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电流电路 考点卡片.doc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4455173 上传时间:2021-09-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复习电流电路 考点卡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考物理复习电流电路 考点卡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复习电流电路 考点卡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复习电流电路 考点卡片.doc(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流电路考点卡片1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知识点的认识】从理论上分析,经过电路中各个部分的电荷,不会消失,也不会凭空增加,所以单位时间内经过串联电路各处的电荷一样多,也就是说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表达式为I1I2In【命题方向】判断串联电流中各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是中考的热点,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出题例1:用同种材料制成两段长度相等,横截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导体,A比B的横截面积大,如图所示,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通过的电流关系是()AIAIB BIAIB CIAIB D无法确定分析:A和B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串联时电流相同解:已知A和B是由同种材料制成

2、的且长度相同,A比B的横截面积大,串联时电流相同,即IAIB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是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要熟记串联电路电流、电压的特点,这是今后学习中最常用的解题方法之一例2:节日用小彩灯由28个小灯泡串联而成,接入电路,现测得第1只小灯泡的电流为0.1A,那么通过第25只小灯泡的电流为0.1A分析: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流通路径,并且串联电路中各个用电器相互影响;串联电路中处处电流相等解:节日小彩灯是“串联”的由于串联电路中,电路中处处电流相等,第1只小灯泡的电流为0.1A,那么通过第25只小灯泡的电流为0.1A故

3、答案为:串;0.1点评:掌握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只有一条流通路径,电流处处相等【解题方法点拨】无论串联电路中的用电器规格是否相同,只要串联,通过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不要理解为电流是不变的,一个用电器的电流改变,流过其他用电器的电流也改变,但两者相等2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知识点的认识】实验目的: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探究过程:(1)将L1和L2两个不同的小灯泡组成串联电路(如图甲),用电流表分别测量出A、B、C三处的电流,并进行比较(2)将电路改装成并联电路(如图乙),用电流表分别测出a、b、c、d四处的电流,并进行比较分析数据表格:两次实验中测得的电流记录表

4、格如下:表一(串联)实验次数IA/AIB/AIC/A第一次0.320.320.32第二次0.280.280.28第三次0.240.240.24表二(并联)实验次数Ia/AIb/AIc/AId/A第一次0.60.280.320.6第二次0.460.240.220.46第三次0.360.200.160.36数据分析:由表一可知,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即:IAIBIC由表二可知,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aIdIb+Ic探究结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命题方向】例:某实验小组按照课本要求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他们设计的电路如

5、图所示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出它们的电流,填入下表:次数IA/AIB/AIC/A10.100.120.2220.200.240.4430.250.300.55(1)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2)测量三次的目的是: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可靠性,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采用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的方法改变电流的大小从而进行三次实验;(3)结合你用一个电流表做实验时的体会,提出一条对本实验的改进意见:使用三个电流表同时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出它们的电流分析:(1)对数据分析处理,从三次的实验数据中找出共同的特点,就是结论(2)实验都要多

6、做几次,使得结论更具普遍性,使得数据更准确(3)一个电流表在干路和支路不同位置测量使实验误差增大,可用三个电流表同时对支路和干路测量解:(1)三次数据都具有共同的特点:A点、B点是支路电流,它们两点的电流之和等于C点的干路电流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2)本实验是要得出一个普遍的结论,所以要多测量,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可靠性为了达到多次测量的目的,可以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3)一个电流表在不同位置测量时,读数误差较大,为了减小误差可以使用三个电流表同时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出它们的电流故答案为:(1)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2)使结

7、论更具有普遍性,可靠性、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3)使用三个电流表同时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出它们的电流点评:实验时要得出普遍结论就要多次量几次数据,避免偶然性,同时还要尽量减少实验误差【解题方法点拨】(1)对数据分析处理,从这三次的实验数据中找出共同的规律,就是结论(2)实验至少得做三次,使结论更具普遍性(3)可以用三个电流表同时对支路和干路电流进行测量3静电现象【知识点的认识】静电的基本概念(1)静电:即相对静止不动的电荷,通常指因不同物体之间相互摩擦而产生的在物体表面所带的正负电荷。(2)静电放电:指具有不同静电电位的物体由于直接接触或静电感应所引起的物体之间静电电荷的转移。通常

