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关于邓一光.docx

上传人:ylj18****70940 文档编号:44260992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关于邓一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年关于邓一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关于邓一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关于邓一光.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关于邓一光俞悦记不清是哪一年了,反正是夏末光景的一个傍晚时分,我伙在一群京城的文化人中间,坐在兆龙饭店外的花园栏杆上。召集人说再等最终一个人。我们很焦虑,焦虑的缘由是饿了。都是些文化人,谁也不好意思说出来,只是看表。我忍无可忍地大叫道:“谁这么大的谱儿啊?不等他又怎样呢?”我看得出来,包括召集人在内,全部人都赞同,但这样的赞同仅限于目光的表达。这时,召集人眼睛一亮说:“那小子,在那儿呢!”那人穿着白色T恤,外面是一件浅棕色的摄影背心,与电影演员巍子有几分相像。他看也不看络绎不绝的车辆,撵鹿一般大步从公路对面过来了,走近了,咧开嘴冲我等饥民一笑,连句客气话都没有,坐上桌就饿狼叼食般开吃

2、了。事先龙冬在私下里就告知我,这个叫邓一光的人,文明和规则都少点儿,某一次和龙冬、黄宾堂及团中心某位从藏区来京新上任的书记吃饭,为了什么事儿,竟一把掀翻了桌子,然后愧疚地对瞠目结舌的小姐说:“碎了的,一块儿算。”激烈得那位书记热泪盈眶地上前一把搂住了他。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不过我还是觉得他谱儿太大了。我们再度接触,是因为去西藏的事儿。他心细而且和善,一再恐吓我放弃去西藏的企图。他给我的文件中提到了“海拔”、“仲巴”、“三防”这样几组词,我不甚了解,提出询问。下面是3月21日他给我的电子邮件。关于西藏若干常识问题的扫盲文件。常识一:海拔3700公尺,是拉萨市的高度。海拔4800公尺

3、,是米拉山的高度。海拔5800公尺,是岗巴的高度。参考高度:北京的平均海拔为200-500公尺。参考指数:在海拔4000公尺左右的地方睡觉,相当于在内地背负15公斤重的东西急行军。常识二:仲巴,西藏日喀则地区的一个县名,平均海拔4000-5000公尺,雅鲁藏布江上游马泉河即在此县境内,地处无人区,海拔6200公尺。这是此次冰考队的目的地。常识三:高原地区气压高,内地人上去基本都会有急性脑水肿现象,假如得了感冒,简单患急性肺水肿,且不易治好,假使不能尽快送进减压仓,那就只能变成一块玛尼石了。所以,一防感冒。高原地区日照剧烈,紫外线厉害,脱皮后风再一吹,人丑点罢了,不能哭不能笑,去漂亮的西藏干吗?

4、所以,二防日晒。西藏之圣洁、神圣、苦难、神奇,人神共居之地,到了那里,会爱上那里的一切蓝天白云、山川湖泊、牛羊飞鸟故有人一进西藏,便再进西藏,进而三进西藏,其后数进西藏。所以,三防爱情。几乎就要动身了,行程却突然被推迟了,因为一光的眼睛。他的视网膜萎缩,医生禁止他去西藏。其实,医生还禁止他用电脑。知道这些,我的心有很痛的感觉。一光说,他的小说是粗糙的,他喜爱这样的粗糙。这里大约包含着两个意思。一是他不信任小说的警世和教化意义,虽然他是在这样的警世和教化中长大的,他在这样的长大中受困于各种社会文明规范,由此有了剧烈的对文明和规范的质疑。他更信任小说是个体生命的一种自由呼吸,这样的呼吸抵制因技术主

5、宰而导致的任何就范,他认为精致和从容是可笑和可疑的。数年前,他在中国当代文化探讨会组织的一次他的作品探讨会上有过一次发言。他说:我不知道该如何疼惜我的翅膀。我只知道,假如我是一只鸟,翅膀对于我的唯一作用就是翱翔。我飞着,有时候会飞得高一点,有时候会飞得低一点,有时候会飞得美丽,有时候会飞得糟糕,那都是我。这话让与会的指责家们大跌眼镜。另外一点,他固执地认为写作是一种“问题疗救”,他在脸上带着一种让人牙疼的坏笑问:“你见到过没有问题的写作者吗?”自救的感觉来到的时候,他心急似火。他形容说,那就像你从大海里向回游,眼看就要到岸上了,一排排的浪头打过来,把你重新推回深海中无望而恐惊。说起水,挚友圈子

6、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武汉有个叫吉庆街的地方,在池莉的生活秀中,它被称作是“旧社会”一个三教九流聚居之地。某年的一个寒冬腊月天,一光伙同一班挚友去吉庆街喝酒,席间一位叫兰世立的实业界挚友挑衅地问,现在去游泳,敢不敢?一光盯着他的眼睛,什么话也没说,推开酒瓶子站了起来。于是一行人开车到了汉口滨江公园。夜正寒,漆黑着不见五指,公园里没有人,只有长江大桥在远处冷冷地坐定。一光在前面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边走边脱衣服。走在后面的兰世立和指责家李鲁平起先算了吧算了吧地劝告。只听见咕咚一声,一光就不见了。爬上江间的趸船时,一光感觉身后还有一个人,一看是摄影家郭立。岸上的人起先焦急了,正嚷嚷着要找人来救的时候,

