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概论课程的定位精选文档.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44688915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2.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技术概论课程的定位精选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科学技术概论课程的定位精选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技术概论课程的定位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技术概论课程的定位精选文档.ppt(6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科学技术概论课程的定位本讲稿第一页,共六十七页科学技术概论科学技术概论学习重点学习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如科学、技术、科学中掌握基本概念:如科学、技术、科学中心、当代高技术等。心、当代高技术等。熟悉重要科学与技术事件:如近代科学熟悉重要科学与技术事件:如近代科学的突破、牛顿及其万有引力定律、达尔的突破、牛顿及其万有引力定律、达尔文及其生命起源学说等。文及其生命起源学说等。分析和理解科技发展历程及其与社会、分析和理解科技发展历程及其与社会、经济和人类自身发展的关系:近代科技经济和人类自身发展的关系:近代科技发展的背景、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理发展的背景、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等。论等。本讲稿第二页,

2、共六十七页如何学习如何学习科学技术概论科学技术概论?宏观上,把握科技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宏观上,把握科技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近代、现代、当代、未来。近代、现代、当代、未来。中观上,熟悉主要学科发展的进程:天文中观上,熟悉主要学科发展的进程:天文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生物学、生命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生物学、生命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纳米技术、地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纳米技术、地学与环境科学等。学与环境科学等。微观上,掌握重要科技事件和主要科技概微观上,掌握重要科技事件和主要科技概念。念。本讲稿第三页,共六十七页课程考试(课程考试(100100分):分):-百分制考题,题型包括:名词、填

3、空、百分制考题,题型包括:名词、填空、简答、论述;简答、论述;-开卷考试,但只能带一张抄写的开卷考试,但只能带一张抄写的A4A4纸幅纸幅面的笔记。面的笔记。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2006-2020年)年);-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创新能力的决定。科学技术概论科学技术概论课程成绩课程成绩本讲稿第四页,共六十七页教材:教材:胡显章、曾国屏主编,科学胡显章、曾国屏主编,科学技术概论(面向技术概论(面向21世纪课程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

4、版社,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本讲稿第五页,共六十七页科学技术概论科学技术概论导论导论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发展当代科学技术及其发展当代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与社会本讲稿第六页,共六十七页导导 论论1 1、科学(、科学(ScienceScience)与技术)与技术(TechnologyTechnology)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RelationshipRelationship););2 2、我国古代的科技成果(数学、天文、地学、我国古代的科技成果(数学、天文、地学、农学、医学)与科技发展。农学、医学)

5、与科技发展。本讲稿第七页,共六十七页科学是指反映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是指反映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 科学(科学(Science),源于拉丁文),源于拉丁文Scio,取知识之,取知识之意。意。中国典籍礼记中国典籍礼记大学中有大学中有“致知在格物,格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物而后知至”,用,用“格物致知格物致知”表示实践出真理的概表示实践出真理的概念。念。在明治维新时,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教在明治维新时,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教育家福泽瑜吉把育家福泽瑜吉把“Science”译为译为“科学科学”。1893年,康有为在中国引进并使用年,康有为在中国引进并使用“科学科学”。本讲稿第八

6、页,共六十七页科学是指反映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是指反映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发展脉络科学发展脉络1 1)1543 1543,哥白尼,天体运行论,标志着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的束,哥白尼,天体运行论,标志着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的束缚中走出来。缚中走出来。2 2)16871687,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科学的主要成就是力,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科学的主要成就是力学,并形成机械自然观:学,并形成机械自然观:-18-18世纪,法国拉普拉斯的机械决定论,如果全能的智者能知道世纪,法国拉普拉斯的机械决定论,如果全能的智者能知道物体的物体的“现在现在”,就能推知,就能推知“过去过去”

7、和预测和预测“未来未来”;-用机械论解释生命现象,如法国的笛卡尔用机械论解释生命现象,如法国的笛卡尔“动物就是机械动物就是机械”,拉美利,拉美利特特“人是机械人是机械”;-用机械论解释社会现象,英国斯宾塞用机械论解释社会现象,英国斯宾塞“社会静力学社会静力学”。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经济的联系没有体现出来。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经济的联系没有体现出来。本讲稿第九页,共六十七页3 3)1919世纪,世纪,“科学新世纪科学新世纪”。-从天体演化到地质演化、从数学到物理、从化学到生物学,从天体演化到地质演化、从数学到物理、从化学到生物学,天、地、生各领域展示了一个发展演化的宇宙,天、地、生各领域展示

