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卫生健康教育教案.docx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180478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卫生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学生卫生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卫生健康教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卫生健康教育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学生卫生健康教育教案第一课、预防牙齿损伤教学目的:1、了解造成牙齿损伤的常见原因。2、掌握预防牙齿损伤的方法。教学重点:掌握预防牙齿损伤的方法。教学内容:一、造成牙齿损伤的常见原因牙齿表面破损后,如果口腔内液体浓度发生变化,或温度降低,就会造成牙齿内一种叫做象牙质小管内的液体出现瞬间的流动,压迫神经而让你感到巨痛。就像家中的屋顶被掀开后,一阵冷风袭击,让我们冷的发抖一样。所以,解决牙齿酸痛,就必须修复牙齿表面的破损。下面是造成牙齿破损的常见原因,生活当中应当多加留意。1,时常刷牙,并用较好的牙膏,如田七,冷酸灵2,吃东西不能冷一口,热一口的3,不能喝可乐,汽水,有酸性的都不能吃4,喝水时喝温

2、水,你的牙神经受不了刺激,因为你可能吃糖或者吃比较磨牙的东西把牙神经保护层磨薄了5,不能吃糖和比较坚硬的食物二、如何预防牙齿损伤糖不是牙齿的唯一敌人。饮料、苏打水、活力饮料、果汁、酒中含有的酸也会腐蚀牙釉质,使牙齿腐烂。下面就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酸性食物、饮料对牙齿的损伤提出了如下建议:1.少食:除汽水、酒、活力饮料、果汁外,含酸度高的食物还有酸味糖果、柑橘类水果、含醋的食品。2.选择恰当的时机:进餐的时候吃碱性食物有助于中和、去除酸性物质。最要不得的就是睡前吃酸性食物,因为唾液能够中和、稀释酸,而睡觉的时候唾液分泌减少。3.以恰当的方式喝饮料:快点喝-而不是长时间啜饮-也能降低酸性物质对牙釉质

3、的损蚀。4.中和:在食用酸性食物或饮料后,吃点奶酪,用水或含氟漱口水漱口都能起到中和酸的作用。5.定时刷牙:最好在食用酸性食物或饮料之前 30 分钟用含氟牙膏刷牙,而不是吃完东西后立刻刷牙。6.嚼无糖口香糖:这能刺激唾液,中和、稀释酸。对学生的具体要求:1、了解造成牙齿损伤的常见原因。2、少吃糖,少食含酸度高的食物。3、定时刷牙,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作业:了解一下,自己平时食用的食物中,哪些属于含酸度高的。第二课、春季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教学目的:1、了解什么是传染病及传染病的特点。2、知道春季常见传染病的特点及预防方法。3、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学重点:知道春季常见传染病的特点及预防

4、方法。教学内容:一、传染病简介: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一组疾病,是一组常见病,多发病,常可迅速传播,造成流行,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对保障人民健康,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如果缺少或阻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流行就不会发生或者中断。传染病的传染源是被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患病动物和携带病原的动物。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 7 条:空气传播、经水传播、食物传播、虫媒传播、接触传播、土壤传播、血液传播。传染病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而容易感染的人群。儿童和老年人最易感染传染

5、病。尤其是儿童对传染病普遍易感。传染病具有以下临床特点:发病过程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有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四个阶段。大多数传染病都有发热症状,很多传染病都有皮疹表现。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是:消灭或控制传染源,如对病人的隔离治疗,对患病动物进行扑杀;切断传播途径,如对环境进行消毒,除四害;保护易感人群。如接种疫苗,药物预防等。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积极,最主动、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二、春季重点传染病的防治:(一)腮腺炎的流行特征: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好发于冬春季,儿童多见,易在幼儿园和学校暴发。我县于 2004 年发生了以双河为中心的全

6、县暴发流行。2008 年又在冷水、茅坪、卡子等乡镇发生暴发。传染源:病人和隐形感染者。病人自潜伏期末至腮腺肿大消退均有传染性。传播途径: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污染的日常生活用品传播。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潜伏期:1425 日,平均 18 日。临床表现:起病急、畏寒高热、头痛、咽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数小时或 12 天后,腮腺开始肿大,14 日后再累计对侧。也有双侧同时肿大的。肿大的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周围软组织水肿,局部皮肤发亮紧张,灼热,但不红,有触痛,张口、咀嚼或食酸性食物时胀痛加剧。胀痛 13 日达高峰,持续 45 日逐渐消退。病

