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巩固练习新人教版20210720319.docx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027864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巩固练习新人教版2021072031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巩固练习新人教版2021072031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巩固练习新人教版2021072031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巩固练习新人教版20210720319.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一、单项选择题1. 无为县一男子何某某凌晨尾随他人,抢劫一部手机后逃离现场。日前,芜湖市镜湖区法院作出一审宣判,被告人何某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元。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何某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有期徒刑三年和罚金二千元是主刑镜湖区法院作出宣判的依据是刑法 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是刑事处分A. B. C. D. 2. 下列对于刑法和刑罚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刑法是关于什么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处以什么刑罚的法律。B. 刑罚是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使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制裁方法。C. 刑法和刑罚都与犯罪有关,刑法是犯罪的法律标志,刑罚是

2、犯罪的法律后果。D. 刑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刑罚是我国最严厉的制裁方法。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尊法守法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道德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社会危害性最严重的行为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A. B. C. D. 4. 用图示法表示所学概念间的关系是我们的学法之一,下列图示描述的概念关系正确的是()A. B. C. D. 5. 2019 年 6 月 9 日,D1806 次列车上,一名女乘客带着 4 岁的孩子乘车,而座位却被一男子霸占,男子称要吃面拒绝让座。有关部门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相关规定,对该男子作出罚款 200 元、1

3、80 天内禁止购买火车票的处罚。该男子的行为( )扰乱了公共秩序属于犯罪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侵犯了他人合法权益A. B. C. D. 6. 近年来全国各地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如果你遭遇了校园欺凌,应该()纠集朋友,伺机报复 寻找师长帮助,通过合法途径解决 忍气吞声,尽量逃避 寻求法律保护,维护自身合法权益A. B. C. D. 7. 学习了做守法的公民这一课,某中学八年级(2)班的同学围绕“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违法、犯罪”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讨论,其中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是同学甲: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严重不良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同学乙:犯罪行为一定是违法行为,行为人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同学丙:

4、违法就是犯罪,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同学丁: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触犯了刑法,具有刑事违法性A. B. C. D.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的底线违法一定犯罪,犯罪不一定违法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严重社会危害性诉讼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A. B. C. D. 9. 桂林晚报“法庭记录”专栏介绍的案件中, 有人因不遵守交通规则而闯红灯被罚款, 有人因违反合同规定遭起诉, 有人因持刀抢劫受处罚。根据违反的法律可将他们的行为分为( )A. 一般违纪行为和严重违纪行为B. 违反宪法、一般违法和严重违法行为C. 一般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D. 行政违法、民事违法和刑事

5、违法行为10. 在社会生活中,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 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B. 法律是最柔性的社会规则,了解法律是人们行为的底线C. 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D. 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11. 下列民事活动中,合法的是( )A. 李四租住张三的房子,签订了6个月的合同,第3个月时张三强行让李四搬出房子B. 张三的房子以每月1000元的价格租给李四,合同未满,张三便将房价提高到每月1500元,李四如果不同意便不再出租C. 李四不满张三的行为,虽然同意搬出,却在离开前故意将屋内电话线剪断下水道堵塞,并

6、在墙角留言:房客小心, 此屋曾住过传染病人D. 张三发现李四的行为后没有实施报复,而是将李四告上法庭,李四接到诉讼后出庭12. 池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罚款, 瞿某因醉驾被处拘役, 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A. 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B. 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C.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D. 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13. 中学生小天在踢足球时将自己的随身听放在球场边,踢完球后忘记带走,被同学小林拾得。小天得知后去找小林索要, 但小林却以自己是拾的为由拒绝返还。小林的行为( )A. 违反了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是犯罪行为B. 属于民事违法行为C. 是应受到行政处罚的行为D. 是不道

