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战争原因 历史教案-中国边疆新危机和中法战争.docx

上传人:ylj18****70940 文档编号:44274752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法战争原因 历史教案-中国边疆新危机和中法战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法战争原因 历史教案-中国边疆新危机和中法战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法战争原因 历史教案-中国边疆新危机和中法战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法战争原因 历史教案-中国边疆新危机和中法战争.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法战争原因 历史教案中国边疆新危机和中法战争教学目标1.中国边疆地区新危机的概况。左宗棠收复新疆。伊犁条约和新疆设行省。黑旗军纸桥大战。中法斗争爆发。马尾海战和镇南关大捷。中法新约及影响。台湾设行省。2.(1)通过学习中国边疆新危机,使学生相识到: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加紧了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资本输出场所和殖民地的争夺,中国成为他们争夺的主要目标,中国西北、西南、东南边疆地区出现了严峻的危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2)通过学习中法斗争,使学生相识到:中国不是败在军事上,而是败在清政府妥协求和的外交政策上,清政府的腐败可见一斑。3.(1)通过学习中国边疆

2、新危机的出现缘由,加深学生对资本主义扩张性的相识,培育学生自觉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甘用热血荐轩辕的献身精神;(2)通过学习左宗棠收复新疆及镇南关大捷,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保卫祖国的优良传统。教学建议教材地位分析19世纪70年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起先进行其次次工业革命,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为了适应本国资产阶级对商品和资本输出市场以及殖民地的须要,列强掀起了一个新的争夺殖民地的高潮。落后的中国及其邻国,成为侵略者争夺的主要目标,造成了对华侵略的新态势。而在这种状况下,清政府仍实行妥协求和的对外政策,这一对外政策在中法斗争中贯彻的最为彻底,导致了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结

3、果。清政府的腐败大大加深了中国大西南边疆的危机。中法新约的签订表明列强已起先对中国实行资本输出的手段来进行经济侵略,这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重点分析本课重点是俄英侵略新疆和左宗棠收复新疆;镇南关大捷;中法新约及其影响。(1)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他们也加紧了对殖民地的争夺,中国的新疆成为英俄侵占的目标。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斗争,粉碎了俄英分裂祖国的阴谋。学习这一内容,既可以使学生相识到清政府的腐败是我国落后挨打的缘由,又可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思想教化。(2)镇南关大捷是影响中法斗争全局的关键战役,而中法新约则是中法斗争及本课的核心内容。学习这一内容既可以使学生相识到,反侵略是

4、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可以使学生清地了解到,中国不是败在军事上,而是败在清政府妥协求和的外交政策上。重点突破方案(1)引导学生回忆初三世界史所学内容,思索19世纪70年头世界的大环境如何,使学生将中国这一时期发生的历史事务与世界历史发展相联系,从而,理解发生中国边疆新危机的缘由;通过让学生阅读课文制作表格的形式以及通过演示边疆新危机的课件,使学生加深对这一时期列强对中国边疆的侵略的印象。(2)利用中法斗争flsah动画,讲解中法斗争,并重点讲解镇南关大捷。通过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镇南关大捷对法国产生的影响。(3)通过分析中法新约的主要条款,使学生相识到,中法新约为列强在中国以资本输出为主要手段

5、进行经济掠夺开拓了道路,加深了边疆危机。难点分析本课难点是为什么中法斗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受已有学问的影响,学生们在学习时,往往忽视各资本主义列强打着“调停”的幌子,对清政府施加压力这一点。教学中必需引导学生胡须探讨,共同分析,从而使学生能真正相识到一个腐败的政府将会给一场成功的斗争带来失败的结果。难点突破方案利用中法斗争flsah动画,和分析在中法斗争中李鸿章给前线将领所下的吩咐,以及一些将领在斗争中临阵脱逃的表现,使学生相识到,在这场斗争中中国“胜而不胜”,法国“败而不败”的缘由。教学设计方案第四课 中国边疆新危机和中法斗争重点:俄英侵略新疆和左宗棠收复新疆;镇南关大捷;中法新约

6、及其影响。难点:为什么中法斗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老师讲解、学生探讨的综合法;教学用具:图片、flash动画和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问:回忆自鸦片斗争以来法国对中国的侵略?要求学生列举出中法已经签订的不同等条约;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斗争;以及其次次鸦片斗争后同清政府勾结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利用总理衙门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二、中国边疆新危机让学生思索:为什么教材运用“新危机”一词,“新”在何处?引导学生联系以前所学的内容,回忆起俄国对我国东北、西北的侵略。让学生回忆初三所学的世界史内容:19世纪70年头世界历史发展的特征是什么?使学生相识到: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此时起先

7、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为了满意本国垄断资本家对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输出资本的投资地的需求,列强掀起了新一轮的争夺殖民地的斗争。从而,使学生理解中国边疆新危机出现的缘由。让学生阅读课文,制作中国边疆新危机的主要表现表。并利用历史图片和教学课件,加深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印象。三、中法斗争的爆发出示材料:“法国驻西贡总督说:我们出现在这块富有的土地上,出现在这块与中国交界,也是中国西南各个富裕省份自然产品出口的地方这是一个关系到我们今后在远东地区争霸的生死问题。”“法国驻海防领事说:法国必需占据北圻因为它是一个志向的军事基地。有了这个基地,一旦欧洲各强国瓜分中国时,我们将是一些最先在中国腹地的人。”让

8、学生分析、探讨两份材料,思索法国侵略越南的目的何在?法国驻海防领事为何说,欧洲各强国将会瓜分中国?结合法国当时的状况,理解法国发动中法斗争的目的。利用中法斗争的动画讲解中法斗争的过程,在讲解过程中让学生阅读课文中有关中法斗争的补充材料,分析清政府在斗争的不同阶段给前线将领下达的吩咐以及李鸿章主见“乘胜即收”的说明,介绍在中法斗争期间,各列强都打出“调停”的幌子,向清政府施压,从用清政府妥协,而日本借机出兵朝鲜,使中国南北同时告警的状况。从而,使学生明白清政府确定“乘胜即收”的缘由。四、中法新约的签订及其影响让学生分析中法新约的内容,通过探讨得出中法新约将会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让学生相识到法国

9、在战场上捞不到的东西却在谈判桌上轻而易举地得到了。教学设计思想通过让学生制作中国边疆新危机表现表格,分析探讨中国边疆新危机出现的缘由、中国“胜而不胜”法国“败而不败”的缘由和中法新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中国边疆新危机出现的缘由、中国“胜而不胜”法国“败而不败”的缘由和中法新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实现老师的主导作用。板书设计第四节 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斗争一、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1.俄英侵略新疆和左宗棠收复新疆2.英国侵略西藏3.日美侵略台湾二、中法斗争的爆发(1883年底)1.法国侵略越南北部与黑旗军援越抗法2.纸桥大战和中法斗争爆发三、马尾海战和镇南关大捷(1884-1885)1.马尾海战(1884年夏)2.镇南关大捷(1885年初)四、中法新约的签订及其影响1.中法新约的内容及影响2.台湾设置行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