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目的的引导性功能 德育功能·德育价值·德育目的.docx

上传人:ylj18****70940 文档编号:44268680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育目的的引导性功能 德育功能·德育价值·德育目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德育目的的引导性功能 德育功能·德育价值·德育目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育目的的引导性功能 德育功能·德育价值·德育目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目的的引导性功能 德育功能·德育价值·德育目的.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德育目的的引导性功能 德育功能德育价值德育目的 李太平(1963 ),男,湖北蕲春人,湖北高校讲师, 华东师范高校教化学博士后。 人德性须要的满意,德育价值具有显明的主体性、为我性;德育目的是对德育内在价值的相识和追求。三者之 间又具有亲密的联系,德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德育目的之实现上,而不能泛化到一切德育功能之实现上。 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4799(1999)0600890092 一、关于德育功能 功能是由若干要素根据肯定结构有机构成的系统在与特定的环境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结果。功能是表示系 统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范畴,它体现了系统与环境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入与输出

2、的交换关系。功能侧重表 示系统对环境产生的作用,但功能又依靠于环境而存在,它是在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假如离 开了肯定的环境及环境与系统的相互关系,抽象地谈论功能,那么,这种谈论没有意义。功能不仅包括系统对 环境的作用,而且包括环境对系统的作用。这种功能是系统与边界之外的环境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结果。我们把 这种功能称为外部功能。 系统与环境的区分是相对的,在特定的系统域界内,一个系统可以分为A、B、C等各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 对于大系统来说, 是其组成的要素;而就各个子系统来说,则各有其功能。就A系统来说,它以B系统、C系统 为环境,并与它们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产生肯定的功能。 我们把

3、特定边界内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 结果,称之为内部功能。 德育功能是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结果。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 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称为德育的内部功能。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包括教化者、受教化者、德育目的、德 育内容和方法等等。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的总和即为德育内部功能,其中主要是教化者和受教化者相互作用所产 生的结果。教化者对受教化者的作用所导致的结果,表现为受教化者严格遵守、主动认同外在的道德规范和享 用观念的形成,即表现为适应功能、认同功能和享用功能。德育的适应功能是指,德育能够使受教化者严格遵 守外在的道德规范;德育的认同功能是指,德育能够使

4、受教化者内化和认同外在的道德规范,形成道德良心。 德育的享用功能是指,德育“可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须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从中体验到满意、 欢乐、华蜜,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乐”(注: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南京:江苏教化出版社,1994 ,第213页。 )。受教化者对教化者的作用所导致的结果,表现为教化者师德的形成和提高、教化方法的改进 和教化内容的丰富等等。 德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结果,称为德育的外部功能。德育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界、政治、 经济、文化等因素。德育外部功能包括系统对自然界、政治、经济、文化所产生的作用和自然界、政治、经济 、文化等外在环境对德育系统所产生的作

5、用。德育系统对环境的作用所导致的功能,主要有自然性功能、政治 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等等。德育环境对其系统的作用所带来的功能表现为政治制度、政治思想对学校德 育的限制作用,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对学校德育的最终确定作用,文化对学校德育的渗透作用,自然环境 对学校德育的熏陶作用等等。最终促使德育目标被修订、德育内容不断丰富、德育方法不断改进、教化者和受 教化者的德性不断完善。 以上仅指出了德育的正面功能。其实,德育还具有负面功能。德育既具有使个体遵守、认同外在的道德规 范的功能,同时又具有使个体抗拒、否认外在的道德规范的功能;德育既可以使个体觉得德性追求是一种享受 ,又可能使个体把道德生活看作

6、是一种限制、一种苦痛;德育既能够通过限制,引导学生的言行,从而维护现 存政治制度的稳定,同时又能够为摧毁现存政治制度打算政治活动家和理论家;德育既可以保存、发呈现有文 化,又可能使现有的文化发展链条中断。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上述两方面的功能均有正负之分。 由上可知,德育功能是多方面的、困难的。德育环境有多少因素,就有多少功能;德育系统内有多少因素 ,就有多少功能。把德育功能简洁化的作法(注:鲁洁:教化探讨,1992(8)、1993(5)、1994(6)、 1995(6)有关文章,教化探讨与试验,1994(2 )有关文章;刘尧:教化探讨与试验,1994(4); 檀传宝: 教化探讨与试验,1995