7、两个人已经回到岸上,笑着擦身穿衣了。兰世立一声不响地把他的奔驰车开来,停到了一光的身边,一光却拎着一双大头鞋,一摇一晃地上了公路,自己打车走了。他没有生那些嚷嚷着下水而没下的挚友们的气,甚至有些感谢他们。他说他们要真都下去了,要抽了筋什么的,一江水黑着,他摸谁去呀?一光出门旅行习惯走路,在城市里他打车。他的太太在一家杂志社做编辑,两个人感情很好。大儿子在日本念书,据说性格刚烈。小儿子是个车迷,对各种车的品牌性能如数家珍。有一段时间,太太和儿子的话题总是最终落到车上面,说得车盲的一光在一旁直发愣。一光以写字为生,没有许多积蓄,于是他背着太太接了电影剧本聊聊的活儿,不知道行价的他开口要一辆车的价。

8、活干完,邓一光把支票交给太太,说买辆车吧,也别光说人家的事儿了。太太选了当时最“热”的赛欧,很美丽的白色。太太欣喜之余并未遗忘承诺,下次你出门,我可以开车送你去机场。一光笑,出门照旧打车。他说,(打车)一个人,好。有时一光有点前后冲突,另一些时候,有无奈和惆怅。但这些都是在一种被称之为“困惑”的原动力之下发生的。一光说,正是困惑让人活下来。困惑让人去置疑什么,挑战什么,折服什么。他最想折服的是他自己。他始终和现代文明保持着警戒的距离,可对都市,他却有着独特的感知。他曾经劝告我,别错过城市里最美妙的瞬间。我问,那是什么?他说,日出。我笑,想起他说到过的多数自然界漂亮动人的日出。他听出我笑中不屑的

9、成分,并没有生气,很仔细地说,城市的早晨很脏,死一般的宁静和正在活过来的躁律充溢了不协调,然而,太阳出来的时候,极大的透亮度让一切都和谐了,于是城市在担心中醒来。对他来说,真正的精神家园是自然界,因为城市给人的是一颗坚甲累累的心。与一光的谈话,题目多半是在自然界徘徊,或者绕来绕去,还是回到原点。当他描述草原上冰冷的泪水的时候,描述挂在枝头由青转红的枣子的时候,描述那木措改变多端的湖水的时候,听的人很难不感动。不是因为他状景的实力,而是因为在他的生命中有值得敬重的部分,何其幸运,他感知并拥有了它们。有一次,话题是生物界。他说,生物界的许多动物植物常常有意将自己弄伤,以激发自己的反抗力和生命力。我

10、猜想,他那样有挚友缘,多半是因为他的思索方式“怪有意思”。一光在家中排行老四,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作“夹沙”的感觉并不太好。一光的母亲有一次伤感地对他说,你脸上的肉是竖的,你是一个不会笑的孩子。70年头,怀着青春的迟疑,一光到川东下乡当知青。和别的同学不大一样,他是抱着一种“与家庭决裂”的想法,所以当别人问起他的家庭的时候,他告知别人,自己无父无母。当地的老百姓淳朴和善,他们认为这些孩子是“毛主席派来的”,所以特别地重看,一律尊称。一光被称为“孤儿老邓”。或许这种孤儿情结使得一光的小说变得独特而愁闷,他的短篇小说狼行成双讲的是一对狼夫妇的故事。故事的结尾令人伤感。男狼为了保全自己的爱人自己把

11、自己撞死在枯井中。女狼叹息一声,迎着两个孩子的猎枪走去,毛色妩媚。在短短的故事里,你看到了什么呢?爱情,人与自然,人性和兽性。你会发觉他在独特的语言的张力中独自微笑着。一光说自己特性极端,不严谨,简单得罪人。他有许多从人群中“中途逃走”的段子。多年以前,他应邀参与百花洲杂志社的一次笔会,当时参与会议的还有迟子建、方方、阿成、韩东等人。第一天,支配上庐山,天下雨了。“庐山不欢迎我啊”,在山顶上,一光郁闷地这样想。他突然感到难受。于是,他拿起行李就走。在九江码头上,由于从票贩子那里买的票是假的,一光被拒之船外。船笛长鸣,就要走了,他心里无望极了。突然,他把行李扔到船上,一个鱼跃就上了船。后来别人告

12、知我,当时一光的所谓“鱼跃”并不像他自己想像的那样美丽事实上他的裤子被挂在船帮上,裂了一条大口子。一光后来说明说,当时他只想回武汉,而且他觉得自己假如赶不上那条船,就什么也赶不上了。还有一回,在西藏,去昌都的路上,他突然不想随行了。他说的要走的话,令一个同行的挚友哭了起来。领队走过来“肃穆”地指责他的“极端自私”。一光说,当时他感到很茫然。“莫非一只鸟想独自飞就是自私?”后来,就跟着走。就是在那一次,他的眼睛出了问题。率性而为,在森林里在大海中在沙滩上都没有多大的问题,但在人群中就不行,这让一光迷惑。他更喜爱独处。他总是为此而忐忑担心地苦恼着。一光有腔调,话尾总有个“沙”字。电话中,他的声音很好听。有几次,他在路上,一边指挥司机进胡同,一边说“我去救火。”我知道肯定是他的挚友出什么事了。一个总在安排着逃离人群的人却拥有着那么多信任着他的挚友,这是一个惊奇的现象。“北京下雨了?”有一次,一光猛不丁地问我。我回头看窗外,阳光绚丽。“你瞎说什么啊?北京现在酷暑难当,没有一点的雨意。你想什么呢?”我说。“哦。”一光在电话的另一端若有所思。后来他喃喃地说,他从来没有在扎堆时让挚友等待过,也从来没有穿过摄影背心。挂上电话的时候,我觉得四周光线暗下来。回头又望,天空阴云密布雨眼看就要来了。北京文学年第9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