8、了一个发展演化的宇宙,“发展演化发展演化”的观念既带给自然科学,也带给了思想文化领域;的观念既带给自然科学,也带给了思想文化领域;-科学对新技术产生和发展、对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意义科学对新技术产生和发展、对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意义也逐步显露。科学的大厦已经建立?也逐步显露。科学的大厦已经建立?4 4)1919世纪末世纪末2020世纪初,完美的物理学大厦面临着强烈的冲击,世纪初,完美的物理学大厦面临着强烈的冲击,“物理学危机物理学危机”到物理学革命爆发,爱因斯坦的到物理学革命爆发,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对论”、普朗克的普朗克的“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现代宇宙学;、现代宇宙学;科学是指反映自然和社会发展

9、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是指反映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本讲稿第十页,共六十七页科学是指反映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是指反映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当代科学的发展,使科学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当代科学的发展,使科学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也是一项基本的社会事业和一种社会发展过程。也是一项基本的社会事业和一种社会发展过程。5)205)20世纪中叶以来,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耗世纪中叶以来,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等;散结构论、协同论等;DNA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到克隆双螺旋结构模型到克隆羊羊“多莉多莉”的诞生;的诞生;GMPGMP。6)6)科学技术发展的反思:科学技术的哲

10、学问题和科科学技术发展的反思:科学技术的哲学问题和科学技术的社会学问题。学技术的社会学问题。本讲稿第十一页,共六十七页 技术(技术(TechnologyTechnology)是指人类在利用、)是指人类在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的过程中通过创新所积累的改造和保护自然的过程中通过创新所积累的经验、知识、技巧以及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经验、知识、技巧以及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工具和规则体系。组成的工具和规则体系。技术的原意是木匠,木匠能按人们的需求和意技术的原意是木匠,木匠能按人们的需求和意志将木料加工、组合并制成物品。所以,古希腊思志将木料加工、组合并制成物品。所以,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称:技术是制造

11、的智慧。想家亚里士多德称:技术是制造的智慧。我国鲁国木匠鲁班是技艺高超的匠人化身和祖我国鲁国木匠鲁班是技艺高超的匠人化身和祖师。师。东西方的技术都与木材的利用有渊源。东西方的技术都与木材的利用有渊源。本讲稿第十二页,共六十七页 18世纪,英国钟表匠约翰世纪,英国钟表匠约翰.凯伊发明飞梭;瓦特发明凯伊发明飞梭;瓦特发明蒸汽机,这是近代史上第一次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蒸汽机,这是近代史上第一次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19世纪世纪70年代,电动机和发电机问世;年代,电动机和发电机问世;20世纪世纪80年代,年代,电力远距离传输,内燃机技术改进与应用。这是近代史上电力远距离传输,内燃机技术改进与应用。这是近

12、代史上第二次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第二次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20世纪中叶以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世纪中叶以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开始第三次技术革命(现代技术革命);展,开始第三次技术革命(现代技术革命);20世纪世纪70年代年代以后,进入新技术革命,微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以后,进入新技术革命,微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材料、激光、遥感、海洋、人工智能、多媒体信息技材料、激光、遥感、海洋、人工智能、多媒体信息技术等以及可持续发展技术迅猛发展。术等以及可持续发展技术迅猛发展。本讲稿第十三页,共六十七页科学与技术的联系与区别自然科学表现为自然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

13、自然科学表现为自然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不是依赖于特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没不是依赖于特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没有阶级性,没有国界,没有民族性。有阶级性,没有国界,没有民族性。技术有自然和社会属性。人们在运用技术来改技术有自然和社会属性。人们在运用技术来改变和控制自然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变和控制自然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技术根本的内在要素是科学知识,这是其自然技术根本的内在要素是科学知识,这是其自然属性;人们如何运用技术、用于何种目的却受属性;人们如何运用技术、用于何种目的却受社会因素(经济、政治、军事等需要)制约,社会因素(经济、政治、军事等需要)制约,这是其社会属性