7、德的,但不违法14. 违法行为是指( )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的行为所有违反道德的行为违反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A. B. C. D. 15. 中学生陈某经常迟到、不交作业、旷课。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后,学会了偷东西,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后又因偷窃财务被公安机关拘留。最终他和另外两个“朋友”拦路抢劫,因抢劫罪被判刑。这启示我们不良行为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不应承担刑事责任加强自我防范,不必多在小事上过于计较要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A. B. C. D. 16. 中学生王某自从沉迷网络,就放纵自己,经常小偷小摸,因此被公安机

8、关拘留,但他仍不知悔改,后因拦路抢劫,被法院依法判刑。这告诉我们法不可违,违法无小事 要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应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应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A. B. C. D. 17. 2020年2月7日,谢某、邵某夫妇想从小区后面躲过封锁处绕行回家,被防疫工作人员吴某劝阻。两人心生不满, 开始辱骂、殴打吴某。2月12日, 人民法院公开宣判, 谢、邵两人因犯妨害公务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和拘役六个月。这告诉我们(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法不可违道德是人们行为的底线,不可以违背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法律法规任何违法行为都必定会受到刑事处罚A. B. C. D.

9、 18. 陈某为试探丈夫,藏匿儿子,谎称其失联,报警并在互联网上求助,后被人民法院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判处刑罚。陈某这一行为( )A. 属于一般违法行为B. 受到了严厉的行政处罚C. 属于民事违法行为D. 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19. 关于诉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俗称打官司,必须由律师代理起诉B. 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C. 人民检察院主持的处理纠纷的活动D. 应对侵害最常用、最权威的手段20. 下列对违法行为理解不正确的是()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是否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

10、性是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本质区别A. B. C. D. 二、辨析题21. 2019年9月5日,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名单正式公布,吕保民等8人获得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面对持刀歹徒,吕保民挺身而出,身中5刀仍紧追不舍,最后跟周围群众合力制服了歹徒。关于未成年人如何应对违法犯罪的问题,两名同学发表了不同看法,请你辨析。22. 很多人因为抢不到目标车站的长途车票,先买一张短途票上车,自觉者到达目的地后补票出站,不自觉者一逃了之。“买短乘长”、厕所逃检一名经常往返无锡至上海的工程师,一年多来花样百出逃票480次,目前涉嫌诈骗被上海铁路警方刑拘。对此,有两位同学各自发表观点。学生甲:“买短乘长”属无奈刑事

11、拘留太不该。学生乙:中国价值受青睐,用心构筑无耍赖。请你用初三知识评价甲、乙两同学的观点。三、分析说明题23. 材料一:北京一小区胡某编造:“2020年11月1日下午,其在自家小区附近遭遇抢孩子团伙,在阻止对方过程中,自己肩部受伤,所幸孩子未被抢走,警方已介入调查”的虚假信息并在多个微信群中传播。目前,胡某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已被朝阳公安分局依法行政拘留。材料二:2020年10月3日16时许,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建昌镇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经调查,发现王金刚有重大作案嫌疑。目前警方已经发布协查通报,面向社会悬赏5万缉拿犯罪嫌疑人。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胡某的

12、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2)请你结合法律的相关知识说明警方悬赏5万元缉拿王金刚的原因?(3)假如你了解到作案嫌疑人王金刚的行迹,将怎样协助警方办案呢?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某未成年犯管教所内,20岁的小宇回忆辍学后的生活时说:“我七年级就辍学,开始接触一些社会上的朋友,去网吧玩游戏、到歌厅唱歌、帮朋友打架,觉得和朋友们在一起很开心、没人管,无忧无虑的。生活来源有的是打架所得,有的是朋友的钱,朋友之间谁手头富裕就多拿出来些,大家一起花。”辍学3年后,年仅15岁的小宇因哥们儿义气参与群体性打架斗殴,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依据我国刑法有关规定,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小宇的哪

