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案例.docx

上传人:1398****507 文档编号:44288483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案例.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案例家庭教化的现状及其教化对策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化既是摇篮教化,也是终身教化。家庭教化因其特别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化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家庭教化的不和谐,作为一名教化工作者,我产生了很多的困惑: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学习挺好,但动手实力很差呢?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养很糟糕呢?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种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教化工作者的深思。 一、家庭教化的现状。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需是良好的学校教化与良好的家庭教化亲密协作的结果。然而,老师们经常会发出这样

2、的感慨 -学校辛辛苦苦地教化了一周,难以抵抗家庭消极教化一天。 现状之一:教子方法有失偏颇 我们通过深化分析、探讨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后不难发觉,当前的家庭教化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望子成龙型。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化,占有相当的比重。家长们因为历史的缘由,经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缺憾,用最美妙的希望寄予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详细表现在: 其一、重视分数。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麻烦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切、最敏感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很多家长激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果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

3、心疼孩子,不愿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倘如孩子考了个好分数,家里便是阳光绚丽的日子;倘如孩子考差了,家长几天都没有笑容。 其二、舍得投资。不少家长为子女请家教、买参考、或者亲自辅导,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嘱咐孩子学好学校的功课以外,课余时间又陪孩子去参与作文班、书法班、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一种责任。 (二)顺其自然型。这是独生子女现象出现后,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实行的教化方法。不行否认,有的家长是因为懂得遵循教化规律而理智地实行的这种教化方式。但更

4、多的则是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赖放弃。详细表现为: 其一、代理家长的现象较为普遍。很多家长把教化子女的事情让位于外公、外婆等隔代人。于是,长辈们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为重心、中心、轴心。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时时刻刻牵动着长辈们的心。长辈们那特殊的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阅历,自我服务实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责任感。孩子很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 其二、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才。然而,剧烈的希望和教化方法之间差距实在太大。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成了熟识的面孔生疏的心。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可以领导成千上万人的企业家,不能劝服家里的一个珍

5、宝而找老师告状、述苦的现象绝非个别。家长经常感叹在子女面前,教化无从下手、伤脑筋。 究其缘由,家庭教化的超现实性和不一样性是造成望子成龙和顺其自然的家庭教化方式的主要症结所在。 所谓的超现实性,是指家长对待孩子严而出格。他们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化自己的子女;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过高的估价和希望,经常用邻居、同事的小孩的优点去评判自己孩子的成败,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所谓的不一样性,是指家长教化孩子严不入格。在情感上,家长都重视孩子的教化;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忽视教化的点点滴滴。如顶嘴、自私、不招呼客人、不孝敬老人等等行为,有的家长往往放松对孩子的严格要求。长此以往,孩子养成了

6、一些不良行为,家长一旦醒悟,招数使尽亦手足无措。于是出现了学校里的乖乖娃成了家里的小霸王的异样现象。 现状之二:孩子的表现差强人意 现实生活中的孩子,由于受家庭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了种种令人担忧的怪圈。 怪圈之一、崇拜金钱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日,学生对金钱已越来越渴望。在学生的口袋里,或多或少装有零花钱。据调查,半数以上的学生拥有个人存款,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学生手中有了钱,请吃零食、赠送礼物、请打台球、玩嬉戏机的现象随之出现;用钱请人做作业、做清洁的现象也不是什么新闻;特殊是下暴现象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不良现象的产生与崇拜金钱的社会思潮有着亲密的联系

7、。 怪圈之二:奢侈钱物 我们通过调查后发觉,学生经济收益的主要来源渠道有: (1)测验考试成果达标后的奖金; (2)替家长买东西时剩余的零钞碎票; (3)家长每天给孩子的早餐费和车费; (4)个体经营者的孩子还有帮工钱; (5)亲戚挚友赠送的钱物在学生眼里,这一切全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因而奢侈钱物的现象非常严峻。他们可以随意奢侈食物,可以为所欲为地更换文具,衣服鞋帽时常髦新潮就打入冷宫。学校门口的地摊,其喧闹程度并不亚于集贸市场。学校拾到的各种衣物,极少有学生前去认领。 怪圈之三:流行享乐 有的学生对生活非常挑剔:吃的要精细养分,穿的要新潮高档,用的要新颖美丽。男孩玩的是四驱车、电子嬉戏机、变形

8、金刚女孩拎的是精致的小包,戴的是精致的发卡,看的是精致的卡通书有的学生上学、放学还要请人接送;有的学生干脆用钱雇佣棒棒背书包;有的学生懒得走路,打的回家让父母下楼给钱。在家里过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怪圈之四:唯我独尊 有的学生在家里对父母的称谓已用喂来代替。不能不说他不爱自己的父母,不能不说他不敬重自己的长辈,或许,在他(她)的心目中,或许他(她)更爱的是自己,更看重的是自己。现在的独生子女,只知受人爱,不知爱别人。缺少互爱精神,对别人、集体的事冷眼旁观;缺乏同等、公正的意识,对损害别人的利益的事麻木不仁,他们心中只有我的利益。 在学生中出现的种种怪圈,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不

9、良意识正在潜移默化地污染着学生的心灵。消退怪圈,亟待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需对家庭教化进行指导和帮助。 二、家庭教化的对策 对策之一:重视教化合力的形成 只有当学校教化和家庭教化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化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长开放日,利用现代教化和素养教化的观点,全面指导家庭教化。 1、指导家长信任孩子。孩子是新生力气,信任孩子,就是信任自己。每一个家长,都应当对孩子有充分的信念。 2、指导家长赏识孩子。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从小就处在选择之中,几乎每天都有己的选择。 孩子的爱好就是探究世界,越是不会干的,他就越想干,会了就不干了。孩

10、子是培育教化的对象,不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赏识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恒久是他的后盾。 在提高家长相识的基础上,实行同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教化与评价。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学校和家庭亲密协作,以实践为重点,刚好反馈,树立榜样,找出差距,再教化,再实践,从根本上克服教化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 对策之二:重视家庭活动的开展。 生动、活泼的活动是孩子们最感爱好的。老师完全可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如春节期间开展受欢迎的小客人,受赞扬的小主子实践活动;在妇女节、重阳节期间开展妈妈好、祝愿

11、老人等情感活动;在中秋节期间开展我爱我家的系列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家长以情感的桥梁,以亲情为纽带,适时对孩子进行教化,肯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策之三:重视和谐家庭的建立。 父母应当特别细心地营造一个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人文环境。父母应当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以及在生活中创建出来的每一个生活细微环节,让孩子沐浴在一派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培育孩子活泼、开朗、英勇、进取的性格,培育孩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育孩子树立同等、契约、宽容、创新、共生的现代意识,让孩子懂得:要想成才,先要成人。 重视家庭教化是现代教化的必定,也是学校实施素养教化成败的关键所在。作为学校,有义务、有实力对家庭教化进行适时、适当的指导。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们必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教化才有效益和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