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经典解析: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中庸 小人反中庸.docx

上传人:1398****507 文档编号:44260886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庸经典解析: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中庸 小人反中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庸经典解析: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中庸 小人反中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庸经典解析: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中庸 小人反中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庸经典解析: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中庸 小人反中庸.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庸经典解析: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中庸 小人反中庸实力训练网权威发布中庸经典解析: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更多中庸经典解析相关信息请访问少儿综合素养训练网。大家读中庸首先要搞清晰中庸是什么?生活如何做到中庸。这是很重要的。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为什么呢? 原文: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君子能够做到中庸,无道德的小人的行为则违反中庸。君子之所以能达到中

2、庸的境界,是因为他的言行时时刻刻适中。小人之所以违反中庸,是因为它们无所忌惮,肆无忌惮。”孔子说:“中庸也许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缘由,我知道了:聪慧的人自以为是,相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缘由,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味道。”什么是中庸?文章没有干脆用定义的方式来说明,而是引用孔子的语录从四个方面论述中庸的概念。一是谁在中庸;二是通过对立双方的表现来说明中庸的内涵;三是指出中庸目前被接受运用的程度,说明中庸在现状;四是分析中庸现状的缘由。这

3、四个方面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丝毫没有论述抽象概念时候的枯燥。这一篇告知我们了“中庸”这个词的由来。它从孔子这位圣人的嘴里说出来,中庸,其实就是不偏不倚,无过之亦无不及的平常道理。孔子认为,能否做到中庸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分。君子是有道德的人,所以能够随时随地保持“中”的境界,也就是中和平常,适中,做事情合乎中道,有一颗平常心,不急不躁。这是因为君子立身处世,不是图名图利,所以不会患得患失,急躁冒进;亦不会气人有笑人无,而是做事情求同存异,公允客观,所以是中庸的。小人却只想满意一己私欲,图名索利,沽名钓誉,未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做事情不会遵循客观规律,待人接物偏三倚四,怎么可能做到中庸呢?更没有可能得

4、到永久的成功!孔子说,贤德君子的行为是符合中庸之道的,不贤德的小人的行为是违反中庸之道的。这本以中庸为题的著作中,第一次提到中庸说明中庸,用这样的方法,自有其独到之处。首先,这种方式把一种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了,当提到中庸的时候,人们就会联想到谦谦君子的形象,中庸这个枯燥的概念就有了详细的形象。其次,通过君子和小人不同的行为方式,很简单让人们理解中庸的概念。第三示意了作者的倾向性和愿望,希望大家都成为中庸的践行者,因为君子的形象是全部人追求的。那么中庸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君子时时刻刻都守中,即不偏、不倚、不过、不不及。前文已经对中做过了说明,即最符合天道规律的志向标准,君子的行为、言语、思想就是守

5、住这个“中”的标准,这当中,只有天道规律,而没有“我”,所以守中就是无我。而小人却不是这样,为什么小人不是这样呢?因为小人无所忌惮。无所忌惮就是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就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只要对自己有利的就没有任何底线,所以他的行为是不受限制的。孔子认为中庸是最高的才智,但是在民众当中已经好久没有得到广泛推行了。这就是中庸的现状。孔子接着分析道,我知道中庸之道好久没有得到执行的缘由,聪慧的人行事往往过头,愚笨的人行事往往不足。这是因为许多不明白中庸之道的原意。我也知道中庸之道许多人为什么不能够明白中庸之道,那是因为行为表现得很正派的那种人过分强调了中庸之道,而行为表现得不正派的那种人则完全达不

6、到中庸之道的思想水准。这几句既说明了“道不行”的现状,又指出了如何修道的途径,即须要有针对性地、因人而宜地修。在论语这部儒家重要经典中,记录了孔子对待君子与小人不同行为方式对比的看法。比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君子求诸己,

7、小人求诸人”;“君子不行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行大受而可小知也”等等,这些精辟的总结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庸之道的深刻内涵。君子的“时中”,就似乎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说:“子张和子夏哪一个比较贤德呢?”孔子的回答是,子张过分,子夏不够。子贡又问:“那么是子贡更贤德一些了?”孔子回答是:“过犹不及。”孔子以中庸谓为至德,认为做事情过分和不够是同样不妥当的。“过犹不及”一词,也已经如今为我们所熟知的富于哲理的成语,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有着指导意义。比如说工作中想出成果,不努力是不行的,这就是“不及”不行;可是为了出成果而有过激行为,甚至不择手段,这就是“过”,两种做法的后果不前不后,都不行取。