14、。这是其社会属性。本讲稿第十四页,共六十七页科学中心,是指这样的国家和地区,其科学科学中心,是指这样的国家和地区,其科学成果超过全世界的成果超过全世界的25%25%。科学兴隆期(科学兴隆期(维持科学中心的时间维持科学中心的时间)与)与“欧洲欧洲中心论中心论”:-1540-1610,意大利,中心城市:佛罗伦萨、威尼斯、帕多,意大利,中心城市:佛罗伦萨、威尼斯、帕多瓦;瓦;-1660-1730,英,中心城市:伦敦;,英,中心城市:伦敦;-1770-1830,法,中心城市:巴黎;,法,中心城市:巴黎;-1870-1920,德,中心城市:柏林;,德,中心城市:柏林;-1920-,美,中心城市:新英格兰

15、、加利福尼亚。,美,中心城市:新英格兰、加利福尼亚。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其在时空上的不均匀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其在时空上的不均匀性同社会生产力的不均匀性紧密相关。性同社会生产力的不均匀性紧密相关。本讲稿第十五页,共六十七页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向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向这两步,那是

16、用不着惊奇的。要是这些发现果然都作出了,那倒是令人惊奇的事。的。要是这些发现果然都作出了,那倒是令人惊奇的事。”欧洲中心论与西洋科学:欧洲中心论与西洋科学:-反映反映14世纪以来中国文明尤其是科技落后于西方;世纪以来中国文明尤其是科技落后于西方;-西方学者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偏见:只有在西方才出现西方学者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偏见:只有在西方才出现普遍意义和确切意义的文化形式;普遍意义和确切意义的文化形式;-中国学人的自卑:无视中国古代文明,中国学人的自卑:无视中国古代文明,“西洋科学西洋科学”。本讲稿第十六页,共六十七页中国古代到底有没有科学技术?中国古代到底有没有科学技术?英国科学家、科学史家李约瑟

17、-中国科学技术史使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昔日风采重现;-论证说明,历史上东亚文明尤其是中国古代文明曾远远领先于西方。“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问题:问题:15世纪之前,我们国家经历了那些朝代世纪之前,我们国家经历了那些朝代?本讲稿第十七页,共六十七页中中 国国 古古 代代 科科 技技数学-商朝,公元前14世纪,十进位制;-公元前2世纪,负数,西汉的九章算术是我国数学体系形成的标志;-圆周率的计算:公元前3世纪刘徽算出为3.14159,已比希腊先进;公元5世纪初祖冲之推出为3.14159263.1415927之间,保持了千年的记录;-求解高次方程根的近

18、似法一直被称为中国对数学的最有代表性的贡献。公元7世纪,王孝通第一个实际解出了三次方程,比欧洲早600年。-易经是二进制的前身,而二进制的“开与关”设计是现代计算机运行的基础。本讲稿第十八页,共六十七页天文-完成了一种有天极的赤道坐标系;-提出了一种早期的无限宇宙概念,认为恒星是悬浮在空虚无物的空间中的实体;-发展了数值计算天文学和星表,比其他任何可与之媲美的著作的古代文明早两个世纪;把赤道坐标用于星表,并坚持使用2000年之久;-制作的天文学仪器一件比一件先进;发明了望远镜的前身带窥管的转仪钟;-连续正确记录了月食、新星、彗星、太阳黑子等天文现象,持续时间比任何其他文明古国都长。中中 国国

19、古古 代代 科科 技技本讲稿第十九页,共六十七页地学-魏晋时期裴秀创立“制图六体”,标志着中国传统制图的规范化,制成了全国地图地形方丈图。-山经、海经、大荒经构成的山海经;山经成书最早,科学价值最大,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理著作。-隋朝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使水运在我国历史上发挥重大作用。唐代水经式是我国第一部国家级水法。-唐代玄奘西游写下大唐西游记,是最早一部全面、系统记录印度次大陆的著作。-唐贾耽绘制的海内华夷图是魏晋以来最大一幅地图;唐窦叔蒙海涛志是最早潮汐学专著;明朝徐霞客游记描写山、石、地形、地貌、植被等。中中 国国 古古 代代 科科 技技本讲稿第二十页,共六十七页农学-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