7、(1);李道仁:教化探讨与试验,1995(4);吴亚林:教化探讨 与试验,1995(4)。),是方法论上的失误。 二、关于德育价值 有论者把教化功能和教化价值干脆等同起来(注:桑新民:呼喊新世纪的教化哲学,北京:教化科学 出版社,1993,第193页。),因而也就把德育功能和德育价值等同起来。这是笔者不赞同的。我们在探讨德育 功能时,应结合德育价值进行探讨,但必需将二者区分开来。 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是客体的属性或功能与主体须要之间的现实关系,价值既不单纯是客 体的属性或功能,也不单纯是主体的须要,但又离不开客体的属性和主体的须要,它表示客体的属性或功能在 多大程度上能够满意主体的

8、须要。德育价值是作为客体的德育活动及其功能对作为德育价值主体的社会、个人 的德性须要的满意与否、促进与否的关系。德育价值主要反映的是德育活动的属性、功能与德育价值主体的需 要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由社会、个人对德性的须要来确定的。 德育价值主体是指系统内教化者、受教化者以及社会环境中的个人、各类群体(包括民族、国家等等)。 德育价值客体是指德育活动及其功能。 个人的德性须要是指教化者、受教化者以及社会环境中的个人通过道德教化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来提 高自己的道德境界,以完善自己的德性结构。德育活动及其功能对个人德性须要的满意即为德育的个人价值, 详细表现为教化者、受教化者和社会环境中的个人等价值

9、主体德性的完善。社会的德性须要应通过具有优良德 性的人才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在处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来满意,社会的德性须要 ,不能由各种德育活动及其内部功能来干脆满意。但任何社会都非常重视德育,其目的是希望培育各种优良德 性的人才,这种人才对社会的德性须要的满意即为德育的社会价值。 德育,作为培育人的德性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尽管要考虑如何满意社会的、教化者的、社会环境中的个 人的德性须要,但首先应考虑的是如何提高受教化者的道德境界,完善受教化者的德性结构,满意受教化者的 德性须要。因为社会环境中个人的和社会的德性须要能否满意,不是德育系统内部主体所能赐予的,而是受到 社会

10、环境中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所以,严格说来,把受教化者在德育系统之 外所创建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价值都归功于德育,不仅不科学,反而会造成社会各界对德育的期望过高 ,在达不到期望时,人们就会对德育的价值产生悲观和怀疑。所以,我们必需将德育在系统内实现的培育人的 德性的价值和德育通过培育受教化者的德性而在德育系统之外间接实现的各种社会价值,严格区分开来,并研 究二者之间内在的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规律。德育在系统内干脆实现的价值,是德育价值主体通过德育活动所带 来的德性的完善,这种价值可以称为德育的内在价值或干脆价值;德育通过受教化者的活动这一中介在德育系 统之外创建的价值

11、,可以称为德育的外在价值或间接价值,这种价值能否顺当实现,不完全受德育系统内价值 主体的限制。 三、德育功能与价值的区分和联系 德育功能与德育价值的区分是很明显的。 德育功能主要反映的是系统与环境,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相互作用,主要由系统和子系统的属性(培育人的 德性的活动)来确定。功能具有客观性,功能不肯定能满意主体的须要;德育价值主要反映的是德育活动的属 性与主体须要之间的关系,主要由社会、个人对德性的须要来确定,具有显明的主体性、为我性。功能关系反 映德育系统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系统内部教化者和受教化者之间客观的因果性联系。价值关系虽然 离不开因果联系,但主要表现为德育价值主体与客体

12、之间的合目的性关系。德育功能关系的变更,是系统与环 境相互作用以及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系统与环境的改变,包括德育系统内教化者和受教化者的相 互作用所引起的改变,德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改变;德育价值关系的完善是个人和社会德性需 要的满意。所以,德育活动应当是价值主体(社会、个人)在其德性须要的驱动下,用自己的实践实力和机制 去变更现存的德育功能关系,使之适应和满意其德性发展须要,形成一种新的价值关系的过程。德育活动的结 果不仅应是合规律性的,而且应是合目的性的。德育,作为一种创建价值的活动,不仅仅是一种因果性活动, 也是一种目的性活动。 因果性和目的性的区分并不解除它们之间

