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不得申请其他类型项目。该类人员申请项目时,应当在申请书个人简历部分详细介绍本人以往研究工作及现工作单位情况,并提供依托单位同意本人申请项目的证明,作为附件随纸质申请书一并报送。3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人员(自然科学基金接收申请截止日期前尚未获得学位)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各类项目,但在职人员经过导师同意可以通过受聘单位申请部分类型项目,同时应当单独提供导师同意其申请项目并

11、由导师签字的函件,说明申请项目与其学位论文的关系,承担项目后的工作时间和条件保证等,作为附件随纸质申请书一并报送。在职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人员可以申请的项目类型包括: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及部分联合基金项目(特殊说明的除外),但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的,不得申请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正在博士后工作站内从事研究的科学技术人员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需要由依托单位提供书面承诺,保证在获得项目资助后延长其在博士后工作站的期限至项目资助期满;或者是出站后继续留在依托单位从事科学研究。否则,自然科学基金委不受理在站博士后人员的项目申请。二、关于申请书撰写要求1申请人在撰写申请书之前,应

12、当认真阅读条例、本指南、相关类型项目管理办法和有关受理申请的通知、通告等文件。现行项目管理办法与条例和本指南有冲突的,以条例和本指南为准。2申请书应当由申请人本人按照撰写提纲撰写,并注意在申请书中不得出现任何违反法律及有关保密规定的内容。申请人应当对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3根据所申请的项目类型,准确选择“资助类别”、“亚类说明”、“附注说明”等内容。要求“选择”的内容,只能在下拉菜单中选定;要求“填写”的内容,可以键入相应文字;有些项目“附注说明”需要严格按本指南相关要求填写。4根据所申请的研究方向或研究领域,按照本指南所附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准确选择申请代码,特别注意

13、:(1)选择申请代码时,尽量选择到最后一级(6位或4位数字,重点项目和联合基金项目等特殊要求的除外)。(2)申请人选择的申请代码1是自然科学基金委确定受理部门和遴选评审专家的依据,申请代码2作为补充。部分类型项目申请代码1或申请代码2需要选择指定的申请代码。(3)申请代码首位字母为“L”、“J”的,属于专用申请代码,仅在申请特殊类型项目时可以选择。如申请代码首位为“L”的,仅用于申请NSFC-广东联合基金、NSFC-云南联合基金、NSFC-新疆联合基金项目等;首位为“J”的,仅用于申请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青少年科技活动、局(室)委托任务等类型项目。如果在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

14、学基金项目等类型项目申请时选择了以上的申请代码将不予接收。(4)2012年部分学科领域拟试行“申请代码”、“研究方向”和“关键词”的规范化选择,包括地理学(D01及其下属申请代码)、电子学与信息系统(F01及其下属申请代码)和肿瘤学(H1601至H1614申请代码)。上述学科领域项目的申请人在填写申请书简表时,应参考“试点学科领域申请代码、研究方向和关键词一览表”准确选择“申请代码1”及其相应的“研究方向”和“关键词”内容。该一览表详见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 )“申请受理”栏目下的“特别关注”。(5)申请人如对申请代码有疑问,请向相关部门咨询。5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应当在纸质申请书上签字。主要参与

15、者中如有依托单位以外的人员(包括研究生,但不包括境外人员),其所在单位即被视为合作研究单位,应当在申请书基本信息表中填写合作单位信息并在签字盖章页上加盖合作研究单位公章,填写的单位名称应当与公章一致。已经在自然科学基金委注册的合作研究单位,须加盖单位注册公章;没有注册的合作研究单位,须加盖该法人单位公章。1个申请项目的合作研究单位不得超过2个。主要参与者中的境外人员被视为以个人身份参与项目申请,如本人未能在纸质申请书上签字,则应通过信件、传真等本人签字的纸质文件,说明本人同意参与该项目申请且履行相关职责,作为附件随纸质申请书一并报送。6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申请人或者主要参与者的单位有