8、指在静电场的能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击穿其间介质而进行放电的现象。(3)静电产生的原因:1、微观原因:根据原子物理理论,电中性时物质处于电平衡状态。由于不同物质原子的接触产生电子的得失,使物质失去电平衡,产生静电现象。2、宏观原因:物体间摩擦生热,激发电子转移;物体间的接触和分离产生电子转移;电磁感应造成物体表面电荷的不平衡分布;摩擦和电磁感应的综合效应。(4)静电造成的危害:高压静电放电造成电击,危及人身安全。在多易燃易爆品或粉尘、油雾的生产场所极易引起爆炸和火灾。电子工业:吸附灰尘,造成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元件的污染,大大降低成品率。胶片和塑料工业:使胶片或薄膜收卷不齐;胶片、CD塑盘沾染灰尘,

9、影响品质。造纸印刷工业:纸张收卷不齐,套印不准,吸污严重,甚至纸张黏结,影响生产。纺织工业:造成绒丝飘动、缠花断头、纱线纠结等危害。静电的危害有目共睹,现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业生产中越来越多的已经开始实施各种程度的防静电措施和工程。(5)静电的防范:保持空气湿度;使用避雷针;良好接地【命题方向】生活常见的静电现象有哪些,怎样防止静电的危害,用静电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都是命题的方向例1:下列现象中与静电有关的是()A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越梳越蓬松B通信卫星采用硅光电池板提供电能C运送石油的大卡车常在地上拖一条铁链D晚上脱化纤毛衣时会有火花产生分析:A、头发的蓬松是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造成的,因此

10、将其与静电联系在一起。B、硅光电池板是一种光电电池,它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C、油罐车的铁链是将导走石油与油罐摩擦产生的静电的。由此可知该现象与静电有关。D、火花的产生,是由于化纤衣服与人体摩擦,产生了静电荷,静电荷放电产生了电火花。解:A、梳子与头发摩擦,摩擦起电,使头发上带上了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导致了头发比较蓬松。这是一种与静电有关的现象。故A符合题意。B、硅光电池板是一种光电电池,其工作时,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为太空中的设备提供电能。与静电现象无关。故B不合题意,故B错误。C、油罐车在运送石油的过程中,石油与油罐相互摩擦,摩擦起电,如果产生的静电荷不及时导走,容易产生电

11、火花,引起火灾。所以在油罐车的下面挂一个铁链,目的是导走石油与油罐摩擦产生的静电荷。故该现象与静电有关,符合题意。D、化纤衣服与身体摩擦,摩擦起电,产生了静电荷,脱衣服时,静电荷之间放电,产生电火花。这一现象也与静电有关。故D符合题意。故选A、C、D。点评:静电是因为摩擦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平时所见到的摩擦起电现象都是一种静电现象。如:塑料的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的时候,头发和梳子会粘在一起,而且会产生噼啪的响声;玻璃棒和丝绸摩擦,用玻璃棒可以吸引碎纸片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毛皮和橡胶棒摩擦也产生静电,现象和上面一样橡胶棒带负电,毛皮带正电;注意闪电不属于静电,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正负电子引诱,

12、而产生的放电现象。例2:在生产、生活中,由于摩擦等原因,常常产生静电,静电既可利用也能造成危害。(1)请各举一个实例,说明静电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2)请举例说明防止静电带来不利影响的具体措施。分析:静电也就是生活中摩擦起电现象产生的,例如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塑料梳子和头发之间就会发生摩擦起电现象。空气干燥时,用手接触电视屏幕就会听到噼啪声,这也是摩擦起电现象。答。(1)利用静电现象的实例:如人们利用静电可以除尘、静电复印等。静电危害的实例:如穿着化纤的衣物易“电人”或“吸尘”等。(2)防止静电带来不利影响的具体措施,如;在运输汽油的汽车尾部拖一根铁链与大地相连,以防止静电的积累发生放电现

13、象产生而引起火灾。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静电现象。【解题方法点拨】(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梳子在理头发的时候,常常会发现毛发在高压静电场力的作用下形成射线状。我们在每天夜晚脱衣服的时候,也常常会发现一种闪光效应和劈了啪啦的闪光声响。有时,我们在触摸“猫或狗”的皮毛时,你会受到微量的“电击”。还有,你用梳子理一下你的头发,你就可以将碎纸屑吸引起来。这些都是日常的静电现象。(2)静电现象往往和摩擦、静电感应有关,静电不会产生持续电流,静电累积到一定程度会产生放电现象,拌有火花和声音。4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知识点的认识】电流和水流相似,我们以水流为例,从干渠里流出来的水分支后,由于