7、程约 1014 日。并发症:(三个方面)(1)脑膜炎:多见于腮腺炎肿大后 1 周,有高热、嗜睡、头痛、呕吐、脑膜刺激症阳性等。(2)其它:如胰腺炎、乳腺炎、心肌炎等。(二)、水痘的流行特征: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好发生于冬春季、儿童多见,易在幼儿园和学校暴发。传染源:病人为主要传染源、自发病前 12 日到痂皮完全干枯均有传染性。带状疱疹病人也是水痘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是经空气飞沫传播,也可因接触疱液而感染。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潜伏期:1221 日,一般为 1416 日。临床表现:分两期,即前驱期和出疹期。前驱期可有轻度发热、头痛

8、、全身不适、食欲减退、上呼吸道炎症表现等。一般持续 12 日。出疹期:即在发病的同时或 12 日内出疹,出疹顺序是躯干头部面部四肢,躯干较多,四肢较少,呈向心性分布,起初为红色斑疹,后为丘疹,再后为疱疹,常有瘙痒。疱疹 12 日开凹陷干枯,1 周内结痂,数日脱痂,不留瘢痕。免疫力低下者,病情严重,疱疹密集,可形成大块疱疹,或呈出血性疱疹,病死率较高。并发症:可出现继发性细菌感染和原发性水痘肺炎、脑炎。三)、腮腺炎和水痘的预防控制1、管理传染源:(1)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至病情痊愈。(2)对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 21 天25 天。2、切断传播途径:注意室内通风,对病人污染的环境和物品进行消毒

9、。3、保护易感人群:(1)接种疫苗:即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和水痘疫苗。(2)注射免疫球蛋白(3)预防服药:如板蓝根冲剂、大锅汤等。(4)加强健康教育、普及防病知识,提高易感者的自我保护能力。三、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以发热和手足口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脑炎、脑膜炎、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包括肠道病毒 71 型(EV71)、A 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 感染引起的重症比例较多。手足口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49 月多发。传染源是病人和隐形感染

10、者。传播方式有三种:(1)通过粪口传播,即病毒污染食物和饮水或食品后,经口感染。(2)空气飞沫传播,即患者咽喉分泌物和唾沫中的病毒、污染空气,经呼吸道感染,(3)人群密切接触传播,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可传染易感者,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毛巾、玩具、物品等可造成感染。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各年龄人群均可感染,主要是 5 岁以下儿童。临床表现: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 38C 左右,手足口、臀部出现皮疹或疱疹,可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也可伴有咳嗽、流涕、头痛等症状。重症患者发生脑炎、脑膜炎、肺水肿、心肌炎等,重症患者病死率高。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普遍易感,加强健康教育,

11、切实搞好儿童个人、家庭及托幼机构的卫生和加强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工作是预防本病的关键。(一)个人预防措施1、看护人要给孩子勤洗手,并教育指导儿童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餐具及毛巾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4、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5、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6、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

12、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四)加强疫情监测,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疫情监测包括托幼机构与学校的监测、医疗机构的监测和疾控机构的监测,前边两个监测是基础,后边一个监测是保障,只要三个方面环环相扣,才能实现及时发现,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对学生的具体要求:1、明确传染病普遍特征及春季常见传染病的特点和预防方法。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根本上预防各种传染病。作业:预防春季常见传染病,你还有哪些更好的方法,请与同学们交流探讨。第三课、防沙眼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学目的:1、知道什么是沙眼。2、了解沙眼的危害。3、掌握沙眼的预防方法

1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学重点:掌握沙眼的预防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学内容:常有人以为,沙眼顾名思义是风沙吹入眼中而引起的。其实,沙眼是由于衣原体(病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结膜、角膜的慢性传染性疾病。沙眼可以通过共用的毛巾、洗脸盆等途径接触传染。沙眼会使我们感到眼睛发痒、干燥和灼痛,犹如有沙子进入眼睛中一样。医生检查我们的眼睛时会看到上眼睑结膜上布满了像小沙粒一样的小滤泡,“沙眼”由此得名。它们与眼睛的角膜摩擦,所以我们感到痒,甚至疼痛。沙眼感染结膜后,潜伏期约为 512 天,多发生于儿童及少年时期。患者早期并无不适感觉,仅在体检时才被发现。病情发展后,多数有流泪、畏光、痒涩感、异物感、烧灼感和

14、干燥感等症状。一、沙眼的危害在世界上,沙眼是白内障之后的第二位致盲目眼病。沙眼致盲目的原因是由于沙眼对角膜的损害造成的。如果沙眼不能及时地得到治疗,会使原本像玻璃一样光滑透明的角膜表面因为摩擦而变得粗糙,透明的角膜就会变得混浊,透光性降低,最终导致失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位博士指出:中国是全世界盲人最多的国家,约有 500 万人,占全世界盲人总数的 18%。每年在中国约有 45 万人失明。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保持不变,到 2020 年,预计中国的盲人将增加 4倍,其中 10%以上的盲人是由沙眼致盲的。二、如何防治沙眼?沙眼很容易通过多种不同的途径由一个人传播给另一个人。患沙眼者常有眼红和