16、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在申请书的个人简历部分注明:(1)同年申请或者参与申请各类基金项目的单位不一致的;(2)与正在承担的各类基金项目的单位不一致的。7申请人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内容已获得其他渠道或项目资助的,应当在申请材料中说明受资助情况以及与申请项目的区别和联系。8除特殊说明的以外,申请书中的起始年月一律填写2013年1月;终止年月按照各类型项目资助期限的要求一律填写201*年12月。9下载使用新版申请书时,请务必将以前版本的申请书模版文件全部删除。三、关于部分类型项目资助政策的调整1面上项目预计平均资助强度将达到80万元/项,资助期限仍为4年。2面上项目中设立“青年科学基金-面上

17、项目连续资助项目”,详见本指南相关部分。3从2012年起设立“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进一步完善人才资助项目系列。四、关于各类型项目介绍及申请的特殊要求详见本指南各类型项目说明。五、关于依托单位的职责1依托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条例、本指南、有关申请的通知通告及相关类型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组织本单位的项目申请工作。2依托单位应当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并且对申请人的申请资格负责。3依托单位如果允许条例第十条第二款所列的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科学技术人员通过本单位申请项目,应当承担条例中有关依托单位的相关责任,对该申请人的资格和信誉负责,同时要求提供依托单位同意该申请人通

18、过本单位申请项目的证明,加盖公章后作为附件随纸质申请书一并报送。六、关于限项申请规定(附后)七、关于申请受理的条件按照条例规定,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时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将不予受理:1申请人不符合条例和本指南规定条件的;2申请材料不符合本指南要求的;3申请项目数量不符合限项申请规定的。八、特殊说明为防范学术不端行为,避免重复资助,自然科学基金委2012年仍将通过计算机软件对申请书内容进行比对,特提醒申请人注意:1不得将内容相同或相近的项目,以不同类型项目向同一科学部或不同科学部申请;2受聘于一个以上依托单位的申请人,不得将内容相同或相近的项目,通过不同依托单位提出申请;3不得将内容相同或相近的

19、项目,以不同申请人的名义提出申请;4不得将已获资助项目,向同一科学部或不同科学部提出重复资助申请。以上情形如有查实,将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理,对确有学术不端行为者将提交监督委员会处理。限项申请规定1各类型项目限项申请规定申请人(不含参与者)同年只能申请1项同类型项目。 2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限为3项的规定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申请(包括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和正在承担(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以下类型项目总数合计限为3项: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不包括集成项目和指导专家组调研项目)、联合基金项目(指同一名称联合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

20、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时不限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专项项目,以及资助期限超过1年的委主任基金项目和科学部主任基金项目等。3作为负责人限获得1次资助的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的限项申请规定作为申请人申请和作为负责人正在承担的项目数合计限为1项;在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项目研究工作的前提下,作为主要参与者申请或者承担各类型项目数量不限。5不受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限制的项目类型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基础科

21、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数学天元基金项目、国际(地区)交流项目、国际(地区)学术会议项目、科普项目、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项目、青少年科技活动专项项目、委托任务及软课题研究项目、资助期限1年及以下的其他类型项目,以及项目指南中特殊说明不限项的项目等。特殊说明:(1)处于评审阶段(自然科学基金委做出资助与否决定之前)的申请,计入本限项申请规定范围之内。(2)申请人即使受聘于多个依托单位,通过不同依托单位申请和承担项目,其申请和承担项目数量仍然适用于本限项申请规定。(3)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晋升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后,作为负责人正在承担的项目计入限项

22、范围,作为参与者正在承担的项目不计入限项范围。(4)现行项目管理办法中,有关申请项目数量的要求与本限项申请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面上项目面上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系列中的主要部分,支持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技术人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自主选题,开展创新性的科学研究,促进各学科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面上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或者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或者有2名与其研究领域相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科学技术人员推荐。 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人员不得申请面上项目,但在职人员经过导师同意