14、每一条支路上的水流都是从干渠里流出来的,所以每一条支路上的水流都比干渠中的水流少,同理,在并联电路中,每一条支路中的电流都比干路中的电流小,所以并联电路有分流的特点也就是说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表达式为:II1+I2+In【命题方向】通常以判断并联电路中各部位的电流大小情况,难点是电路的分析,中考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等形式出题例1: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比较a、b、c、d四处电流的大小,其中正确的是()AIaId BIaIb CIbIc DIcId分析:根据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的特点分析,同时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在两端的电压相同时,用电器的阻值不

15、能判断时,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大小就不能判断解:由图可知:a、d在并联电路的干路上,b、c分别在两支路上,由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知,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A选项的关系正确,B、D选项中的关系错误虽两灯并联,两灯两端的电压相等,但由于灯泡的阻值不知,所以不能判断通过灯泡的电流大小;故C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比任意支路上的电流都大的特点,注意支路上的电流还与用电器的阻值有关例2:如图所示电路中,通过灯L1、L2、L3的电流分别为0.1A,0.2A,0.4A,则电流表A1的示数为0.7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6A,电流表A3的示数为0.4A分析:由电路图可知

16、,三个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流过灯L2与L3的电流,电流表A3测流过灯L3的电流;根据电流表示数及并联电路特点求出通过各灯的电流解:由电路图可知,三个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流过灯L2与L3的电流,电流表A3测流过灯L3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通过灯L3的电流I30.4A,则电流表A3的示数为0.4A,电流表A2的示数I2+I30.2A+0.4A0.6A,电流表A1的示数I1+I2+I30.1A+0.2A+0.4A0.7A,故答案为:0.7;0.6;0.4点评: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计算,分析清楚电路结构、熟练应用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是正确

17、解题的关键【解题方法点拨】解决此类题目时,分析电路连接情况以及电流表是测量哪一部分电路的电流是关键,必要时可画出其等效电路图,然后再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得出正确结论 5正电荷与负电荷【知识点的认识】(1)两种电荷: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凡是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的,必定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由此人们得出自然界中有且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2)正电荷和负电荷:正电荷 丝绸与玻璃棒摩擦时玻璃棒所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负电荷 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时橡胶棒所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命题方向】电荷的流动方向及物体带什么样的电荷都是命题的方向,主要以选

18、择题为主例1:关于电荷的认识,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A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C电流都是由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 D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分析:要求知道:(1)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以及它们之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2)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解: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排斥,故AB正确;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无论正电荷还是负电荷,还是正负电荷同时发生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故C错误;物理上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荷及其作用规律,电流的形成和方向

19、,是一道基础题,应熟记相关的基础知识例2: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它们间的作用力的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来进行解答解:因自然界中有正、负电荷之分,即存在两种电荷,电荷间的作用力的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答案为:两,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本定义的掌握,这个内容只要多背诵、多理解,就可以熟练掌握【解题方法点拨】(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也可以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移动形成;(2)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

20、方向6原子结构、元电荷与带电情况【知识点的认识】(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 (2)把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 (3)e1.601019C; (4)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原子结构模型发展:从1803年道尔顿提出的第一个原子结构模型开始,经过一代代科学家不断地发现和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的过程道尔顿实心球模型:英国自然科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汤姆生枣糕模型:1904年约瑟夫约翰汤姆逊模型,原子是一个带正电荷的球,电子镶嵌在里面

21、,原子好似一块“葡萄干布丁”卢瑟福行星模型:1911年卢瑟福提出行星模型: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的,电子按照一定轨道围绕着一个带正电荷的很小的原子核运转玻尔量子化轨道:1913年为了解释氢原子线状光谱这一事实,玻尔在行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子结构模型现代电子云模型:20世纪20年代以来 现代模型(电子云模型) 电子绕核运动形成一个带负电荷的云团,这是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在1927年提出的著名的 测不准原理【命题方向】此类问题多以考查原子组成和判断质子、中子、电子和原子核心的带电情况为主,主要以填空或者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例1:2011年11月9日,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在地球