20、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大量使用肥料;农学著作吕氏春秋中上农是中国保存下来的最早的农业政策论文,任地、辨土、审时奠定了我国农业精耕细作的理论基础。-西汉农学家氾胜之氾胜之农书,总结一系列具体的耕作栽培技术措施。-魏晋南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是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学著作。中中 国国 古古 代代 科科 技技本讲稿第二十一页,共六十七页农学-唐代陆羽茶经是最早的茶学著作,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是世界上最早饮用茶叶的国家。-宋朝秦观著蚕书是中国保存下来最早的蚕桑业专著。-北宋陈旉的陈旉农书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南方稻区农业技术的农书。-元代王桢著农书是第一部兼论南北农业技术的农书。-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是一部集中国传统农

21、业之大成的总结性著作。中中 国国 古古 代代 科科 技技本讲稿第二十二页,共六十七页医学医学-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最早的医学经典,是医学发是最早的医学经典,是医学发展到两汉之交的集大成之作,表现了两千前展到两汉之交的集大成之作,表现了两千前中国古代医学的博大精深。中国古代医学的博大精深。-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是中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中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中国医圣张仲景的中国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理、法、是理、法、方、药俱全的经典著作。方、药俱全的经典著作。-神医华佗使用神医华佗使用“麻沸散麻沸散”施行全身麻醉来进施行全身麻醉来进行外科手术。行外科手术。中中 国国 古古 代代 科科

22、 技技本讲稿第二十三页,共六十七页中中 国国 古古 代代 科科 技技医学医学-610年,巢方编纂诸病源候论对疾病性状年,巢方编纂诸病源候论对疾病性状进行分类描述,比西方同类著作早进行分类描述,比西方同类著作早1000年。年。-药王孙思邈著千金方,含中医基础理论、临药王孙思邈著千金方,含中医基础理论、临床诊断以及本草、伤寒、中风杂病等。床诊断以及本草、伤寒、中风杂病等。-1247年,宋慈洗冤集录是所有文明中最早的年,宋慈洗冤集录是所有文明中最早的一部法医学专著。一部法医学专著。-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是中国传统医药学总结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是中国传统医药学总结性著作。性著作。-16世纪中叶,中国人首先

23、应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世纪中叶,中国人首先应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本讲稿第二十四页,共六十七页新中国成立的第二个月,中国科学院成立,800多名海外科学家回国。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向科学进军”,制定和实施第一个(195667)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我国科技体系基本框架初步形成;第二个(196372)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两弹一星”;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1世纪,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科技的迅速发展中国科技的迅

24、速发展本讲稿第二十五页,共六十七页中外历史年表中外历史年表时间时间中国中国世界世界7-8世纪618年唐朝建立,713-741年,开元盛世。伊斯兰教兴起、朝鲜半岛统一、阿拉伯帝国强盛。10世纪960年北宋建立962年罗马帝国建立11世纪1069年王安石变法欧洲十字军东征13世纪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马克波罗来华。蒙古人西征欧洲,建立蒙古大帝国。14世纪1368年明朝建立。欧洲文艺复兴、英法百年战争。本讲稿第二十六页,共六十七页时间时间中国中国世界世界15世纪1405-1433年,郑和下西洋。印第安人印加文化兴盛;印成欧洲第一部圣经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16世纪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

25、取澳门居住权非洲奴隶贸易出现;欧洲海外殖民和宗教改革;麦哲伦环球航行;1588年,英国称霸海洋。17世纪1624年荷兰占领台湾,1644年李自成起义,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1618-1648年欧洲三十年战争;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18世纪1727年清朝设驻藏大臣。欧洲启蒙运动;俄国改革、英国工业革命、北美独立战争、美国诞生(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本讲稿第二十七页,共六十七页中华民族的兴盛史中华民族的兴盛史时间时间简简 况况公元前8世纪周朝天子向外分封诸侯,诸侯拥戴周朝王室,达成封建统一。周公摄政7年,建立很多美好的

26、制度,是有史以来首度繁荣的盛世。公元前1世纪汉武帝刘彻把封建的统一改为郡县的统一,强硬对付入侵的匈奴,大汉声威远播,成为强盛的帝国。公元7世纪唐太宗李世民及其曾孙唐玄宗李隆基,铸就大唐帝国盛世,国力雄厚,独步亚洲。唐太宗的贞观之治闻名于世,唐代的律令集前代之大成,成为东亚诸国法典的根本。公元14世纪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平民,十余年间推翻元朝蒙古人的统治,恢复中华王朝。其创业之艰难、胜利之快速,在中国历史上仅这一次。他以家族道德为中心,再兴汉族,造成汉族的中兴大业。14世纪700年“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本讲稿第二十八页,共六十七页近近 代代 科科 学学 技技 术术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