23、可以通过其受聘单位申请。 面上项目申请人应当充分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发展现状与动态,能领导一个研究组开展创新研究工作;依托单位应当具备必要的实验研究条件;申请人应当按照面上项目申请书撰写提纲撰写申请书,申请的项目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研究价值,理论依据充分,学术思想新颖,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体,研究方案可行。面上项目合作研究单位不得超过2个,资助期限为4年。 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共资助15 329项,资助经费898 941万元;平均资助强度为58.64万元/项,比2010年度增加了3.09万元/项;平均资助率为20.15%,比2010年度升高了0.15%(资助情况见下表)。2

24、012年度面上项目将继续控制资助规模,提高资助强度(平均资助强度约80万元/项),加大力度资助有创新思想的申请项目,为科学技术人员在广泛学科领域自由探索提供有力支持。请参考相关科学部的资助强度说明,实事求是地提出经费申请。2011年度面上项目资助情况金额单位:万元 科学部申请项数批准资助资助率(%)项数金额单项平均资助金额资助金额占全委比例(%)数理科学部4 8521 43186 00060.109.5729.49化学科学部6 3241 49089 50060.079.9623.56生命科学部11 7242 449144 29058.9216.0520.89地球科学部5 3641 39196

25、79069.5810.7725.93工程与材料科学部13 3082 606156 44260.0317.4019.58信息科学部8 5871 61195 50059.2810.6218.76管理科学部4 23368828 91942.033.2216.25医学科学部21 6703 663201 50055.0122.4216.90合计76 06215 329898 94158.64100.0020.15关于面上项目资助范围、近年资助状况和有关要求见本部分各科学部介绍。青年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连续资助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连续资助项目为促进从事基础研究的青年科学技术人员的快速成长,鼓励承担青年

26、科学基金项目的负责人围绕一个重要科学问题开展较长期、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自2012年起,在当年结题的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择优遴选取得突出进展、具有创新潜力的项目负责人,予以面上项目连续资助。简称“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项目”。一、申请条件具备以下条件的申请人,可以提出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项目申请:(1)2009年获得资助、将于2012年12月结题的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2)符合面上项目对申请人的基本条件要求。二、评审程序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项目申请只进行会议评审。重点考察申请人正在承担的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取得的进展情况和申请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项目的理由,包括拟开展的研究工作设想及其创新性和科学价值,与正

27、在承担的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关系等。三、注意事项(1)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项目属于面上项目类型,按照面上项目管理办法进行管理。(2)申请人应当按照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项目申请书撰写提纲撰写申请书,资助类别选择“面上项目”,亚类说明选择“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选择不准确或未选择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3)符合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项目申请条件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项目,计入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的限制范围。(4)符合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项目申请条件、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申请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项目时,不受限项申请规定中作为申请人申请和作为负责人正在承担的项目

28、数合计限为1项的限制。(5)申请人在同一年度内,申请面上项目和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项目数量合计限为1项。2012年度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项目计划资助项数为当年结题的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总数的5%,资助强度参照相关科学部面上项目的平均资助强度,资助期限为4年,合作研究单位不得超过2个。特别注意: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项目在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集中接收期后接收申请。符合申请条件的项目负责人如果在集中接收期间已经申请了面上项目,将不能申请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项目。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项目申请书采用在线填写方式,填写和提交申请书的具体要求,将于4月1日左右在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上公布。数理科学部数学科学

29、处力学科学处天文科学处物理科学一处物理科学二处地球科学部地球科学一处地球科学二处地球科学三处地球科学四处地球科学五处管理科学部管理科学一处管理科学二处管理科学三处化学科学部化学科学一处化学科学二处化学科学三处化学科学四处化学科学五处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材料科学一处材料科学二处工程科学一处工程科学二处工程科学三处工程科学四处工程科学五处生命科学部生命科学一处生命科学二处生命科学三处生命科学四处生命科学五处生命科学六处生命科学七处生命科学八处信息科学部信息与数学交叉类项目信息科学一处信息科学二处信息科学三处信息科学四处 医学科学部 医学科学一处 医学科学一处主要资助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