13、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中学生应该如何预防不良行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为什么?有期徒刑属于哪种刑罚?刑罚另一种叫什么?小宇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给予我们哪些警示?四、综合探究题25. 材料一:中学生洪某受“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在校不按时完成作业,经常逃学上网,家长和老师多次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他却置之不理。为了上网,他多次偷家长和同学的钱,后来因拦路抢劫被判处有期徒刑。材料二:中学生小宇的父亲因工伤住院治疗,老扳却拒绝支付医疗费用。(1)材料一中的洪某从不按时完成作业、逃学上网发展到拦路抢劫,给我们什么警示?(2)如果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拦路抢劫,该怎样应对?(3)如果你是小宇的同学

14、,请你帮他想想办法应该怎么办?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犯罪、刑法、刑罚的认识,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需准确把握对犯罪、刑法、刑罚的理解,准确分析选项,推导正确答案。【解答】何某某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元,说明镜湖区法院作出宣判的依据是刑法,何某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是刑事处分。正确;有期徒刑三年是主刑,罚金二千元是附加主刑,错误。故选C。2.【答案】D【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刑法和刑罚的认识,考查学生准确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记忆课本基础知识,把握课本重难点知识。【解答】根据教材可

15、知,刑法是关于什么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处以什么刑罚的法律;刑罚是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使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制裁方法;刑法和刑罚都与犯罪有关,刑法是犯罪的法律标志,刑罚是犯罪的法律后果。AB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3.【答案】D【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法律知识,考查学生准确再现教材基础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记忆课本基础知识,把握课本重难点知识。注意此题是逆向选择题。【解答】依据教材可知,尊法守法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说法错误,符合题意;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

16、行为,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D。4.【答案】D【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基本概念关系的认识,考查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需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与教材相关知识点相结合,确定答案。【解答】依据所学可知,诉讼俗称“打官司”,刑罚中罚金属于附加刑,社会规则主要包括道德和法律等内容。故ABC表示错误;违法分为一般违法和犯罪,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必定违法,D表示正确。故选D。5.【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违法行为相关内容,考查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需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与教材相关知识点相结合,

17、确定答案。【解答】根据题干可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相关规定,霸占男子被处以罚款200 元、180天内禁止购买火车票,说明该男子扰乱了公共秩序,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侵犯了他人合法权益,故符合题意;根据处罚可知该男子是行政违法,而不是犯罪,故排除。故选C。6.【答案】B【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应对校园欺凌的做法,考查学生理解与分析问题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据题意排除错误选项和干扰选项。【解答】面对违法犯罪的行为,我们未成年人要敢于斗争并善于斗争,注意保护自身安全。因此面对校园欺凌,我们应该寻找师长帮助,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寻求法律保护,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符合题意;纠集朋友、伺机报复是违法的行为

18、,错误;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忍气吞声会助长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错误。故选B。7.【答案】A【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认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此要准确理解题意,结合教材相关知识确定答案。【解答】不良行为危害很大,如果任其发展,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严重不良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故正确;犯罪是触犯刑法的严重违法行为,要承担刑事责任,故正确;只有违反刑法的违法行为才是犯罪,一般违法行为不是犯罪,故错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犯罪的法律标志是刑事违法性,故错误。故选A。8.【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法律、违法行为

19、的分类、犯罪特征、诉讼,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本题需要结合所学,准确作答。【解答】根据所学,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的底线,正确;违法行为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犯罪一定违法,违法不一定犯罪,错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严重社会危害性,正确;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正确。故选C。9.【答案】D【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违法行为的种类,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认真阅读题干,从中提取关键信息,分析选项,结合所学知识做出正确选择。【解答】分析题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不遵守交通规则而闯红灯被罚款,是行政违法行为;有人因

20、违反合同规定遭起诉, 是民事违法行为;有人因持刀抢劫受处罚,是刑事违法行为。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10.【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知识点,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关键要读懂题干的本质,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内容筛选答案。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ACD说法均正确,但本题属于逆向式选择题,均排除;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B说法错误,入选;故选B项。11.【答案】

