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矿井筒施工组织设计、煤矿施工组织设计(风井).docx

上传人:ylj18****70940 文档编号:44519482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煤矿井筒施工组织设计、煤矿施工组织设计(风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某煤矿井筒施工组织设计、煤矿施工组织设计(风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煤矿井筒施工组织设计、煤矿施工组织设计(风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煤矿井筒施工组织设计、煤矿施工组织设计(风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某煤矿井筒施工组织设计、煤矿施工组织设计(风井) 曲靖市富源县竹园镇佳兴煤矿 材料斜井、1 号风井施工组织设计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竹园镇佳兴煤矿 日期:二一年七月一日 目 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4 1.1前言4 1.2 编制依据4 其次章 工程概况及地质概况6 2.1 工程概况6 2.2 地层地质及水文地质状况6 2.3 巷道工程概况13 第三章 巷道施工方案及支护14 3.1 施工方案的选择14 3.2 支护设计15 3.3 支护工艺15 3.4巷道工程施工依次24 第四章 巷道施工工艺27 4.1 作业方式28 4.2 工艺流程28 第五章巷道施工生产协助系统34 5.1 运输提升系统34

2、5.2 压风系统35 5.3 排水系统35 5.4 通风系统35 5.5 供电系统37 5.6 供水系统38 第六章巷道正规循环作业与劳动组织42 6.1 劳动组织42 6.2 正规循环作业44 第七章巷道综合进度安排47 7.1 综合进度安排47 7.2工期保障措施49 第八章工程质量目标及质量管理体系52 8.1质量目标52 8.2质量保证体系53 8.3质量保证管理职责56 8.4质量保证措施59 第九章平安技术措施62 9.1 通用部分62 9.2掘进部分62 9.3一通三防部分66 9.4机运部分68 第十章环境爱护与文明施工78 第十一章分项工程技术措施82 附件一 供电平安 附件

3、二 运输设计 材料斜井、1 号风井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依据 1.1 前言 (前面省略矿井说明)为了加快矿井开拓,保证矿井生产部署,加快矿井早日投入生产的时间,确定进行材料斜井、1 号风井的施工工程。为了有安排,有组织的统筹支配该项目的施工,特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1.2 编制依据 1.2.1 由佳兴煤矿供应的本项目设计图纸和文件。1.2.2 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和施工技术规范:1、国家关于工程建设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行业的有关规定。2、国家关于工程建设现行的规范、标准及行业的有关规定。3、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及标准 (1)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09-94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4、验收GB50300-2001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3-2002;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0-84 (7)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9)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10)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90 4、施工平安管理规范、规程规定 (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平安技术规范JGJ80-91 2)建筑机械运用平安技术规程JHJ33-86 (3)施工

5、现场临时用电平安技术规范JGJ46-88 (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平安规范GB50194-93 (5)建筑施工平安检查标准JGJ59-99 (6)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平安技术规范JGJ128-2000 (7)施工升降机检验规则GB/TI10054-88 (8)建筑卷扬机平安规程GB13329-99 5、其他须要执行的法规标准和规范规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平安法; (2)煤矿平安规程(2010 年版); (3)煤矿平安建设规定; (4)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6)矿山井巷工程测量规范; (7)有关采矿、建井、建筑工程手册 (8)2010&prim

6、e;版煤矿测量规程; (9)佳兴关于平安生产的各项管理制度。 其次章 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况 佳兴煤矿位于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竹园镇糯木村西部,行政隶属曲靖市富源县竹园镇管辖。矿井距竹园镇 20km,矿区内有简易马路直达,距茂竹马路 3km,距富源县城 73km,距曲靖市 79km,交通较为便利。2.2 地层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2.2.1 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本井田位于恩洪 7-2 井田北端,8 井田南端交界处。矿区属中高山地貌,地形起伏较大。主要山脉延北东向展布,地势为南西高,北东低,最高为矿区中部的小石岩山顶,标高 2284.86m,最低为矿区北东侧边界旁边的糯木河源头,标高 192

7、5m,一般标高在 20002200m,相对高差 361.84m,一般高差为 200m。2、气象条件 本井田属亚热带高原型暖湿气候,干湿季节明显,春旱突出,冬季明显。据富源县气象站 1992-2008 年资料:气温:年平均气温 13.5,日最高气温 32.9,日最低气温 14.1。降水量:历年最大降水量 741.61213.3mm,平均年降雨量 1078.5mm。降雨多集中于 5-10 月份,占全年降水量 65-86%。 蒸发量:日最大蒸发量 16.5mm,多集中于 4-8 月,占全年蒸发量 63%-68%。蒸发量为降水量的 3.1-9.8倍。风:年平均风速 2.8-3.3m/s,每年 3-6