30、统以及老年医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呼吸系统(H01):主要资助肺、气道、肺循环、纵隔、胸膜、胸廓、膈肌等疾病,以及肺移植、呼吸系统诊疗新技术等方向相关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肺损伤、肺部感染、肺移植和保护等是当前该领域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在过去几年中,睡眠呼吸障碍的研究日渐得到更多的重视。2011年度哮喘相关的申请约占22%,肺损伤、慢性阻塞性肺病各占18%和13%,有关肺移植的项目申请从去年的20项增加到41项,而肺栓塞的项目申请仍相对较少,只有11项。肺动脉高压相关的项目申请在呼吸和循环两个系统均有,请申请人根据所研究的具体科学问题选择申请代码。循环系统

31、(H02):主要资助各种心脏疾病和血管疾病,以及微循环与休克等方向相关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2011年度项目申请涉及循环系统的各类科学问题。在历年的申请中,关于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研究申请量最大,其次是心肌损伤和保护、心律失常、高血压、心衰等方面的研究申请。近三年MicroRNA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干预措施的研究已成为该领域新的增长点。鼓励研究人员注重开展原创性和转化性的研究工作;鼓励临床医学和生物学、遗传学、基础医学的研究人员联合开展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干预策略的研究。鼓励在干细胞、心血管再生医学等前沿领域开展国际合作,并在自己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创新性的研究设想,获得具有独立知识产权

32、的研究成果;鼓励研究各类内源性生物活性物质对心脏和血管的调控和损伤机制,以及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寻找潜在的诊断标志物和干预靶点。消化系统(H03):主要资助消化系统各种非传染性、非肿瘤性疾病相关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由于疾病谱的变化以及我国肝炎的高发病率,各种肝脏病,尤其是脂肪肝、肝纤维化、肝硬化、以及肝损伤、修复、再生和移植等方面的研究成为该领域的重要热点问题;炎症性肠病、消化系统免疫性疾病的研究申请和资助近年增长迅速;肠粘膜屏障、胃肠动力学及功能性疾病的机制研究日渐得到重视。药物、毒物、酒精性消化系统疾病也是目前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鼓励研究人员关注上述领域的重要前沿问题,关注疾病临床前阶段

33、的病理生理学研究和以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2011年度肝脏病相关的项目申请增长较大,其中肝纤维化、肝硬化、门脉高压约占15%;肝衰竭和肝损伤约占14%;肝脏代谢障碍及相关疾病约占7%。此外,消化系统器官移植、胰腺炎、炎症性肠病、胃肠动力及功能异常各占8%。血液系统(H08):我国在该领域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研究队伍,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尤其在白血病研究领域。鼓励研究人员结合临床科学问题开展深入的、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工作。2011年度血液系统的项目申请中,白血病约占50%,出凝血调控、血小板和血栓形成相关的项目申请有所增加,约占13%。造血干细胞及其移植的研究、造血干细

34、胞及白血病干细胞与造血微环境和机体病理生理状态之间的关系研究等是目前该领域的热点问题。老年医学(H25):主要资助衰老的病理生理研究以及与衰老机制相关的疾病发病机制和干预研究,为老龄化疾病的早期预警、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理论基础。鼓励研究人员开展衰老或老龄化过程中机体病理生理学的变化、及其所致各类疾病的共性机制,如细胞衰老、干细胞衰老与相关疾病;衰老过程中炎症、细胞应激、自噬等与相关疾病;衰老过程中的基因表达与调控信号转导机制、蛋白质翻译的改变、表观遗传调控等与衰老性疾病的关系。本科学处不受理与肿瘤相关的研究项目。有关呼吸、消化和血液淋巴系统的肿瘤(白血病除外)研究项目请在医学科学五处(H16

35、)申请;不受理病原微生物生物学特性及其所致感染机制的项目申请,相关项目请选择医学科学四处(H19)相应的申请代码。此外,亦不受理与衰老机制无关的各器官或系统老年疾病的项目申请,此类项目请选择相应系统的申请代码。 医学科学二处医学科学二处主要资助人类生殖系统与胎儿、新生儿和围生医学,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与代谢和营养支持,眼科学,耳鼻咽喉头颈科学以及口腔颅颌面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生殖系统和围生医学/新生儿(HO4):主要资助人类生殖系统结构和功能异常、各种相关的非肿瘤性疾病的研究和胎儿发育异常、新生儿疾病以及辅助生殖、产前诊断、避孕与节育相关研究等。2011年度受理该领域项目1 047项,比去年增

