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重症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整形外科方面的治疗体会]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病理.docx

上传人:ylj18****70940 文档编号:44623433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例重症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整形外科方面的治疗体会]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病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例重症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整形外科方面的治疗体会]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病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例重症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整形外科方面的治疗体会]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病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例重症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整形外科方面的治疗体会]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病理.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例重症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整形外科方面的治疗体会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病理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Epidermodysplasia verruciformis, EV)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皮肤疾患1-2。目前探讨表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环境因素及某些特定亚型的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感染等与EV的发病有关,EV患者对特定亚型的HPV易感性明显增高,全身泛发扁平疣样和/或花斑癣样损害,日光暴露部位的皮损发生皮肤癌的危急性显著增高,其中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3-6。重症EV皮损合并泛发或多发皮角,不仅严峻影响患者的外观,关节部位尤其是手、足部位还明显影响其功能,甚

2、至致残,以致生活无法自理,日光暴露部位的皮损还会继发侵袭性鳞癌7,因此,对重症EV患者,不仅须要内科治疗,也往往须要结合整形外科方面的相关手术治疗,才能取得满足的疗效。最近,我院收治了一例罕见重症EV合并泛发皮角的患者,在主动的内科治疗基础上,对位于右前臂上合并皮角的部分皮损分别选用真皮网状层磨削术、高频电刀皮肤全层烧灼以及皮损切除自体中厚皮片移植术三种治疗方法,通过比较术后创面愈合状况和皮损复发状况以探究重症EV整形外科方面的志向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基本资料:患者,男性,36岁。因四肢、头皮及躯干泛发疣状增生物24年余,于2007年12月10日入住我院。患者24年前无

3、明显缘由及诱因于右手背出现黄豆至蚕豆大小疣状增生物,并渐渐泛发至四肢、头皮和躯干。增生物渐渐增多、增大、融合,表面角化、突起。20年前曾于当地医院就诊,但未明确诊断,亦未接受治疗。增生物持续增多、增大、角化,基底融合,严峻影响患者外观和手足的功能,生活无法自理。患者一般状况良好,皮损局部无明显自觉症状。既往体健,无免疫性疾病、艾滋病及恶性肿瘤等疾病史。家族成员中,3兄弟及2姐妹曾有多年疣的病史,均已自愈。父母非近亲结婚。 1.2 体格检查:一般状况好,神智清晰。系统检查无异样。专科检查:四肢、枕部头皮、背部、腹部密布深褐色疣状增生物,大小不等。疣体相互融合,表面形成多个巨大而坚硬的角化物,呈枯

4、树枝状、指状生长。单侧上肢角化物约50个;单侧下肢角化物约90个。角化物直径0.61.5cm,高出皮面2.54.0cm(图1)。 1.3 试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正常。血清抗HIV抗体阴性,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阴性,血清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阴性。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HbcAb)均阳性。谷氨酸转氨酶(ALT)89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53 U/L。T协助细胞/r抑制细胞(CD4/CD8):0.87(1.22.0),自然杀伤(NK)细胞正常。四肢X线片:四肢骨骼无明显异样。胸部X线片示心肺膈无明显异样。腹部B超示肝

5、、胆、胰、脾、肾未见占位性病变。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肥厚;乳头瘤样增生,棘层上部和颗粒层内可见较多大小不等的凹空细胞,透亮角质颗粒沉积,部分胞核固缩,有空泡;表皮细胞未见不典型增生;真皮血管扩张;真皮浅层血管四周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图2)。皮损组织病理变更结合临床病史、家族史和皮肤损害,光镜下诊断: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皮角。皮损组织电镜下查找HPV颗粒阴性,DNA杂交法检测HPV-DNA阴性。 表皮乳头瘤样增生,棘层上部和颗粒层内可见凹空细胞,透亮角质颗粒沉积,部分细胞核固缩,有空泡。 1.4 内科治疗:予阿维A(依曲替酸)30mg/天口服。重组人干扰素-2b(安福隆)2

6、00万IU,隔日1次肌内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斯奇康)1mL,隔日1次肌内注射,云芝胞内糖肽3.0g/d口服。因患者同时患有乙肝,肝功能异样,同时予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单胺和齐墩果酸保肝治疗。2个月后肝功能复原正常遂将阿维A加量至40 mg/天口服,干扰素加量至隔日300万IU肌内注射。治疗1个月后角化物变软,约40%脱落。疣体起先萎缩。治疗2个月后,60%角化物脱落,疣体明显变小。治疗3个月后,角化物完全脱落,疣体萎缩变小(图3),患者出院,因经济困难,内科治疗时断时续。 1.5 整形外科治疗:入院第五天,于患者左前臂掌侧选择相邻的三个皮损A、B、C(图4),分别采纳真皮网状层磨削、高频

7、电刀烧灼皮肤全层、皮损切除自体中厚皮片移植,D为无皮损的健康中厚皮片供皮区,选择与C相邻近未行任何处理的皮损作为比照,在内科治疗结束后随访332个月,通过视察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皮损有无复发以及复发程度以评价各自方法的疗效,为探究整形外科治疗重症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的科学方法供应临床依据(图4)。 2结果 皮损切除自体中厚皮片移植术后9天痊愈,皮片全部成活,色泽与质地良好;真皮网状层磨削治疗术后17天痊愈,创面愈合状况类似中厚皮取皮后愈合创面;高频电刀皮肤全层烧灼治疗后24天创面瘢痕愈合(图5)。术后3个月复诊示:A区无皮损复发;B区有散在的数个细小皮损复发;C区全部为瘢痕组织,表面无皮损复发;比照部

