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多莫德 伐昔洛韦 转移因子.docx

上传人:1398****507 文档编号:44281351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匹多莫德 伐昔洛韦 转移因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匹多莫德 伐昔洛韦 转移因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匹多莫德 伐昔洛韦 转移因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匹多莫德 伐昔洛韦 转移因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匹多莫德 伐昔洛韦 转移因子 摘 要 目的:探讨伐昔洛韦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小儿水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水痘患儿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及比照组各60例,治疗组伐昔洛韦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治疗组用伐昔洛韦治疗。两组均计数退热时间及皮疹结痂时间,同时视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2.510.42天,明显少于比照组3.00.33天,P0.05;皮疹结痂时间,治疗组2.990.27天,明显少于比照组3.450.311天,P0.05。两组药物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匹多莫德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比单用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起效更快、疗程更短、疗效更好。 关键词 伐昔洛韦 匹多莫德 水

2、痘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小儿 AbstractObservation 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Pidotimod Combined with Valaciclovir on varicella in children Methods:120 children with varicella were divided in two groups,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children of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idotimod Combined with

3、 Valaciclovir;and those of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Valaciclovir.The time of fever relieving and scabbing of the patients from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separately.Results:The time of fever relieving in experimentalgroup was 2.510.42d,and it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3.00.33d(

4、P0.05);the time of scabbing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2.990.27d,andit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3.450.31d(P0.05).The side-effectof ganciclovir and virazole was not serious.Conclusion:Pidotimod Combined with Valaciclovir is more effecti-ve than Valaciclovir in the treatment of varice

5、lla. Key WordsGanciclovir;Virazole;Varicella;Varicella-zoster virus;Child 水痘(Varicella)是一种儿科常见的传染性极强的出疹性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一般状况下,患儿免疫功能正常时,疾病呈自限性,病毒潜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待免疫抑制时可活化引起带状疱疹或脑炎、肺炎。重症水痘患儿可并发病毒性脑炎、肺炎或并发细菌感染,甚至引起致死的充满性出血性水痘。由于我国未普及对儿童进行水痘疫苗的安排接种,近年来发病有增多及严峻的趋势,已不再是稍微的传染病1。2006

6、2010年收治水痘患儿120例,其中60例赐予伐昔洛韦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资料与方法 20062010年收治水痘患儿120例,男70例,女50例;年龄113岁,平均7.5岁,其中3岁以下10例,46岁47例,79岁50例,1013岁13例;就诊时病程672小时,平均24小时。 临床表现:均有水痘接触史;皮肤出现密集斑疹、丘疹和水疱疹,呈向心性分布,有瘙痒感,范围广泛73例,局限47例;120均有发热,体温3839.5。解除重症水痘患儿或有免疫缺陷病的合并症患儿。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和临床症状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参照诸福棠好用儿科学标

7、精确诊2。临床上均表现为典型皮疹(瘙痒性水疱疹、分批出现、向心性分布)、不同程度发热、水痘接触病史,发病3天以内。 方法:分组:随机分两组,治疗组(治疗组)及比照组(视察组)各6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程度上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治疗方案:治疗组:伐昔洛韦片1015mg/(kg日),分3次口服;匹多莫德片。比照组:伐昔洛韦片1015mg/(kg日),分3次口服。两组均赐予退热降温及局部对症处理,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治疗。 疗效评价:视察两组退热时间及皮疹结痂时间。治疗前后查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 统计学方法:全部计量资料数据以(XS)表示,比较均采纳t检验。 结 果 两

8、组疗效比较: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2.510.42天,皮疹结痂时间2.990.27天;比照组平均退热时间3.00.33天,皮疹结痂时间3.450.31天。治疗组明显少于比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视察组白细胞削减8例,恶心、呕吐6例,肝功能异样2例。治疗组白细胞削减1例,恶心、呕吐1例。上述不良反应停药后缓解。 讨 论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此病毒呈砖形,直径150200nm,核酸为DNA,其外为立体对称的20面体衣壳,衣壳表面有一层脂蛋白包膜,内含补体结合抗原,不含血凝素或溶血素,在细胞核内繁殖;该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可在人胚纤维母细胞、甲

9、状腺细胞中繁殖,产生局灶性细胞病变,细胞核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和多核巨细胞,存在于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疱液和血液中,经飞沫或干脆接触疱液而传染,造成流行,传染性很强,从发病前1天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均有传染性;一般先在上呼吸道繁殖,小量病毒侵入血中在单核吞噬系统中繁殖,再次大量进入血循环,形成第2次病毒血症,侵袭皮肤及内脏,引起发病3。伐昔洛韦是一种新的广谱抗DNA病毒药物,对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疗效显著。伐昔洛韦是阿昔洛韦的前药,口服后汲取快速并在体内很快转化为阿昔洛韦,阿昔洛韦进入疱疹感染的细胞后,与脱氧核苷竞争病毒胸腺激酶或细胞激酶,药物被磷酸化成活化性阿昔洛韦三磷酸酯,然后

10、通过两种方式抑制病毒复制:干扰病毒DNA的多聚糖,抑制病毒的复制;在DNA多聚糖作用下,与增长的DNA链结合,引起DNA链的延长中断,达到抗病毒作用。本品口服生物利用度是阿昔洛韦的35倍,故其抗病毒作用更好。 免疫应答效能有逐级链式放大的效应。具有抗原加工处理与传递作用的免疫识别阶段是抗感染免疫应答的起始环节,其效能最终确定免疫应答的整体水平。树突细胞和巨噬细胞是最主要的两类抗原递呈细胞,最先捕获入侵的微生物,通过加工处理抗原,将抗原传递给特异性淋巴细胞,是淋巴细胞活化、增生、发挥效应的始动环节,相当于抗感染免疫应答的限制阀4。不同的免疫药物对免疫应答过程不同阶段的作用各有侧重点,目前市售的口

11、服免疫药物大多作用于激活阶段和效应阶段。匹多莫德为一种全化学合成的二肽类免疫促进剂,由焦谷氨酸和硫代脯氨酸缩合而成。它既能促进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又能促进特异性免疫反应。它还同时作用于抗感染免疫应答的识别、激活、效应三个阶段。可增加树突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性与抗原递呈实力;快速提中学性粒细胞的细胞活性,增加其吞噬活性,提高其趋化性;激活自然杀伤细胞;促进有丝分裂原引起的淋巴细胞增殖,使免疫功能低下时降低的协助性T细胞(CD4+)与抑制性T细胞(CD8+)的比值上升复原正常;通过刺激白介素-2和-干扰素在内的多种细胞因子释放,增加细胞和体液免疫水平5。匹多莫德尽管无干脆的抗菌及抗病毒活性,但通过对机体

12、的免疫功能的促进可发挥显著的治疗病毒感染的疗效。本组探讨用匹多莫德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与单用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比较,治疗组退热时间2.610.47天,明显优于比照组3.70.38天,治疗组结痂时间3.240.27天,明显优于比照组4.30.31天。两组在退热时间及结痂时间上差异显著(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伐昔洛韦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小儿水痘能快速改善症状,缩短病程,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俞蕙,段恕诚.19801999年水痘患儿临床特点的探讨J.中华试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2,16(3):229. 2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诸福棠好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738-740. 3 徐崇民.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治疗儿童水痘的疗效及平安性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4):507. 4 高晓明.医学免疫学基础M.北京:北京医科高校出版社,2001:68. 5 李慧,王丙力,谭焕然,等.匹多莫德对免疫功能缺陷小鼠脾组织TNF-和IL-6表达及相关免疫药理作用的探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5,10(8):857-8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