8、在日常生活中,做事情大道中庸的境界,或者说做到恰到好处的确不简单。让我们来看这样一则小故事,对于我们理解中庸之道或许有些帮助。在英国,有一对夫妇领着5个12岁一下的小孩在马戏团剧场前的售票处排队购票。此时孩子们都很兴奋,虽然穿着便宜的衣服,但是全身上下干干净净的,手牵着手跟在父母的身后,叽叽喳喳地谈论着立刻就会看到的小丑,大象,狮子。今日晚上当然是这些孩子们生活中最欢乐的时刻了。它们的父母看上去也很神气:母亲挽着父亲的手,夫妇俩凝视着他们的孩子,眼神仿佛在说:“能带给孩子如此的欢乐的父母是多么宏大啊。”当他们排到售票窗口时,售票员问父亲要多少张票。他回答说:“请给我五张儿童票,两张成人票。”售

9、票员说出了票价的总额,这位父亲似乎是没有听清似的,嘴唇微微抖动了一下,问了一句:“你说是多少钱?”售票于是又说了一次。父亲知道,自己带的钱和那个数目相比,差的很远。可是,此时他怎能转身告知五个兴趣盎然的小孩说他没有足够的钱让他们看马戏呢?这一切都被他们身后的一位男士看在眼里了。那位男士静静的把手伸进自己的口袋,掏出一张一百元的钞票,拍了拍那位父亲的肩膀,说道:“对不起,先生,这时从你的口袋中掉出来的!”这位父亲愣住了,不过他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缘由。他的目光中充溢了感谢的神情,但却并没有说任何感谢之辞,只是在接过那张钞票时用力的握了握帮助他的人的手。那位在关键时刻帮助那对*的人的做法可以说就达到

10、了恰到好处的中庸的境界,既坚决果断的解了人家的燃眉之急,又没有因为过分张扬而给人家带来任何负面影响。行中庸之道,其实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做事要把握分寸,合乎尺度,即使是善举,若是超过限度,也可能转化为恶。为人处世要想有所成就,有做事的分寸感非常重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中庸之道也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和最高校问了。月盈则亏,水满则溢。所以说做的过头和做不到同样失败。历史上,立下绝世功勋却由于做事忽视了“中庸”二字而没能逃脱“狡兔死,走狗烹”的厄运的人数不胜数,然而有一个人却是例外。清朝末年,重臣曾国藩回湖南组建湘军,先后攻克太平军限制的几个重要城市,最终攻陷金陵,曾国藩也因此而受封一等侯爵。也就是在

11、这时,曾国藩发觉他的湘军总数已经达到30万众,并且成为了一支只听命于曾国藩本人,除此以外谁也调动不了的私人武装。曾国藩深知顾命大臣功高震主的利害关系,于是起先自削兵权,目的就是要解除朝廷对他的顾虑,是自己依旧得到信任和重用,也正因此曾国藩更加受到皇帝的信任。曾国藩的“好运”就在于,他擅长把握做事情的尺度和分寸。中庸之道就是不过分,不不及,两者都要避开。愚者和不肖者更简单被识别,因为他们或反对或不足。但知者和贤者经常自诩甚至被冠以榜样而难以被识别。这些人看上去很认可中庸之道,并且特殊强调中庸之道,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行中庸之道的,如此为了表现而行,就会做过头。历史上的革命左派就属于这一类,所谓真理多走一步就是谬误,就是指文章中所提及的“知者”和“贤者”。因此,凡是有意表现的,都是过。过就是错。所以,中庸就是恰到好处。行中庸之道,其实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做事要把握分寸、合乎尺度,即使是善举,若是超过限度,也可能转化为恶。为人处世要想有所成就,有做事的分寸非常重要。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的一生也不行能恒久春风得意,这是自然规律,所以适可而止是最明智的。般若无相:般若才智没有什么形象,表现在人事上,假如这个人做事情有条理,恰到好处,和谐适度,这就是般若才智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