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岳阳楼记》教案.docx

上传人:ylj18****70940 文档编号:44531336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4.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岳阳楼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岳阳楼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岳阳楼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岳阳楼记》教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上册岳阳楼记教案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案苏教版 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文体特征,驾驭常见文言实词,娴熟地翻译课文。 2、了解文中“以”、“则”等虚词和“然则”、“得无”的用法;理解本文寓情于景、卒章显志的写作特点。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争论奇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4、学习我国古代进步学问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思想。 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4.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历代

2、都作为散文名篇收入各种选本,它原委有哪些独到之处使它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呢?这是我们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必需仔细思索的。范仲淹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文学方面也相当有成就。下面是宋史里关于范仲淹的简略介绍(节引,字句略有改动),对我们理解岳阳楼记的思想内容很有帮助,请同学们先读一读(挂在小黑板):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改其乐也。既仕(做官),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谗受贬,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副宰相)谪守邓州。勤政爱民,有政声,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3、”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思索:1.范仲淹少年时为什么发愤苦读?2.范仲淹论政事奋不顾身,力主改革,勤政爱民,他的思想基础是什么?(指定语文学习好的学生读讲。)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立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 2、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现在江苏省苏州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苦痛感受较深。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胸襟被千古传唱。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

4、3、学习生字: 谪守(zh)朝晖(zho)骚人(so)霪雨(yn)霏霏(fi) 薄暮(b)冥冥(mng)岸芷汀兰(zhtng)潜形(qin) 皓月(ho)樯倾楫摧(qingj)宠辱偕忘(xi) 4、老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古汉语学问: 1、通假字:“具”通“俱”,全,皆。“属”通“嘱”,叮嘱。 2、古今异义: 微:没有,微斯人;今义细小。 气象:景象,气象万千;今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3、一词多义: 、以:来,属予作文以记之;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观:看,予观夫巴陵胜状;景色,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一:一,一碧万顷;全,长烟一空。、开:放晴,连月不开;打开,开我东阁门;开设,设置

5、,旁开小窗。、则:那么,然则何时而乐耶;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极:极点,感极而悲者矣;尽,此乐何极。、或:有时候,而或长烟一空;或许,或许,或异二者之为。、空:天空,浊浪排空;消散,长烟一空。、通:顺当,政通人和;通向,北通巫峡。、和:和乐,政通人和;和煦,至若春和景明。 夫:那,予观夫巴陵盛状;发语词,不译,夫环而攻之;丈夫,女子的配偶,夫鼾声起。 去:离开,去国还乡;距离,西蜀之去南海;逃离,逃跑,委而去之。 为:行为,活动,或异二者之为;做,为,全石以为底。 4、词语活用: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形容词作状语,“先”“后”是形容词,在这里意思是

6、“在之前”和“在之后”,作状语。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5、本课成语: 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特别壮丽。 心旷神怡:心情安逸,精神开心。 政通人和:政事通遂,人们和乐。信任国泰民安。 四、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由此生发出一篇之意。 其次部分(24自然段):文章主体。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第一层(2自然段):写洞庭湖宏伟壮美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 其次层(34自然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

7、显明对比。 第三部分(5自然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理想。这是全文的核心。 五、老师小结: 作者借描写岳阳楼四周景物,通过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析争论,深刻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大政治理想。 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 其次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2、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老师提示重点词语与句子,要求学生自读时留意。 3、思索:(1)范仲淹写本文的缘由是什么?当时他和他的挚友滕子京的境况如何? (2)找出本文中写景的句子,想一想它们所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它们在文章中分别

8、起了怎样的作用? (3)本文的中心句(文眼)在哪里? 二、学习第一段: 1、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自然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白什么? 明确: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观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2、重点词句: 越明年课本注解为“到了其次年”(即庆历五年),而据岳州府志载宗谅求记书,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在庆历六年,所以这句中的“越”还是按它的原来意义作“过”讲为妥,“越明年”就是“过了其次年”,即进入了第三年讲(庆历六年)。 谪封建社会官吏的降

9、职或远调,也指把有罪的人遣戍远方,如“发闾左適(同“谪”)戍渔阳九百人”。 属同“嘱”,通假字,“属予作文以记之”点明写作本文的缘由。 3、首句中“谪”字点明白滕子京当时的境况。滕被谪以后心情不好,打算修好岳阳楼后“凭栏不恸数场”。可作者偏偏在文章的一开头就点出这个“谪”字,这不是故意触痛老挚友吗?试联系整篇文章的意思想一想,作者这样写是否别有深意? 引导要点:从这个“谪”字看,滕子京正是一位如下文所说的“迁客骚人”,作者一开头就点明滕的境况,其实暗暗包含对老挚友的劝勉:你虽然身处逆境,但希望不要像一般的迁客骚人那样为个人的遭受而悲叹,应当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同

