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上册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1398****507 文档编号:44258000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地理上册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一地理上册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地理上册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地理上册复习提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一地理上册复习提纲初一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 其次章其次节海陆的变迁导学案时间:导学过程:一、教学内容:“沧海桑田”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二、学问与技能目标:1、知道海陆是处于不断运动和改变之中的;2、了解大陆漂移假说的基本观点;3、能够运用大陆漂移假说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改变。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够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于不断地运动和改变之中;情感看法价值观目标:1、对学生进行科学爱好和探究精神的培育;三、重点1、能够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于不断地运动和改变之中;2、了解大陆漂移假说的基本观点;四、导学过程(一)自学“沧海桑田”1、读教材32页内容(1)“沧海桑田”在地理科学上的正确含

2、义是()A、填海造陆种田B、比方世事的变迁C、比方海陆的变迁D、在海边种植桑树(2)下列词语中不能反映海陆变迁的是()A、沧海桑田B、海枯石烂C、瀚海成沙D、钻井采油2、读图,接要求完成下列内容(1)读33页图2.10及文字,喜马拉雅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区曾经是,造成这种海陆变迁的缘由是是。(2)读33页图2.11及文字,我国东部海底发觉古河道的遗迹反映了该海疆过去曾经是,造成这种海陆变迁的缘由是是。(3)读33页图2.12及文字,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在不断扩大是因为它修建了,这说明也能引起海陆改变。3、归纳提高:上述材料可知,海陆变迁的方式有、和三种,其中和是引起海陆变迁

3、的主要缘由。(二)自学“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1、阅读36页偶然的发觉,宏大的假说后,你有什么感想?2、读34页图2.15 思索非洲和南美洲的轮廓可以拼合的这一事实,是不是巧合?3、读35页图2.15“大陆的漂移示意图”,回答12题。(1)、2亿年前地球上的各大洲是什么样的?(2)6500万年前各大洲起先。(3)做35页活动题,思索大陆漂移说成立吗?说说它的基本观点。 初一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湘教版) 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地理教学案 (七年级上册)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学问教学案孙伯镇初级中学滑道宏教学目标:1、初步培育学生对地理的探究爱好,培育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

4、学生留意身边的地理学问、动态的地理学问、发展中的地理学问。2、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觉地理问题。3、理论联系实际、敏捷运用地理学问说明、解决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问题。4、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地理的新奇心和学习地理的爱好。相识到地理学问就在大家身边,学习地理学问,能增加自己的生活和生存的实力。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发觉地理问题、提出地理问题,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爱好。难点:让学生了解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风土人情的关系。教学方法:以学案为载体,实行小组教学形式,实施零距离课堂教学模式。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创设情境(法),设置

5、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的让学生参加(法)给学生供应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主动探究(法),发挥老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平常,人们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样的词句来赞扬一个人的博学多才、学问渊博。那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地理”吗?它离我们究竟有多远呢?让我们从今日起先共同走进地理,了解我们身边的地理学问.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揭开地理之“谜”1、自主学习:读“解开地理之谜”一框全部内容,完成下列要求。1).你对那些问题怀疑不解?请说出两个。2).小组展示搜集材料:“世界上的地理之迷”2、小组沟通:小组内沟通以上问题,提出疑问。3

6、、合作探究:为什么我国新疆出产的瓜果特殊甜?白天糖分增加的多,晚上糖分削减的少,瓜果才会甜,想想、猜猜新疆的条件会是怎样呢?特性化修改 新疆白天光照足够,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学习任务(二)1、自主学习:读课本22页最终一段及23页的内容,完成下列要求。读“地理学问与日常生活”一框全部内容,完成下列要求。1).探讨课本P.3的图1-1、1-2分别反映的是什么体育活动?这两种体育活动应当在哪些地方开展?(滑雪-在有冰雪地方才可进行;冲浪-在海边。)2).说说你了解的商品及产地?3).你还能从日常生活中列举一些地理学问的例子吗?学习归纳:地理学问与我们的生活休戚相关,学好地理能提高生活适

7、应实力。读“地理与生产建设”一框全部内容,完成下列要求。4)、水稻是喜水的农作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还是北方地区?5)、小麦是耐旱的农作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还是北方地区?6)、假设有一片山林,要建一个家具制造厂,请你帮忙确定该厂应当建在山林旁边还是靠近城镇?为什么?读“地理与风土人情”一框全部内容,完成下列要求。7)第四页的两副图,说出这是什么内容,主要在什么地方开展?8)完成P5活动题1、2。2、小组沟通:小组内沟通以上问题,提出疑问。3、合作探究:阿拉伯人的服饰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优点是哪些?首先了解当地环境的特点: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燥热干燥。头巾、长袍可以挡风沙;白色可以反射