15、黏性分泌物,并且有时流鼻涕。黏性分泌物很容易传播至手指、衣物、毛巾、洗脸用具和其他所接触的物品上。当人们紧密接触时,沙眼这种病也就随之传播。可见,沙眼的传播与患者的卫生习惯、生活条件、居住环境、营养状况、医疗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当然,沙眼并非一定致盲。如已染上沙眼,治疗是十分重要的,在每个阶段都可以防治,阻断其发展,使人们远离致盲的危害。防治沙眼,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用脏手揉眼睛,不要与其他人共用洗脸盆和毛巾,等等。这样可以减少感染沙眼的机会。如果觉得眼睛不舒服,出现眼睛痒、发红、流泪等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如果患了沙眼,可以使用滴眼液治疗;在急性期或感染严重时,需要口服药物或输

16、液治疗。现在正值春季,多风、空气干燥,非常利于疾病的传播,同时也是沙眼的多发期,因此一定要注意用眼卫生。对学生的具体要求:1、知道什么是沙眼。2、了解沙眼的危害。3、规范自己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要用脏手揉眼睛,不要与其他人共用洗脸盆和毛巾等。作业:你打算怎样防治沙眼?请互相说说。第四课、预防近视知识讲座教学目的:1、知道什么是近视。2、了解预防近视眼的基本知识。3、树立爱眼、护眼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教学重点:树立爱眼、护眼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教学内容: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表现为能看清近处的东西,看不清远处的东西,是由于进入眼球的光线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而是

17、落在视网膜前面导致的。不良的视觉环境,读书写字时光线不足,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读写姿势不正确等是造成近视发生或发展的重要原因。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必须了解预防近视眼的基本知识,树立爱眼、护眼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一、保持正确读写姿势1.读书写字身体要坐正,保持眼睛与书本距离为33-35厘米左右(一尺)、胸前与桌子距离应约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应 3 厘米左右(一寸)。2.写字时执笔角度要合适,用铅笔、钢笔写字时笔杆与纸面的角度在 40-50 度之间,用毛笔写字时力求笔杆直立。3.不歪头或躺着看书,不走路看书,不在晃动的车船上看书。二、选择良好的用眼视觉环境(一)读书写字视觉环境要求

18、。1读书写字时要有充足的光线,窗户光线及台灯灯光要从左前方射来。不要在过亮、过暗的光线下读写(如太阳直射光线下、傍晚光线不足时)。2尽量不用铅芯过细的笔写作业,铅芯要软硬适中,作业用纸要洁净,书写字体不要过小。3选择适宜的桌椅读书写字,书桌高度以到上腹部附近为宜。(二)看电视的视觉环境要求。1看电视时,人与电视机应保持 3 米以上距离(或保持电视画面对角线 5 倍以上距离)。2电视屏幕的高度应与看电视人的视线平行或稍低一些。3电视机要放在背光的地方。4电视的光亮度要合适,不能过亮或过暗。(三)操作电脑视觉环境要求。1.电脑屏幕最好背向或侧向窗户,避免出现反光现象。2.电脑操作台应低于一般课桌的

19、高度,座椅最好高低可调。电脑屏幕中心应与胸部在同一水平线上。3.电脑屏幕与眼睛之间距离应不低于 50 厘米,视线应略低于平视线 10-20 度。4.电脑操作间的光线不应太弱或太强(12 平方米的房间安装一盏40 瓦日光灯即可达到所需的照度)。三、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1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间不能过长,应控制在 40-50 分钟。课间休息时要注意放松眼睛,应到教室外活动或凭窗远眺或闭目养神。2.看电视或操作电脑时间不能过长。连续看电视或操作电脑 40-50分钟左右,应休息一下眼睛,或闭目养神或做眼保健操,也可到室外运动或向远处眺望。3.不玩或少玩游戏机。偶尔玩一下时要注意眼睛与游戏机的距离不能太近,