10、时,作者自己在庆历五年也遭贬谪,这样写也暗寓与老挚友同处逆境、自勉勉人之意。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用意是很深的。岳阳楼记所以传诵千古,主要缘由就在于它不是泛泛的记事写景之作,百是一篇有所寄予,立意高远的好文章。 4、学生朗读、背诵第一段。 三、学习其次段: 1、从岳阳楼上看到的宏伟景象有哪些? 明确:(1)、气概非凡:衔远山,吞长江。(2、宽敞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3)、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重点词: 夫本文中几个“夫”都念(观夫、若夫、嗟夫)前两个“夫”有指示作用,相当于“那”;“嗟夫”,感叹声,亦作“嗟乎”。 然则顺接连词。留意不要跟转折连词“然而”搞混。“然则”在这句中

11、有承上连下的作用。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骚人课本注解: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世也称诗人为骚人。但在某种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两者不能对换,如本文“迁客骚人”若换成“迁客诗人”就不恰当。因为离骚的作者屈原是一个遭到贬逐的诗人,所以“骚人”比“诗人”有时还多一层“恍然失志”的意思,本文中“骚人”与“迁客”相配比较合适。 得无异乎“得无”本是一个表示测度的语气副词,但本句中“得”“无”是两个词,相当于现在说的“能不”。以诘问语气表达确定的意思。 3、这一段写“岳阳楼之大观”,虽然概括,却写得富于形象,气魄宏大。细致体会,作者是用了哪些词语取得这样的效果的? 明确:

12、作者擅长选取形象化的词语绘声绘形。如:衔远山“衔”字形象地写出湖与山的关系。吞长江“吞”字,不仅形象地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且“吞”字声音宽舒嘹亮,读来有气概磅礴之感。“衔”“吞”字连用,更使静景富于动态和活力。浩浩汤汤字音洪亮,叠字又加强了气概,形容水大流急,绘声绘形。气象万千连用两个数词写洞庭湖上景象改变之多之快,极有声势。此外如“横无际涯”的“横”,与“广”近义,但作者用“横”而不用“广”,因“横”字显得境界开阔而有气魄;“朝晖夕阴”的“晖”换成“晴”字,义通顺,但作者用“晖”而不用“晴”字,因为“晖”字详细,简单使读者联想到洞庭湖上“春和景明”的景象。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作者炼字的功力。 4

13、、学生朗读、背诵这一段。 四、老师小结: “记”是一种文体,散文的一种。范仲淹借为重修岳阳楼作记,一方面重申自己的报复,另一方面借此勉励、规劝老挚友。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第三课时: 一、学习第3、4段: 1、细读这两段写景的部分,说说作者为表现“悲”“喜”两种不同的感,分别选取了哪些有特征的景物?又是怎样渲染气氛的? 明确:作者选择的景物都带有深厚的感情色调。以第3段为例:雨是“霪雨”,风是“阴风”,浪是“浊浪”,时间是“薄暮”,所闻是“虎啸”和“猿啼”,无不是带有愁苦的色调,再加以“霏霏”“怒号”“排空”“冥冥”等词语的渲染,一幅天昏地暗、浪黑风高、恐怖凄惨的画面就呈现在读者的面

14、前了。有些景物原来没有特别的感情色调,如“日星”“山岳”“商旅”“樯”“楫”等,但配以“隐耀”“潜行”“不行”“倾”“摧”等词语,就带上了浓重的愁苦色调。 (第4段的特点与第3段相同,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分析、体会。) 2、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白“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白“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白“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人争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3、“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15、?(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5、“进”指什么?“退”指什么?(“进”指“居庙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处江湖之远”,不在朝廷上做官。) 6、“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之意。) 7、重点词语: “则有者矣”是一长定语句。“者”指代“览物之情”。以第3段末句为例,从“去国怀乡”到“感极而悲”都是“者”的定语。第4段末句的结构相同。这两句可分别译为“登上岳阳楼,就会产生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忧虑谗言,惧怕讥讽,满眼凄凉,感伤到极点而哀思的心情了。”“就