22、近地轨道上因主发动机启动失败而无法变轨经查,是太空中的带电粒子对机载计算机系统产生影响导致程序出错下列粒子中,因不带电首先可以排除的是()A电子 B原子核 C中子 D质子分析:根据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在原子中,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中子不带电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在原子中,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是由于质子带正电,而中子不带电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内各种微粒的电性,要记住例2:一个物体没有带电是因为()A物体内部没有电荷 B物体内部没有自由电子C物体内部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的总数相等D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一个电

23、子所带负电相等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而中子不带电,而核外电子带负电,故如果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时,物体呈电中性,即不带电解:平常物体不带电并非没有电荷,而是原子内部的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数相等,而带正电的质子与带负电的电子所带电量相等,故对外不显电性,即我们所说的不带电故选C点评:原子及原子核的结构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也是物理考查中的热点,应熟记并理解【解题方法点拨】牢固记忆原子的核式结构及带电情况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7摩擦起电【知识点的认识】摩擦起电(electrification by friction)是电子由一

24、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结果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因此原来不带电的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它们所带的电量在数值上必然相等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规定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任何两个物体摩擦,都可以起电18世纪中期,美国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经过分析和研究,认为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电,叫做正电和负电物体因摩擦而带的电,不是正电就是负电【命题方向】生活中摩擦起电现象的判断,已经摩擦起电在生活中的应用都是中考的命题方式,主要以选择题为主例1:下列现象

25、中,由于摩擦起电造成的是()A演奏二胡时,琴弓的弓毛与琴弦摩擦产生声音B冬天感到手冷时,双手摩擦会使手变暖和C在干燥的天气里脱毛衣,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D把钢针沿磁体摩擦几下,钢针就能吸引铁屑分析: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后,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是摩擦起电解:A、演奏二胡时,琴弓的弓毛与琴弦摩擦产生声音,属于振动产生声音,不属于摩擦起电;B、冬天感到手冷时,双手摩擦会使手变暖和,是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不属于摩擦起电;C、在干燥的天气里脱毛衣,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是因为毛衣和衬衣摩擦带电,放电产生的噼啪声,符合题意;D、把钢针沿磁体摩擦几下,钢针就能吸引铁屑,是磁化现象,不是摩擦

26、起电故选C点评:摩擦现象生活中很常见,晚上衣服上有闪电,衣服上易沾有灰尘,梳子梳头发,头发随梳子飘起来等例2:在晴朗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越梳越蓬松,主要原因是()A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B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因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C梳子对头发有吸引作用D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因带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分析:根据题中的现象结合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即可作出选择解:梳子梳头发,属于摩擦起电现象被梳子摩擦过的头发会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头发越梳越蓬松故选 B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考查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题方法点拨】(1)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而是两个物体在摩擦过程中,

27、电于发生了转移,它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使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2)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强的夺得电子,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弱的失去电子8摩擦起电的实质【知识点的认识】(1)物质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不显电性,也就是物体对外不显电性(2)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不同物体互相摩擦的时候,束缚电子本领弱的就会失去电子,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电子带正电;束缚电子能力强的就会得到电子,得到电子的物体因有多余的电子

28、而带等量的负电(3)在电荷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即电荷是守恒的在转移过程中,只能转移带负电荷的电子可见,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发生了转移【命题方向】对摩擦起电本质的理解是中考的命题方式,主要以选择题为主例1: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荷,这是因为摩擦使橡胶棒()A失去一些电子 B得到一些电子 C失去一些质子 D得到一些质子分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得电子的物质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质带正电解: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时,毛皮失去电子,橡胶棒得到电子,由于电子带负电,所以橡胶棒带负电;故选B点评:本题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例2:摩擦起电现象说明了

29、()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B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C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的D用摩擦的方法可能创造电荷分析:当两种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的物质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强的得到电子,因电子比质子数量多而带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弱的失去电子,因电子比质子数量少而带正电,一种物质失去多少电子,另一种物质就得到多少电子解:摩擦起电过程是得到和失去电子的过程,因此其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当某种物质失去了电子时,物质的电子比质子少,带正电,当某种物质得到了电子时,物质的电子比质子多,带负电所以摩擦起电现象说明了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的故选C点评: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而是电的转移,相互摩擦的两种物质,一种物质失去了多少电子

30、,另一种物质一定得到了多少电子,两种物质所带的电荷多少是相同的,电性是相反的【解题方法点拨】(1)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而是两个物体在摩擦过程中,电于发生了转移,它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使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2)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强的夺得电子,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弱的失去电子9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知识点的认识】(1)电荷间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2)两个物体(不涉及磁体)相互排斥,有两种可能:a都带正电;b都带负电 (3)两个物体相互吸引,有三种可能:a一物体带正电,另一物体带负电;b一物体带正电,另

