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输了丙种球蛋白.docx

上传人:1398****507 文档编号:44288737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崎病输了丙种球蛋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川崎病输了丙种球蛋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川崎病输了丙种球蛋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崎病输了丙种球蛋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川崎病输了丙种球蛋白 摘 要 目的:探讨10天内已退热的川崎病(KD)患儿应用丙种球蛋白(IVGG)治疗的必要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探讨对象为147例KD患儿,其中有21例10天内已退热并确诊无冠脉病变,9例(A组)因经济问题未用IVGG治疗,其余(B组)均用IVGG静脉注射1g/kg,共2次,对两组冠脉损伤(CAL)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程1个月时发生CAL例数,A组7例(77.78%),B组2例(16.67%),A、B组之间差异有特别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0.5年CAL例数:A组4例(44.44%),B组1例(8.33%),A、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2、10天内一经确诊KD,无论是否已退热均应赐予IVGG治疗。 关键词 川崎病 丙种球蛋白 冠状动脉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GG)可治疗急性川崎病(KD)、预防冠状动脉损害(CAL)发生,已经被大家公认,美国心脏病协会提出丙种球蛋白必需在10天内应用才能有效防止冠脉瘤的形成1。但对于病程10天内已无发热的KD患儿是否用IVGG治疗尚未达成共识,对2003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47例KD患儿中21例热退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视察,探讨此类患儿应用IVGG治疗的必要性。 资料与方法 2003年1月2010年1月收治147例KD患儿,均符合2004年美国川崎病探讨会提出的诊断标准2,

3、其中21例确诊之前未用过IVGG,确诊时已退热未发觉有冠脉病变,且疗程在10天内,男15例,女6例。冠状动脉扩张诊断标准参考文献3。21例患儿中9例(A组)因经济问题未用IVGG治疗,其余(B组)均赐予IVGG静脉注射1g/kg,共2次,其余治疗两组相同。 协助检查:入院后均查血、尿、便常规,以及血沉、C反应蛋白、免疫学检查、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患儿出院后于1个月、3个月、6个月等进行血沉、C反应蛋白、血小板及超声心动图的检查。 统计学处理:样本率之间比较采纳X2检验。 结 果 病程1个月经UCG证明发生CAL9例(42.86%),其中A组7例(77.78%),B组2例(16.

4、67%),A、B组之间差异有特别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0.5年,发生CAL者5例(23.81%),其中A组4例(44.44%),B组1例(8.33%),A、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均为冠状动脉扩张或冠状动脉表现异样(管壁回声增加、管壁增厚、回声模糊等),无1例发生冠状动脉瘤和死亡。见表1。 表1 各组治疗后CAL发生状况 讨 论 川崎病是一种急性、自限性的全身性血管炎,好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由于本病病因未明,临床表现较困难,全身多系统均可受累,尤以冠状动脉为甚,在日本和美国已经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最常见疾病,目前已成为最常见的小儿后天性心脏病之一,并可能成为

5、成人缺血性心脏病的危急因素之一4。 冠状动脉病变(CAL)是KD较特异的表现,且对预后有重要的价值,因此,临床医师关于CAL相关因素的分析始终是国内外探讨的热点。冠状动脉病变多见于年龄小于1岁,发热时间长,贫血显著,血浆白蛋白低于3g的患儿。国内皮氏探讨结果显示5,发热时间与CAL发生有较强的相关趋势性,即随着川崎病热程的进展,其发生CAL的风险加大,从这种意义上说,发热时间应是川崎病发生CAL特别重要的暴露因子。然而本组资料显示,21例患儿尽管已经退热,仍有9例(42.86%)发生CAL;结果还显示,未用IVGG治疗组CAL发生率明显高于应用IVGG治疗组,且有显著差异,表明体温降至正常并不

6、是血管炎性病变停止的标记,体内仍有免疫反应存在,IgG仍能少量合成,血管内皮的免疫性炎症仍存在,体内尚残存不清晰地致病病原体或毒素。这一结论为刚好赐予IVGG治疗,限制免疫炎症反应,防止发生CAL,供应了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总之,川崎病CAL发生的危急因素特别困难,可能由人种、地域及环境等多因素组成,也可能与感染及自身遗传亲密相关6。关于川崎病治疗与CAL发生的相关性问题,目前已公认川崎病患儿早期大剂量IVGG可以预防CAL的发生,且最佳时机在发热10天内,可使冠状动脉瘤发生率由15%25%下降到2%4%,巨大冠状动脉瘤下降到1%。其原理可能是IVGG封闭了血液中单核细胞、血小板或血管内皮细胞

7、表面的Fc受体,从而阻断了血管表面的免疫反应。尽管IVIG大量应用,但仍有少部分患者发生CAL,其缘由仍不清晰。因此,川崎病CAL发生危急因素应是多方面的,尚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潘志军,陈继昌.川崎病的诊断及治疗进展J.华夏医学,2004,17(4):659-661. 2 杜军保.进一步提高川崎病的临床诊疗水平J.中华儿科杂志,2006,44(5):321-323. 3 马战英.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并冠状动脉扩张疗效分析J.好用临床儿科杂志,2003,18(4):321-322. 4 Newburger JW,Takahashi M,Gerber MA,et al.Diagno

8、sis,trentment,and long-term management of Kawasaki disease:a statement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 from the Committee on Rheumatic Fever,Endocarditis and Kawasaki Disease,Council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Young,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Pediatrics,2004,114(6):1708-2771. 5 皮光环,等.川崎病热程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关系分析J.中国循征医学杂志,2008,8(12):1053-1055. 6 杜忠东.川崎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探讨.中国好用儿科杂志,2006,21(10):724-7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