21、D【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法不可违,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需要结合所学,准确作答。【解答】“第3个月、强行”违背了民事活动中的诚信原则、平等原则,是不合法行为,A不符合题意;“合同未满、不同意便不再出租”违背了合同约定,是不合法行为,B不符合题意;“故意、剪断、留言”等行为损害了张三的合法财产权益,是不合法行为,C不符合题意;“没有实施报复、告上法庭”体现了张三通过法律手段依法维权,是合法行为,D符合题意。故选D。12.【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违法行为分类,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据题意排除错误选项和干扰选项。【解答】罚款属于一般违法,罚金属于犯罪

22、,拘留属于一般违法,拘役是附加刑中的一种,属于犯罪。题文中的“王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罚款”,对社会危害性较小,情节轻微,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即一般违法行为;瞿某因醉驾被处拘役,表明其行为对社会危害严重,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属于刑事违法行为,所以C符合题意;排除不符合题意的ABD。故选C。13.【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违法行为的分类知识点,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关键要读懂题干的本质,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内容筛选答案。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的小林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民事权利,其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所以B入选;小林的行为不具备犯罪的三个基本

23、特征,没有构成犯罪,A排除;民事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民事责任,C说法错误;D说法错误,因为其行为不仅是不道德行为,也是违法行为,D排除。故选B项。14.【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违法行为,考查学生识记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需要认真分析选项,结合所学,准确作答。【解答】根据所学,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违反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正确;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都是违法行为,错误。故选C。15.【答案】B【解析】略16.【答案】D【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法不可违、预防违法犯罪,考查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

24、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解答】题文中王某因拦路抢劫被依法判刑的案例告诉我们法不可违,违法无小事,要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应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应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符合题意。故选D。17.【答案】B【解析】【分析】此题考查遵纪守法,法不可违等知识。考查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据题意排除错误选项和干扰选项。【解答】题目中谢某、邵某夫妇受到法律的制裁说明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法不可违,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法律法规,符合题意;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不可以违背,错误,排除;犯罪行为才会受到刑事处罚,错误,排除。故选B。

25、18.【答案】D【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犯罪的基本特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根据题意排除错误选项和干扰选项。【解答】根据所学,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陈某被判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她的行为已触犯刑法,是刑事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受到刑罚处罚,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19.【答案】B【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诉讼的认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准确理解题意,结合教材相关知识确定答案。【解答】诉讼既可以请律师代理起诉,也可以不请律师自己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故A正确;诉讼是人

26、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诉讼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是维护和权益的最后屏障,故B正确;诉讼是由人民法院主持的处理纠纷的活动,故C错误;诉讼是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故D错误。故选B。20.【答案】D【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违法行为的认识,考查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需要注意的是,此题为逆向选择题目。【解答】依据所学,违法行为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正确,不符合题意;

27、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如果一般违法行为不加以改正,就有可能发展成为犯罪行为,错误,符合题意;违法行为按照情节的轻重可以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一般违法行为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的危害较小。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因此是否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是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本质区别,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21.【答案】本题为辨析题,解答时要注意先辨后析。分析可知,男同学观点片面,女同学观点正确。理由,联系教材知识点,从违法犯罪的危害、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原因、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方法等方面分析作答即可。故答案为:男同学观点片面,

28、女同学观点正确。违法犯罪既危害了社会,又危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我们要认识到违法犯罪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解析】本题以人物观点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的知识点有违法犯罪的危害、

29、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原因、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方法等。认真审题,把握违法犯罪的危害、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原因、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方法等知识点,依据题文信息,分析判断说明理由即可。22.【答案】首先判断甲观点错误,乙观点正确,理由结合教材知识,从刑事违法行为的含义,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守法;诚信的地位,诚信的重要性、做事从点滴做起等方面考虑作答。故答案为:甲观点错误,乙观点正确。刑事违法行为是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涉嫌诈骗;作为社会中的一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为,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增强法治观