8、月份风速最大,次数也最多,时间最长的日数 3.3-7.9 天,最大风速 15 m/s。多为西风、西南风。依据国标 GB18306-2001 图 A1,该地区地震烈度属 6 度区,矿区应按相应烈度进行设防。2.2.2 地层 1、本区内出露的地层自老至新主要有二迭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B)龙潭组(P2L)三迭系下统卡以头组(T1K)飞仙关组(T1F)及第四系(Q)等。煤系地层为龙潭组地层厚度 215-235 米,一般厚 228 米分三段分述如下:1.龙潭组第一段(P2I1):厚 6095m,上自 16 煤层底板,下至玄武岩顶板。以灰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煤为主,局部含较多

9、植物碎屑,碎片化石;含煤 816 层。上部夹菱铁质泥岩薄层,中下部夹紫红色粉砂质泥岩薄层;底部夹 23 层灰白色铝土质岩泥。2. 龙潭组其次段(P2I2):厚 4957m,一般厚 53m,上自 C9 煤层底板,下至 C16 底板。以浅灰、浅黄色薄至中厚层状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及煤为主,在粉砂质中见有少量的炭质纹层,夹菱铁质泥岩薄层及透镜体;局部含较多植物碎屑、碎片化石;含煤 710 层。3. 龙潭组第三段(P2I3):厚 96110m,一般厚 100m,上部以浅黄、黄灰色中厚层状粉砂岩夹细砂岩薄层,局部夹蠕虫状方解石;顶部 0.2.m 为灰绿色泥岩,中下部以黄绿、黄灰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为

10、主,夹细砂岩薄层,底板 25m 为泥质粉砂岩,含较多的;腮类动植物化石及植物碎屑化石。4.飞仙关组(T2f):本区出露不全,厚大约 280 m。5第四系(Q):厚约 010m,主要分布于沟谷及缓坡地带。由冲积、坡积和残积物的砂砾、粘土组成。附:区域地层表表 1-1 区域地层表表 1-1 时代 地层厚度 厚度(m)岩性简述 Q 第四系 0-10 为坡积物、残积物和冲积物与下伏各地层不整合接触。T1Y 永宁镇组 76-875 为灰色灰岩、白云岩夹粉砂岩、紫灰色细砂岩。T1F 飞仙关组 286-864 为紫-紫红细砂岩、粉砂岩夹泥岩。T1K 卡以头组 90-137 为黄黄绿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钙质

11、砂岩及少量泥岩。P1L 龙潭组 215-235 为灰深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泥岩夹煤层,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P2B 峨眉山 玄武岩组 65-597 以暗绿色杏仁状玄武岩为主,夹凝灰岩薄层。2.2.3 煤层 1.煤层 该区含煤地层为二迭统龙潭组,一般厚 228m,含煤 2530 层,煤层纯厚 16.75m,含煤系数 6.75%;在 8 井田,内 8、9、13、16 煤层为稳定煤层,其余煤层为较稳定或不稳定煤层;在 72 井田内 89 煤层为稳定煤层,13、16 为较稳定煤层。C11 大部可采,C7、C15 局部可采。 煤层中 C8、9、11、13、16 五层总厚度 8.35m,C7 平均厚

12、1.0m 局部可采,C15 不行采,边缘局部可采。底部 C17 以下各煤层含硫量gt;3.0%。2.可采煤层 本区含稳定可采煤层 4 层,即:C8、C9、C13、C16 煤层,局部可采煤层两层,即 C7 、C11 煤层,特征及改变规律如下:C8 煤层:黑色,粒状及碎块状,煤质较好,显层状构造,风化后呈粉末状。该煤层位于 P213 地层的下部,煤层厚 1.051.60m,一般厚约 1.25m,单一,厚度在走向或倾向上改变不大,规律较明显,为稳定煤层。C9 煤层:黑色,粒状及碎片状,煤质较好,显层状构造,风化后呈高岭石泥岩,结构为1.60lt;0.10gt;0.20lt;0.06gt;0.10lt

13、;0.04gt;0.20m,厚度在走向或倾向上稳定改变不大,规律较明显,平均厚度2.3m,局部地段受断层影响煤层增厚,为稳定煤层。C13 煤层:褐黑黑色,呈碎块状,色煤质较好,显层状构造,风化后呈粉末状。该煤层位于 P211 地层的中部,煤层厚 1.181.85m,一般厚约 1.50m,单一,顶底板为灰色泥岩,厚度在走向或倾向上有肯定改变,但规律较明显。为稳定煤层。C16 煤层:褐黑黑色,粒状及碎片状,煤质较好,显层状构造,风化后呈粉末状。该煤层位于 P212地层的底部,煤层厚 1.232.80m,一般厚约 1.65m,下部含夹矸 2 层,上层为灰褐色粗晶质高岭泥岩,下层为灰色泥岩,结构为 0