31、一物体不带电;c一物体带负电,另一物体不带电【命题方向】判断物体带电情况是主要的命题方式,主要以选择填空为主例1:现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C和A互相排斥,则()AB一定不带电,C带正电 BB可能带正电,C带正电C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 D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分析: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解题时,根据小球间的作用关系并结合A球带负电这个已知条件判断解:已知A带负电,C和A互相排斥,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C带负电;又因为A和B互相吸引,根据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所以B可能带正电,根据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

32、质,B也可能不带电所以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故选:D点评:异种电荷相吸引和带电体吸引轻小的物体这两个知识点要考虑周全,考虑不全是选错答案的原因例2: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细丝张开的原因是()A大气压的作用 B静摩擦的作用 C分子间有斥力 D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分析:用手摩擦塑料绳时,由于摩擦生电而使塑料绳带上同种电荷,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解: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在塑料绳上捋几下,手与塑料绳反复摩擦,使塑料绳带上了同种电荷,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细丝会张开;故选D点评:本题是一道基础题,考查摩擦起

33、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等问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答题【解题方法点拨】在根据物体间的作用规律判定物体带电情况时,要注意两者相互吸引有两种可能: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因此考虑问题要全面10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知识点的认识】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1)看物体能否吸引轻小物体因为任何带电体都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看物体是否会跟其他带电体相互排斥因为只有该物体带了电,它才有可能跟其他带电体相互排斥若相互排斥,这时可以肯定该物体带有与其他带电体相同性质的电荷(3)利用验电器只要物体带电,则当它接触(或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的金属箔都会张开一定的角度同时,验电器还

34、能大致判别带电的多少(即通过观察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大小来比较)和检验带电体所带电荷的种类(即将待检验的带电体与带有已知电性的电荷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观察验电器的金属箔的张角有无减小的过程,若有,则带电体上就带有跟验电器上电荷电性相异的电荷反之,亦然)【命题方向】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物体带电情况是命题的方式,主要以选择填空为主例1:如图所示,通草球甲、乙相互排斥,甲、丙相互吸引,如果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乙、丙的带电情况是()A乙带负电、丙带正电B乙带正电、丙带正电C乙带负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分析:排斥的一定带同种电荷,吸引的可能带异种电荷,可能一个带电,一个不

35、带电根据上面的两个规律进行判断解:甲带正电,甲、乙相互排斥,甲、乙一定带同种电荷,即乙一定带正电甲与丙相互吸引,而吸引的现象:一是带异种电荷的带电体之间;二是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由于已知甲一定带正电一是丙可能和甲带异种电荷,即带负电;二是丙可能不带电故选D点评:本题的关键是知道相互吸引的情况有两种,所以相互排斥的物体一定带同种电荷,相吸的物体可能带异种电荷,可能是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例2:将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泡沫球,出现如图所示情形若改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这个泡沫球,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带正电B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不带电C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带正电D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不带

36、电分析: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解: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泡沫球相互吸引,小球有可能不带电或带负电;改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这个泡沫球,若相互吸引,则小球不带电,选项B正确,选项A错误;若相互排斥,则小球带负电,选项C、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带电体的性质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要综合分析解答【解题方法点拨】(1)利用作用规律判断物体带电性质或电荷种类 利用作用规律判断的前提是物体一定带电,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作出带电异同的判断(2)利用带电体的性质判断 利用带电体的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判断 11验电器的原

37、理及使用【知识点的认识】(1)定义: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2)组成: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等几部分组成(3)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4)验电器的使用: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带电用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张开,实验现象说明,有电荷通过金属杆从验电器A流动到B,使验电器B也带了电也就是说金属杆上有了电荷的定向移动(如图) 【命题方向】此考点通常考查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判断其带电情况,主要以选择、填空为主例1: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带电,可以看到A的金属锡箔张开,B的金属锡箔闭合(如图)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A