27、的发展技术与产业革命技术与产业革命本讲稿第二十九页,共六十七页背 景14-1514-15世纪的欧洲处于社会变革之中,世纪的欧洲处于社会变革之中,面临着新时代的到来。面临着新时代的到来。波及整个欧洲的波及整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思想文是一场思想文化解放运动,为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创造了化解放运动,为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文化氛围。非常有利的文化氛围。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运动(14、15世纪开始,在西欧和世纪开始,在西欧和中欧)中欧)动摇了罗马教会至高无上的权力,打动摇了罗马教会至高无上的权力,打破了教会的精神独裁,为自然科学从神学中破了教会的精神独裁,为自然科学从神学

28、中解放出来创造了必要的社会前提。解放出来创造了必要的社会前提。本讲稿第三十页,共六十七页背 景手工厂的产生促进了生产技术的改进、分工与协手工厂的产生促进了生产技术的改进、分工与协作。作。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1492),),葡萄牙海员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葡萄牙海员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1519-1522),),远航探险和地理大发现远航探险和地理大发现,促进了欧洲社会和科学技,促进了欧洲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术的发展。中国、印度和阿拉伯等中国、印度和阿拉伯等东方国家的科学技术的传东方国家的科学技术的传入入推动了欧洲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欧洲社会

29、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本讲稿第三十一页,共六十七页培根:“三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大人物对人类事务的影响,能像这三种发明那样巨大和深远。马克思:“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对精神发展创造前提的最大的杠杆。”背 景本讲稿第三十二页,共六十七页近代自然科学的初步发展近代自然科学的初步发展 近代科学首先在天文学和医学生理学两大近代科学首先在天文学和医学生理学两大领域取得突破性胜利。领域取得突破性胜利。1

30、543年出版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和年出版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和维萨里的人体的结构,成为近代自然科学维萨里的人体的结构,成为近代自然科学革命的开端。革命的开端。本讲稿第三十三页,共六十七页近代自然科学的初步发展天文学天文学:一门古老的学科,研究广阔空间中天体的位置、分布、运动、形态结构、物理状态、化学组成和演化规律。-古代天文学:有目的的天文记录,如古埃及、古巴比古代天文学:有目的的天文记录,如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古印度等。伦、中国、古印度等。-古希腊天文学:注意研究行星的位置及其运动规律。古希腊天文学:注意研究行星的位置及其运动规律。柏拉图,用几何系统表示天体的运动,提出地球中心思柏拉图,

31、用几何系统表示天体的运动,提出地球中心思想;亚里士多德,发展柏拉图的思想;托勒密,对其系想;亚里士多德,发展柏拉图的思想;托勒密,对其系统化,形成统化,形成“地心说地心说”,即:,即: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及其他行星围绕着地球运行静止不动,太阳及其他行星围绕着地球运行。地心说地心说成为上帝创世说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和教会权威的理成为上帝创世说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和教会权威的理论支柱。论支柱。本讲稿第三十四页,共六十七页近代自然科学的初步发展-波兰天文学:哥白尼认为托勒密的体系存在严重缺哥白尼认为托勒密的体系存在严重缺陷,经过数十年的观察和研究,建立起以太阳为

32、中心的宇宙体陷,经过数十年的观察和研究,建立起以太阳为中心的宇宙体系系-日心说,即:地球并非静止不动,也不处于宇宙的中日心说,即:地球并非静止不动,也不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既有绕自转轴的自转,又与心,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既有绕自转轴的自转,又与其他行星一起绕宇宙中心其他行星一起绕宇宙中心太阳的旋转太阳的旋转。近代科学史上近代科学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划时代的大事:是科学天文学诞生的标志:颠倒了占统治地位的日地关系,描述了太阳系的结构,为天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是近代科学诞生的标志:推动力学研究的发展;动摇了神学宇宙观的支柱,成为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宣言书。本讲稿第三十