8、位皮损仅皮角脱落,基底仍残留(图6)。术后20个月复诊示:A区仍无皮损复发;B区复发皮损增多增大; C区退化为陈旧瘢痕组织,表面未见皮损复发;比照部位残留皮损明显增多增大(图7)。术后32个月复诊示:A区仍无皮损复发;B区复发皮损有所增多增大;C区为稳定的陈旧瘢痕组织,表面未见皮损复发;比照部位残留皮损有所削减和缩小(图8)。 3探讨 EV主要由人乳头瘤病毒(HPV)3、5、8 型感染引起的全身泛发性疣状损害8。临床主要表现为呈融合倾向的扁平疣或寻常疣样、花斑癣样、点状瘢痕样损害。一般在手、足、颜面等暴露部位皮损数量较多,易发生癌变。在疣体之上形成多发皮角者罕见。2005年尤立同等9曾报告1例

9、在手足疣基础上发生的多发巨大皮角,皮角数目多达数百个,长度达21cm。2007年马烈等10曾报告1 例EV继发皮角和基底细胞癌。EV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导致先天性细胞免疫缺陷有关,患者常有家族史。本例患者病程长、皮损数量多,伴有免疫功能低下,并有家族史。阿维A 具有抑制表皮细胞异样增殖、分化以及抗肿瘤作用,文献报道对EV、巨大跖疣有效11-12。阿维A 虽可明显抑制HPV感染引起的皮肤异样增殖,但尚无证据证明对HPV有干脆抑制或杀灭作用,故有必要与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和抗病毒药物联合应用,以削减复发。患者术后20个月复诊比照部位残留皮损明显增多增大,而术后32个月复诊比照部位残留皮损有所削减和缩小

10、,这主要是因为其间患者因经济困难,内科治疗中断的缘由。 患者皮损发生于四肢关节部位,范围较大且并发皮角,不仅严峻影响美观,也极大制约了手足的正常功能发挥,导致生活无法自理。对于这种重症EV患者,内科治疗当然重要,但对严峻影响关节功能或继发癌变的皮损则须要结合整形外科方面的相关手术治疗才能取得满足的疗效。为了探究整形外科治疗这种重症EV皮损的志向方法,我们选择了真皮网状层磨削、高频电刀皮肤全层烧灼和皮损切除自体中厚皮片移植这三种手术方法,并设立了合理的比照。经过332个月的随访视察发觉,高频电刀皮肤全层烧灼和皮损切除自体中厚皮片移植术后均无皮损复发,而真皮网状层磨削术后存在皮损复发觉象,提示皮损

11、复发很可能与真皮部分残留有关。虽然高频电刀皮肤全层烧灼与皮损切除自体中厚皮片移植术后均无皮损复发,但前者治疗愈合后遗留大片瘢痕组织,不仅影响美观和关节功能,而且每次烧灼的皮损范围不能过大,否则创面无法自行愈合,从而制约了该方法的临床广泛应用;而后者恰恰不存在这些缺点,供皮区也能达到良好愈合,手术方法简洁易行,便于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Gober MD, Rady PL, He Q, et al. Novel homozygous frameshift mutation of EVER1 gene in an epidermodysplasia verruciformis patientJ

12、.J Invest Dermatol. 2007, 127(4):817-20. 2曾令济,宁娟,罗时艳,等.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一家系调查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37(7):460-461. 3王培光,杨森,张学军.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探讨进展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5,28(6):372-375. 4林孝华,李秉煦.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38(9):593-594. 5黄振明,罗育武,张三泉.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继发鳞状细胞癌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7,36(11):715-716. 6Hohenstein E, Rady PL, Hergersberg

13、 M, et al. Epidermodysplasia verruciformis in a HIV-positive patient homozygous for the c917AT polymorphism in the TMC8/EVER2 geneJ.Dermatology, 2009, 218(2):114-118. 7De Oliveria WR,Neto CF,Rady PL,et a1Clinical aspects of epidermodysplasia verruciformisJ.J Eur Acad Venereol, 2003, 17:394-398 8Lutz

14、ner MA, Blanchet-Bardon C, Orth GClinical observations virologic studies and treatment trials in patients with epidermodysplasia verruciformis a disease induced by specific human papillomavirusesJ.J Invest Dermatol, l984, 83:l8-25 9尤立平,彭红霞,汪晨手足多发巨大皮角l 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38 (3 ):189. 10马烈,杨建勋,周航,等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继发皮角和基底细胞癌1例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7,36(2):106 -107 11钟连生,魏志平,张兴宏,等.阿维A治疗疣状表皮发育不良1例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7,36(10):664-665. 12尤立平阿维A 治疗巨大跖疣l 例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7,36(4):260. 收稿日期2011-01-21 修回日期2011-03-29 编辑/张惠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