36、加了33%,主要集中在妊娠及妊娠相关性疾病、新生儿相关疾病、女性生殖内分泌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精子发生异常与男性不育、胎儿发育与产前诊断、女性不孕不育与辅助生殖。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是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的新靶点。本科学处继续鼓励有良好前期积累、探讨与提高人口质量及影响妇女、胎儿、新生儿及生殖健康相关的创新性的转化研究。泌尿系统(HO5):主要资助有关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和尿道等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异常及各种相关非肿瘤性疾病的研究。2011年度该领域项目申请879项,比去年增加了33%。受理项目主要集中在肾脏疾病方面,如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疾病、泌尿系统损伤与修复、肾衰竭与替代治疗(包括肾移

37、植)。本科学处继续鼓励该领域连续性、创新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内分泌系统/代谢和营养支持(HO7):主要资助内分泌器官结构及功能异常和相关非肿瘤性疾病的研究,包括内分泌系统各种疾病、其他非经典内分泌组织的内分泌功能及异常等;资助人体各种代谢异常及与临床营养失衡治疗相关的研究。2011年度受理项目申请1 128项,比去年增加了37%。研究方向过于集中在与糖尿病研究相关的各个方面,而内分泌器官本身疾病的研究较少,本学科将予以关注和倾斜支持。此外,本学科鼓励在临床中发现新现象、新问题而进行探索并合理设计的项目申请,以利于原创性的发现。 眼科学(H12)、耳鼻咽喉头颈科学(H13)及口腔颅颌面科

38、学(H14):主要资助非肿瘤性疾病相关的研究。2011年度眼科学申请项目中眼底病仍然是研究最集中的领域;其次为角膜疾病、青光眼视路相关疾病。耳鼻咽喉头颈科学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听觉异常与平衡障碍,占37%,其次为嗅觉、鼻及前颅底疾病和耳及侧颅底疾病。口腔颅颌面科学各二级代码受理项目的比例与2010年度基本相同,但“牙缺损、缺失及牙颌畸形的修复与矫治”和“口腔颌面组织生物力学和生物材料”代码的申请项目过于集中,内容较杂,包括其它二级代码能涵盖的内容如骨的研究等;鉴于口腔医学的申请项目在颌面组织器官生长发育与再生、骨和软骨的研究、种植义齿、口腔颌面部遗传性疾病和发育畸形等研究方面存在着的交叉重叠,因

39、此,在“牙缺损、牙缺失及牙颌畸形的修复和矫治”代码,只能申报口腔修复和正畸的其它科学问题,包括种植义齿的研究;其他方面的研究请在相应的能覆盖申请内容的二级代码的下申请,以便于以科学问题而非以临床科室出发的集中申报、评审。本科学处继续鼓励针对上述学科领域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或常见、多发、疑难病及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规律、发病机制、诊断及创新性的治疗手段和功能重建的基础研究,重视与全身健康相关的眼、耳、颅颌面组织器官疾病、结构异常和功能障碍的研究。本科学处不受理在上述领域中的肿瘤相关的研究项目,有关泌尿、生殖、内分泌系统以及眼、耳鼻咽喉和口腔肿瘤等方面项目请在医学科学五处(H16)申请。 医学

40、科学三处 医学科学三处主要资助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以及影像医学/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基础研究。神经和精神系统(H09):主要资助神经系统各类非肿瘤性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本科学处关注神经系统常见病,如脑血管病、脑与脊髓的损伤与修复、疼痛、癫痫、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也重视对罕见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针对神经系统免疫和炎性疾病的机制和治疗,也是资助的重要方向。同时关注开展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疾病共病 (Comorbidity) 的病因学和临床相关的研究。现代疾病谱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发生率迅速上升,研究精神疾病的核心问题是发现与疾病相关的生物学基

