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公关误区.docx

上传人:ylj18****70940 文档编号:44623713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罗振宇公关误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罗振宇公关误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罗振宇公关误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罗振宇公关误区.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罗振宇公关误区论地方政府网络公关的策略和误区以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为例林如(厦门高校新闻传播学院,厦门361005)摘要:本文以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为例,分析了地方政府网络公关的策略和误区。关键词:网络公关;地方政府;舆情危机On the Strategies and Misunderstandings of Local Governments Online Public RelationsTaking Local Governments Solutions to Network Public Opinion Crisis for ExampleLin Ru(School of Jou

2、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361005)Abstract The paper takes local governments solutions to network public opinion crisis for example, and analyzes the strategies and misunderstanding of local governments online public relations.Key words online public relations local governme

3、nt public opinion crisis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得到快速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09年7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人,普及率达25.5%,网络新闻用户达26601万人,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不行忽视的舆论宣扬阵地。 伴随网民群体的快速壮大,越来越多的网民可以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网络舆论已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风向标之一。但与此同时,我国在社会转型期所产生的各种冲突和问题,也因为网络的传播而被强化和放大,由此爆发的网络舆情危机,给各地地方政府的管理以及整体形象造成了肯定的负面影响。面对突然爆发

4、的网络舆情危机,地方政府如何走出网络公关的各种误区,如何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网络公关活动,进而推动网络舆情危机事务的有效解决,值得深化探讨。一、网络公关与地方政府目前在网络媒体的影响力渐渐增加的状况下,网络舆论作为社会民意的一种反映,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乃至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网络媒体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中不容忽视的力气。而借助网络传播平台开展的网络公关活动,也是地方政府了解网络舆论、与民众进行沟通沟通,进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公共关系之父伯奈斯(Edward L. Bernays)曾说过,只有对宣扬的“灵活”运用,政府才能维持和公众的关系。在我们这个时代,对政治家而言,重要的不是如

5、何去取悦公众,而是去如何塑造公众。” 所谓地方政府的网络公关,其实质即地方政府通过网络传播平台主动驾驭强势话语权,进行有效地舆论引导工作。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危机事务发生后的媒体公关实力越来越重要,良好的媒体公关往往能促进危机事务的刚好解决。伴随网络舆论日渐崛起,网络公关就成为了地方政府进行舆论引导的重要手段。政府的网络公关作为政府公共关系的一部分,详细是指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利用网络传播平台,与广阔网民为代表的社会大众进行在线的沟通与沟通,争取社会大众对各职能部门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从而增加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成效,进一步提升政府及其各职能部门在民众心目中的正面形象。地方政府借助科学的网络公关活动,

6、有助于发挥网络舆论的“民意晴雨表”作用、提前预警各种网络舆情危机事务,进而发挥缓解社会冲突、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二、网络舆情危机及其主要特点当前,网络舆论因为互联的飞速发展而渐渐登上社会主流舆论舞台。网络舆情是网络民意的一种反映,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网络媒体等大众传播媒介日益发达,地方政府只有主动促进以网络舆情为代表的民意得到充分表达,才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同时也促进地方政府形象的提升。所谓网络舆情,即“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出的有肯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看法或者言论的状况。但并不是全部的争论都能达到网络舆情的规格,争论借助网络虚拟空间,发表看法的网民达到

7、适当的比例,才能构成网络舆情。” 而本文所提出的“网络舆情危机”,也是就地方政府而言:正面的网络舆情可以发挥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促进地方政府管理的效应;负面的网络舆情则会妨害地方政府管理,甚至危害这个地区的稳定发展以及人心所向。网络舆情危机,就是指这种负面的危害社会稳定的网络舆情。下图数据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2009年上半年地方应对网络舆情实力排行榜” 和“2009年第三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实力排行榜” 2009年上半年地方应对网络舆情实力排行榜序号事务总分应对实力1四川成都市6.5公交车燃烧事务26.77蓝2陕西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21.28蓝3上海市户籍新政19.55黄4河南灵宝市王帅案17.88黄5云南晋宁县“躲猫猫”事务17.4黄6浙江杭州市“飙车案”16.74黄7河南郑州市副局长123下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