8、阳光。宽大的长袍能很好的透气,散热。三、学以致用,拓展延长:新-课-标-第-一-网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呈现出不同的自然风光,不同的风土人情。你能在文化艺术、宗教语言、体育运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举出例子吗?学生举例子老师小结:地理在呈现世界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的同时,又给我们展示了各地风土人情的漂亮画卷:不同的种族与民族、多样的语言与服饰、各具特色的文化与宗教、体现地域特点的民情与风俗。四、总结梳理归纳方法:特性化修改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与地理有关,生产建设、工业、农业也与地理学问有关,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经济、政治、体育等也

9、与地理学问有关。随着你们的不断学习,你们将会发觉,地理学问既可以让你的生活更便利、快捷;也可以让你的工作、学习更精彩,还能为你的业余生活增加很多乐趣。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请从以下活动中找出与地理学问有关的活动()A、再睡早起B、看报纸C、修路、架桥D、去医院看病2、与草原关系不亲密的活动是()A、乳制品生产B、放牧C、生产皮毛产品D、建核电站3、地理学可以干脆指导人们()A、解决全球性的人口、环境、资源问题B、编制电脑程序C、用法律爱护自己D、观看足球竞赛4、“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气候对什么的影响重大?()A、日常生活B、农业生产C、交通出行D、工业生产5、李明说:“我们

10、那里的小孩都会溜冰。”,李明是()A、东北人B、上海人C、四川人D、广东人6、阿拉伯人的长袍多为白色,而且非常宽大,这种服装主要是为了适应A、燥热的沙漠气候B、潮湿多雨的气候C、伊斯兰教的审美观D、艰辛的居民生活7、面食是的主食()A、北方人B、南方人C、黎族人D、壮族人二、综合题8.请将下列地理学家与他们的突出贡献连线:李四光A积累了大量的我国气候资料竺可桢B系统探讨了我国的岩溶地貌徐霞客C对我国河流进行了深化探讨郦道元D大陆漂移假说的创始者魏格纳E发觉了中国的含油地层9.课本第五页有个活动,提到贝贝和玲玲是在北京夏令营相识的,你参没参与过夏令营,或者其他形式的旅游,都去过哪里?那些地方有什

11、么东西令你印象最深刻?六、附板书设计: 初一地理上册其次章陆地和海洋复习学案 其次章陆地和海洋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相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2.相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重难点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复习过程一、自主复习(要求:独立阅读课文3044页图文资料,标画并整理学问点。)1、读图2.2说出地球海陆分布比例。2、读图2.6思索以下问题:(1)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位置;(2)找出赤道穿过的大洲名称;(3)赤道穿过哪些大洲的大陆;(4)分别找出七大洲四周面临的大洋;(5)分别找出四大洋被哪

12、些大洲环绕。3、读图2.7找出亚欧、亚非、南北美洲分界线。4、读图2.19说明六大板块的名称。5、思索板块运动产生的现象。6、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名称。二、自主复习检测(要求:独立完成)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A、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_,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_。_分陆地,_分海洋。2、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匀称,陆地主要分布在_(南、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_(南、北)半球。3、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_洲、_洲、北美洲、_洲、南极洲、欧洲、_洲。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_洋、_洋、印度洋、_洋洲界:亚洲与非洲:_运输河北美洲与南美洲

13、:_运输河亚洲与欧洲:_山脉、_河、里海、_山脉、黑海、_海峡4、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改变之中喜马拉雅山上发觉_化石我国东部海疆的海底发觉了_等人类活动的遗迹。荷兰的_(人类活动变更地表形态)5、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闻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a)_火山地震带b)_火山地震带阿尔卑斯山(欧洲):位于_板块与_板块交界处。喜马拉雅山(亚洲):位于_板块与_板块交界处。科迪勒拉山系(美洲):_板块与_板块、_板块交界处。地中海将消逝:位于_板块与_板块的挤压碰撞处红海将扩大:位于_板块与_板块张裂地区。6、分析汶川地震发生的缘由?地震发生后