16、会产生一种心胸开朗,精神开心,荣誉和屈辱一齐遗忘,端着酒杯面对和风,充溢了喜悦的心情了。” 浮光跃金这句写月夜有风时湖面上的景色。“浮”和“跃”两个动词分别作名词“光”和“金”的定语,构成两个偏正短语。把湖面上“浮动的月光”比方成“跃动着的碎金”,造成了一种动态美。 静影沉璧这句写月夜无风时湖面上的景色。语法结构、修辞方法跟上句相同,不过它写的是静态美:静静的月影犹如沉在水底的白璧。跟上句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其喜洋洋洋洋,众多或盛大貌,这里形容喜的样子。朗读时“喜”字后要稍顿一下。这句可译为:那喜悦真是达到了极点。 8、两段在结构上也是完全相同的;甚至连前后两个抒情句的表达方式也完全相同。试

17、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假如把两个抒情句都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明确:这两个抒情句是文章思路发展的中心环节:前句迁客骚人登楼而悲,后句写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喜,联系上文看,是为了落实“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联系下文看,是以迁客骚人随物而变的心情,衬托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从而引发出“先忧后乐”一段正论。假如把两个抒情句删去,文章思路中断,也破坏了文章的内在联系。 二、学习第五段: 1、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明确: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个人遭受或外物的触化而发生改变;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古仁人有没有欢乐的时候呢? 明确:在天下人感

18、到欢乐后古仁人才会欢乐。可见他们的或忧或乐完全是随天下人的或忧或乐而转移的。这就是作者所认为的“古仁人之心”。 3、这种“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志向人物,实际或许并不存在。联系第一课时介绍的有关作者的资料,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要争论这种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人物。 明确: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常说“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见这种“先忧后乐”的思想,正是作者的志向,从他力主革除弊政、做官勤政爱民的行为看,的确不是徒托空言。他借滕子京嘱写岳阳楼记的机会,提出这种志向化的人物来,正是为了“假托古人,自写怀抱”,表明自己原来就不为个人的进退、荣辱而悲喜,虽遭贬谪,但忧国忧民之心决不变更,同时也包含

19、着对滕子京的勉慰。最终一句自明志向,以问句的形式表达,自励励人,委婉含蓄。 4、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明确: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宏大的理想。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日仍有着借鉴和教化的意义。 三、朗读全文。 要求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进一步领悟本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以及具有

20、音乐感的语言特色。 四、老师小结: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理想:并以此规箴友人。文章先由叙事人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终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争论,说明作者意图。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三。 六、板书设计: 26、岳阳楼记 1、作记缘由(叙事)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属予作文以记之。 2、概写洞庭美景(描写)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抒情)霪雨霏霏(悲、忧);春和景明喜、悦)。 4、胸怀理想(争

21、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环环相扣,层层铺垫。 岳阳楼记教案设计一、本周教学内容:岳阳楼记二、重点、难点:1、学会自读浅近文言文,体会本文将叙事、写景、抒情、争论结合在一起的写法;2、品尝文章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理想,了解古代政治家的忧国忧民情怀。三、新课讲解:1、简介文体:记,是古代一种文体,(学生回答已学过的“记”)一般指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某物或某事有所感受,然后登记来的一种文体。因此,它可以写景状物如小石潭记核舟记,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将写景状物与争论抒情结合起来就像岳阳楼记。2、简介作者和他的好友滕子京的状况及本文写作的背景: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公,

22、北宋中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幼年时代家境贫寒,在母亲教化下,发奋读书并怀有大志。公元1015年考取进士。后来曾经镇守西北边疆,反抗西夏,使西夏不敢进犯。1043年任参知政事,任职期间,敢于直言,实行有肯定进步意义的政治改革,不幸遭到排斥被贬到邓州任太守。岳阳楼记便是他在邓州任上应好友滕子京所请而作。作者一生的诗文收集在范文正公集里。滕子京与范仲淹是同榜进士。滕子京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后被贬谪守岳州,心里很有些愤慨。范仲淹很担忧他惹出祸来,想找机会劝他,恰好赶上他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作记。范仲淹就借题发挥,写出自己志向的为人处世的看法,勉励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

