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电常识精选文档.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44711535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雷电常识精选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防雷电常识精选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雷电常识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雷电常识精选文档.ppt(1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防雷电常识本讲稿第一页,共十九页一、定义:一、定义:1、静电的产生: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则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电子所带负电荷数之和为零,因此物质呈中性。如果原子由于某种原因获得或者失去部分电子,那么原来的电中性被打破,而使物质呈电性。假如,所获得电子没有丢失的机会或者丢失的电子得不到补充,就会使该物质长期保持电性,该物质称带上了“静电”。因此静电是指附着在物体上很难移动的集团电荷。本讲稿第二页,共十九页雷的形成本讲稿第三页,共十九页雷雷 电电 接接 地地 情情 景景本讲稿第四页,共十九页2、雷电的产生:雷电是自然界中的一种静电放电

2、现象。当带正负电荷的雷云不断形成和积聚以后,若某处空间的电场强度达到击穿空气的程度,就能发生云间放电或对地放电。放电时发出闪光,且在放电通道中产生高温而使空气突然膨胀,发出霹雳雷声。本讲稿第五页,共十九页雷电对线路的影响本讲稿第六页,共十九页雷击的危害分类本讲稿第七页,共十九页家用电器会击穿损坏本讲稿第八页,共十九页4、直击雷危害:当雷电击中树木和没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 时,雷电流的数值约在娄百安培至200KA范围,因而能使受物体产生强烈的机械振动和热效应,进而使受击物内部水分蒸发或者分解出氢气和氧气而引起爆炸。本讲稿第九页,共十九页5、雷电种类:1.片状雷:云间放电多为片状雷,由于线状雷的闪电

3、被云体遮住,闪电的光照亮了上部的云,闪电呈现片状的亮光。片状雷对空中飞行及地面微电子设备有影响,对其他地面物体影响不大。2.线状雷:云与大地之间的放电(云地间),多以线状形式出现。通常云体的下部带负电,上部带正电,由于云体的负电的感应,使附近的地面感应出大量的正电荷,使地面与云体之间形成强大的电场。3.球状闪电:简称球雷、球闪,民间称滚地雷。是一种彩色的火焰状球体。落下时,声音较小,有时无声,有时发出咝咝的声音,只有遇到物体时才会发出震耳的爆炸声。常沿着建筑物的孔洞,竖井或未关闭的门窗进入室内。4.联珠状闪电:很少见的一种闪电,有人认为它是一种球雷组成。5、蜘蛛闪电:蜘蛛闪电特指在云体的消散阶

4、段或层状降雨阶段,观测到的发生于云底附近具有大范围水平发展,多分叉放电通道的壮观放电现象,这种闪电一般并不经常出现。闪电按其发生的空间位置分为云内闪电、云际闪电、云地闪电等,其中云地闪电又分为落地雷、直击雷。它所产生的危害极大,是防雷的主要研究对象。本讲稿第十页,共十九页6、如何防止雷电袭击:1、雷雨天气在建筑物附近和室内时,不能停留在楼(屋顶)房屋门窗要关闭好,有条件者,门窗可装金属网罩(网眼不大于4平方厘米),且要做好接地处理,以防球形闪电入室。2、雷雨天气对钢筋水泥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来说,关闭门窗可以预防侧击雷和球形雷的入侵,雷击时不宜靠近建筑的裸露金属物,如水管、煤气管等,不宜使用淋浴器

5、,远离专门的避雷针引下线。3、在室外遇到雷雨天气,不宜停留在开阔地带或较高突出点处又没有防雷设施的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物;不宜躲在大树下,千万不要在孤立的电杆、房檐、树木、烟囱下避雨;不要在旷野中打雨伞等金属物;不宜进行户外运动,不把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金属物扛在肩上;不宜在水面或水陆交界处作业;不要在河里游泳或划船,以防雷电过水传到人体;不宜快速开摩托车、骑自行车。本讲稿第十一页,共十九页 4、乡村民房不要随便在屋顶设置金属天线、晒衣铁线。更不能将晒衣铁线引入室内,或在室内乱拉电源线、电话线、电视天线等金属线。通常情况下,雷电总是沿着这些线路进入室内,如果没有防护设施都会带来危害(如确实

6、需要所引的线路必须距离人体1.5米以外)。5、建筑物上的避雷带(针)只能解决自身的防雷问题,而无法使各种电器,尤其是电视、电话机、电脑等受雷击。雷雨天应特别重视电器设备的防雷。注意以下几点:(1)、雷雨天气时,尽可能地关闭各类家用电器,如电视机、电脑等电器,并拨掉电源、天线插头,以防雷电从线路入侵。危害电器造成火灾或人员伤亡。(2)、雷电交加时,勿打手机或有线电话,应在雷电过后再拨打。以防雷电波沿通信信号线入侵,造成人员伤亡。本讲稿第十二页,共十九页(3)、若在野外,看到雷暴来临,在河、湖、海中,如在金属的大轮船内,则不必忧虑。如在小船上,则应弃船上岸,尽快离开岸边,因为水体的导电性能好,有人

