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人生两问(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4488914 上传时间:2021-09-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人生两问(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人生两问(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人生两问(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人生两问(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人生两问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936年,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在与新生的谈话会上,这样问学生:“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八十五年后的今天,这两个问题依然值得每一位即将升入大学的高三同学认真思考。请以“人生两问”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命题方向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学会学习:勤于反思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实践创新:问题解决审题限制性1.真实情境的限制。材料以1936年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在与新生的谈话会上的

2、谈话为背景,引出竺可桢校长的两个问题: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85年前的问题,85年前的大学生是如何回答的,构成思维的起点,由此引发当下每一位即将升入大学的高三同学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和回答。2.典型任务的限制。考生的写作身份是一位即将升入大学的高三同学;写作任务是对竺可桢的两个问题的作出回答,对自身的责任与担当进行深入的思考;命题限制了文章题目为“人生两问”考生不得改动,文章体裁限定为“议论文”。3.价值判断的限制。此则命题意在引导学生思考个体成长和时代发展的关系,肩负起时代发展的重要责任和使命。竺可桢发出人生两问的时代,正是中国革命最艰难的时代,无数大学青年

3、,把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所以考生对人生两问的思考和回答就不能简单立意为拿文凭、找好工作、光耀门楣。只有把个人的成长和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联系起来,才是领悟了命题人的题旨所在。开放性1.立意角度自由。考生既可以思考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中如何崇德励志,增长才干;也可以立意为在新的时代发展中自己的责任与担当,投身于时代洪流,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不负时代的重托;也可立意为自身成长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2. 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考生立意后,然后运用发散思维,进行丰富的联想,比如考生可以着眼于抗战时期的英雄人物,联想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青年学生怎样用自己的行动来回答这两个问题的

4、,也可以思考今天的优秀大学生比如黄文秀、秦玥飞怎么回答的。素材的使用是开放的,每个考生都可以灵活运用自己积累的素材;在此基础上考生应思考今天的自己应该怎么回答这两个问题。这个回答也是自由的,比如考生可以树立高远的指向,立志攀登科学高峰;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考生都能实现远大志向,做不成袁隆平、做不成钟南山,若立意为做个普通人,比如像救助武汉的医护人员,在普通的岗位上尽职尽责,爱岗敬业,为国家的发展尽自己的力量也未尝不可。解题本题目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主要考价值观,目的在于立德树人,引导青年学生思考自身成长和国家发展的关系。题目语料虽取材于85年前的人生两问,但在当下仍然有现实意义,在多元价值观的当

5、下,在丧文化、佛系、躺平族各种价值观的冲击下,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观实在是对青年人的一次精神拷问。这个题目带有典型的回答问题的形式,审题立意都不太困难,但是若考生忽略“八十五年后的今天”暗含的与85年前的回答的呼应关系,可能会在立意上失之浅显。参考立意切题立意:1.不负青春不负时代。2.百炼成钢,助力时代发展。3.学成文武艺,助力中国梦。4.学精湛技艺,做大国工匠。5.把青春写在祖国大地上。6.到大学追青春梦,毕业后圆中国梦。偏题立意:1 追梦少年不负青春。(只关注到如何提升自己,立意偏颇。)2 不负时代发展。(泛泛而谈,未能精准回答问题。)范文展示 人生两问1936年,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在与新生

6、的谈话会上,这样问学生:“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引述材料,快速入题。)30年代,浙大学生程开甲是这样回答的。年轻的程开甲曾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两行字:“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科技落后。拯救中国的方法:科学救国。” 为了让国家强起来,国防强起来!他刻苦读书,毕业后,远渡重洋攻攻读超导理论,拿到博士学位后他婉拒导师玻恩的挽留,放弃英国的优厚待遇和研究条件,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隐姓埋名,藏身罗布泊40多年,为中国核武器研究立下了汗马功劳!直到去世前,已经101岁的程开甲,每天仍旧伏案工作,孜孜不倦,奋斗不已!(举程开甲的例子,给85年后

7、的青年学子树立一个人生的标杆。)八十五年后的今天,即将升入大学的我们要到大学干什么?(链接任务。)是为了提高自我,还是游戏人生?“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之地也。”诚如蔡元培先生所言,大学是我们深入学习的场所。如今有一些人视大学为娱乐的天地,认为大学是结束了十余年寒窗苦读后享受、放纵的地方,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沉迷于交友,网络游戏等,挥霍着大好的青春,实属玩物丧志。我们应时刻警醒自己来“做什么”,只有在大学中更进一步历练自己,学好专业知识,提升自我能力,才能为中国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对比论证,有力回答第一个问题。)将来毕业后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链接任务。)是做一个对社会用用的人,还是做一

8、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北京大学的大二学生宋玺,在大学期间应征入伍,“携笔从戎”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陆战队。我们每一位即将步入大学的青年都应该像宋玺一样,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负国家,不负青春韶华。因为唯有青春和梦想不可辜负。2020年高考落幕后,“考古女孩”钟芳荣愿为国家考古事业甘坐“冷板凳”;不少学子进入强基计划,潜心钻研基础学科。他们的选择,便是将个人修习与国家发展相勾连,为吾辈之榜样。(采用丰富的事例,有力回答第二个问题。)面对民族危机,西南联大师生以不做亡国奴,毅然离乡的行动为答复;面对国家需要,北京师范大学的黄文秀以献身扶贫,精神永存的姿态为答复;身负着国发展,民族伟大复习之重任的我们

9、,又怎能有辱前人的答复?不负时光,不负年华才是最好的答复。(由个别到一般,运用丰富而典型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观点。)大学不是栖息地,更不是乐园,而是加油站,竞技场,在那里我们要志存高远,奋然前行。青年朋友们,努力地去追梦吧,因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对第一个问题进行了回答,并发出号召。)愿你我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在大学脚踏实地,增长才干,积蓄力量,争做时代先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八十五年前竺可桢校长的“人生两问”交上完美的答卷。(呼应材料,结构上首尾原合。)点评1.文章结构清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层次清晰,体现了逻辑之美。2.于行文过程中,综合运用事理结合,正反对比等论证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度,使说理更透彻。3.语言优美,避免了议论文板起脸孔说教的可笨,灵活地将记叙,议论,抒情结合在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