14、你怎样避险? 三、小组合作沟通(主要沟通自主复习检测的答案)四、系统总结五、课堂达标练习(一)基础练习1、在宇宙中看地球更像一个“水球”,缘由是:()A.地球表面全部是海洋;B.地球被水汽所包围;C.地球上七分是海;D.地球上没有水。2、世界上海陆比例是()A.各占12B.23陆地C1/4海洋D三分陆地,七分海洋3、世界上的陆地主要分布在()A.东半球B.西半球C.北半球D.南半球4、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A.苏伊士运输河B.巴拿马运输河C.白令海峡D.红海5、下列各洲中,赤道穿过的是()A.北美洲B.南美洲C.非洲D.欧洲6、按面积大小依次排列的大洲是()A亚洲、北美洲、非洲、欧洲B亚洲、

15、非洲、北美洲、南极洲C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D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7、面积最小的大洲与面积最小的大洋是()A南极洲、印度洋B欧洲、北冰洋C欧洲、印度洋D大洋洲、北冰洋(二)提高练习1、下列不是大陆漂移假说证据的是()A.大西洋两岸动物的共同性B.南美洲与非洲古老地层的相像性C.赤道旁边广泛分布热带雨林D.南极洲发觉有煤炭资源存在2、对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A.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与板块交界处都为高大的山脉B.世界六大板块中南极洲板块全部为陆地,印度洋板块全部为海洋C.六大板块是不断运动着的,这种运动现仍在接着进行D.板块构造学说最初是由美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3、六大

16、板块中几乎完全属于大洋的板块是()A.印度洋板块B.南极洲板块C.太平洋板块D.美洲板块4、喜马拉雅山上发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A.此地区的地壳原来是海洋,后来上升为陆地B.此地区的海洋面积缩小了C.此地区原来是陆地,现在是海洋D.此地区的海洋面积在不断扩大5、依据板块构造学说,几千万年以后将消逝的海洋是()A.红海B.大西洋C.地中海D.印度洋6、读下图,回答问题:(1)、填出图中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所分别表示的大洲、大洋名称:A_,B_,C_,D_,E_,F_。_,_,_,_。(2)、被赤道穿过的大洲有_、_、_、_。赤道穿过大陆中部的大洲是_。(3)、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_、_,处在南

17、极地区的大洲是_。(4)、亚洲与欧洲的洲界是_、_、_、_。请在图中用红色的笔绘出非洲与亚洲、北美洲与南美洲的界线。(5)、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_;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是_;轮廓呈“S”状的大洋是_。(三)探究练习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1:地球表面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有些是可以干脆感受到的,例如地震。但更多的是感觉不到的,因为这些运动进行得极其缓慢。例如,大家熟识的喜马拉雅山,是今日世界上最高大的一列山脉(最高处海拔约8848.13米),但在距今四五千万年前,喜马拉雅山那里还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大约在一千二百万年前,现在海拔四五千米的喜马拉雅山的北坡地区,当时高程只有约海拔一千米。据测量,

18、喜马拉雅山脉现在仍以每年3.312.7毫米的速度不断上升。可见,地壳运动的速度虽很慢,但由于经验长期的活动,地壳运动对地壳变形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甚至引起猛烈的海陆变迁。材料2:岩石受力引起变形示意图材料3: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示意图1、依据材料3,请说说世界的火山、地震的分布特点,并简要说明为什么?2、依据材料l、2、3和板块构造学说,请简洁地描述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的形成过程。3、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和西南青藏高原旁边。请你依据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说说其中的道理。 4、依据天文台的测量,发觉19261933年间,欧洲与美洲之间的距离,平均每年

19、增加65厘米。请你结合材料3,用“板块构造理论”说明。 参考答案自主复习检测1、7129三七2、北南3、亚非南美大洋太平大西北冰苏伊士巴拿马乌拉尔乌拉尔大高加索土耳其4、海洋生物古河流及水井填海造陆5、地中海喜马拉雅环太平洋亚欧非洲亚欧印度洋美洲太平洋南极洲亚欧非洲非洲印度洋6、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课堂达标练习(一)基础练习1、C2、D3、AC4、A5、BC6、B7、D(二)提高练习1、C2、C3、C4、A5、C6、(1)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2)非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非洲(3)欧洲北美洲(4)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5)南

20、极洲北冰洋大西洋(三)探究练习1、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因为这里是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2、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3、我国东部沿海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西南青藏高原旁边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4、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在不断进行张裂运动。 第11页 共11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