7、统计过人在水中和水边被雷电击死、击伤事故发生的概率特别高。汽车在公路上行使,车内的人是安全的,汽车的金属小壳不怕雷击。(4)、在旷野开阔地带行走,如周围没有树木等物,人就成为大地的尖端,易成为雷击的对象。若举着雨伞或肩上扛着长的带金属物体就更危险。最好是找一个低洼处,双脚并拢蹲下来,尽可能降低高度,又避免胯步电压。如附近有树,则应双脚并拢蹲在离树几米远处,较为安全。如果附近有可以躲雨的亭、棚之类,要视情况作出选择,茅棚是绝对不行的,金属棚和古建筑物是可以的,但要离开这些建筑物的柱子和金属物一段距离,并且双脚并扰站在这些建筑物的中央 本讲稿第十三页,共十九页(5)、在室内,雷电击人毁物的现象也是

8、经常发生的,而且大多数都是通过外来的金属管道和各种线路引入的,原因就是这些管道和线路没有按照国家的防雷规范来进行接地处理和安装相应的避雷器。因此,雷暴当空时,如室内的防雷措施不完善的情况下,不要接触从室外引进的金属管道、电话线、电视天线馈线和电源线等,更不要打有线电话。(6)、当你在野外高山活动时,遇到雷雨天气那是非常危险的。在大岩石、悬崖下和山洞口躲避,会遭到雷电流产生的电火花的袭击。最好是躲在山洞的里面,并且尽量躲到山洞深处,你的两脚也要并拢,身体也不可接触洞壁,同时也要把身上的带金属的物件,如手表、戒指、耳环、项链等物品摘下来,还有金属工具也要离开身体,把它们放到一边。本讲稿第十四页,共

9、十九页二、防雷设施1、防雷的目的是保护生命和财产(建筑物 和设备等)免遭雷电损害或者把这种灾害减 少到最低程度。2、避雷设施主要由:接闪器、引下线、接地体三大部分组成。具体有接地体、引下线、避雷网格、避雷带、避雷针、均压环、等电位、避雷器共八个技术环节。本讲稿第十五页,共十九页3、防雷设施定期检测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会发生氧化、锈蚀,会遭受自然或人为机械力的破坏,设施本身经常受到雷电冲击,也会出现局部熔断、损毁。失效的防雷设施比没有防雷设施更危险。为确保防雷设施真正起到防雷作用,必须严格按规定对防雷设施进行定期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4、避雷针的作用是通过良好的电气通道和接地装置,把闪电引

10、向自身,并把雷电流通过引下线、接地体泄放到大地中去。本讲稿第十六页,共十九页雷电伤人的四种方式雷电伤人的四种方式 雷电对人的伤害方式,归纳起来有四种形式即:直接雷击、接触电压、旁侧闪击和跨步电压。直接雷击:在雷电现象发生时,闪电直接袭击到人体,因为人是一个很好的导体,高达几万到十几万安培的雷电电流,由人的头顶部一直通过人体到两脚,流入到大地。人因此而遭到雷击,受到雷电的击伤,严重的甚至死亡。接触电压:当雷电电流通过高大的物体,如高的建筑物、树木、金属构筑物等泄放下来时,强大的雷电电流,会在高大导体上产生高达几万到几十万伏的电压。人不小心触摸到这些物体时,受到这种触摸电压的袭击,发生触电事故。本

11、讲稿第十七页,共十九页旁侧闪击:当雷电击中一个物体时,强大的雷电电流,通过物体泄放到大地。一般情况下,电流是最容易通过电阻小的通道穿流的。人体的电阻很小,如果人就在这雷击中的物体附近,雷电电流就会在人头顶高度附近,将空气击穿,再经过人体泄放下来。使人遭受袭击。跨步电压:当雷电从云中泄放到大地时,就会产生一个电位场。电位的分布是越靠近地面雷击点的地方电位越高;远离雷击点的电位就低。如果在雷击时,人的两脚站的地点电位不同,这种电位差在人的两脚间就产生电压,也就有电流通过人的下肢。两腿之间的距离越大,跨步电压也就越大。针对上述四种雷电袭击人的方式,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就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

12、本讲稿第十八页,共十九页人被击伤后的应急措施人被击伤后的应急措施 当人被雷电电流击伤后,如不能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将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人被雷击中后,他的身上是不带电的,因为天空中的闪电是很短的一阵,雷电电流击中人后已经通过人体泄放到大地,所以接触受伤者进行抢救是没有危险的。受伤者被雷电的电火花烧伤只是表面现象,最危险的是对心脏和呼吸系统的伤害。通常被雷击中的受伤者,常常会发生心脏停跳、呼吸停止,这实际上是一种雷电“假死”的现象。要立即组织现场抢救,将受伤者平躺在地,在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同时要做心外按摩。如果不及时抢救,受伤者就会因缺氧死亡。另外,要立即呼叫急救中心,由专业人员对受伤者进行有效的处置和抢救。本讲稿第十九页,共十九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