33、五页,共六十七页近代自然科学的初步发展医学生理学:研究疾病产生、性质和治疗以及人体结构和医学生理学:研究疾病产生、性质和治疗以及人体结构和功能。功能。-西方医学的特点:对外科的研究和以解剖学为基础。达芬奇,为确定人体的正确比例和结构,解剖尸体,曾画出尸体解剖图和心脏瓣膜图,表述了血液循环的概念;1543年,比利时医生维萨里发表人体的结构,确定男女肋骨数目相等,动摇天主教会的教条;1553年,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提出血液小循环理论;英国医生哈维提出血液大循环理论血液大循环理论,1628年出版心血循环运动论,标志着人体血液循环理论的建立。本讲稿第三十六页,共六十七页近代自然科学的初步发展经典力学经

34、典力学1 1)天体力学:从力学角度研究天体运动和形状的天文学分支学科。)天体力学:从力学角度研究天体运动和形状的天文学分支学科。天文学家对两个体系进行的长期争论中:第谷.布拉赫,用毕生精力观测行星运动;德国开普勒,继续观测并充分利用第谷.布拉赫的资料,确立行星运动三定律,为天体力学诞生提供坚实的基础,被称为“天空的立法者”:-第一定律,行星的运动轨道不是正圆形,而是椭圆形;太阳处第一定律,行星的运动轨道不是正圆形,而是椭圆形;太阳处于椭圆形焦点之一的位置上。于椭圆形焦点之一的位置上。-第二定律,行星绕日运动的距离和速度的不均匀变化是有规律的,行第二定律,行星绕日运动的距离和速度的不均匀变化是有

35、规律的,行星和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与时间成正比。或表述为:相同时间内,行星和星和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与时间成正比。或表述为:相同时间内,行星和太阳连线在任何地点扫过的面积相等。太阳连线在任何地点扫过的面积相等。-第三定律,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等于轨道半长轴的立方。第三定律,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等于轨道半长轴的立方。本讲稿第三十七页,共六十七页近代自然科学的初步发展经典力学经典力学2 2)伽利略对科学的贡献:)伽利略对科学的贡献:-青年时代即对科学观察和实验发生浓厚兴趣,青年时代即对科学观察和实验发生浓厚兴趣,15871587年发现了一种测定年发现了一种测定固体重心的方法;固体重心的方法;-1609-1

36、609年,亲手制作望远镜作天文观测,发现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年,亲手制作望远镜作天文观测,发现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行星,行星,16321632年出版年出版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批判批判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自然哲学;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自然哲学;-最主要贡献之一是对地面物体运动研究,最主要贡献之一是对地面物体运动研究,16381638年出版关于两门年出版关于两门自然科学的对话和数学证明,为牛顿的进一步综合奠定了基础。自然科学的对话和数学证明,为牛顿的进一步综合奠定了基础。3 3)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近代科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37、,近代科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牛顿在哥白尼、开普勒和伽利略的基础上予以分析、综合和概括,提出地面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自学三大定律自学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本讲稿第三十八页,共六十七页近代自然科学的初步发展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定义定义: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吸引力;引力的方向沿着两个物体连线的方向,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质量乘积成正比,与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意义意义:使天体运动和地面运动统一起来;实现了近代科学史上第一次重大综合。本讲稿第三十九页,共六十七页其他学科其他学科:数学,数学,16161818世纪是常量数世纪是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的转折时期。学到变量数学的

38、转折时期。-17世纪上半叶,法国笛卡尔创立的解析几何把代数同几何学有机联系在一起,推动了数学以至自然科学的发展。-17世纪上半叶,英国耐普尔发明对数,改进和简化计算。-17世纪下半叶,牛顿和莱布尼茨各自独立地创立微积分。近代自然科学的初步发展本讲稿第四十页,共六十七页其他学科其他学科:化学化学-近代化学的前身:炼丹术和炼金术;冶炼化学。-1661年,英国化学家玻意耳出版怀疑派的化学,将化学确定为独立的学科,提出化学元素的定义。-对燃烧现象的正确认识是18世纪化学领域中的最重要进展,被称为一场“化学革命”:燃素说;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推翻燃素说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发表化学纲要并提出了包括