14、.20lt;0.05gt;0.20lt;0.30gt;1.30m;厚度在走向倾向上有肯定改变,但规律较明显。为稳定煤层。(见表 41)煤层在东北部、中部和北西的块段比较完整,南部和东南、西南的块段北切割严峻。煤层由东南向西北倾斜,由东向西变厚,煤层倾角 7150,平均 110,煤的容重 1.31.4 吨/m3。2.2.4 水文地质 1、矿区处于糯木河分水岭地带,地表水及地下水由南向北排泄于北西侧的糯木河,流入块择河进入南盘江,属珠江水系。区内沟谷发育,有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排泄。2、本区属高原季风气候,大气降水是各含水层的主要补给来源,在沉积岩型碎屑岩(P2L、T1K、T1f)分布区、在松散岩层

15、(HP、Q)分布区,大气降水沿孔隙渗入地下,迳流于(P2L、T1K、T1f)层状岩层的孔隙中,在地处低洼处以泉点形式排泄,在井下以淋水形式涌入巷道。3、矿井水文地质属于中等偏简洁。4、依据地质报告矿井正常涌水量为 40m3/h,最大涌水量为 100m3/h。5、井口东南部、西南部原有私挖小井较多,掘进中有可能穿透小窑采空区,在揭露各含水层前,必需严格根据煤矿平安规程的有关规定,实行相应的防治水措施,为了防止透水事故的发生,且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需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把探放水工作列为重中之重进行严格管理。2.2.5 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1、煤层顶底板岩石工程地质特征 依据当地现生产煤

16、矿揭露,煤层顶底岩石以层状岩类半坚硬岩石为主,坚硬和软岩为辅的岩组,常见泥质粉砂岩、细砂岩、泥岩,采掘中需加强支护。有的软岩段巷道会出现片帮、鼓底现象。2.2.5、地质构造1、褶曲:矿区位于恩洪复向斜东翼 72 井田北端,8 井田南端交界处,为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地层走向为北东向(4060 度之间),倾角一般在 1025 度之间,褶皱不明显。2、断层:矿区南西部断层 F1、F2、F10 断裂之间伴有北西向和延南北向的断裂,多为张性断裂。致使局部地层倾角变陡。另外滑坡极为发育,共发觉断层 11 条,滑坡 6 个。断层一览表 断层 编号 断层 性质 倾向 倾角(°)落差(m)限制状况点数(

17、个)依据 F1 正断层 南南东 60-75 32-60 5 CK3 钻孔中缺失 C17 至C21-2 煤层 F2 正断层 南南东 55-75 65-120 6 CK3 钻孔中缺失 C5 至 C11 煤层 F3 正断层 南西西 66 20 1 地层缺失 F4 正断层 近西 65 20 2 地层缺失 F5 正断层 北东 65 40 2 T1f1 地层明显缺失 F6 正断层 北北西 68 约 29 2 T1K、T1f1 地层明显位移 F7 正断层 北西西 75 40 2 T1K、T1f1 地层明显位移 F8 正断层 北北东 75 60 3 Ck10 缺失 T1KT1f1 部分地层 F9 正断层 北西

18、 75 30 2 Ck10 缺失 T1KT1f1 部分地层 F10 正断层 南东 75 约 18 2 T1K 部分地层重复 F11 逆断层 西南 约 65 10 2 C5 煤层明显重复 3、滑坡 矿区共发觉 6 个个滑坡:即 HP1、HP2、HP3、HP4、HP5、HP6。HP1 位于矿区南西部,滑坡体深度 10-55m 之间,面积为 0.26km2。HP2 位于矿区北中部,滑坡体深度 10-60m 之间,面积为 0.45km2。HP3 位于矿区北东部 F1、F10 之间,滑坡体深度 10-50m 之间,面积为 0.155km2。其余滑坡距矿区较远,对区内煤层无影响。依据以上地质构造成论,该矿区确定为构造困难类型矿井。所以必需配置专职地质员,加强对该矿地质工作的进一步考证,为今后的巷道布置供应依据。2、瓦斯、煤尘及煤的自燃 (1)瓦斯1、依据地质报告,矿井瓦斯含量为 3.2214.72m3/t,结合相邻矿井实际,煤矿属高瓦斯矿井。本矿井煤层埋藏较深,经分析后预料矿井瓦斯相对瓦斯涌出量为 30.00m3/t。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一通三防管理工作,材料斜井揭露各煤层前,均必需严格根据煤矿平安规程的要求,实行相应的综合防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