23、,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时范仲淹的境况同滕子京一样,写此文是劝友也是自勉。3、注音并朗读课文:谪(zh)属(同“嘱”zh)淫(yn)霏(fi)樯(qing)楫(j)冥(mng)谗(chn)偕(xi)4、实词:通假字百废具兴:具,同“俱”,全,都。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叮嘱。一词多义(1)或: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或异二者之为:或许。(2)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面山而居:居住。(3)通:政通人和:顺当。初极狭,才通人:通过。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北通巫峡:通达。中通外直:贯穿。(4)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不求闻达于诸侯:谋求。(

24、5)为:及为忠善者:动词,做或异二者之为:动词,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动词,做,担当。俱为一体:动词,是。武陵人捕鱼为业:动词,当作。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6)属: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叮嘱。忠之属也:类。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7)和:政通人和:和谐。地利不如人和:和谐。春和景明:和煦,和暖。词类活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前;在之后。5、句式:(1)推断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倒装句: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多会于此;吾谁与归?6、课文分析:(1)文章的结构层次为:第一部分(1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其次

25、部分(24段):文章主体。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第1层(2段):写洞庭湖宏伟壮美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第2层(3、4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显明对比。第三部分(5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理想。这是全文的核心。(2)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白什么?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观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3)提问: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

26、,用“衔远山,吞长江”,假如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栩栩如生,成了一幅气概磅礴的动人画面。假如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4)从岳阳楼上看到的宏伟景象有哪些?a、气概非凡:衔远山,吞长江。b、宽敞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c、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5)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6)第3段的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27、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7)第4段的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8)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白“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白“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白“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争论,突出全文的主旨。(9)“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0)“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

28、之乐而乐”。(11)“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劝之意。(12)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宏大的理想。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日仍有着借鉴和教化的意义。(13)文章最终一段是怎样推出这个警句的?作者非常奇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

29、推动,最终才点出警句。先用比较方式设问,以“不以物喜则忧其君”,阐明“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其次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章又推动一层。设问后而警句出现,给人印象极深。7、小结: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理想,并以此劝勉友人。文章先由叙事入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终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争论,说明作者意图。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争论自然结合起来,句式上骈散交

30、织,节奏不断改变,读起来声调铿锵,使人产生审美的感受。【模拟试题】(答题时间:60分钟)(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谪守属予作文浩浩汤汤淫雨霏霏山岳潜形宠辱偕忘一碧万顷樯倾楫摧(二)默写。1、若夫淫雨霏霏,;日星隐曜,山岳潜形;,;,虎啸猿啼。2、至若春和景明,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而或长烟一空,渔歌互答,此乐向极!3、岳阳楼记中写岳阳楼宏伟景象的句子是:,。4、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一新,干群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真是,。(用岳阳楼记中两个相连的四字短语填写。)5、面对人生中胜利的快乐和失败的苦痛,我们应拥有“,”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原句答)(三)选择题。1、各

31、组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是()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b、其喜洋洋者矣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c、多会于此于厅事之东北角d、属于作文以记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下列加点词语说明有误的一项是()a、居庙堂之高(指朝廷)b、先天下之忧而忧(然而)c、是进亦忧,退亦忧(这样)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的)3、下列短语中的“临”与“把酒临风”的“临”同义的有()(可多选)a、双喜临门b、身临其境c、临危不惧d、临阵磨枪e、如临大敌4、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a、去国怀乡,忧谗畏讥b、朝晖夕阴,气象万千c、衔远山,吞长江d、日星隐耀,山岳潜形511题:选择下列句子的正确译文。5、越明年,政通人和,

32、百废具兴。()a、到了其次年,政事顺当,百姓和乐,很多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b、到了其次年,政事顺当,百姓和乐,很多荒废的家园又兴建起来了。c、到了其次年,政事通顺,人都和气,很多荒废的事业又都兴办起来了。6、属于作文以记之。()a、嘱托我写文章来记述重修岳阳楼这件事。b、嘱托我写文章来记述唐贤今人的诗。c、写文章来记述重修岳阳楼这件事就归我了。7、而或长烟一空。()a、可能有的时候长长的一片烟雾扩散充溢了天空。b、或许是瘦长的烟雾飘散在一片天空。c、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逝。8、沙鸥翔集,锦鳞游泳。()a、沙鸥时而飞开,时而聚集,漂亮的鱼时而在水面,时而在水底游动。b、沙鸥时而翱翔,时而停留

33、,漂亮的鱼时而在水面,时而在水底游动。c、沙鸥都聚集在这里,五彩缤纷的鱼都在游动。9、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a、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的两种心情。b、我曾经探求过古时有仁爱之心的人的思想感情,有的不同于以上的两种心情。c、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情,或许不同于以上的两种行为。1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a、不因为外物好而高兴,不因为自己失意而哀痛。b、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c、不因为外界环境好而兴奋,不因为自己境况不好而哀痛。11、微斯人,吾谁与归?()a、这种渺小的人,我能和他在一起吗?b、没有这种人我归属于呢?