39、33种元素的化学史上的第一张元素表。近代自然科学的初步发展本讲稿第四十一页,共六十七页其他学科:其他学科:物理学物理学光学:光学:-开普勒,第一个对光现象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光度学理论、研究了光的折射和透镜成像;-17世纪初,荷兰数学家斯涅耳发现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牛顿进行日光分光实验解释了光的折射和反射;-惠更斯创立光波动说解释光的折射、反射和衍射。电磁学电磁学-美国富兰克林提出正电、负电及电荷守恒;-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提出库仑定律;-17751800年间意大利伏打发明伏打电池。近代自然科学的初步发展本讲稿第四十二页,共六十七页其他学科其他学科:生物学生物学-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初步

40、发现了细胞。-瑞典博物学家林耐,描述了1.8万种植物;1735年出版名著自然系统,阐述他的分类原则和见解,把植物分为纲、目、属、种。-生命起源:有生源说和无生源说;-生命个体形成:预成论和渐成论。近代自然科学的初步发展本讲稿第四十三页,共六十七页科学方法科学方法-培根实验归纳法,培根提出培根实验归纳法,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力量”,他是归纳,他是归纳科学方法论的创始人,是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科学方法论的创始人,是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笛卡儿数学演绎法,强调数学方法是最主要的普通科学方笛卡儿数学演绎法,强调数学方法是最主要的普通科学方法;法;-伽利略数学与实验结合,伽利略数学与实

41、验结合,“大自然这本书是用数学语言写大自然这本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成的”;-牛顿论科学方法,牛顿论科学方法,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先分析、;先分析、后综合。后综合。-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主义,动物是机器动物是机器、人是人是机器机器、社会静力学社会静力学。近代自然科学的初步发展本讲稿第四十四页,共六十七页背背 景:景:产业革命时期。产业革命时期。1818世纪下半叶开始,生产或产业的发展,世纪下半叶开始,生产或产业的发展,既为自然科学发展提供新材料、新工具,又拓宽了研究领既为自然科学发展提供新材料、新工具,又拓宽了研究领域。开始了科学和大工业紧密结合的新时期。

42、域。开始了科学和大工业紧密结合的新时期。1919世纪末,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表现为:世纪末,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表现为:-技术实现早于理论揭示。生产问题的解决主要依靠经验和手技术实现早于理论揭示。生产问题的解决主要依靠经验和手艺,并没有迫切地意识需要依靠自然科学成果。艺,并没有迫切地意识需要依靠自然科学成果。-理论没有在技术上体现。科学理论的发现却没有在技术上理论没有在技术上体现。科学理论的发现却没有在技术上实现。实现。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本讲稿第四十五页,共六十七页恩格斯说:事实上,直到上一世纪(恩格斯说:事实上,直到上一世纪(1818世纪)末,世纪)末,自然科学知识主要是搜集材料的科学,关于既成

43、事自然科学知识主要是搜集材料的科学,关于既成事物的科学,但是在物的科学,但是在2020世纪,自然科学本质上是整理世纪,自然科学本质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学,关于过程、关于这些事物的发生和发材料的科学,关于过程、关于这些事物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关于把这些自然过程结合为一个伟大的整体展以及关于把这些自然过程结合为一个伟大的整体的联系的科学。的联系的科学。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自然科学由运用观察、实验、解剖等经验方法收集积累材料阶段,进入到对所获得的经验材料进行综合整理并从理论上加以概括说明的阶段。本讲稿第四十六页,共六十七页1)天文学天文学-1755175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年

44、,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本质上给形而上学的自然观打开了一个缺口;本质上给形而上学的自然观打开了一个缺口;-1796-1796年,法国数学家、天文学家拉普拉斯出版了年,法国数学家、天文学家拉普拉斯出版了宇宙宇宙系统论系统论,独立提出了更为完善、严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独立提出了更为完善、严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假说;-康德(德国)康德(德国)-拉普拉斯(法国)星云假说,太阳系及其拉普拉斯(法国)星云假说,太阳系及其行星都有一个历史演化过程,它们是由原始弥漫物质星行星都有一个历史演化过程,它们是由原始弥漫物质星云逐渐凝聚而成的,不断收缩的星云中心部分凝集成太云逐渐凝聚而成的,