41、础,阐明病因机制,以期实现疾病的早期发现、客观诊断和对因治疗。2011年度申请项目中,较多关注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较少关注孤独症、注意缺陷综合征,尤其是有关危机干预的更少。今后,应加强研究遗传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发生发展中的规律,发现潜在的病因,建立可监测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在体生物学标记,优化心理、行为学检查技术,实现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通过药物或非药物手段对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实行早期干预和治疗,从而降低我国人群的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发病率。近年来,神经病学领域获资助项目选题趋同化比较明显,脑卒中、癫痫、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领域的项目比较集中。

42、2011年度神经免疫性疾病领域获资助的项目明显增加,今后还会继续给予关注,并加强对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和艾滋病脑病相关研究的资助。继续关注通过遗传学技术开展罕见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的相关研究。脑血管病的研究虽然申请项目很多,但有特色的少,尤其是关于脑出血的研究能够获得资助的较少,今后需要加强对脑卒中多学科相结合的诊疗、预防、康复的应用基础研究。疼痛研究还需要加强基础与临床的结合,开展疼痛机理的研究。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麻醉科医生关注的热点,但我国相关研究基础较弱,需要扩大国际交流,开拓视野。本科学处希望进一步均衡资助来自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精神科及相关学科如儿科、麻醉科等学科申请人的申请。鼓励临床医

43、生与从事神经科学基础研究的学者联合开展实质性的研究。影像医学/生物医学工程(H18):影像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是以医学与数学、物理学、化学、信息科学、工程与材料、生命科学等多学科交叉为特点,主要包括医学影像和医学工程所涉及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影像医学领域主要资助以医学影像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基础研究,包括磁共振成像(MRI),X射线成像与计算机断层成像(CT),超声医学,核医学,医学光子学与光学成像,分子影像与探针,脑电图、脑磁图,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以及介入医学等相关科学问题的研究。其中,应用MRI、FMRI、MRS、CT、超声、核医学、光学成像等手段,结合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更好地解决影像

44、医学科学问题是本领域研究的重要支持方向。鼓励在分子探针与分子影像、功能成像、脑电图、脑磁图以及脑虹成像等前沿科学领域进行多学科交叉的探索性研究,同时也鼓励介入医学等具有多学科交叉为特点的基础研究。此外,也支持结合临床开展的有关肿瘤以及各系统疾病如神经与心血管等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以及影像引导下的治疗研究。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主要资助与疾病诊疗相关的医学工程以及与再生医学相关的基础研究,包括生物医学信号检测、识别、处理与分析,生物医学系统建模与仿真,生物医学传感,医学信息系统与远程医疗,神经工程与脑机交互,治疗计划与手术导航,机器人辅助,康复工程,纳米医学,药物与基因载体系统,医用生物材料与植入科学,

45、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包括干细胞治疗、组织构建生物反应器以及组织再生诱导性生物材料,人工器官与特殊感受器仿生,电磁与物理治疗以及用于检测分析、成像与治疗的医学器件和仪器、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及设备等相关科学问题的研究。其中,医学信号检测、处理与分析,生物医学传感与系统建模,神经工程与脑机交互,康复工程,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等为本领域资助的重点研究方向。鼓励治疗计划与手术导航、机器人辅助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多学科交叉促进了影像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快速发展。2011年度影像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领域项目申请1 147项,比2010年增加了20.6%。项目增加主要集中在磁共振成像、医学超声、分子探针与分子影像以及介入医学等影像医学方面。相比之下,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增加较少。鼓励生物电子学、干细胞治疗、组织构建生物反应器以及组织再生诱导性生物材料等组织工程学与再生医学的研究,鼓励不同学术背景的科学家合作开展多学科交叉性的研究工作,同时对上述交叉研究前沿领域中的青年学者予以适当倾斜支持。本科学处不受理神经系统肿瘤相关的项目申请,相关项目请在医学科学五处(H16)申请。此外,也不受理肿瘤放射治疗与放射防护的申请,相关项目请选择医学科学五处(H16)的肿瘤物理治疗申请代码以及医学科学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