34、c、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12、对“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理解最好的一项是()a、勉励滕子京以“古仁人”为榜样,做自己的好挚友。b、表现作者自己学习“古仁人”崇高思想的理想和决心。c、表达了自己做人为官的追求,也期望友人与己共勉。d、表现作者找不到志同道合伙伴的惆怅。13、“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表现了()a、做朝官或赴外任都忧国忧民。b、当官为民都忧虑重重。c、顺境逆境都悲观悲观。d、时时到处都担惊受怕。14、文章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目的是()a、客观地表现“迁客骚人”登楼观景的思想感情。b、突出不同的景色会对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影响。c、通过对比突出下文“古仁人”“不以物喜

35、,不以己悲”的思想境界。d、侧面表现环境对人的思想感情的影响。15、下面对课文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被贬职外调的官员和诗人大多在此会面,他们欣赏景物时的心情,也许没有区分吧?b、“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此时)登上岳阳楼,就会想起被贬离京、怀念家乡,担忧遭到诬陷诽谤,眼前景物萧条,感慨致极而心中哀痛。c、“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此时)登上岳阳楼,就心情畅快,荣辱都被丢开,在清风中举杯痛饮,兴奋到了极点。d、“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36、表现滕子京虽被贬官,但上任后主动有为,仅一年就取得了成就。16、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予观夫巴陵胜状b、衔远山,吞长江c、前人之述备矣d、北通巫峡,南极潇湘17、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b、或/异二者/之为c、先天下/之忧而忧d、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18、对本文写作目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应挚友之托,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b、借作记之机,表达自己的胸襟和理想。c、当时作者和滕子京都在被贬之时,作者要借此文与挚友共勉。d、描写巴陵胜状,抒发览物之情,评说迁客骚人。(四)课内阅读。文段一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都。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37、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1、从第一段中找出两个成语。(1)(2)2、重修后的岳阳楼有何改变?答:3、作者对“岳阳楼之大观”的描写很简略,其缘由是什么?(请用语段的原话回答)4、其次段文字的写作依次是()a、先写景,后争论b、先写景,后叙事c、先叙事,后写景d、先争论,后写景5、与“前人之述备矣”相照应的一个句子是6、从空间上描写洞庭湖的句子是从时间上描写洞庭湖的句子是文段二嗟夫!

38、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从文中找出四对反义词。答:(1)(2)(3)(4)2、有关这段文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这段文字出自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写的岳阳楼记。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c、文中的“进”和“退”分别照应前文的“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d、本段文字表达了作者被贬后的苦闷心情。3、本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有()a、记叙b、争论c、抒情4、本段首句中的“二者之为”指什么

39、?(默写)答:和。5、“何哉?”这是针对什么提出来的问题?文中是怎样回答这个问题的?答: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一种什么精神?谈谈你的看法。答:(五)课外阅读。岳阳楼记岳阳楼值得一看。长江三胜,滕王阁、黄鹤楼都没有了,就剩下这座岳阳楼了。岳阳楼最初是唐开元中中书令张说所建,但在一般中国人印象里,它是滕子京建的。滕子京之所以出名,是由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国过去的读书人很少没有读过岳阳楼记的。岳阳楼记一开头就写道:“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虽然范记写得很清晰,滕子京不过是“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然而大家不甚留意,总以为这是滕子京建的。岳阳楼

40、和滕子京这个名字分不开了。滕子京一生做过什么事,大家不去理睬,只知道他修建了岳阳楼,似乎他这辈子就做了这一件事。滕子京因为岳阳楼而不朽,而岳阳楼又因为范仲淹的一记而不朽。若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不会有那么多人知道岳阳楼,有那么多人对它憧憬。岳阳楼记通篇写得很好,而尤其为人传诵者,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名言。可以这样说:岳阳楼是由于这两句名言而天下闻名的。这两句话培育了许多后代人,对中国学问分子的品德的形成,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写这篇记的时候,范仲淹不在岳阳,他被贬在邓州,即今延安,而且听说他根本就没有到过岳阳,记中对岳阳楼四周景色的描写,完全出诸想像。这真是不行思议的事。他