20、持续时间不要超过半小时。四、坚持做眼保健操1.每天上下午要做一次眼保健操。2.做眼保健操应注意双手干净,做到穴位准确、手法正确、力度适当。五、保证睡眠、均衡营养、加强锻炼1.睡眠要充足,保证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小学生每天睡眠 10 小时,初中学生 9 小时,高中学生 8 小时。2不挑食、不偏食,均衡饮食,保证营养全面。3多吃蔬菜瓜果,常吃富含维生素 A 食品(如胡萝卜、菠菜、动物肝脏、杏、枇杷等)。4.多到户外活动,多参加球类运动、多观察树木花草,多享受大自然的青山绿水,使眼睫状肌得到放松。六、定期检查视力,配戴合适的眼镜1.每学期要检查两次视力,出现视力下降时,要尽快到医院眼科做进一步的检查。

21、2如果确认已患近视,要及时到医院验光配镜。不要到不正规的眼镜店配镜。不追求过高的矫正视力,矫正视力达到 5.0 即可。3不要互相借戴眼镜。每个人的屈光度数、瞳孔距离不相同,互相借戴眼镜会出现眼疲劳等症状,影响视力,有害无益。416 岁以下的儿童少年配戴隐形眼镜要慎重。对学生的具体要求:1、养成并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2、读书写字时要选择良好的用眼视觉环境。3、在日常生活和每天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4、坚持做眼保健操。5、早起早睡,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注意均衡营养,平时加强锻炼。6、定期检查视力,配戴合适的眼镜。作业:结合以上具体要求,看看自己做到了哪些,哪些还没有做到,以后怎样去做?第

22、五课、预防疥疮知识讲座教学目的:1、了解什么是疥疮,疥疮的危害及及传播途径。2、掌握预防疥疮的方法,学会预防疥疮。教学重点:掌握预防疥疮的方法,学会预防疥疮。教学内容:一、什么是疥疮疥疮是由人型疥螨通过人与人密切接触而传染,传染性很强。疥疮的防治在一家人或集体宿舍中往往互相传播。同卧一床,同盖一被甚至互相握手都可以直接传染,使用病人用过的衣服、被褥等可间接传染。二、疥疮的危害疥疮是目前皮肤病中传染性最强的皮肤病之一,常导致全家或集体感染疥疮。三、疥疮的传播途径与疥疮病人握手或同床,不使用疥疮病人的衣裤、手套、毛巾和被褥等物品。一旦发现,立即隔离治疗。患者衣物,寝具应烫洗或曝晒数小时,杀灭疥虫。

23、家庭或同宿舍内的患者要同时治疗疥疮是一种疥虫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发病原因主要为疥虫感染,疥虫由于生存能力极强,离开人体可以存活一到两 1-2 天。所以疥虫感染的物品,衣物、家具都有可能造成疥疮患者感染,由于疥虫繁殖能力极强,每天可以繁殖 40-50 个,所以感染疥虫以后,只有在自身免疫力低的情况下都会发病。四、如何预防疥疮防治疥疮,主要在防,疥疮的防治要讲究卫生,经常洗澡,晾晒被褥,不和病人直接接触。用硫磺香皂很有效。治疗用硫磺软膏涂抹全身即可。疥疮是由疥虫引起发病的,疥疮是由人接触人而传染.疥虫离开宿主很快就会死亡.因此在疥疮的预防上要避免亲密接触.至于床单内衣内裤的沾染了疥虫一般一到三天内这

24、种感染的例子是常有所闻.一般说疥虫接触的衣物用开水烫洗可以把疥虫杀死.疥疮的防治不一定用杀虫剂来处理.因为杀虫剂可能对人体有害.对学生的具体要求:1、了解什么是疥疮,疥疮的危害及及传播途径。2、平时注意讲究卫生,经常洗澡,晾晒被褥,不和感染疥疮的病人直接接触。作业:向自己的家庭成员宣传疥疮的预防知识。第六课,甲型 H1N1、人感染猪流感预防知识讲座教学目的:1、了解什么是甲型 H1N1 流感,甲型 H1N1 流感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及人感染甲型 H1N1 流感的途径都有哪些。2、正确认识甲型 H1N1流感,学会预防甲型 H1N1 流感。教学重点:正确认识甲型 H1N1 流感,学会预防甲型 H1N1

25、 流感。一、什么是甲型 H1N1 流感?甲型 H1N1 流感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猪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由几种猪 A 型流感病毒其中的一种引起。发病率高死亡率低(1%-4%)。病毒在猪群中通过气溶胶、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播,无症状携带病毒的猪也可传播。在温带地区,猪间疫情全年均可发生,但秋冬季节发病较多。许多国家常规给猪群接种疫苗来预防甲型 H1N1 流感。甲型 H1N1 流感病毒最常见的是 H1N1 亚型,但是也存在其他的亚型(如H1N2,H3N1,H3N2)。像感染甲型 H1N1 流感病毒一样,猪也能感染禽流感病毒和人类季节性流感病毒。最初曾认为,H3N2 甲型 H1N1 流感病毒是由人传向猪的