30、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我们所做的大事、小事,都要认真面对,讲究诚信,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成的,践约守信是我们诚实做人的核心。【解析】本题以违法行为等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课本,在掌握相关知识点基础上,分析材料内容,依据题意作答。解答时注意认真研究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和答题方向,综合运用基础知识作答,做到准确无误,思维发散,多角度多方面作答。

31、23.【答案】(1)行政违法行为,或一般违法行为。(2)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任何人都要树立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无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王金刚涉嫌违法,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受到法律的惩罚。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王金刚涉嫌刑事案件,侵害了他人的生命安全,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若不稽查归案,会对他人的生命安全造成更大的伤害。(3)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找安全的地方拨打1 10报警电话。【解析】(1)此题考查违法行为的种类,考查学生运用所

32、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胡某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已被朝阳公安分局依法行政拘留,属于行政违法行为。(2)此题考查警方悬赏5万元缉拿王金刚的原因,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学生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违反犯罪行为的危害等角度回答,如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任何人都要树立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无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王金刚涉嫌违法,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受到法律的惩罚;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王金刚涉嫌刑事案件,侵害了他人的生命安全,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若不稽查归案,会对他人的生命安全造成更大的伤害。(3)此题考查如何同违法犯罪

33、行为作斗争,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从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找安全的地方拨打1 10报警电话等角度回答。24.【答案】【小题1】不良行为:去网吧玩游戏,去歌厅唱歌,或帮朋友打架。预防不良行为,需要有较强的自控能力;预防不良行为,要培养健康兴趣,养成良好习惯;预防不良行为,需要谨慎交友,主动避开不良诱惑。【小题2】犯罪行为。因为他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触犯刑事法律的行为;他的行为应受刑事处罚。【小题3】主刑;附加刑。【小题4】不良行为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矫治,可能导致

34、违法乃至犯罪。我们要防微杜渐,时刻用道德和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青少年犯罪时有发生,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伤害,我们需要明辨是非、知法守法、远离犯罪。【解析】1.此题考查不良行为及如何预防不良行为,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问根据教材知识回答不良行为的表现即可。第二问从需要有较强的自控能力、要培养健康兴趣、需要谨慎交友等方面回答。2.此题考查犯罪行为及其特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问结合材料和基础知识可知,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属于犯罪行为。第二问围绕犯罪行为的三个基本特征回答即可。3.此题考查刑罚的种类,考查对教材重点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根据教材知识可知,有期徒刑属于主刑

35、;刑罚另一种叫附加刑。4.此题考查预防违法犯罪,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要防微杜渐、要明辨是非等方面回答。25.【答案】(1)许多违法犯罪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不良行为不改正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为,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微杜渐。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谨慎交友,明辨是非。(2)善于斗争,做到见义智为。保全自己、减少伤害,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力量,将不法分子抓获。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如及时拨打110报警、周旋法、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保护好作案

36、现场,与违法犯罪做斗争。(3)要及时寻求法律援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采用非诉讼手段:与当事人协商;向有关部门、社会团体反映情况,请求调解;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控告举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解析】(1)此题考查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关系,预防违法犯罪,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时要准确解读材料并获取有效信息。要求分析材料一中的洪某从不按时完成作业、逃学上网发展到拦路抢劫,走上犯罪道路,给我们的警示。可以从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关系、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关系、珍惜美好生活,杜绝不良行为、依法自律、明辨是非等角度作答。(2)此题考查应对违法犯罪,考查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依据教材从善于斗争,做到见义智为;保全自己、减少伤害,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力量,将不法分子抓获;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如及时拨打110报警、周旋法、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保护好作案现场,与违法犯罪做斗争方面组织答案。(2)此题考查依法维权,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时要准确解读材料并获取有效信息。要求帮小宇想想办法。可以从要及时寻求法律援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采用非诉讼手段;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控告举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方面回答。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