45、不断收缩的星云中心部分凝集成太阳,同一平面上环状弥漫星云物质收缩凝聚成行星。阳,同一平面上环状弥漫星云物质收缩凝聚成行星。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天地演化本讲稿第四十七页,共六十七页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天地演化2)地质学地质学,1818世纪开始成为独立的科学,世纪开始成为独立的科学,1818世纪中期到世纪中期到1919世纪中期被称为地质学的英雄时代。世纪中期被称为地质学的英雄时代。-威廉威廉.史密斯,史密斯,1919世纪初取得显著成就的地质学家,称世纪初取得显著成就的地质学家,称“英国地英国地质学之父质学之父”,创立了生物地质学,提出,创立了生物地质学,提出“化石组合化石组合”鉴定鉴定地层的层

46、位和层序的方法为历史地质学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地层的层位和层序的方法为历史地质学奠定了牢固的基础;绘制了第一批地质图和地质剖面图。绘制了第一批地质图和地质剖面图。-法国杰出动物学家、古生物学家居维叶研究了巴黎盆地沉积地法国杰出动物学家、古生物学家居维叶研究了巴黎盆地沉积地层,在层,在论地球表面的运动论地球表面的运动中提出中提出灾变论灾变论,强调地质过,强调地质过程的突变和飞跃,甚至提出神变说。程的突变和飞跃,甚至提出神变说。-英国地质学家赖尔受拉马克的影响,在划时代地质学著英国地质学家赖尔受拉马克的影响,在划时代地质学著作作地质学原理地质学原理中提出中提出“渐变论渐变论”,指出地壳变化是,指出地

47、壳变化是在漫长进程中内力和外力长期作用而发生的。在漫长进程中内力和外力长期作用而发生的。恩格斯说恩格斯说“赖尔才第一次把理性带进了地质学中赖尔才第一次把理性带进了地质学中”地质学原理地壳变化地质学原理地壳变化物种变化物种变化-物种起源物种起源本讲稿第四十八页,共六十七页能量守恒定律与热力学能量守恒定律与热力学-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发现:发现:10多位科学家工作,主要贡献者有三:多位科学家工作,主要贡献者有三:(1 1)18421842年,德国医生迈尔提出年,德国医生迈尔提出“力力”转化和守恒的概念;转化和守恒的概念;(2 2)英国业余物理学家焦耳,)英国业余物理学家焦耳,18411841年

48、提出焦耳定律,年提出焦耳定律,18431843年首次发表年首次发表用实验测定的热功当量值;用实验测定的热功当量值;18471847年用其他测得新的热功当量值。年用其他测得新的热功当量值。(3 3)德国医生和生理学家亥姆霍茨)德国医生和生理学家亥姆霍茨18471847年发表小册子年发表小册子论活力守恒论活力守恒,全面阐述能量守恒定律及其普遍意义并被科学界接受。,全面阐述能量守恒定律及其普遍意义并被科学界接受。意义:意义:19世纪世纪40年代建立的年代建立的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实现牛顿力学以后科学发展,实现牛顿力学以后科学发展的第二次大综合;是物理学的重大事件,也是整个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的

49、第二次大综合;是物理学的重大事件,也是整个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揭示机械能、热能、电能和生物能等都是相互联系,并可相互转化的。它揭示机械能、热能、电能和生物能等都是相互联系,并可相互转化的。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物理学物理学本讲稿第四十九页,共六十七页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物理学物理学能量守恒定律与热力学能量守恒定律与热力学-热力学: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上的应用。热力学: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上的应用。(1)克劳修斯、汤姆孙,热力学第一定律,不可能制造出永动机。(2)1850年,克劳修斯分析卡诺热机理论,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热不可能自发地从较热物体转

50、移至较冷物体;1865年,他提出“熵”的概念,将第二定律表述为:孤立系统的熵总是会自发地趋于极大,揭示了自然界过程的不可逆性;两年后,阐述著名的“热寂说”,即宇宙发展到最终将达到一个永恒的死寂状态。(3)热力学与热机:1862年,法国工程师德罗夏提出内燃机的4冲程原理;1876年,德国工程师奥托试制成功第一台内燃机。内燃机与电机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内燃机与电机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本讲稿第五十页,共六十七页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物理学物理学-电磁现象:电磁现象:三个方向,即电池产生电的原理、电在导体中的传导规律、电流的各种作用(电与自然现象)。(1)电池。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