26、。有时,猪能同时感染一种以上的病毒类型,使得这些病毒的基因可以发生重组或重配。这能导致一个流感病毒包含许多来源的基因,称为重组病毒。一般来说,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存在种属特异性、只感染猪,但有时确实能跨越种群屏障引起人类发病。二、对人类健康有何影响?散在的人感染甲型 H1N1 流感病毒病例和暴发都曾偶见报道。一般来说,甲型 H1N1 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与季节性流感相似。但根据已报告的病例来看,其临床表现多样,可有无症状感染,也可发生严重肺炎导致死亡。由于典型的人感染甲型 H1N1 流感病毒的临床症状与季节性流感及其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类似,因此通过季节性流感监测有时也可发现大部分病例

27、。然而,轻型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可能难以被发现,因此该病在人类中感染的真实情况不清。三、人是怎样感染的?人类通常从感染的猪身上感染甲型 H1N1 流感病毒,然而,一些病例并没有猪接触史,或者未曾接触过猪所在的环境。在某些情况下已经发生了人-人传播,但仍局限在密切接触者以及与病人同处在封闭环境的人群中。四、食用猪肉和猪肉产品是否安全?是安全的。食用经过正确处理和完全烹制的猪肉、以及其它猪肉产品不会造成的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加热至70摄氏度/160氏度即被杀死,而猪肉和其肉类的烹饪温度一般都可以达到这个温度。五、大流行的风险如何?大部分人特别是那些没有和猪有日常接触的人群,缺乏对甲型 H1N1

28、 流感病毒的免疫力。假如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具备了有效的人传人能力,则有可能引起流感大流行。此类病毒一旦引起大流行,影响程度很难预测:其取决于病毒的毒力、人群的免疫水平、从季节性流感病毒感染获得抗体的交叉保护作用、以及宿主的个体因素。甲型 H1N1 流感病毒能通过与人流感病毒重组重配,成为杂交病毒,从而可能引起大流行。六、有预防甲型 H1N1 流感的人用疫苗吗?目前还没有,不过相关的疫苗研发正在进行之中。当某种流感病毒正在流行时,针对这一病毒的流感疫苗中通常都含有已被杀死(即灭活)或毒性减小的流感病毒,这样就能使人体内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抗体,从而让免疫系统做好准备应对真正的流感病毒来袭。要想

29、让疫苗达到最好的预防保护效果,疫苗中包含的病毒就必须与正在流行的病毒尽可能地接近。目前流行的甲型流感病毒是一种新型病毒,现在还没有制作出包含这一新病毒的流感疫苗。研制一种全新的流感疫苗通常需耗时至个月。七、疫苗对于控制流感大流行到底有多重要?流感流行时,疫苗是最有价值的保护手段之一。其他防控方法还包括使用抗病毒药物、控制公共社交活动和保持个人卫生。八、现有的预防季节性流感的疫苗能抵御甲型流感吗?针对这个问题,目前已有的科学证据还不够充足,但初步研究表明,在对付甲型流感方面,季节性流感疫苗的预防作用很小或者根本无法为人们提供保护。九、有什么治疗药物吗?在一些国家,抗季节性流感病毒药物是可以获得的

30、,且预防和治疗该病是有效的。有两类这样的药物:1)烷胺类(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2)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先前报道的甲型 H1N1 流感感染的大部分病例没有进行医学治疗和使用抗病毒药物即已痊愈。一些流感病毒产生了对抗病毒药物的耐药,这限制了化学预防药物和治疗药物的效力。从美国最近的甲型 H1N1 流感病毒感染者中分离出的病毒对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是敏感的,但是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十、日常生活如何预防?1、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病人。2、注意个人卫生,房间经常通风,经常使用肥皂和流动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和打喷嚏后。3、避免接触生猪

31、或前往有生猪的场所。4、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5、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扔进垃圾桶。6、食用处理得当的熟猪肉和猪肉制品;烹制猪肉时将猪肉烹制内部温度达到 71C,可杀死细菌和病毒。7、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立即就医(就医时应戴口罩)。对学生的具体要求:1、了解什么是甲型 H1N1 流感,甲型 H1N1 流感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及人感染甲型 H1N1 流感的途径都有哪些。2、注意个人卫生,房间经常通风,经常使用肥皂和流动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和打喷嚏后。3、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4、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扔进垃圾桶。5、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立即就医(就医时应戴口罩),立即报告老师。作业:自查一下,自己的宿舍经常通风吗,自己洗手时使用香皂和流动清水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