38、和B上的金属球连接起来,则A、B金属箔张角的变化情况是()AA和B都不变 BA变小,B张开 CA变大,B不变 DA闭合,B张开分析:(1)验电器使用时是让金属杆上的金属箔带上同种电荷,然后同种电荷会相互排斥从而验证物体是否带电的;(2)A带电,B不带电,连接的瞬间,会发生电荷的转移解:A带电,B不带电,用带绝缘手柄的金属棒将AB连接起来,连接的瞬间,A使B带上电,B的金属箔张开,A带的电减少,金属箔片张角变小故选B点评: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通过金属箔片的张角的大小可以确定其所带电荷的多少【解题方法点拨】两个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如果两个带电体的电荷量相等,这时正负电

39、荷会完全抵消如果不等,有一种电荷被完全抵消,两个物体都会带同种电荷,电荷的电性由原来带电量多的物体的电性决定12电流的形成【知识点的认识】(1)电流形成的概念:电荷在电路中沿一定方向移动,电路中就会形成电流(2)电流形成的原因: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在导体中,大量的自由电荷通常情况下做无规则运动,此时不会形成电流,只有当这些自由电荷发生了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形成电流的电荷有:正电荷、负电荷,酸、碱、盐的水溶液中是正、负离子,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球面显示器中电子枪的电子流等【命题方向】此考点较为基础,主要以考查电流的形成原因,以选择题为主例1:下列关于电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中有

40、电流通过时,导体两端就一定有电压B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C只要电荷移动就能形成电流D电路中有电源就一定有电流分析:(1)电压是使电路形成电流的原因,要想有持续的电流,电路必须闭合;(2)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3)电荷的定向移动会形成电流;解:A、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导体两端就一定有电压,该选项说法正确;B、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电荷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电路中有电源不一定有电流,要想有电流,电路还必须闭合;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电流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属于电学基础知识的考

41、查,相对比较简单例2:下列情况中一定有电流通过的是()A带有电荷的物体 B有电荷运动的导体 C两端有电压的电路 D正在消耗电能的用电器分析;从产生持续电流的条件和电流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解:A、物体带有电荷,如果电荷不发生定向移动,不会形成电流不符合题意B、电荷虽然运动,如果不发生定向移动,不会形成电流不符合题意C、有电压一定有电源,如果不是通路,不会形成电流不符合题意D、用电器正在消耗电能,一定有电源提供电能,有导线输送电能,同时有电源并且是通路,电路中有电流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有电流一定有电压,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得到持续电流的两个必要条件:电源(提供电压)和通路【解题方法点拨】电荷必须定向移

42、动才能形成电流,而电荷有两种,正电荷和负电荷正电荷定向移动可以形成电流,负电荷定向移动可以形成电流,还可以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定向移动形成电流13电流的方向【知识点的认识】(1)电流的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2)对电流方向的理解:正、负电荷的定向移动都可形成电流那么按照规定,负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如金属导线中的电流,主要是由自由电子(可以移动的电子称为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由于电子带负电,所以金属导线中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在电源的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正极出发,经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在电源的内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负极流向正极【

43、命题方向】第一类常考题:根据验电器判断电流方向例1:如图甲所示,验电器A带负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A、B两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如图乙所示),金属棒中()A电流方向由A到B B电流方向由B到AC有电流但方向无法确定 D始终无电流分析:人们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所以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解:当金属棒把验电器A、B两金属球相连时,电子会发生定向移动,从A移动到B使验电器B也带上了电由于电子带的是负电,而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所以电流方向与电子移动的方向相反,故电流方向由B到A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了电流的方向,要明确电流的形成与电流方

44、向的区别: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还可能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发生定向移动;而电流方向是人们规定的,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第二类常考题:电流的方向与生活结合例2:雷雨天时,避雷针的尖端就能不断地、向空中释放电子,对此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避雷针中没有电流 B电流从大地流向尖端C电流从尖端流向大地 D电流方向无法确定分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解:避雷针的尖端不断地、向空中释放电子,说明带负电荷的电子移动方向为从大地流向尖端;而这个方向与正电荷的移动方向相反,故电流的方向是由尖

45、端流向大地;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而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解题方法点拨】判断电流方向时,要明确以下三点:(1)发生定向移动的是什么电荷;(2)此电荷从哪个物体转移到哪个物体上;(3)如果定向移动的电荷是正电荷,则电流方向与该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同;如果定向移动的电荷是负电荷,则电流方向与该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14电路的组成【知识点的认识】(1)电路的组成:电路是由提供电能的电源、消耗电能的用电器、控制电路通断的开关和输送电能的导线四部分组成,缺少或不完整都会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2)电路各部分的作用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它保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工作时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用电器:用电来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