41、没有到过岳阳,可是比很多久住岳阳的人看到的还要真实。岳阳的景色是想像的,但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却是久经考虑,出于胸臆的,真实的、深刻的。看来一篇文章最重要的是思想。有了独特的思想,才能调动想像,才能把在别处所得到的印象概括集中起来。范仲淹虽可能没有看到过洞庭湖,但是他看到过许多巨浸大泽。他是吴县人,太湖是肯定看过的。我深疑他对洞庭湖的描写,有些是从太湖印象中借用过来的。我在别处没有望见过一个像岳阳楼这样的建筑。全楼为四柱、三层、盔顶的纯木结构。主楼三层,高十五米,中间以四根楠木巨柱从地到顶承荷全楼大部分重力,再用十二根宝柱作为内围,外围绕以十二根檐柱,彼此牵制,结为整体。

42、全楼纯用木料构成,逗缝对榫,没用一钉一铆,一块砖石。楼的结构精致,但是看起来端庄浑厚,落落大方,没有搔首弄姿的小家气,在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上很压得住,很有气魄。岳阳楼本身很美,尤其美的是它所占的地势。“滕王高阁临江渚”,看来和长江是有一段距离的。黄鹤楼在蛇山上,晴川历历,芳草萋萋,宜俯瞰,宜远眺,楼在江之上,江之外,江自江,楼自楼。岳阳楼则似乎干脆从洞庭湖里长出来的。楼在岳阳西门之上,城门口即是洞庭湖。伏在楼外土墙上,似乎洞庭湖就在脚底,丢一个石子,就能听见水响。楼与湖是一个整体。没有洞庭湖,岳阳楼不成其为岳阳楼;没有岳阳楼,洞庭湖也就不成其为洞庭湖了。站在岳阳楼上,可以清清晰楚看到湖中帆船来往

43、,渔歌互答,可以扬声与舟中人说话;同时又可远看浩浩荡荡,横无际涯,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湖水,远近咸宜,皆可悦目。“气蒸云梦泽,a”,并非虚语。我们登岳阳楼那天下雨,游人不多。有三四级风,洞庭湖里的浪不大,没有起白花。本地人说不起白花的是“波”,起白花的是“涌”。“波”和“涌”有这样的区分,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可以增加对于“洞庭波涌连天雪”的一点新的理解。夜读岳阳楼诗词选。读多了,有一模一样之感。最有气魄的还是孟浩然的那一联,和杜甫的“吴楚东南坼,b”。刘禹锡的“遥望洞庭山水翠,c”,化大境界为小景,另辟蹊径。吕洞宾的绝句:“朝游岳鄂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很有

44、点仙气,但我怀疑这是伪造的。写得最美的,还是屈大夫的“袅袅兮秋风,d”两句话,把洞庭湖就写完了!(作者汪曾祺)1、本文第节中表明滕子京、范仲淹和岳阳楼这三者关系的一句话是:_2、选出下列诗句依次填入第节空缺处。(将答案的字母依次写在答题纸上)备选项:a、洞庭波兮木叶下b、乾坤日夜浮c、白银盘里一青螺d、波撼岳阳城3、联系上下文看,第节中划线的句子如何理解?答:_4、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岳阳楼值得一看”的几条理由。_岳阳楼记复习课教案 岳阳楼记复习课教案 课前:检查多媒体运行朗读视频从第四段起先。出示幻1。在黑板上画出结构屠轮廓,填的词和句子用方框和下横线标出。 上课:起立同学们好请坐很

45、兴奋和大家相聚在我们的教室,零距离观赏同学们精彩的课堂表现。今日我们接着学习岳阳楼记。首先我们倾听方明老师的精彩朗诵,让奇妙的声音把我们带入新的学习空间。幻2 出示课时提示、课时学习目标:幻34 导入:幻5下面是明嘉庆进士陈大纲写的岳阳楼联,下联中有两字经岁月的沧桑已模糊不清,请同学们学完本课后给补上。幻6 探求“异”字:幻7 出示幻8自读课文其次段和第五段,找出两段中“异”字所在句子,并口头翻译这两句。 请举手回答。(出示幻灯片8答案部分)(板书异1异2)幻33 (幻10问题部分)2.用三四段中的相关文字解读第一个“异”字的含义。(小组合作) 请一个小组组长回答。(出示幻灯片10答案部分) (幻11问题部分)3.用第五段中的相关文字说明其次个“异”字的含义。(小组合作) 请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