13、的联系。这不仅表现在它们共同存在于德育活动之中,相互作用 并影响活动的结果,而且表现在,对于德育活动来说,目的乃是一种主动的、主动的力气,也可以看作是一种 动因或缘由,即“目的因”。作为一种缘由,它促使德育价值主体开展各种活动以满意其德性须要。它不同于 一般缘由的地方在于,这种缘由就是活动干脆要达到的结果。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德育功能与德育价值是相互联系的,其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德育功能是德育价值得以实现的手段。德育价值的实现即个人和社会德性须要的满意,必需通过开 展各种德育活动,使德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所以,德育功能,作为系统与环境以及系统内诸要素相互作用的 客观结果,是满意社

14、会和个人德性须要的基本条件。假如没有各种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社会和个人的德性需 要就无法满意,德育价值也就无法实现。 其次,德育价值是德育功能的目的。人们开展各种德育活动,总是为了满意社会和个人的德性须要。在德 育活动中,各种德育功能的发挥是为了实现某种德育价值。离开德育价值,各种功能的存在是无意义的;离开 德育价值的规范和引导,德育活动可能导致各种负功能的产生,或者导致德育工作的低效率。 再次,德育的内部功能和内在价值,是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和对系统内价值主体的须要的 满意;德育外部功能和外在价值,是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德育培育的具有德性的人才对社会德性需 求的满意。 四

15、、德育目的与价值、德育目的与功能 德育活动是建立在对因果必定性的相识基础上的目的性活动,所以,德育目的在德育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德育目的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在活动之前,人们在观念中提出和设定目的,在实践中实现和达到目的。德 育目的是活动的内在动因,它调动主体的全部热忱和力气,为实现某一目的而奋斗。德育活动是由很多因素、 很多环节构成的,目的是诸因素、诸环节的中心,正是围绕这一中心,它们相互协作、相互连接、协同作用。 所以,我们探讨德育功能和价值,应结合德育目的进行探讨。但在探讨德育功能时,有的学者却把德育功能和 德育目的混淆起来,把德育功能说成是育德(注:鲁洁:教化探讨,1992(8)、19

16、93(5)、1994(6)、 1995(6)有关文章,教化探讨与试验,1994(2)有关文章;刘尧:教化探讨与试验,1994(4);檀 传宝:教化探讨与试验,1995(1); 李道仁:教化探讨与试验,1995(4);吴亚林:教化探讨与 试验,1995(4)。),事实上,这是方法论失误的另一种表现。 目的是主体的一种设计、期望,是实践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人在活动之前思想上设计的活动结果。所以, 目的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其主观性。 目的反映主体的须要,是主体的一种价值追求,是人对于自己的须要的自我意识。人是依据须要提出目的 的,目的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客观必定性的实现,更主要的是自身须要的满意。 德育目的所

17、概括和表达的不是现实中的价值关系,而是志向中的价值关系,是人的一种德性追求。所以, 德育目的是主观的。德育目的是系统内价值主体在其德性须要不断发展和对须要的相识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特别 的精神追求,是他们对将来德性的一种向往、预料和构想。 德育目的与德育价值是相互联系的,德育目的是有待实现的德育价值,二者通过德育活动相互转化,德育 目的通过德育活动得以实现向现实价值的转化,从而变更原来的价值关系;而对新出现的价值关系的相识又会 产生新的德性须要,经过德育系统内价值主体的思维加工和选择后提出新的目的,又实现价值向目的的转化。 但是,德育价值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两者与德育目的之间相互转化的机制是不

18、同的。德育目的与内 在价值之间的相互转化,虽然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但主要取决于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因为 系统内价值主体能够限制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干脆结果,是系统内价值主体德性须要的 满意,所以,德育目的与内在价值之间具有同一性,德育目的就是对内在价值的相识和追求。 德育目的与德育的外在价值能否相互转化,不完全取决于系统内价值主体的主观愿望,而是受制于社会环 境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所以,德育目的与外在价值不能干脆转化。假如我们把德育目的规定为对外在 价值的追求,最终就会使德育目的落空,使人们对德育产生悲观。德育工作的重点是促使内在价值充分实现。 对其外在价值能否实现的问题,必需依靠教化者、受教化者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至此,我们对德育目的就有了比较醒悟的相识。德育目的是对内在价值的相识和追求,内在价值包括教化 者和受教化者德性的完善,而德育工作的对象是受教化者,所以,德育目的是培育受教化者的德性,或者说是 12下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